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故事,如 “拔苗助长 ”、 “塞翁失马 ”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自觉思考 D源于哲学家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答案: B 试题分析:哲学智慧的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故 ACD项错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了比如 “拔苗助长 ”、“塞翁失马 ”等富有哲学思想的寓言故事说明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本题选 B项。 考点:哲学的智慧的产生。 点评:积累并熟
2、练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提高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目前,我们所在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 “嫦娥二号 ”遨游太空、南水北调、高铁运行。人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神奇的创造力量。其实人所创造的这些东西,都是 ( ) A人利用自然物,遵循自然物属性与客观规律的结果 B人改造物质的唯一特性的结果 C人们改造自 然界,改变自然物及其规律的结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的结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我们所在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说明人利用自然物,遵循自然物属性与客观规律的结果。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改造、改变、
3、创造等。故 BCD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自然界的物质性。 点评:积累并熟练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提高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近年来,针对困扰人类的生态问题,日本的一些科学家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论证后,提出了 “零排放 ”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 “无用之物 ”,一切废弃物都能被利用起来。日本科学家提出这一概念,说明 (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客观的,但是人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真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针对困扰人类的生态问题,日本的一些科学家提出了 “零排放 ”的概念,说明实践是认识的
4、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本题选 A项。真理是客观的 ,人们不能根据需要改变真理。故 项错误。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此类题目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原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认识及评价问题的能力,常用 “这表明 (说明 )”“这意味着 ”“这就是说 ”等词语联结题干和题肢。 “世界无车日 ”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 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
5、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践不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不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故 项错误。题中的 “世界无车日 ”活动表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本题选 B项。 考点:实践的含义。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实践的含义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纵观人类防治疾病的历史,许多疾病早已被人类征服。但近年来,艾滋病和甲型 H1N1流感
6、有扩大和蔓延之势。我们坚信凭借着人类的探索精神,这些疾病的防治难题也一定能够被破解。可见 (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 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改造、改变、创造等。故 项错误。艾滋病和甲型 H1N1流感有扩大和蔓延之势。我们坚信凭借着人类的探索精神,这些疾病的防治难题也一定能够被破解。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本题选 D 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规律
7、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选项必须和材料密切相关,和材料无关的选项不能选,如本题的 ,尽管本身说法很正确,但是也不能选,因为材料没有反映。与材料主旨不符。 胡锦涛指出: “要做到自觉 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 ) 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胡锦涛的话意思是事物是发展的我们的认识也要跟着发展变化也就是我们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发
8、展观。故本题选 C项。 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发展观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蜗牛慢慢地往葡萄藤上爬,被甲虫看见了。 “喂,树上一颗葡萄也没有,你爬上去干什么? ”“我知道。可是等我爬到了藤上的时候,葡萄就该长出来了。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主观想象比客观事实更重要 C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 析:量变是质变
9、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质变。题中树上一颗葡萄也没有可是等我爬到了藤上的时候,葡萄就该长出来了。说明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主观想象和客观事实同等重要。故 B项错误。本题选 A项。 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 2010年 10月 15日至 18日 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
10、 ”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 “国富民强 ”, “十二五 ”规划则强调 “民富国强 ”。从 “国富 ”到 “民富 ”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 “国富民强 ”到追求 “民富国强 ”的转变从哲学上看属于 ( ) A人们创造的新的联系 B对发展规律的改造 C质变基础上的量变 D量变基础上的飞跃 答案: D 试题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发生质变。从追求 “国富民强 ”到追求 “民富国强 ”的转变说明人民富裕了国家才富裕是量变基础上的飞跃。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通过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
11、新的具体的联系。而不是创造的新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改变。应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量变基础上的飞跃、量变质变关系。 点评: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 30年来,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从基本形成到走向完善,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启示我们( )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是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
12、,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从基本 形成到走向完善,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本题选 A 项。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引起质变。故 项错误。 考点:发展、量变质变的关系、认识的发展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考生要准确的把握材料信息,就要准确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本题又是四选三的题型,只要排除了一项,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体现了 ( ) 事物处于相互联 系之中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3、 局部影响整体,要重视局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表明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局部影响整体,要重视局部。故本题选 C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联系、发展的观点。 点评:正确选择本题可尝试用排除法,三项组合只要有一项是错的就可进行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一位父亲在生命行将终结时,把他的十个孩儿叫到床前。父亲让孩儿们每人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孩儿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筷子折断了。父亲再让孩儿
14、们拿十根筷子合成一把,然后用力折,结果无论如何使力也折不断这把筷子。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表明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 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 团结就是力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局部之和不一定大于整体。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故 项错误。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 ”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说明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本题选 B项。 项不是哲学道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的整体性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
15、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本题难度适中。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一篇新闻述评认为,走进低碳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与消费的行为选择。这表明 ( ) 人类及人类共同家园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尊重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 把握事物客观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类及人类共同家园的未来不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故 项错误。走进低碳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
16、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与消费的行为选择表明尊重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把握事物客观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本题选 C项。 考点:尊重客观联系。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课本基础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准确的信息是本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和解读材料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参与今年的 “两会 ”, 人民专门开通 “两会 ”专题页,你只要点击,就会及时了解关于 “两会 ”的有关信息。这表明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坚持与时俱进是我们
17、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D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工作方式的创新 答案: B 试题分析: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不仅取决于工作方式的创新,还有其他因素。故 ACD项错误。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人们专门开通 “两会 ”专题页就是建立的新的联系。本题选 B项。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知识点。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一片临河的草丛
18、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 “蚂蚁球 ”,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 “蚂蚁球 ”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 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突出整体的重要性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搞好局部对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故 项错误。本题中 “蚂蚁球 ”是一个整体故办事情要
19、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本题选 D项。 考点:整体的重要性。 点评:本题以蚂蚁们抱团逃离火灾为背景,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并抓住关键词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证明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 )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认识对象不能 “自言其明 ”,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D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
20、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是唯一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故本题选 C 项。 ABD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从 “发展才是硬道理 ”到 “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从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 ”,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
21、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不同,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真理是具体的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 C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真理是具体的而有条件的 点评:本题是设问中带 “这 ”的选择题。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经常考查,故需重视。解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搞清设问中的 “这 ”在材料中的 “指代性 ”,否则极有可能误选。本题难度适中。 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的许多新的物
