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506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董仲舒说: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表明董仲舒 ( ) 宣扬 “天人感应 ”学说 主张实施 “大一统 ”思想 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董仲舒认为:国家如果出现要败亡的迹象,上天会先降下灾祸作为警告,如果还不知道反省,上天又会降下怪异的事情警告,如果还不知道天下有变,国家的灭亡就来临了,这是上天想通过仁爱的君主制止祸乱的发生。材料用

2、“天降灾异 ”来警醒实行暴政的统治者,既体现了要求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宣扬了 “ 天人感应 ”这一唯心主义学说,排除 ;材料未体现 “ 大一统 ”思想, 也可排除。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董仲舒的新儒学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挂有双猫图。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 “白猫黑猫 ”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戒骄戒躁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意思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才是真的好政策

3、和好体制。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故选 B。ACD项错误,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2009年 11月 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建院 60周年纪念讲话中提出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 A “南优 2号 ”选育成功 B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C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 “载人航天 ”取得重大成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南优 2号 ”选育成功是 1973年; “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是 1970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在 1964 年。因此 ABC 三项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前。“载人航天 ”重大

4、成果是 2003年以来取得的。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新中国的科技 “双百 ”方针是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 ,有 ( ) 独立思考的自由 辩论的自由 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双百方针主要是说在文学上要百花齐放,在学术上要百家争鸣。在在文艺、科研领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辩论的自由、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等,因此 都正确,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双百 ”方针 下列关于战国 “百家争鸣 ”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双百 ”方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处

5、在社会性质开始或刚刚变化时 B都提倡自由争论 C在当时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都指有一百多家学派互相争辩 答案: D 试题分析: “百家 ”是泛指众多的学术流派,不是指具体有一百多家。因此 D项明显错误,故选 D。战国的百家争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而新中国的百家争鸣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因此 A正确;百家争鸣都提倡自由争论,发表意见,有着宽松的环境;因此 B项正确; C项正确,思想的自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 “双百 ”方针 下图是 1970年英国发行的 D系列 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

6、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纸币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钞票上纪念牛顿的贡献除反射式望远镜外还有 ( ) A机械运动三大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微积分 D发现冥王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 ”“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 ”可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故选 B。 A项图片无法体现; C项说的是数学上的成就,也未涉及; D项是说的根据牛顿力学定律推算的结果,并非牛顿发现的。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下图是 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勒的代表作三等车厢,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疾苦之情。该作品属于 ( ) A古典主义 B浪漫

7、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属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注意作品反映的主旨 “劳苦大众的疾苦 ”,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三等车厢就是其典型 的代表。故选 C。 A项是描绘宫廷生活等内容的作品; B项关注的是未来; D项则反映的是二战后人们的精神的空虚迷茫状况。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据汉书 食货志载: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 “本

8、 ”是指 ( ) A法家思想 B农耕经济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答案: B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时提倡 “重农抑商 ”,提出农为本,商为末。因此这里的本应是指农业。故选 B。 A项指的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C项是指的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 D项说的是商鞅变法法律的特点。 ACD项均与材料无关。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变法 恩格斯说: “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 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

9、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梭伦改革是雅典进行的一场民主化改革,本身并未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B项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次改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变化; C项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变法,主要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化。 ABC三者均未有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综合四个选项,只有孝文帝改革前的 439年,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符合恩格斯所说的 征服 。故选 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 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 “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他主要是为了 ( ) A巩固专制统治 B奖赏功臣名宿 C鼓励土地兼并 D扩大地主队伍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

10、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主要是为了削弱将领的军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故选 A。 B项明显错误,并非奖赏,实际上是削权;宋太祖的这一做法放任了土地兼并,但是并不能看的出来是鼓励土地兼并; D项错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培植了一大批新兴地主。 考点: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 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 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 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

11、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诸侯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 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故选 C。 A项材料未体现;BD项明显错误,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并非封建统治基础。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 宣布 “四民平等 ”,平民有更多的自由 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 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 取消封建割据局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治维新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革,在政治上宣布 “四民平等

