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501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 11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 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故 B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君设立的,不能体现私人讲学出现,故 D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 C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家设立的饿

2、机构,一般是在天子的都城。但到战国时期,却设立在诸侯的国都,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选 A。 考点:礼乐制度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传统的井田制、分封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美国有权对总统提出弹劾的是( ) A副总统 B联邦法院 C众议院 D参议院 答案: C 试题分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政府各部门的权力是彼此制约和平衡的。众议院有权对犯有错误的总统提出弹劾,然后交由参议院审判。因此选 C。 考点:美国 1787年宪法 点评:本题的易错点主要是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运行过程不明了,误认为最有权弹劾总统的是联邦法院。再一个,因对参议院

3、和众议院两者之间的分工及其职责不明确而误选参议院。其实,在美国,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最有权力弹劾总统的就是众议院。 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 2000多年的 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 “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明成祖站起来说: “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 “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 ”他们的言论:() A只有唐太宗的说法与史实相符 B都与史实不符合 C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

4、符 D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集权的发展,体现了 2010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 实物和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考查要求。秦始皇开创了专 主义中央集权 度,秦始皇的说法符合史实;唐朝三分相权,确保君权独尊,唐太宗的说法符合史实;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设内阁,明成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自秦始皇就开始皇位世袭、权力至上,雍正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因此选 D。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 点评:本专题内容要关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措施及影响、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表现及

5、影响。难点主要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历史影响。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 “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实质上说明了( )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宗法分封制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 “由是而生宗法 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 ”强调的是宗法与分封制的关系,故此题应该选择 B。 A是表面现象, CD无从体现。 考点:宗法制与分封制 点评:西周实行宗法

6、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 “受命于天 ”自居,号称 “天之元子 ”,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

7、:太平天国运动将主要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说明是阶级矛盾激化 ,BCD也是原因,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因此选 A。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解答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下列哪一条款从根本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A确定 7月 14日为法国国庆日 B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C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D议会采取

8、参众两院制,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信息 “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显然是为了防止保皇派复辟,因此选 D; ABD都属于宪法内容,但与题干无关。 考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点评 :法国大革命以来,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确立起民主共和政体。 某中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一幅残存的地图,据此你认为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C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9、,根据图片中西南各省以及瑞金、泸定桥等地名,可判断是红军长征,因此选 B. 考点:红军长征 点评:历史图片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 治时曾指出: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 ”这反映了 ( ) A真正掌握真理的人

10、都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 B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 C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D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多弊端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 “揭示了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庸人执政现象,而真正的治国人才则无法施展自身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弊端和不利影响。因此选 D。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 1)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 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

11、、社会动乱的隐患。如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大的弊端) 1689年权利法案第 11条规定: “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对君主司法权的限制 B对资产阶级利益 的维护 C权利法案的保守性 D维护司法公正的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 “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 “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既是指贵族,所以说明权利法案的保守性,因此选 C。 考点:英国代议制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

12、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 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 “唤醒、说明、 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残害 ”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 A项排除; 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结

13、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 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B项。 考点:苏格拉底 点评:本题实际考察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起源,注意通过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 “人 ”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 左传: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材料的意思是: “天子建国 ”即天子建诸侯; “诸侯立家 ”即诸侯立卿大夫; “卿

14、置侧室 ”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宗 ”,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 “属大夫 ”; “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通过对材料意思的理解,即可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宗法制、分封制 点评: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 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两者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起到了有效维系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作用。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

15、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图片上 “民报 ”的标题,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因此选 D。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 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成立大会内容: 通过同盟会章程; 创办刊物民报;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 部庶务; 确定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复恢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面漫画中的 “大饼 ”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 “大饼 ”下刀,唯

16、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 ) A 19世纪初期 B 19世纪中期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中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 “大饼 ”下刀 ”实际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发生在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因此选 C。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充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

17、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说明中国人民族意识增强、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反映中国人民主意识增强,只有 A项包括了两方面的意义。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 “能力立意 ”为主。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

