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47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选择题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答案: B 下图此庙是为纪念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所建,它尊称李冰父子为“王 ”,主要是由于李冰父子主持 A都江堰工程 B郑国渠工程 C井渠的创造 D黄河的治理 答案: A 以下是某同学所编剧本中的一段文字: “一位外国商人慕名来到北宋都城汴京,发现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每月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他情不自禁地购买了许

2、多丝绸服装。 ”你认为这段文字中应该修改之处是 A宋朝实行隔离监管的坊市制度 B夜市百货杂陈,热闹非凡 C每月有定时一聚的庙会 D购买了许多丝绸服装 答案: A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富国强兵 D保护森林和渔业资源 答案: B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主阶级衰落 答案: B 有人说: “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

3、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答案: B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粮食产量 B美洲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 变 D美洲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 D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一座山丘上,有 16世纪流传下来的一座教堂和一些西方式的建筑。从历史背景推算,它们是什么人兴建的 A英国人 B西班牙人 C荷兰人 D葡萄牙人 答案: D 英国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的条件有 爆发革命,资产 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以手工业为代表的

4、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得 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A B C D 答案: A “新英格兰的清教徒, 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 40镑; 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 100镑 英国议会曾宣布: 杀戮和剥头盖皮是上帝和自然赋予它的手段。 ”马克思的这段话 揭露了殖民主义在被征服地区野蛮屠杀的罪恶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对殖民地财富的掠夺密切相关 说明了资产阶级标榜 “天赋人权 ”的虚伪性 对印第安人的杀戮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激励 A B C D 答案: D 下图 显示了英国 1801年、 1851年、 1901年产业

5、结构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连年歉收 B海外殖民掠夺 C奢侈享乐风尚 D工业影响 答案: D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 “世界工厂 ”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答案: A 一位英国 经济学家描写的伦敦 “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有它的森林,它的牧场在澳大利亚 ”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分工明显 英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 A B C D 答案: A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

6、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做到了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答案: A 贝尔试图说服 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投资他发明的 “新奇玩意儿 ”,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 “新奇玩意儿 ”最有可能是 A电灯 B电话 C电报 D电影放映机 答案: B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公元1872年,主人公福克与人打赌,用 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在当时,现实中的凡尔纳要环游地球,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有 火车 轮船 汽车 飞机 A B C D

7、 答案: A 早期的殖民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国家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 侈生活 C引起了 “商业革命 ”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 D 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所有制 答案: D 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 “妇功 ”,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 说明了 A纺织业已经产生 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纺织收益高,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答案: D 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 中焦仲卿妻: “十三

8、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她身上打扮是 “妾有绣腰糯,葳蕤自身光。 ”她床上装饰是 “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 ”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 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C 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下列内容中不可能出自该书的是 A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人们烧出成熟的 青瓷 C丝绸之路开辟 D城市功能以政治和军事为主 答案: B 英文单词 CHINA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

9、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 “瓷器大国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 B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 C唐朝有唐三彩,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清代有珐琅彩 D在欧亚非地区都曾有中国古代的瓷器出土 答案: A “鞭打春牛 ”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 “土牛 ”。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 月令中的 “出土牛以送寒气 ”就是最早的记述。 “鞭打春牛 ”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D说

10、明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巨大影响 答案: D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 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 商贾史)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突破 B “营商致富的动机 ”包括经商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C “否定或摧残商业企业发展 ”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D造成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答案: A 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A开辟新航路 B开展工业革命

11、C改进交通工具 D殖民扩张与掠夺 答案: D 首先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 伽马 D麦哲伦 答案: A “土豆 ”是马铃薯的俗称,最早栽培这种作物是在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 答案: B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 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闭关锁国 西方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 A B C D 答案: D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 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 许多人死在航程上 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 。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12、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D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答案: A 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一项是 A欧洲一发现;美洲一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一侵犯 B欧洲一文明相遇;美洲一发现;全球史观一侵犯 C欧洲一侵犯;美洲一发现;全球史观一文明相遇 D欧洲一发现;美洲一侵犯;全球史观一文明相遇 答案: D 综合题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下列

13、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他还拥有东印度群岛!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 任何国家的都多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 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 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 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 (大不列颠拥有) “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 “供应不会枯竭 ”吗?)英国工业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

14、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 “温室效应 ”。 德尼兹 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世纪 的英国如何满足这 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9分) (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分) (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6分) (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

15、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 3分) 答案:(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9分) ( 2)动力缺乏;能源充足( 2分) (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世界联系加强。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导致 “能源问题 ”,加剧了环境污染。( 6分) ( 4)美国和德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

16、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不可得 朕观四民 (指士、农、工、商 )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夸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户关 26个,工关 5个 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对商人以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孛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

17、苛税下 “商贾望见关津, 如赴汤蹈火之苦 ”。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 )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 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四: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请回答: ( 1) 从材料一看,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 ( 1分)结合材料说出他的根据。( 6分) ( 2) 材料二 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 6分) ( 3)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 1分)有一种观点认为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 6分)

18、 答案: (1)观点:重农抑商 (或重本抑商的思想 )。( 1分)根据: 人口增加迅速,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不投人大量人力不能保证粮食的需要; 农业提供工商所必需的粮食和原料,为天下之本; 发展工商业使人崇尚奢靡,而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6分) (2)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设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大量的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流通,也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从 而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6 分) (3)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 1分)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态度: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山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