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536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赣州十一县(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 单选题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 )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既有意识形态的,也有非意识形态的,所谓的意识形态,就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如思想、道德、宗教、文学等,文化中的语言、文字和自然科学和技术属于非意识形态部分,因此针灸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是非意识形态性

2、质的部分,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化的内涵 点评:考生读完材料后读题肢,两者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即可看出出题者想要考查的知识点,本题要考查的就是文化的内涵,考生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分析选项,即能确定正确,排除错误。 对中国来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具有一种 “后发制人 ”的 “原创 ”性质。从 “天人合一 ”到 “和谐社会 ”,从汉字、中国菜到汉服、中国功夫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软实力 ”。这启示我们( )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完全适用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3、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发现 的说法都正确且符合材料,只有 的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不能说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完全适用,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点评 :当考生通读材料和题肢时,当读到 “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完全适用 ”时,考生应该很敏感的意识到这里的 “完全 ”是有问题的,因为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所以说 “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 完全 ”适用 过于绝对。 “学习型社会 ”的出现标志着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是( )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建立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促进社会的文化资源、学习

4、资源的整合 答案: A 试题分析: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学习型社会 ”的核心内涵 点评:本题是确定的知识点,考生只要背诵过该知识点,就能选出正确的选项。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 “修史 ”,这里的 “史 ”指的是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所以对应的答案:是 A。 B指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C中传承文明的是文字, D指的是中华文化

5、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关系,材料中并无体现。 考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点评:中华文化的特点有两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博大精深包括四个方面: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很明显本题材料史书典籍对应的是源远流长。 “书圣 ”王羲之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特别是行书兰亭集序潇洒飘逸,骨骼清秀,蕴涵着极丰裕的艺术美。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这说明( ) 书法艺 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书法艺术是中

6、华文化所特有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字(不是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不正确, 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点评:书本上有一些知识点,并不是主干知识,看起来可有可无,考生对于这样的知识点往往会忽略,而恰恰是这样的 “处于遗忘的边缘 ”的知识点,却常常在选择项中出现,因此 考生在背诵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不要出现遗漏。 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 ) 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B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BC 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点评:只要是对书本知识很熟悉的考生,就会知道这是一个书本上确定的知识点,对于确定的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的背诵情况和记忆能力。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通过典籍的整理传承自己的文化。下列对我国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它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 C我

8、国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D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汉字, A不选, B的说法没 有根据, C我国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我国史书典籍的有关知识点 点评:题目问的是 “下列对我国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而本题又是单项选择题,所以确定选项中有三个选项是错误的,考生要仔细对他们进行分析,看它们是否违背了书本上的哪个知识点,或者是否和题意相关。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

9、和谐相处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融合是指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接纳以及趋于统一的过程,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正确,而 的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点评: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包容性不是一回事,包容性指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和睦发展 ,不相互进行极端 的排斥 ,也称兼容性 .融合性是指两种或多种文

10、化的相互渗透 ,揉和 ,使其都失去自己的某些特征。 地震、旱灾、涝灾 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B中华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 C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D必须坚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发现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ABC都是正确的,只有 D的说法错误,因为坚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不是对待

11、中华民族精神的)的态度,答案:是 D。 考点: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点评:我们学习的时候是学习的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而考试的时候则考查知识点之间的联结,所以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总结,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因为( ) 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中华 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的说法错误,民族精神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12、过程, 的说法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材料的主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而 的主体却是中华民族精神,比材料主体的范围要大得多,所以不能选,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点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这是书本确定的知识点。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要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和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必须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因为( )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提高全民族

13、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 ”的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问的是原因,即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 却说的是如何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答非所问,不选,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点评: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审题,尤其是看清题目的设问,看清本题属于什么样的题型,比如本题,明明题目问的是原因,而 却说的是如何做,很明显是答非所问,必须将其排除。 图为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 汉字 “世 ”, “”世 ”与数字 “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 CHINA

14、巧妙组合。这表现出文化发展是( ) 中西合璧,多元融合 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 汉字 “世 ”, “”世 ”与数字 “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这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融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的说法错误,把社会实践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说反了,应该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正确答案:是B。 考点:文化创新的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点评: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材料问的是文化发展,其实考的是文化创新,

15、考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以及文化创新的途径,考生的思维不能僵化,要能够随机应变。 电视连续剧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 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艺术 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句是 “创新思维 ”“ 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 ”,这体现了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要积极创新文化内

16、容、形式和手段。 的说法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也来源于客观, 考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点评:材料中告诉我们电视连续剧沂蒙创新思维,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等,这些都是在提示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而且本题错误的选项比较明显,确定正确答案:并不难。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 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 “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 ”,一个算不上约定的 “约定 ”,让两位老人 15年收到了 15张汇款单和 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

