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578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一 12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墨子说 “为履以卖,不为履 ”,意思是做鞋子的人做鞋供人购买,其目的不在于鞋子本身。这里面包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商品生产者追逐的目的 C商品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D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答案: B 试题分析: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交换,商品生产者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获得价值也就是利润,购买者让渡商品的价值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说做鞋子的人做鞋供人购买,其目的不在于鞋子本身也就是说明价值是商品生产者追逐的目的。故本题选 B项

2、。 考点:商品交换的实质。 点评:此类考题,考查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知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高考题型中,应引起重视。 观察右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是选不正确的。按劳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而不是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酬会大大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注重分配公平在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故 A项错误。本题选 A项

3、。 考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点评:注意漫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本题可采用透视寓意法。透过漫画标题、文字说明、注等提炼漫画的寓意,符合这一寓意的题肢就入选。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目的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本题选

4、C项。这项改革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但并没有提高收入水平。税收是调节过高收入的措施。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故 ABD项错误。 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促进社会公平问题。 点评:本题实际是一道意义类题目,只是把要点变成了选项而已,选择时首先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分析其它选项是否是真正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2012年 3月 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 2012年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提出要完成七项 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 “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做到平均纳税 B基于效率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

5、距 C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 D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答案: D 试题分析:个税征缴有起征点,超过起征点的才纳税。基于公平原则,个税征缴应缩小纳税差距。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不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问题。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点评:此类考题,考查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知识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类型经常出现在高考题型中,应引起重视。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农民工是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

6、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为了效率而关注公平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是维护劳动者权益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不是为了效率而关注公平。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2011 年 9 月,美国爆发 “占

7、领华尔街 ”运动。运动发起者喊出了 “我代表 99%,不再忍受 1%的贪婪与腐败 ”的口号。 这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启示是( ) 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整顿规范分配秩序,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 要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我代表 99%,不再忍受 1%的贪婪与腐败 ”的口号我们可看出是关于分配公平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本题选 A项。而整顿规范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 产要素分配相结

8、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与题意无关。故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或排除错误。本题难度适中。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工作基本上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材料完成题。 【小题 1】生财之根本在于( ) A调整分配政策 B强化税收管理 C 增发国债 D发展经济 【小题 2】聚财之度在于( ) A财政收入应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B财政收入应该高于国

9、民收入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避免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生财之根本在于发展经济。故本题选 D项。 AB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

10、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聚财之度在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故 ABD项错 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影响财政的因素。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了税收( ) A具有强制性 B具有无偿性 C具有固定性 D有法律保障 答案: B

11、 试题分析:强制性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无偿性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的东西。这句话说明了税收具有无偿性。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税收的特征。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基础知识解答问题,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比较简单,可 用直选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熟记基础知识很关键。本题难度较小。 下列行为属于偷

12、税的有( ) 伪造、涂改、销毁账册和票据 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 涂改、伪造出口退税凭证 虚开增值税发票 超过纳税期限而未缴纳税款 拒绝纳税检查和缴纳税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伪造、涂改、销毁账册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虚开增值税发票是偷税。涂改、伪造出口退税凭证是 骗税。超过纳税期限而未缴纳税款是欠税。拒绝纳税检查和缴纳税款是抗税。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偷税 点评:偷税和骗税的区别在于采取的手段不同,骗税强调的是骗取国家的税收优惠。注意二者的区别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13、。本题难度适中。 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每个有正当收入的人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 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认识。个人所得税都有起征点,现在是 3500 元。超过起征点的部分收税。并不是每个有正当收入的人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 点评: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4、在高考中不是重点。本题难度较小。 “通常情况下 企业管牛,政府管熊 。 ”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自己努力赚钱,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下列属于 “政府管熊 ”的措施有 ( ) 降低税率 降低利率 减少国债发行 提高贷款利率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意味着经济发展滞缓,这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政策。降低税率,降低利率。增加国债的发行。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点评:注意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般和银行、利率有关的是货币政策。和税收有关的是财政政策。再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做法是增加货币的投放量

15、,降低存贷款利率。 “纳税诱发纳税人的一种强烈的关切,关切那含有你血汗钱的事业。税款在缴纳的那一刻起,就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这个国家有我一份,时刻考虑这个钱怎么花,花的妥不妥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应积极关注、监督国家对税收的使用 B通过纳税能培养纳税人参与国家管理的责任感 C税收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D通过纳税使纳税人成为税收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选不正确的。纳税人是税收的使用者但不是税收的管理者。税收征管机关是税收的管理者。故 D项错误。本题选 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纳税人是税收的使用