12、 ”,平民有更多的自由;废藩置县,取消封建割据局面。在经济上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这些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 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下图是 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 )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答案: A 试题分析:右图人物是毛泽东,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他对中国的历史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影响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故选 A。 B项错误,抗战胜利并非中华民族走向了振兴,紧接着又进行了内战; C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最主要的成就; D项是 1953年提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的贡献 中国植树节定于 3月 12日, 3月 12日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孙中山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就在 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 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这体

14、现孙中山的 (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排除 A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没有民本思想。其次, B项民族主义思想的初期是推翻清朝统治,后来又增加了反帝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是其思想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建立民国,也不符合题意。植树主要反映了孙中山关注民生。故选 D。 考点: 20世纪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 张飞: “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李恢 (投降刘备时说 ): “

15、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孔明: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明儒学。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牢固结合起来。 三项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儒家的倡导。故选 B。 项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大意是说: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别教天下人负我,不符合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焚书 答耿中丞说: “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 愿学孔子 之说者

16、,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答 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和 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 可知李贽强调了人的自我思考的重要性, B正确; A项错误,李贽并非主要目的是批判孔孟思想,而是反对人们把孔子的是非作为是非标准; C、 D在材料中并未涉及。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李贽的思想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 “有个故事说,德行 /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由纯洁女神

17、们掩护 /凡人眼睛看不见 /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 /求知,智慧,向善 /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本题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可以了解到作者论述 “德行 ”“知识 ”对每个人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 “善 ”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苏格拉底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答案:选 B。 A项主张

18、认识万物的尺度,否定有善恶的标准; C项在民 主制改革中主张中庸的观点; D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近代西方 “不禁人的本能 ”,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只不过是人文主义的某一表现形式而已,都涵盖在人文主义之下。古代中国 “禁人的本能 ”最

19、集中的体现就是 “存天理,灭人欲 ”,故选 C。而其它 ABD三项均不能体现出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主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 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

20、治观点的核心之一。他认为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大家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撕毁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材料中布拉德肖的言论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 C。 A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 “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 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权的思想; D项错误,天赋人权认为权利是天赋予的,任何人都不能无条件的剥夺,与材料中心思想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2010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21、)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歌曲讲的汉字的笔画,材料中 “横、竖、画、撇、勾、点 ”等是汉字的基本笔画,故描述的艺术形式应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书法艺术。故选 D。ABC三项都无此特征,均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书法艺术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后人评价曰: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 A以自然本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评价是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 ,像白话文一样,以自然本色

22、流露为主,故选 A。 B项错误,民主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开始出现; C项错误,元杂剧多是描述现实的黑暗,应该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D项说的是宋词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文学 中国在线 (2009年 10月 15日 )消息:湖南株洲市文物部门近日在醴陵发现了一处汉晋时期遗址,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 6枚东汉竹简和大量破损的陶罐、青瓷等物品。那么竹简上的文字,最有可能的是 (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骨文是商朝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后采用的文字,草书是魏晋后由隶书衍生出来并逐渐成熟的字体,因此 ABD项均不符合题意。隶书是秦朝开始出现,汉朝

23、流行的文体。故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书法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 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幅图是李鸿章;第二幅图是康有为;第三幅图是孙中山;第四幅图是李大钊。根据以上的的分析, AD项错误,李鸿章并未学习西方的制度或者是进行思想解放运动; C项错误,李大钊并未进行社会变革的运动;故选B,它们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发展,分别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4、 西学东渐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 “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标志着中国近代 工业的起步 C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答案: B 试题分析: “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以中体西用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C项错误,洋务运动主要是维护封建制度作为自己的目的; D项错误,民主自由的思想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产生。 考点:近代中国思

25、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梁启超指出: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这段话实际上揭示了 ( )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 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的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可知是辛亥革命后, “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 决计不可能 ”可以判断出这是对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表示不满,故要求 “全人格的觉悟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的进一步的解放。故 选 C。 A项明显错误; B项说的

26、是社会现象而不是揭示的本质; D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 普罗泰格拉 材料 2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 马丁 路德在 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 3 (启蒙运动 )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 “砸烂可耻的东西 ”,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27、。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 社会契约 ”, “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 (人民 )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 1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 (1分 )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分 ) (2)材料 2反映了马丁 路德的什么观 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2分 ) (3)依据材料 3,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2分 )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 “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的? (2分 )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