18、时代特点表现在( ) 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要注意 “时代特点 ”的含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其他农民运动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从世界形势来看,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思潮,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也就符合了时代的新特点。故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点是 。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

19、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行省制度是自元朝以来实行的一种重要的地方行政体制,下列关于行省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清朝在继续实行这一制度的同时,在地方管理上又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 B行省长官是由中央委派的 C明朝时期 进一步强化了行省的职能和权力 D是元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开始设置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明朝建立后,地方上废行省,改设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 1人,是本省的最

20、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 1人,负责司法之事;而本省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可谓是三司权责分明。通过分化地方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因此 C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 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 不是 不正确 不包括 错误的 无关的 不属于 等提示语。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

21、想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 “九二共识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排序, 是在 20世纪 80年代初, 是 1979年, 是在1997年、 1999年; 是在 1992年,因此选 A。 考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点评:本题属于排序型选择题,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先后、空间方位和主次大小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对时空和历史概念的把握情况。 下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 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 )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

22、参加红军反对围麓 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 “木兰 ”一词是关键词 , 图片上 “民国二十七年 ”即 1938年可判断是抗战时期 ,因此 C项效法古人,抗战救国符合题意。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图片型选择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 )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二是提出 “设问 ”,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有学者认为: “与欧洲文化相比

23、,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仿造)起家的。 ”其 “山寨 ”性表现在( ) A效法英国的政党政治 B仿照法国的共和制 C依据德国的联邦制 D受惠伏尔泰的 “开明君主制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C两项可排除,法国 1875年建立共和制、德国 1871年建立联邦制 ,美国 1787年宪法早于法、德建立起了政治制度; D项错误,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本题选 A项,美国的两党制效法英国的政党政治。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本单元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特征,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 1787 年宪法的内容与作用,

2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政体特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程等。复习中应特别注意比较英、法、美、德四国政体,概括各自特点,并作出客观评价;思考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启示。 中国古 代时人评说: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 A世袭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但察举制有很大的弊端,用人之权在上,往往不能按照真才实学推荐人才。导致了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因此选 C。 考点:察举制 点评:注意我国古代选官制度

25、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 饯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 “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代的察举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唐代的科举制,打破了依靠门第选官的制度,使 庶族地主地位上升。因此选 C . 考点:科举制 点评: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几

26、个方面:一是用人权由地方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 18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损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拿破仑建立的资产阶级军事帝国,遭到反法联军的进攻,最后失败。

27、本题考查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要从深层次分析, A 不能成为根本原因。B 属于表面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是因为他用战争侵犯欧洲各国的独立。奴役各国人民,激起了全欧洲的不满和敌意,不是遭到法国人民反对,而是被奴役各国人民反对。所以 D不正确 考点:拿破仑 点评: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 “原因是 ”“目的 ”“是为了 ”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 ”“主观原因 ”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

28、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 “影响 ”“结果 ”等。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的有( ) 公法与私法 2刑法和民法 3实体法与程序法 4同态复仇与罚金 5氏族继承与遗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但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 都符合题意,因此选 D。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仍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它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是平民的胜利,但它的目的是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根本

29、利益。 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 A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 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C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 D 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两者的出现都维护了革命成果,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B项迷惑性极大,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可以认为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更多地应理解为:两个类似现象的出现,表明了资产阶级民主发展还不充分。 考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点评:本题实际比较拿破仑和克伦威尔,两人虽然都是均是独裁者,但都维护资产阶 级的利益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 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

30、权。英国女王派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 ”为伦敦呐喊助威,在英国,女王 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在礼仪形式上至高无上 是象征性国家元首,要 “临朝理政 ” 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不对,女王世袭产生; . 不对,女王没有实权,是虚位君主; 不对,女王不对议会负责,首相要对议会负责,因此选 D。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

31、,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009 年是五四运动 90 周年,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使五四运动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因素是 ( ) A它使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它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使北伐战争顺利进行 D它推动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B不对,不能说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在 1919年,而中共成立是在 1921年; CD不对,国共两次合作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时间更靠后一

