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学期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 “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这里的 “大合唱 ”主要指的是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进行判断。 A不对,这不属于政党制度; B不对,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能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D不对,这与题干意思无关。因此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 点评:重要概
2、念阐释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于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通过政协这个组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议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指人民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就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
3、基本政治制度。 顾炎武认为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主张削弱君权 C倡行 “郡国并存 ”制度 D具有近代 “民权 ”意识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读材料,顾炎武的这段话是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足,分封制下地方势力过大,但郡县制下君主权力过大,因此提出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的分权思想。再分析选项, A不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但没有否定君主制度; C不对,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说倡行 “郡国并存
4、”制度; D不对,这超越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范畴。只有 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点评: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其次,解 答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切入点应放在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作者、时代去推敲和教材连接的部分,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结合问题进行定向思维,组织有效信息准备答题。 再次,要抓住材料中所给的关键词,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层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对现实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
5、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 陶渊明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 ”,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呼声 ,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陶渊明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体现了道家自在无为的思想。 ACD不对,孔孟主张仁政、德治,韩非主张法治,墨家主张尚贤,都体现出有为而非看破名利的无为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他强调一切
6、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 背了自然,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 )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 “反动 ”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 “自由 ”“平等 ”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 “(明清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批判的继承儒学。 A 不对,错在
7、 “丧失 ”说法; B不对,错在 “彻底否定 ”说法; C 不对,这超越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范畴。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点评: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 “所有 ”、 “彻底 ”、 “一定 ”、 “都 ”、 “最 ”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 君人者隆 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 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
8、一思想家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答案: A 试题分析: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说明突出的是礼法并用,思想,这与荀子对应; B不对,体现的是孟子的儒家民本思想; C符合法家思想的表述; D不对,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 “小国寡民 ”思想。 A体现了荀子的思想,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思想家 所属学派 主要思想主张 孔 子 儒家 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 子 儒家
9、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 子 儒家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君舟庶水 ”、性本恶、礼法并用 老 子 道家 道、无为而治、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等 韩非子 法家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改革变法 墨子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韩愈不仅 “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 ”,而且 “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 ”,是 “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 lie)点之人物。 ”韩愈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在于 A提出 “致良知 ”学说 B主张儒、佛、道并重 C创立了理学体系 D致力于复兴儒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儒学的正
10、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A不对,这是明代王阳明心学的主张; B 不对,与韩愈的主张相反; C 不对,这是 “程朱 ”即北宋的 “二程 ”(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考点: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表述类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较多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题意在几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相对于逆向型否定类型选择题而言,也可以认为是肯定类型的选择题,它的几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层次或具有相同的属性,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由于表述类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再认再现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时政知识的能力,但基本上着眼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
11、史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等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李贽说: “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 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 “工商立国 ”思想的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读材料核心思想,体现了重商的思想,结合时代背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A 不对,与民本
12、思想没有直接关系; B不对, “工商立国 ”思想是在近代 中国提出; C不对,主流思想仍是儒学,统治者仍然重农抑商,只有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点评: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 判断。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
13、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 ”说明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这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AB不对,符符合史实,但与题干无关; D不对,与材料意思刚好相反。 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 点评: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认为人及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
14、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利益,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人在自然界的优越性。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 “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得罪了上帝呢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妇女解放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母猪生崽的时候也 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得罪了上帝呢 ”可知作者对圣经的说法表示质疑。 A不对,与作者的思想刚好相反;CD不对,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材料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
15、 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教材只是迁移分析; 比较分析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马丁 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体现了马丁 路德 “因信称义 ”的主张,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A不对,宗教改革没有否定宗教信仰; C不对,宗教改革旨在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没有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不对,材料中
16、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马丁 路德主张 点评: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精神禁锢和腐败),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罗马教廷)的宗教枷锁中解脱 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一位法国书商的订书单: “这是我要订购的哲学书籍,列表如下:穿着睡衣的修女 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 ” 这份订书单可能写于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8世纪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穿着睡衣的修女 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 ”,关键信息在于 “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 ”,可知其不仅批判天主教会