17、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中的 “完全 ”说法过于绝对, B的说法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的说法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材料并没有涉及 “民族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道德的影响 点评:在选择题的排除原则有一个 “过于绝对 ”的原则,考生要注意收集整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过于绝对的词,如 “完全 ”“必须 ”“全部 ”“都 ”等,当然,也不能说这些词全 部都错,要具

18、体问题具体分析。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在中国古代, “文化 ”一词或者与天地造设的 “自然 ”对举,或者与无教化的 “质朴 ”、 “野蛮 ”并称。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后天习得的 文化指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中国古代, “文化 ”一词或者与天地造设的 “自然 ”对举,或者与无教化的 “质朴 ”、 “野蛮 ”并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化是与 “自然 ”以及 “质朴 ”、“野蛮 ”相对立的,那不就是说文化不是纯自然的东西,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不是

19、天生的,是人们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 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只有 的说法错误,因为文化不仅包括全部精神产品,而且包括精神活动,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文化的特点 点评:考生只要读懂材料,基本可以确定材料想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就以这个知识点来分析判断选项的正确性。考生在做题时 一定要十分的细心,因为有时知识点的错误并不明显,需要考生明察秋毫。 2011年 2月 13日,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志和相关内容;不得表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烟等情节;不得出现有未成年人吸烟的镜头。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 C文化对人

20、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电影中的行为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他们会模仿电影人物的行为,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和材料无关, B的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只能影响(不是决定)人的实践, D的说法错误,要说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点评:许多考生都分不清文化影响的两个特点,潜移默化主要是从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上来讲,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而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时间的久远,指的是一经形成便不改变,如 “乡音难改 ”。 如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到外,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

21、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是因为(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企业要抓文化建设,是因为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不可能是因为 “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选 不选 ,可以说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不能说 “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因为文化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选 不选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 点评:考生在做文化生活题时,有一点务必要注意 文化性质的不同,考生不要看到文化,就默认为这文化是 “好的 ”文 化,其实文化也

22、有不好的,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其促进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起阻碍作用。 面对美国 “薯片 (麦当劳 )”、 “芯片 (电脑 )”、 “大片 (电影 )”这 “三片齐下 ”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 “失声 ”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 “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 ”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答案: A 试题分析:面对美国 “三片齐下 ”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 “失声 ”状态,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会 “失声 ”?原因是我国文化的竞争力不强,那么对

23、应的措施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其他选项都不是解决的措施。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点评:材料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现象,我们要根据这个现象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原因找到了,那么对应的措施也就明确了。考生在做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不要 “胡思乱想 ”。 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 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B C D

24、 答案: B 试题分析: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不是文化遗产, 不选,人类的文明既有其共性,又有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性,保护文化遗产不会造成人类文明的趋同, 不选,正确答案:是 B。 考点: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 点评:对知识点十分熟悉的考生,在看选项的时候对于错误的选项会十分敏感,读过之后第一感觉是这个选项有问题,然后细细回忆有关的知识点,即能找到其错误的根据,而对知识点不熟悉的考生则不具备这样的敏锐性,所以多读多背很重要。 “好客山东贺年会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图“好客山东贺年会 ”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

25、的积淀 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题肢后发现 的说法错误,因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有四个: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传统习俗只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正确答案:是B。 考点: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民族节日,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点评:本题四个选项,涉及到了四个知识点,考生就要一一分析这四个选项,看其与书本上的知识点是符合还是违背,当然,这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文化生活的知识点理解起来都不难,关键是记忆。

26、我国非常重视和世界各国进行 文化交流,我国和俄罗斯互办文化年、和法国互办语言年。说明我国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据此回答题。 【小题 1】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 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 B C D 【小题 2】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 “中华文化游 ”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资源。这一活动有利于( )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 B

27、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说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是错误的, 不选,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但也有世界文化的共性,所以说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是错误的, 不选,正确答案:是 D。 【小题 2】试题分析:国家旅游局推出 “中华文化游 ”主题旅游年活动,可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这 一活动不能丰富 “传统文化 ”的基本内涵;展现中华文化,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文化的传播 点评:考生要能注意选项中措辞的准确性,如 “本

28、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 ”,这里的 “根本 ”说法就过于绝对;考生还要能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小题 2材料的主旨是促进文化的传播,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而不是为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不是为了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2011年 9月 11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于现代广播、电视、卫星、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幕式盛会传送到世界各地,传到千家万户,人们了解贵州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速度更快了。这说明( ) 文化在生活中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进行传播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人口迁徙是

29、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教育和人口迁徙确实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材料根本没有涉及 “教育 ”和 “人口迁徙 ”,所以 和材料无关,正 确答案:是 C。 考点:文化传播的途径 点评:政治选择题正确的选项有两个标准:一,本身说法要正确,二,要和材料密切相关,考生要牢牢把握这两个标准,不是说其说法没有错误它就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这种说法是不是材料反映出来的。 每年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许多中华儿女都会聚集在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缅怀我们共同先祖。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和人的发展 C传统文