16、者。 点评: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一般有 “不是、不属于、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具有 ”等提示语,要求从选项中把不和题意的选出来。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的答案:。也可用概念分析法、正向思维 或排除法。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老王从开始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到给自己打工,最后大量雇佣别人打工,其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变化的顺序是( ) A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

17、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答案: C 试题分析:老王开始给私营企业老板打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给自己打工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大量雇佣别人打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故本题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知识点。 点评:要知道一种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首先要知道这个收入属于什么经济制度,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对应的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对应的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应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 3000元,

18、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 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 36000元,岗位津贴 960元,奖金 12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 A 2976元; 17000元 B 49760元; 20000元 C 48800元; 20000元 D 44260元; 3000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技术员的全年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 960元,奖金 12800元是按劳分配收入共 49760元。购买的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 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 17000元共

19、 20000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故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知识点。 点评:要知道一种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首先要知道这个收入属于什么经济制度,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方式。公有制对应的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对应的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对应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这就是说 (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 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产决定分配,生

20、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故本题选 A 项。 BCD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生产决定分配。 点评:本题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假定生产一个电子计算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2小时,生产一部 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 MP4的企业,它们生产一部 MP4 的时间分别是 5、 10、 15 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

21、、乙、丙三家企业在 30小时里生产的 MP4分别可换到( )个电子计算器 A 15 15 15 B 30 15 10 C 10 15 3 D 5 5 5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题中生产一部 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0小时。乙生产一部 MP4的时间是 10小时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生产一部 MP4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0小时。生产一个电子计算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2小时。在10小时内可生产 5个电子计算器。所以乙企业在 30小时里生产的 MP4分

22、别可换到 15个个电子计算器。依此计算甲丙企业在 30小时里生产的 MP4分别可换到 30 、 10个电子计算器。本题选 B项。 考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成正比。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关知识进行计算。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之间的关系。 从漫画议价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 A经常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能反映价值 B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D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的反映。商品的价格在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

23、过程中形成。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 ABD项错误。商品的价格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本题选 C项。 考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对四个选项作出判断,价值规律的相关内容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是高考中一个重点知识,需引起重视。在高考中,这种贴近生活的题型时常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境内,一切以货币来计算的经济业务、劳动报酬等都以人民币为计价和支付工具。我国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此套人民币共有 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5元、 1元、 1角八种面额。这说明( ) 人民币是中国银行发行的、

24、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人民币的面值由国家决定 每种面值的人民币能代表多大价值 、购买多少商品由国家决定 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多少由国家决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而不是中国银行发行的。每种面值的人民币能代表多大价值、购买多少商品不是由国家决定,而是依据市场情况而定。故 项错误。人民币的面值由国家决定。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多少由国家决定。本题选 A项。 考点:纸币的知识。 点评:本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比较简单,只需学生回忆书本知识,无需经过复杂的思考,在高考中不是重点。 中国银联发布数据显示, 2011年春节期间,中国民众消费态势强劲,

25、银行卡交易大幅增长,信用卡透支消费的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多持卡人的欢迎。据此回答题: 【小题 1】 2011年春节消费态势强劲的基础性原因是 ( ) A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广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B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走低 C许多商家纷纷利用节假日打折促销 D我国目前处于卖方市场状态 【小题 2】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从消费类型上看,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 )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享受资料的消费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生产决定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消费态势强劲的基础性原因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广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故本题选 A

26、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是基础性原因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和租赁消费。按照交易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劳务消费和有形商品消费。按照交易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从消费类型上看,这种消费行为属于贷款消费。故本题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类型知识点。 点评: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消费类型。然后逐项分析进行排除。本题难度适中。牢记几种消费类型的不同。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省电、超洁净、衣物保护成为新的洗衣需求。海尔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洗衣需求的新

27、变化,研究开发出第四种洗衣机模式的双动力洗衣机,获法国列宾国际发明金奖,该洗衣机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据此回答题。 【小题 1】海尔双动力洗衣机能够取得好的销售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商品的科技含量高 B商品的使用价值符合市场需求 C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高 D商品的价 值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小题 2】海尔双动力洗衣机成功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启示是( ) A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必须要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C要真正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廉价丰富的优势 D要退出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生产,生产供不应求的商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28、【小题 1】试题分析:由题中海尔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洗衣需求的新变化,研究开发出第四种洗衣机模式的双动力洗衣机适应了市场需求所以海尔双动力洗衣机能够取得好的销售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符合市场需求。故 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A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所以海尔双动力洗衣机成功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启示是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点评:题目都是以我们生活中 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背景,考查考生是否知道这些现象的经济学依

