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3587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 “惊奇是学问之父。 ”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题中 “惊奇是学问之父。 ”说明了此点。哲学不是 “科学之科学 ”。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故 A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 考点:哲学的产生。 点评: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 “取消论 ”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 “代替论 ”。把哲学看做是 “科学之科学 ”,这种 “哲学万能论 ”是十分有害的的。 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应当( ) A脚踏实地, 注重量的积累 B把握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C另辟蹊径,力求开拓创新 D立足全局,坚持统筹兼顾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漫画中 “幻想一步成功,必然输在起跑线上 ”说明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发生质变。启示我们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注重量的积累。 点评:注意漫

3、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本题可采用透视寓意法。透过漫画标题、文字说明、注等提炼漫画的寓意,符合这一寓意的题肢就入选。本题难度适中。 2011年 10月 5日,一代科技英才、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 乔布斯因病去世。回答题。 【小题 1】乔布斯与比尔 盖茨有着从大学辍学投身创业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类似经历。这一点常常被人们作为批驳 “高学历说 ”“考研热 ”、论证 “高等学历不等于真才实学 ”时的论据。然而这些人的结论否认了一个基本事实:众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有几个不是高学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对人类的贡献不如乔布斯们吗?要求 “高学历热 ”降温的一些人的错误在于(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

4、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C肯定了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 【小题 2】以乔布斯、比尔 盖茨他们的实力,足以买下纽约,去做房地产老板。但他们始终只关注自己的操作系统以及软硬件的研究和开发,而不被市场中的暴利行业所诱惑。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只是知道做什么,而且知道不做什么,知道应该放弃什么。这告诉我们( ) 价值观对人生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得 ”与 “失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变不利为有利 要根据自身的最初选择去规划和经营人生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5、 【小题 1】试题分析:乔布斯与比尔 盖茨有着从大学辍学投身创业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类似经历。只是矛盾的特殊性,只是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要求 “高学历热 ”降温的一些人的错误在于以矛盾的特殊性代替矛盾的普遍性。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故本题选 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小题 2】试题分析:他们始终只关注自己的操作系统以及软硬件的研究和开发,而不被市场中的暴利行业所诱惑。说明价值观对人生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知道不做什么,知道应该放弃什么 ” 说明 “得 ”与 “失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本题选 B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矛盾的特殊性与矛

6、盾的普遍性的关系。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点评:一材多用是高考选择题的主要命题形式,即对同一则材料从多个角度出多个选择题,又叫拓展延伸式选择题。解答这类选择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在审题时我们必须重视命题的大背景,它具有导向性,对其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才能领会命题者的恶意图;第二步:解题时必须从导语出发,明确各小题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第三步:结合背景的关键词,抓住 题干的关键词,把握各小题所考查的知识,再用排除或直选的方法选出答案:。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 ”,但 “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

7、是: (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体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体现事物的发展 是曲折性的。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点评: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

8、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指出下列哪些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 ( ) 水滴石穿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将凉水加热为温水 党支部领导人民推翻 “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 义国家 银行存款增加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质变是事物性质发生变化。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将凉水加热为温水是发生了量变但没有发生质变。银行存款增加只是量变未发生质变。故 项错误。 量变都引起了质变。本题选 B 项。 考点: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点评:解答诗词名言引文类题目的关键是双向理解与把握。对诗词名言的理解与把握应结合语文知识,借助诗

9、词欣赏和文言文阅读,努力提高对古诗词、古文的鉴赏能力;此外还要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原理熟练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是( ) 邯郸学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唇亡齿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体现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邯郸学步和唇亡齿寒只体现联系不体现发展。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点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唯物辩

10、证法的总特征,在整本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总领辩证法的作用,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包含的所有原理熟练掌握。 哲学上讲的 “一分为二 ”与 “合二为一 ”,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上讲的 “一分为二 ”是矛盾双方的对立。 “合二为一 ”是矛盾双方的统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故 AB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考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的实质是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整本哲学原理的基础。 哲学上讲的 “斗争 ”

11、与日常生活中的 “斗争 ”具有这样的关系( ) 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局部 前者是既对立又统一,后者是只对立不统一 前者是共性,后者是个性 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体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哲学上讲的 “斗争 ”与日常生活中的 “斗争 ”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故 项错误。本题选 B项。 考点:哲学上讲的 “斗争 ”与日常生活中的 “斗争 ”的关系。 点评:在题目中提到 “关系 ”时,既要考虑其区别,又要考虑其联系。同时注意关系是双向的,相互的。审清是侧重哪一方面。关系型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中2有联系的基

12、础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此类题,一是要认识关系内容;二是要理解到位,不能把关系搞反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判断事物性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是判断事物性质。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点评:主次矛盾常用来解决问题,

13、矛盾的主次方面常用来分析事物的性质、形势等。本题就是判断事物的性质因此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分析。 一首歌词中写道: “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D物质决定意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失去和拥有是一对矛盾,跌倒和站起也是一对矛盾。 “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 ”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选 A项。 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点评:矛盾的同一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14、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哲学上看,材料体现了( ) A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 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既抓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也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故本题选 B项。 ACD项本身