30、化是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D传统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有两个特点:相对的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但其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是指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每年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许多中华儿女都缅怀我们共同先祖,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和材料无关, BC 的说法都片面,因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部分促进社会的发展,而糟粕则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正确答案:是 D。 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点评:考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对其比

31、 较分析,找出其容易区分的地方,这样在做题时才能有理有据的进行判断;不管是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有两面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其影响是不同的,不能笼统的说文化或传统文化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和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基本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给传统的 “和 ”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表明( ) 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 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 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 B C D 答 案: D 试题分析: “和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给传统的 “和 ”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两句话

32、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 点评:出题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会给考生设置障碍,但也会给考生留下确定知识点的线索,这线索就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只要考生将关键词和关键句找到,知识点就已经摆在眼前了,答案: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综合题 2011年初 “中国国家形象片 ” 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 “中国文化 ”成为世界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33、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 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0分) 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分)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 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分)(也可答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3分)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给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

34、了解了中国 ,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寻找材料中的关键句,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来了新的商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文化的影响,有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有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有文化对人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整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的问题比较宽泛,除了告诉我们是考文化生活的知识,别的什么信息也没有了,考生只能靠材料来寻找知识点,这时需要考生利用发散思维,也需要考

35、生对知识点十分熟悉,这样的题目具有相当的难度。 2011年 4月 28日至 10月 22日,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 2011西安园博会以 “天人长安、创意自然 -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主题。会徽和吉祥物均命名为 “长安花 ”,取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理念为 “绿色引领时尚 ”倡导 “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 ”。 2011 西安园博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800多万西安市民正伸出双臂,拥抱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 结合

36、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说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9分) ( 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意义。( 6分) 答案:( 1)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充分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分) 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 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3分)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分) ( 2) 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3分) 有利于为中

37、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外国文化不断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 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 和窗口,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这说明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既认同了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文化,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 2)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

38、本题考查的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传播中华文化的意义 点评:当考生不能一眼就确定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的时候,就要仔细的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去寻找蜘丝马迹,也就是 去找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当然,材料中不可能每句话都是关键句、每个词都是关键词,这就需要考生平时锻炼培养自己的甄别能力。 第 16届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征集于 2008 年 9 月启动,经过激烈的竞争,最后湖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合作完成的作品 “粤剧花旦 ”被正式采用。图是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岭南文

39、化内涵和国际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标志设计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 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12分) 答案: 文化创新必须要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立足于广东社会文化生活的实践。( 3分) 文化创新必须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活动标志设计融入粤剧等岭南文化特色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分)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正确的把握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体现了岭南文化内涵和国

40、际设计 风格的完美结合。( 3分)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设计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作用。( 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谈谈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过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点有:文化创新和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途径,从材料来看,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途径又包括: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克服错误倾向,确定知识点后,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的文化创新的途径 点评:在做 政治主观题的时候,先要审清问题,看题目要求的知识范围、主体、题型分别是什么

41、,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那就回忆书本上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点有哪些,然后再根据材料最终确定所需的知识点。 2010年 9月 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我国福建籍渔船 “闽晋渔 5179号 ”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 8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逮捕了渔船船长詹其雄,直到 9月 25日凌晨 4时,被日方非法抓扣 17天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才回国。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进行了合法的,有理有节的反 制,既回击了日本,又不让局势失控,维护了地区和平。面对日本非法扣押,所谓的非法审判,詹其雄坚持原则,始终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

42、,表现出很强的主权观念和民族精神。在 9.18当天,我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人也纷纷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民间保钓协会甚至准备登岛宣示主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呢? 13分 答案: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分 ) 、爱国 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面对日本的非法的、无理的的行为,国民纷纷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体现了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3分 ) 、团结统一是我国民族精

43、神基本内容。日本撞我渔船,抓我渔民,不仅我国政府反映强烈,而且激起我国民众和海外华人的集体愤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整体意识即团结统一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 (3 分 ) 、爱好和平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基本内容,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进行了合法的 ,有理有节的反制,既回击了日本,又不让局势失控,维护了地区和平,这也体现了我国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3分 ) 、勤劳勇敢,其基本内涵包括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材料中詹其雄面对日本非法扣押,所谓的非法审判,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这就体现了他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

44、优良品格,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3分 ) 试题分析:题目问的是如何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和和平,自强不息,在 9.18当天,我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人也纷纷 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这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我国民众和海外华人共同抗议日本的行为,体现的是团结统一,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体现的是爱和和平,詹其雄坚持原则,始终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体现的是自强不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点评: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体现类主观题已经给出了所需要的知识点,只要考生能把知识点背下来,找出材料中能体现知识点的句子,以知识点结合材料,即是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