22、质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 ( ) A现实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认识是科学实践的基础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干扰科学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是物质的,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不会干扰科学进步。故 ABD项错误。题中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的许多新的物质形态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本题选 C项。 考点:世界的物质性。 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
23、题难度适中。 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 A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哲学并不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故 ACD项错误。题中的意思是哲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本题选 B项。 考点:哲学的作 用。 点评:本题是学生对哲学知识的分析判断,然后结合课本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题目难度
24、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课本知识的准确界定,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属于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 BCD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古代朴素
25、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点。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 题。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生活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处世方法是因为 ( ) A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总是相互矛盾的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方法论 C有些人有世界观,而另外一些人没有世界观 D不懂哲学的人,他的态度一定很消极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方法论
26、。方法论体现世界观。题中认为命由天定这样的世界观决定了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这样的方法论。人定胜天这样的世界观决定面对困难积 极进取这样的方法论。本题选B 项。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哲学的影响。所以不懂哲学的人,他的态度也不一定很消极。故 ACD项错误。 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 A德国古典哲学 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
27、定律、生物进化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点评: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不是重点。本题难度较小。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 ( )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案: C
28、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点评:本题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上述事实说明 ( ) A一定形态的文化反 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又属于经济和政治范畴 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
29、上的反映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哲学,哲学反映经济政治。一定形态的文化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故 BC 项错误。本题是时代决定哲学而不是哲学的反作用故 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本题选 D项。 考点:哲学和经济和政治的关系。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哲学和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休谟说: “除了对知觉之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 ”他认为 “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 ”此观点属于 ( ) 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与存在
30、具有同一性 思维决定存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休谟的话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题中休谟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是世 界是不可知的,是不可知论。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知识点。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要找准对应点也就是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 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1、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坚持群众的观点 D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的统一。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故 C项错误。本题选 B项。 A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特征是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特征统一
32、的关键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 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 2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 ) A任何反映自己 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哲学都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D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哲学属于意识范畴,为社会发展奠定精神基础。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
33、高,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故 BCD项错误。题中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本题选 A项。 考点:哲学的作用。 点评:为了正确验证自己所选的选项是否正确:一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二是正选法,直接选择正确选项,二者结合,相互印证以提高正确率。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 “客观实在 ”是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 “客观实在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从万事万物中总结出来的共性和一般的东西。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
34、:对 “客观实在 ”的理解。 点评:本 题属于知识的再现。试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在于运用排除法,从自己最肯定的选项开始排除。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发生 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 “地球一直处于 震动 状态, 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 ”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唯 一特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客
35、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 项错误。 “地球一直处于 震动 状态, 震动 是地球的常态。 ”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本题选 B项。 考点:运动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考生要准确的把握材料信息,就要准确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本题又是四选三的题型,只要排除了一项,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 (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客观世
36、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每一个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所以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故本题选 D项 。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可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本题难度较小。 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最近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 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体现了
37、 (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 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从中看出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本题选 A项。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故 D项错误。 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
38、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综合题 材料一 美国曾经考虑过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在可行性论证中,发现建坝会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这就是著名的 “小鱼胜大坝 ”的来历。 材料二 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 库。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
39、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 (1)请分析 “小鱼胜大坝 ”的故事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智慧。 (8分 )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12分) 答案: (1)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正确自然观指导下,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视意 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为维护生态平衡,人们放弃大坝的修建,是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 (2)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坝的修建与周围的生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要态度谨慎。 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
40、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讨论,是基于对联系多样性的慎重考虑。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既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是否修建大坝,要通盘考虑 ,多方论证。 试题分析:本题以怒江开发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问考查辩证唯物论知识,整合辩证唯物论知识可从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和规律的客观性等角度结合材料修建大坝进行分析即可。第( 2)问考查联系的观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系统优化法。怒江开发正
41、是运用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来进行论证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注意知识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辩证唯物论知识、联系的观点 点 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 当年,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起航时,我们党只有五十多名党员。90年英勇奋斗,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
42、发展的新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夺取新的胜利,必须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材料二 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 559万,今年是 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 发展观
43、,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奋斗历程。(12分 )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的正确性。 (8分 ) 答案: (1)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共产党 90年英勇奋斗,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发展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前途是光明的,面对强大的反动统治,总要经历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的过程,因此,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九
44、十年历程,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八千万党员的执政大党,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我国 2011年大学毕业生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等情况,国家制订了有关的就业政策。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国家完善各项政策和引导大学生转变 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措施。 试题分析:本题第()问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发展观的理解。发展观包括发展的
45、普遍性、发展的途径和状态。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中心对照,确定恰当的理论要点,组织答案:即可,注意做到观点统帅材料。第( 2)问审读设问限定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注意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或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 。两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