17、,还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因此这与 17、 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对应。因此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 点评:注意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比较 方面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异 背景(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中,神学世界观束缚人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强烈要求们的思想 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 时间 14 17世纪 17 18世纪 兴起(起源) 意大利 英国 高潮(中心) 意大利 法国 扩展(范围) 欧洲 全世界 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主要斗争对象 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 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束缚(
18、王权与教权) 主要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政治、哲学 形式 借批判宗教为外衣,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名 提出无神论,公开向神学和封建专制挑战 特点(最大不同) 重在批判教会神学的束缚,但没有描绘未来 “理性王国 ”的蓝图 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描绘了未来 “理性王国 ”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 影响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的发生 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影响比文艺复兴更为深远 同 背景(原因) 都发生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之上 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 两者
19、都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自由,要求实现人的解放,反对宗教束缚或封建专制,都推崇理性和科学 影响 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 “人文主义之父 ”莎士比亚,探讨了但丁的名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共有几处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三处错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而非英国, “人文主义之父 ”是彼特拉克而非莎士比亚,但丁的作品是神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考点: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点评: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20、1.涌现于意大利的:( 1)文学( “文 学三杰 ”):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代表作: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最早以 “人的学问 ”代替 “神的学问 ”,被称为 “人文主义之父 ”。 ( 2)艺术( “美术三杰 ”):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米开朗琪罗(代表作:雕像大卫)和达 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扩展: 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如英国出现了卓越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代表作为哈姆雷特,他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 高贵,称人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南朝吴
21、均在齐春秋中记载: “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 君家有书乎? 曰: 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 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 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分析, B不对,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 C不对,材料没有反映儒学与佛教、道教融合; D不对,儒学并不是医学,但用于治病,反映了扩大了儒学的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儒学。 点评:材料类选择题的特点:题干提供文字性材料(历史文献、考古
22、报告、文艺作品等)或者图表材料(历史地图、图画、照片、统计数据、函数曲线等),这些材料大多数在教材中没有完全直接呈现,但不排除部分显性或隐性蕴含于教材中,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取核心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 “理 ”有 “科学 ”之含义的是 A “仁 ”是 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 “格物 ”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 ”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 ”才能天下平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 A C D不对,这三项
23、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 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 “物 ”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 ”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 考点:本题考查程朱理学。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知识。 宋明理学 内容 代表人物 生活时代 主要内容(思想主张) 哲学范畴 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北宋 天理(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人伦者,天理也 ”; “格物致知 ” 客观 唯心主义 朱熹 南宋 理之源在于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 “物 ”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 ”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王心 陆九渊 南宋 “心 ”是
24、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 ”就是 “理 ”;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主观 唯心主义 学 王阳明 明朝 “心外无物 ”、 “心外无理 ”、 “致良知 ”、 “知行合一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B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 C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提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 ”( 1954年),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在于颁布社会主义宪法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政
25、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故选 B 项。其余三项明显不符,A项不对,此时是要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C项 “双百方针 ”提出是在 1956年;D项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也是在 1956年。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 点评: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1)1949 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2)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
26、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 (5)“文革 ”期间,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6)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提出了健全社会主
27、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从 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7 年 2 月 ,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 ,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 月 10日母亲节 ,一些老兵穿着写有 “想家 ”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 ,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 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 ”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
28、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 “一国两制 ”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 A项不符合史实; C项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 D项与题目时间不符合, 20世纪 90年代港澳回归,。 考点:本题考查两岸关系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年份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意义 1979 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 实现了 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7 台湾政府迫于形势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两岸关系重大转折 1992 “九二共识 ” 揭开两岸关系新篇章 2
29、005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两党隔半个世纪再度握手 1950年 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 1979年 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贯彻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中苏关系从结盟到不结盟政策,说明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了新的发展。 A错误,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 B错误,多边外交指任何超过两个国家,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材料涉及的是中苏关系;
30、 D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 “一边倒 ”的外交策略。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敌视孤立新中国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 在摇篮中,为了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在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党和政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经过冷静观察和客观分析,改变了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全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进一步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
