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 ”。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答案: B 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之处,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1919年巴黎和会和 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有 会议文件中包含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 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置方案 会议体现了各大国的意志 决定在战后成立
2、联合国 A B C D 答案: B 1935 年共产国际 “七大 ”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决定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其主要原因是 A更好地领导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B适应各图反法西斯斗争的具体需要 C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 D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和战争威胁 答案: B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 20世纪 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的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的面积 C压缩农产品的产量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C 对 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
3、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实施社会保障法 A B C D 答案: D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通过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的政策 D推行 “以工代赈 ” 答案: D 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发起声势浩大的 “蓝鹰运动 ”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
4、 A B C D 答案: B 美国曾经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它主要反映了 A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给美国带来灾难 B胡佛政府发出预警信号: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纽约华尔街开始爆发 C胡佛政府敲起警钟,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 D美国人民对胡佛政府不满的情绪高涨 答案: D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与 1857年经济危机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A促使社会矛盾激化 B首先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 C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 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答案: D 有网友看了下面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B美国设计,英法
5、造桥 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答案: B 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 “西方 ”是指 A美洲 B欧洲 C德国 D英国 答案: B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产物。他们相勾结、相互妥协的纽带是 A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共同支配中国 C共同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 D结成反苏反共同盟 答案: B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早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是美国人 B宗旨是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 C国联是英法美维护凡尔赛体
6、系的工具 D国际联盟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答案: C 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性质的是 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A B C D 答案: D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推行的 “中立 ”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原因是因为它 A给予法西斯国家直接援助 B模糊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C 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D没有给予苏联等国中立国地位 答案: A 二战期间,苏、美、英紧密合作,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英美公开放弃反苏政策,开始同苏联联合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是在
7、 A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 B大西洋宪章发表后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 答案: B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 ” 此决议属于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 D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是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 B C D 答案: A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 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
8、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 ”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答案: D 1938年 9月的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在法西斯德国的强迫下签订的 B都有利于法西斯德国发动战争 C都有利于维护邻国的利益 D都被称之为绥靖政 策 答案: B 2006年 11月 7 日 ,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了阅兵仪式,纪念 1941年的红场阅兵 65周年。当年阅兵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是 A英德双方正进行大不列颠空战 B苏军已取得斯大 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值得庆贺 C在太平
9、洋战场,美军已取得中途岛海战大捷 D国难当头,德国法西斯军队兵临城下 答案: D “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 ”。以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共产国际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答案: B 雅尔塔会议内容对德黑兰会议精神有明显继承和发展的有 彻底击败德国 战后建立联合国 苏联答应对日作战 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A B C D 答案: A 据图分析,到 1938年 9月,德国的疆界已包括下列哪些地区 A B C D 答案: B 强大的法国在二战中不到六个星期就灭亡的原因有 德军力量强大 法国政府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
10、结果 贝当为首的卖国贼的破坏 意大利趁火打劫 英国宣而不战 A B C D 答案: B 观察下图最早形成于哪一年 A 1939年 3月 B 1940年 6月 C 1941年 12月 D 1942年初 答案: D 毛泽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一文中说: “五个月的战争,使德军既没有打进高加索油田,也没有打下 迫使希特勒屯兵于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损失甚大,陷于僵局。 ”引文中省略的城市名称是 A列宁格勒 B莫斯科 C斯大林格勒 D高加索 答案: C 迄今为止,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被谈论了几个世纪。下列对二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 B严重削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1、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 B 1941年 12月 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实施基本国策纲要 B日本企图以此取得战争主动权 C德国法西斯对日本的支持 D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答案: D 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矛盾的焦点是 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的大陆均势与霸权之争 答案: D 法国总统在凡尔赛宫的巴黎和会开幕式上说: “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里。由于他生于不义,自当死
12、于耻辱 !”这表明法国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在于 A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索取更多的战争赔款 D尽可能地削弱德国 答案: D 对苏联 20世纪 30年代的历史评定,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 D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答案: B 期大林在论述工业化时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
13、主义阵营的出现 答案: B 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比较,其主要的不同之外在于 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以暴力革命为主 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工人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 答案: C 列宁在 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 “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 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 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到 20世纪 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4、D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C 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的是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答案: B 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俄国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俄 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B 1921年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当时苏联(俄) “走一段困难、危险的
15、下山路 ”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答案: B 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 ”。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 B 列宁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里的 “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 ”指的是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