29、据,这需要考生不仅记住书本知识点,而且还要理解,这样才能判断出一种现象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此类题目难度适中。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有经济实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 ) A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C说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都可以利用 D背离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

30、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有步骤地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转移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故 D项错误。本题选 B项。 AC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点评:掌握丰富、准确的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这里要求学生理解国有经济 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本题难度适中。 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 )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资本决定着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有经济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A B C D

31、 答案: C 试题分析: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国有经济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资本不能决定着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故 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的表现 点评:此类试题,由于仅仅涉及书本的基础知识,只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高考中不是重点。本题难度较小。 某国有控股企业为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回答题。 【小题 1】下面对该企业这一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取消了按劳分配,强化了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B它使该企业的国

32、有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C这是探索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 D该企业由此转变为集体经济 【小题 2】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属于( ) A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C按土地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的做法是探索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并没有取消了按劳分配。国有经济的性质也未发生根本改变。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小题 2】试题分析: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

33、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故本题选 A项。 考点:按生产要素分配。 点评:本题是一材多用型选择题。这种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说明评价同一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对知识综合性考查的要求 很强,对考生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较高。解答这种题型要求对材料认真分析,找出材料所反映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领

34、会其实质。认真分析备选项,然后对材料的信息加以对比,鉴别淘汰,选择题肢,找出正确选项。解答选择题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 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B可以上市交易股票 C应当有必要的财产 D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 A 试题分析: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可以公开发行股票,但不一定所有的股票都可以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是以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 司承担责任。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故 BCD

35、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点: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 点评:本题是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准确界定,在解题过程中也可运用排除法等解题技巧。 风险性是居民投资理财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金融债 企业 债券 国债 股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而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

36、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由于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故本题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股票、债券知识点。 点评:债券知识点虽为小知识点,但在高考中却是个 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本题难度适中。分清几种债券的不同时作对本题的关键。 以下旨在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利的措施是( ) 劳动者积极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 中国农业银行为劳动者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国家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就业的条件 法律规定企业不得解除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合同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

37、析:本题注意审题是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利的措施是国家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就业的条件。法律规定企业不得解除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合同。故本题选 D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维护劳动者权利。 点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综合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会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

38、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 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 1%,可拉动 GDP 上涨 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 1%,可以拉动 GDP 上涨 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8分) 答案: (1)材料一说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材料二说明,在我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投资更大。( 4分) (2)材料一中的需求是消费需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

39、展。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说,只要人们存在消费需求,与此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前景就很光明。( 8分) 试题分析:本题第 (1)问注意审题是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要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第 (2)问考查学生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可知材料 的中心意思有:一是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

40、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二是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三是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四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第二步运用知识分析上述四点即可。最后组织答案:时,运用材料 +理论知识的模式,不可知识和材料脱离。 考点: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分析材料前先看设问,看设问的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第二带 着设问读材料,分析材料有几层意思及层间联系。抓住材料中心。第三回忆教材列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完成对材料的语言转化。第四组织答案:,第五完善答案:回头看,一看答

41、案:是否围绕设问,二看是否漏要点三看是否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材料一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 20052009 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2005年 2009年 年均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收入 3.16万亿元 6.85万亿元 2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93元 17175元 1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255元 5163元 7.9% 材料二 2010年 10月 15日至 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

42、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4分) (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怎样解决材料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9分) 答案:( 1) 2005 2009年,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快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4分) ( 2)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43、、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 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9分,答出前三点即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和材料相结合的试题,在提取图表的信息时,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

44、称,反映的是 20052009 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二要看清图的内容,注意分析数 字的变化,从数字的变化中看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我国经济问题的实质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低于财政收入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回答第( 2)问,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领略材料的主旨。解决材料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可从我国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

45、 准,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角度回答。 考点:怎样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点评:材料分析题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所占分值较大,题目新颖,设问灵活,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紧扣实际生活,道理在书本之中。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明确设问方向和范围。二抓住要点,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做到内容清楚、言简意赅。三要利用题中有效信息,紧扣知识点多角度分析。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2年,国 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

46、价格,继续实施各种惠农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加科技投入。 (1)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哪些具体用途? (6分 ) (2)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9分 ) 答案: (1)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科技投入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对社保的投入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6分 ) (2) 国家财政是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这一作用。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加强农业建设、支持企

47、业发展、增加科技投入体现了这一作用。 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材料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体现了这一点。 (9分 试题分析:本题第 (1)问考查学生对国家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判定及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 (2)问实质是属于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和对材 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财政作用的三个表现,且能准确区分,其次要将这三个方面与材料信息比对,进而确定知识要点。 考点:财政支出,财政的作用。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