28、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分 ) 答案: (1)态度:怀疑神灵。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3分 )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2分 )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4分 )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2分 ) 试题分析:第 (1)问,根据材料 “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

29、么东西 ”并结合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来回答。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社会根源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回答。第 (2)问,根据材料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回答马丁路德的观点,其产生的思想因素从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的角度回答。第 (3)问 ,根据材料 “宗教上 ”、 “政治上 ”、 “思想上 ”等信息回答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第 (4)问,从继承与发展角度回答,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本着推陈出新、洋为中用的原则,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智者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

30、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震荡最剧烈、最不稳定的时期,发生了社会和政治的 “大裂变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 (节选 ) 1894年 日本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等 “公车上书 ”。 1897年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6月,维新变法开始。 9月,那拉氏发动 “戊戌政变 ”。 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1900年 夏,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 1902年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

31、苏报上发表。 1903年 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 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 实行清末 “新政 ”。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 清朝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 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接任。 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杀害了宋教仁。 7月,爆发 “二次革命 ”。 1915年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袁。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

32、义的胜利。 请回答: (1)从上表可以看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哪几股进步社会思潮? (4分 ) 并说明这几股进步潮流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 (2分 ) (2)某校高二学生历史学习研究组认为,此表编制者明显忽视了经济文明史部分,据此请加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2分 ) (3)严复译述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遗产? (4分 ) (4)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理想蓝图不能实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 答案: (1)进步社会思潮: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或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三民主义 )、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 (4分 ) 相互关系:戊戌变

33、法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下要求建立民主政治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任答 2点, 2分 )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实业救国和民族资本主义的 “短暂的春天 ”。 (2分 ) (3)遗产: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 (任答 4点, 4分 ) (4)共同原 因: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软弱妥协;中外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2分 ) 试题分析:每次大型的政治运动或革命之前总要宣传一种思想,( 1)根据中国近现代史大事

34、年表涉及的政治事件可以找出对应的社会思潮,主要有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运动等思潮。根据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2)根据时间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回答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史的相关内容,这一阶段主要有民族工业和的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两个阶段。( 3)联系维新变法运动的内容和措施分析其历史功绩即宝贵遗产。( 4)维新派与革命派的 理想蓝图不能实现的共同原因可结合其阶级局限性分析。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

35、仲舒提出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 (公元前 135年 )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 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 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

36、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 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 “壬子癸丑学制 ”, 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 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 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 ”行列。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分 )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 (2分 )又有何

37、新的时代特点? (2分 )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1分 )为什么? (2分 ) 答案:( 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 念。 (实行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仁政,限制君权。) 影响:通过思想上的统一 ,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 (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等。 ( 3)相同:读经。新特点: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 制度。 重视农、工、商等经济类科目的教学。

38、 ( 4)目的:通过反对封建统治思想,达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行民主共和理念,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同意。经学中有大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读经可以达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不同意。经学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的研读不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3 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可以看出来董仲舒办太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授儒家经典,巩固儒学的治国理念。董仲舒的一系列努力,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从材料二的数据可以看出,教会学校的兴办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女孩入学也对中国的传统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3

39、)从材料 “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 ”中涉及到的学科门类可以看出京师大学堂与以往的学校的相同点是都开设了经学科。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是增设了许多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4)蔡元培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废除读经课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民主的理念。对于小学是否读经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 汉代儒学(太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之近代教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

40、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 (即买米 )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 (不 )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 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 (1071年 ),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 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 (1072年 ),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 (后改为市易司 ),以 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

41、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 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4分 )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 (1分 )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各自的原因。 (4分 ) 答案: (1)粮食价格过低。 (2)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3)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王安石:主张采用市易法限制大商人

42、对市场的控制。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试题分析: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 1)根据材料信息“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回答。( 2)比较两段材料,材料一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 (即买米 )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 (不 )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材料二 “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 ”“熙宁五年 (1072年 ),颁行市易法 ”等信息回答。( 3)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信息 “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 ”,第二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回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鞅 变法、王安石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