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33512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第二次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社会总需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可知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按劳分配的对象。 点评:按劳分配这一知识点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需从含义、对象、原因、意义、地位等角度全面掌握。 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 103740.0

2、1亿元,比 2010年增长 24.8。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 ) A有利于财政作用的发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B根源于我国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C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基础性决定作用 D可以避免财政赤字出现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有利于财政作用的发挥,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根源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起基础性决定作用。不可以避免财政赤字出现。故 BCD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财政收入与财政作用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财政收入与财政作用之间的关系的准确理解是锁定正确答案: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有: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消费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影 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点评:掌握丰富、准确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这里要求学生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本题难度适中。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关于 2011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011 年,我国政府国债还本付息共使用 2384.08亿元。这笔资金( ) A

4、是债务收入 B是债务支出 C是财政的最主要支出 D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支出的种类(按具体用途分):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所以我国政府国债还本付息共使用 2384.08亿元。是债务支出。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财政支出的种类。 点评:本题比较贴近社会热点生活,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假如每年都实现 “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那么( ) A这是财政运行的最好状态 B这是财政运行的

5、最差状态 C形成大量节余,财政资金没有有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D是比财政赤字政策更好的一种财政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 形成大量节余,财政资金没有有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财政盈余的影响。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

6、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 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与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寓意最符合的是( ) A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 B税收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C税收是做大 “蛋糕 ”的有效手段 D依法纳税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经济发展是做大 “蛋糕 ”的有效手段。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故 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税收的作用。 点评:税收 调节经济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要注意全面

7、把握,并与财政的有关知识进行对比区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的制定体现了税收的( ) A无偿性 B稳定性 C平等性 D固定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的制定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故 ABC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税收的固定性 点评:本题注意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征税对象和税率绝对不变,而是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 4月 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我国将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上

8、述做法有利于( ) 增加财政收入 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税收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说明税收调节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税收本身就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和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没有直接关系。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税收的调节作用。 点评: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把握,并与财政的有关知识进行对比区分。 2011 年末,我国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 “营业税改增值税 ”的改革试点。之所以进行 “营业税改增值税 ”的试

9、点,是因为增值税( ) 以营业额为征税对象 可避免重复征税 能缩小收入差距 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能缩小收入差距。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增值税的知识。 点评:税收的概念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概念,要全面认识和理解。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做题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而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两个重要的税种,要引起学生的重视

10、。 2012年首期发行总额为 5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 3月 10日开售。该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增加财政收入 增加国内需求 扩大政府投资 刺激经济发展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B 试题分析:债务收入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所以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发行能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扩大政府投资,增加国内需求,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故本题选 B项。 考点: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影响。 点评:注意知识之间的连锁反映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 ,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财政部公布, 201

11、1年收取央企红利共 788亿元,央企的红利收入属于( ) A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利润收入 C非经常性财政收入 D国家凭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央企的红利收入属于利润收入。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税收。国家凭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是财政。故 A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央企的红利收入的性质。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概念的考查,利用概念判断法做本题,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符合题中概念的内涵和题眼的题肢。 对我国 “效率与公平 ”的正确理解是( )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1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应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允许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同步富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收入分 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要注重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允许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 “效率与公平 ”的理解 点评:在题目中提到 “关系 ”时,既要考虑其区别,又要考虑其联系。同时注意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审清是侧

13、重哪一方面。关系型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中有联系的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此类题,一是要认识关系内容;二是要理解 到位,不能把关系搞反了。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我国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比较低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学生也容易相互混淆,此类知识一直在高考中以不同形式出现,需要牢记几者的区别。 为推动研发创新,越来越多企业奖励科技骨干凭技术入股。上海 l300家认定转化项目企业中,科技人员持股总量逾 5亿元,人均近 50万元。科技人员凭技术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经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福利性分配 答案: C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适用 于公有制经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应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科技人员凭技术入股取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

15、配收入。故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知识点。 点评:要知道一种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首先要知道这个收入属于什么经济制度,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对应的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对应的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应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2011年颁布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表明,我国将着力推进事业单位 的绩效工资 (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 )改革,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 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 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既是单位的劳动者,又成为经营者和投资者 把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与个人