32、些,因此选 A.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才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民主革命胜利后还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近代某条约规定: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 ) A

33、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以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 “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 ”说明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经深入到长江流域的重庆,再根据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 “只交所定进口税 ”说明列强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这些信息都说明该条约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 D。而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是指辛丑条约,列强开始在华资本输出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就

34、开始了,义和团运动主要与反洋教斗争有关,与马关条约没有直接关系,故可排除 A、 B、C。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拓展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每个人的土地都是从全体人民那里租来的,如果这种制度建立起来,那土地的界限都会消灭,那时就是自由土地和自由劳动了。 ”以上材料出于 ( ) A和平法令 B告工 人、士兵、农民书 C土地法令 D四月提纲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主张土地国有, A主张各国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实现和平; B宣告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 D主张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

35、会主义革命,因此选 C。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十月革命中通过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和谈,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四川省松藩县川主寺镇的元宝山顶立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长征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 而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性选择题,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陕甘宁边区

36、成为后来中共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而非四川,因此 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长征 点评:否定性选择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免 答案: D 试题分析:秦代建立大一统国家以后,世卿世禄制度不再延续,百官全由皇帝任命。 A是在先秦时期; B是指隋唐 建立的

37、科举制; C是指汉朝的察举制,因此选 D。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注意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 1)共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在中央管理地方制度方面,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创新。( 2)不同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的权力的大小。具体表现在: 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 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 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

38、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综合题 有位史学家说: “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 ”。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 “锢智慧 ”“坏心术 ”“滋游手 ”,造成了 “破坏人才,国家贫弱 ”的后果。据此回答: (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 (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答案:( 1)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分别对科举制度前期和后期所起不同作用的评价 ( 2)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客观形势,为庶族参政开

39、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 “四书五经 ”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限制了新型人才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两段引言的含义,前者是肯定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是抨击其 消极作用。在早期阶段,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解答该题要紧紧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科举制。 考点:科举制度 点评: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

40、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其演变规律:( 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 “公平竞争,公平考试 ”的 原则。( 3)科举制逐渐完善,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但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为八股取士,日益僵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这个口号,也是

41、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到去年,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口号就明确地提出来了。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完成: ( 1)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初期 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怎样的职能?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 “具体历史条件 ”指什么?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答案:( 1)既是统一战线组织,又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3)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2、。 试题分析:( 1)问需要从统一战线和人大职权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在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召开之前,政协既是统一战线组织,又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2)问可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改造及影响等角度思考,注意材料信息 “到去年,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口号就明确地提出来了 ”。 ( 3)应从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和政党制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考点:新中国民主政治 点评: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复习注意:人民代表

43、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掌握三大制度形成的过程,认识其源头和发展演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苏维埃制度的比较,认识民主集中制是两者最大的相似之处;将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与古代、近代政治制度同西方的代议制进行联系比较,突出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的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 /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 /即使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 /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我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

44、opy the laws of neighbouring states; we are rather a pattern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 ourselves Its administration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 this is the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 Perices 材料三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 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 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

45、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也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 “pattern”一词在英文里有 “模范,式样,模式 ”的意思,请分析文中“pattern”一词具体指什么 (3)材料三中恩

46、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 “侵犯 ”,为什么改革还得到人民的支持 答案: (1)指导思想是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 (2)pattern具体指雅典民主政治的规范 ,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运作方式。 (3)尽管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 种 “侵犯 ”,但是这种 “侵犯 ”是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 ,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试题分析: (1)可从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归纳出来,注意材料信息 “我拿着一只大盾, /保护两方,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 (2)要能读懂材料二的英文意思,可知 “pattern”的

47、含义为完善的雅典民主政治规范,具体内容指雅典民主政治的规范 ,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运作方式。 (3)掌握梭伦改革的特点及作用;尽管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 “侵犯 ”,但是这种 “侵犯 ”是 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 ,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道材料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 各个行省都派驻 总督治理 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 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刮钱财,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