16、道路 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 答案: B 毛泽东说 “ 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 对第一个 “新纪元 ”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B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做法包括 将企业收归国有 实行新的土地政策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四月提纲要求的是 A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 B立刻举行武装起义 C无
17、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 B 几位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时看到右图,正确的解释是 A列宁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B列宁宣布俄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C列宁向俄国人 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 D列宁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 A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A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D目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答案: C 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个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
18、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是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一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 A 下列事件发生于 1917年至 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四月提纲的发表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 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A B C D 答案: C 列宁说: “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俄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 ”苏维埃俄国为此实施过的措施有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摧毁旧
19、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A B C D 答案: A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原则 ”,内容有 “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 “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平等 “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 ”。其最终目的是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答案: D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意、日五国的意图、行动措施及斗争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A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都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都赞同限制战胜国海军军备 D都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答案: B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
20、要是 指 A重新确立了美国倡导的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的对华原则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权益 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D挽回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 答案: C 20世纪初,美国从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转变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迅速膨胀不再需要日本作为侵略中朝的助手 B一战期间美日是敌对的双方,美国必然要削弱日本 C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的利益发生了 D日本企图建立在亚洲和太平洋的霸权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答案: C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支持中国要求的意图是 A削弱
21、日本在华势力 B维护中国主权 C受五四运动压力 D扶植亲美英势力 答案: A 20世纪初,欧美各国成功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签订九国公约 B英美取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C中止英日同盟 D美国一度对日本采取安抚政策 答案: A 下面的漫画反映了 A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上所付出的巨额赔款 B国际联盟的软弱无力 C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野心 D西班牙内战 答案: A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 帝国主义国家以实力为基础重新瓜分世界 会议的内容由所有参加会议的国家一起讨论决定 暂时调整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A B C D 答案:
22、 B 下图反映巴黎和会的决策由 “三巨头 ”掌握,这三巨头是 奥兰多 威尔逊 劳合 乔治 克里孟梭 A B C D 答案: C 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关于这一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它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 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这一体制的形成 在经济方面的特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日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1952 年 11 月 7 日是十月革命 35 周年纪念日,邮电部拟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全套 4枚,面值均为旧人民币 800元。其中第一枚邮票图案
23、为毛泽东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见下图 )。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第一枚的图案 B第二枚的图案 C周年纪念的时间 D邮票的名称 答案: D 善于把握机会,通过谈判谋求和平局面,历史为此提供了例证。 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所谓 “新 ”,指的是 (美国 )抛弃了自 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
24、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现代分册 材料三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全集 33卷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 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
25、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 相 应的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化化进程 材料五: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当
26、时美国发生了 什么重大事件 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 4分) (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 “新 ”经济政策指的是美国的什么政策 该政策涉及哪四个方面的调整 ( 3分) ( 3)材料 三中所指的 “经济政策 ”是什么政策 它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这种 “经济政策 ”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所取代 ( 3分) ( 4)材料二、三中所提到的两种经济政策有何共同目的? (2分) ( 5)材料四所述的经济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利弊各是什么 ( 6)根据材料五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两国修建工程的目的有何不同 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27、20世纪 20年代,财富集中于资本家手中的现象十分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资异常活跃,造成经济繁荣假象; 20世纪 20年代盛行的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 4分) ( 2)罗斯福新政。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 3分) (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新经济政策。( 3分) ( 4)稳定社会秩序,恢复本国经济。( 2分) ( 5)利: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了国家落后面貌。在战争时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2分 )弊: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缺乏足
28、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分) ( 6)背景:美国: 1929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 “新政 ”。苏联: 1925年苏联制定 “一五 ”计划,提出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目的:美国:增加就业机会,解除经济危机的困境。苏联: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影响:美国: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了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社会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 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工业化。( 8分) 世界反
29、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成为扭转二战时局的关键。 请回答: ( 1)说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时间及标志。 (3分 ) ( 2)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共同采取的重大的军事行动有哪些 (3分 ) ( 3)简述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重要国际会议及主要成果。 (4分 ) ( 4)评价反法西斯同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3分 ) ( 5)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 (2分 ) 答案:(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不 但激怒了世界人民,而且加深了英美等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时间、标志: 1942年 1月,苏、中、美、英等 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 2)重大军事行动:在北非战场获胜和西西里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盟军进入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 3)会议及成果:德黑兰会议,决定对德作战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战后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决定根除德国军国主义,重建德国民主政治,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 4)评价: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说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力量各个击破,反法西斯同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 5)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