16、收入联系起来,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把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与个人收入联系起来,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是单位的劳动者,不是经营者和投资者。这次改革只是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义。 点评:本题实际是一道意义类题目,只是把要点变成了选项而已,选择时首先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分析其它选项是否是真正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对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理解

17、 不正确 的是( ) A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B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C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D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之一,和按劳分配共同构成我国的分配制度,所以不是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故 B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解。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 “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

18、的、无关的、不具有 ”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以下对 “收入分配公平 ”理解正确的是( ) A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相等 B主要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C要求必须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 D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在我国的所有经济形式中都要求实现 “收入分配公平 ”。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对 “

19、收入分配公平 ”的理解 点评:此题属于判断正误型选择题,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和理解,相对来说,考查面较窄,但一般立足于易混知识的考查。 2011年,佛山市政府决定把最低工资标准由 920元上调至 1100元,仅次于北京、深圳和上海,与广州持平。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体现政府( ) 维护劳 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合法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再分配的效率 让低收入人群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工资收入不是财产性

20、收入。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为了让人民共享,生活的更好,不但是为了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故 项错误。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维护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使低收入人群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故本题选 B项。 考点: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考生要利用逻辑思维,一点一点的进行分析判断,需要对知识的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能够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公平的选项是( ) 保护财产性收入,加快经济发展 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 “三条保障线 ”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

21、进东部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保护财产性收入是为 了增加人们收入,加快经济发展。会拉大人们的收入差距。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建设,促进东部发展。不是分配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故 项错误。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 “三条保障线 ”。有利于体现公平。本题选 B项。 考点: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公平 点评:本题作对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 “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公平 ”这一语句。理解题肢中 “财产性收入 ”“资源配置 ”,运用排除法做此题。 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并迅速漫延至全国。运动发起者喊出了 “我代表99%,不再忍受 1%的贪婪与腐败 ”。给我们经

22、济 生活知识的启示是( ) A兼顾效率与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B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 C坚持民主制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D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打击贪腐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故 B项错误。由题中 “我代表99%,不再忍受 1%的贪婪与腐败 ”。体现的经济生活知识的启示兼顾效率与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本题选 A项。 CD项是政治生活角度,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效率与公平 点评:本题注意审题,注意设问中经济生活知识的角度,排除不是经济生活角度的和错误的就可做好本题。 多选题 生活中有这种现象:若不开发票,商家就给优惠,若开

23、发票,买家就要多付钱。商家的行为 A是偷税行为 B是骗税行为 C对消费者有利,对国家有损 D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答案: AD 试题分析: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不开发票,商家就给优惠,若开发票,买家就要多付钱。是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故 BC 项错误。本题选 AD项。 考点:偷税行为 点评:本题需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发票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拒开发票会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减少,是偷税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款不能足额入库。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在生产、流通、出口环

24、节已经缴纳的税款的税收优惠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 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实施出口退税( ) A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 B可以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C必然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 D只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答案: AB 试题分析:实施出口退税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实施出口退税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在价格上占了优势,可以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故 CD项错误。本题选 AB项。 考点:实施出口退税的意义。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实施出口退税的意义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新的个人所得税

25、法规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 2000元提高到 3500元。下列理解正确是 A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和公民都要依法纳税 B不论收入高低,纳税越多越好 C统一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D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答案: AD 试题分析:税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和公民都要依法纳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个人所得中的工资、薪金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其他所得如稿酬所得、利息所得等实行比例税率。故 BC 项错误。本题选 AD项。 考点:税收的意义。 点评:本题注意个人所得中的工资、薪金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其他所得

26、如稿酬所得、利息所得等实行比例税率。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要求我们( ) A都应成为直接的纳税人 B应自觉树立依法纳税意识,诚信纳税 C以主人翁的 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D对税收的使用行使直接决定权 答案: BC 试题分析: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要求我们应自觉树立依法纳税意识,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故 AD 项错误。本题选 BC 项。 考点:依法纳税。 点评:依法纳税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把握,并与财政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站在 “十二五 ”历史新起点,党和国