31、意识形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2012年 1月 11日 。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印度驻华使馆举办的中印联谊活动并致辞 ,他说: “中国和印度的和平发展,对对方是机遇,对世界也是机遇。 ”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求同存异 ”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对,这涉及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不对,这表明第三世界兴起; C不对,为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 D 符合, 1953年 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32、,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 点评:选择题要注意辨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考查题干和题支的关系是否符合题干的规定性。经常出现的错误有:偷换概念;以相似、相近、易混的知识作为干扰题支;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 1972年 3月 1日,美国太阳报载: “由于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了公报,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似乎完成了这种不可能的事。 ”对这一评论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评论针对的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 B访问 结束时发表的公报宣告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 “不可能的事 ”指中美两国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合作 D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
33、政府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 “1972年 ”, 1972年 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错误,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错误,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错误,这是在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 点评:表述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容易设计且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题中提供的选项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法,即辨析比较选项的词语
34、含义与句意,辨析其与题意的合适程度。 1969年 5月 11日 ,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 ,直到 1979年 12月 ,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 ,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 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1969年是在文革时期,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1979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因此引进外国资金体现了我国由封闭转向开放。 A不对,多边外交指任何超过两个国家,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处理相互之间
35、的关系,或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材料无从体现; B不对,引进外资不一定就是依赖外援; D不对,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点评: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有一个特点,即一组选择题往往都由 一句或一段背景知识引导。背景知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选择题的解答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做题时要与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但 “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 ” 2012 年 2 月 9 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时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 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
36、来压力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 ”说明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注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都符合题意。 不对,题干主要反映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应对,并没有反映出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考点:本题考查新中国对外关系。 点评: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运用这一方法会取得好效果。首先,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其次,联系学过的与材料有关的史实或选项所
37、及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这表明美国 ( ) A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B发起对苏联的冷战 C确立全球霸权战略 D意欲干涉他国事务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 子并承担责任 ”,结合所学, 1946年为二战后初期,此时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意图称霸世界。 A不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对外政策; BD不对,这两项符合史实,但从属于全球霸权战略。因此 C为最佳答案:。 考点:本题
38、考查两极格局。 点评: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国发动冷战,意图建立全球霸权。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 “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 三 重镜像。由 “界线分明 ”到 “世界变平 ”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苏联解体 D 911事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 “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原文大意:第一重,见山是山,界线分明。二战硝烟刚灭,冷战风云即起
39、,世界被分为东西两大阵营,壁垒森严,界线分明。双方均声嘶力竭地宣称,意识形态分歧无法消除,要求各国作出政治选择 ,是站在这一边还是另一边。军事上,一边是北约组织,一边是华约组织;经济上,一边是欧共体,一边是经互会。这种关系,虽然脉络分明,但对峙的氛围让人喘不过气来,而且,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头上,核力量 “恐怖的平衡 ”使世人对世界忧心忡忡,寝食难安。直到两德统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才寿终正寝。第二重,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冷战结束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原本十分清晰的国界变得日益模糊起来。人们谈论的不再是战争和斗争,而是 “和平红利 ”、 “伙伴关系 ”、 “地球村 ”、 “地球公民 ”。俄美这对昔
40、日的冤家仇敌,甚至出现了一段火热的 “蜜月期 ”,俄罗斯推行 “一边倒 ”的亲西方政策,美国则向俄开出了很多空头支票。与此同时,全球化浪潮迅速兴起,世界最年轻的经济 全球经济、全球市场开始寻找自己的坐标。从市场的角度看,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变得扁平起来,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更向人们展示了 “经济国界 ”的淡化趋势。借用德国政治学家卡尔 施密特的话说,冷战时的世界,国与国之间要么是 “敌人 ”要么是 “朋友 ”;而在全球化世界,所有的朋友和敌人都变成了 “竞争者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乐观,甚至错误地认为天下从此太平,而看不清世界的真实面目。第三重,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冷战后北 约不断东扩,美国发
41、动了数场战争, 2008年 8月俄格发生军事冲突,现实使人们认识到, 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不会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充满变数。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则如同显像镜,还原了世界的凹凸面。围绕着维护还是改造现行国际体系问题,新兴国家、美国和欧洲主张不一,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因此结合所学,由 “界线分明 ”到 “世界变平 ”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 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战后国际关系。 点评: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天下有道,
42、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文】 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 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 政不在 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译文】 孔子说: “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 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出 自诸侯,大约传至十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出自大夫,传至五代很 少有不失去的;大夫的家臣操纵了国家的政令,传至三
43、代很少有 不失去的。世道清明,那么政令就不会出自大夫。世道清明,那 么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政治。 ”因此体现的是儒家孔子“克己复礼 ”的思想。其他三项都不符。 B墨家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 C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道家较为消极保守,主张 “小国寡民 ”。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孔子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 ”。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
44、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 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 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 ”最能反映这种 “文化上的重大变异 ”的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判断 C符合,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变革时期,而最迎合君主和时代要求的是法家思想,其法治观、集权观、改革观等思想更被秦国采纳,统一中国。其他三项不符,儒家 “仁爱 ”墨
45、家 “兼爱 ”“非攻 ”道家 “无为 ”等思想都不符合当时统治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诸子百家 ”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其中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 大一统专制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综合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 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
46、贤良 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 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此后儒学的地位如何? (4分 )
47、(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分 )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2分 ) 答案:( 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4分)( 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 :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分)( 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步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分)( 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4分)( 5)共同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再结合所学,孟子为此提出了 “仁政 ”“民贵君轻 ”主张,希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