27、家将“民富 ”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 ) A扩大赤字规模,增加流通中的 货币量 B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 C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 D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 BC 试题分析: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随意扩大赤字规模,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收入差距不能消除。故 AD项错误。要实现民富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本题选 BC 项。 考点:要实现民富的措施。 点评:积累并熟练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提高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28、。 下列对国家预算认识正确的是( ) A预算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 B预算能够反映政府的活动方向 C预算须经法定程序审议批准才能生效 D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结果 答案: BC 试题分析: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预算能够反映政府的活动方向。预算须经法定程序审议批准才能生效。国家决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结果。故 BC 项错误。本题选 BC 项。 考点:对国家预算的认识 点评: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不是重点。本题难度较小。 税收的 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中( ) A无偿性要求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B

29、强制性要求无偿性,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 C税收的固定性保证了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 D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共同要求具有固定性 答案: AD 试题分析:税收的三个特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中无偿性要求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共同要求具有固定性。故 BC 项错误。本题选 AD项。 考点:税收的三个特征的关系。 点评:此类考题,考查学生对于税收的三个特征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高考题型中,应引起重视。 2010年 12月 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举措属于积

30、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A增发国债 B提高存贷款利率 C增加三农补贴 D增加税收 答案: AC 试题分析: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又叫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存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增加税收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故 BD项错误。本题选 AC 项。 考点:积极的财政政策 点评: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技巧: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凡是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利率的调整,纸币的发行等则属于货币政策。 亚当 斯密说过: “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

31、不能真正分流到大 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的,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分配方式有时决定生产 B实现公平应以提高效率为前提 C公平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D收入分配要注重公平原则 答案: CD 试题分析:由题中 “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说的是要注重公平。生产决定分配。故 A项错误。本题选 CD项。 B项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故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公平分配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 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原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

32、综合认识及评价问题的能力,常用 “这表明 (说明 )”“这意味着 ”“这就是说 ”等词语联结题干和题肢。 国家强调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以下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A张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B王某在兰州拉面馆的打工收入 C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 D孙某购买国债、投资股票取得的收入 答案: CD 试题分析:非劳动收入是针对劳动收入而言的。张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和王某在兰州拉面馆的打工收入都属于劳动收入。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及孙某购买国债、投资股票取得的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故 AB 项错误。本题选 CD项。 考点:非劳动收入 点评:此类考题,要求学生掌握非

33、劳动收入与劳动收入的区别,并需根据所给材料判断出是非劳动收入这是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由于紧贴实际生活,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综合题 材料: 2012年 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11年全国职工平均年工资,其中私营单位人员年均工资 24556元,而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 42452元。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 9 万元以上,最低私营单位的的社会组织每年收入仅 1 万元。同时,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如某大型门户网站,新入职的员工月薪2500元,高管年薪 50万元以上,收入差距 20倍。而中关村某上市公司,基层普通员工月薪 4000元,高管年薪数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收入

34、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 1)上述材料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 2)结合材料,谈谈国家应如何解 决这一问题 答案:( 1)收入差距过大,( 2分)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 2) 大力发展生产力。( 2分)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的分配制度。( 2分)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2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做法加材料共 2

35、分)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2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 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做法加材料共 2分) 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以工资收入差距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时,仔细审读材料不同性质的企业工资有差距,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从对内需、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方面分析即可。第( 2)问从国家角度思考措施。实质是回答怎样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考点:如何促进收 入分配公平。

36、 点评: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所占分值较大,题目新颖,设问灵活,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紧扣实际生活,道理在书本之中。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三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扣知识点多角度分析。 2012年 3月 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是根据国内外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继续保持 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拟安排财政赤字 8000 亿元,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文化、

37、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 “三农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三是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的? 答案: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分)体现在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 、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 1分)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分)。体现在政府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 “三农 ”、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

38、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 1分)。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分)。体现在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实施结构性减税,扩大内需( 1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考查的是财政的巨大作用,和对材料有效信息 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财政的巨大作用的几个表现,且能准确区分;其次要将这几个方面与材料信息比对,进而确定理论要点。 考点:财政的作用。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