15、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点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要搞清楚。一是:主次矛盾针对的是复杂事物存在诸多矛盾时,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次方面针对的是一个矛盾的双方或两个侧面有主有次。二是:使用的关键词不同,主次矛盾常用中心、重点、关键、首要等。矛盾的主次方面 常用主流、性质、主体等。三是:主次矛盾常用来解决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常用来分析事物的性质、形势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对于经济来说,其哲学依据是: ( )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B创新是

16、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注意审题是选创新对于经济来说的哲学依据从对生产力的影响角度选择,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本题选 D项。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创新对于经济来说的哲学依据 点评:本题作对的关键是审准角度是创新对经济的意义, 经济角度就是对生产力发展的意义。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选对本题。 “神七 ”成功发射和收回,是一曲科技强国、自主创新的壮丽颂歌。关于创新,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创新就是要抛弃传统观念,推陈出新 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创新才能发展,发展要求创新 创新要求

17、敢于进行逆向思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但创 新不是要抛弃传统观念,而是对传统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故 项错误。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发展,发展要求创新。创新要求敢于进行逆向思维。本题选 C项。 考点:创新知识点 点评: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破窗理论 ”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有可受得到暗示性纵容去打烂更多窗户玻璃,直至房屋倒塌。与 “破窗理论 ”

18、体现的哲理相同 的是( ) A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B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D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答案: A 试题分析: “破窗理论 ”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引起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也体现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故本题选 A项。 BCD项体现联系的观点,故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名言警句、谚语、古诗等包含的哲学道理。也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做此类题,一是要理解材料的寓意。二是分析四个选项分别体现的哲理,从而找准材料对应的哲学道理。本题难度适中。 欧洲债务危机的本质

19、原因就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 ,而引起的违约风险。欧债危机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有 : ( )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坚持适度原则 危机就是机遇,矛盾转化是无条件的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危机就是机遇,矛盾转化 是有条件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 项错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 ,而引起的违约风险。体现联系和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本题选 A项。 考点:联系和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点评:本题以欧债危机的原因为背景,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

20、题。题目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并抓住关键词 “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 “是作对本题的关键。 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 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 孟浩然)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体现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故本题选 D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以静衬动是

2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点评:本题一方面是检验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检验学生从古诗文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古诗文的准确解读。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 “水是万物之源 ”;我国古代也有 “五行说 ”,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答案

22、: D 试题分析: “水是万物之源 ”;我国古代也有 “五行说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并没有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故 ABC 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点评:本题先判断出材料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优点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缺陷是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 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

23、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这说明( )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启蒙运动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说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本题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革命不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故 D项错误。本题选 C项。 AB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应排除。 考点: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点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其任务都是寻找光明,对社会变革产生作用,但只有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即真正的哲学才能完成哲学

24、的任务,成为时代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韩非子上记述了一个 “郑人买履 ”的故事。那位郑人 “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从哲学上看( ) A属于唯物主义 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C属于唯心主义 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郑人 “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是从主观出发。从自己的意志出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本题选 B项。ACD项本身正确但

25、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点评:唯心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二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神上帝创造和决定的,或者是由客观精神决定的,否认人的作 用。二者在形式上不同,但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 答案: B 试题分析:思维和存在的正确关系应是存在决定思维,也就是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观点。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是唯物主义观点。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神灵天意

26、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物是观念的集合 ”。承认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 B项。 ACD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 :唯物主义观点 点评:本题作对的关键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再者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选项必须和材料密切相关,和材料无关的选项不能选,如本题的 ACD是唯心主义观点,尽管本身说法很正确,但是也不能选,因为材料没有反映。与材料主旨不符。 2012年 3月 3日 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报告中说,人民政协要牢牢抓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牢抓住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加强履职能

27、力建设。 “稳中求进 ”这一工作总基调体现的哲理是: ( ) A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道理 B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道理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 “稳中求进 ”中稳意味着相对静止,进是绝对运动。因此 “稳中求进 ” 体现的哲理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本题选 C项。 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应的选项。此类题

28、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在澳大利亚海滩,人们发现了一种剧毒海蛇。经过研究,专家们确认这种蛇的毒液性质属于神经毒,一滴毒液足以将三个人置于死地。但专家们尚未查清该毒液的化学成分,因此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据此回答题。 【小题 1】遇到毒蛇,动物只能逃避,而人可以通过研究确定蛇毒性质,并通过分析蛇毒的化学成分寻求解毒方法 。这是因为(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其他动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人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 【小题 2】目前,人们还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这说明( ) A人们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B人们主观

29、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总是有限的 D人们的认识应当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向前推进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试题分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才有认识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动物没有。人有大脑,其他动物也有大脑。故 ABD项错误。人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人可以通过研究确定蛇毒性质,并通过分析蛇毒的化学成分寻求解毒方法。本题选 C项。 【小题 2】试题分析: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所以世界上尚有未认识的事物。目前人们还无法找到解除这种蛇毒的有效方法。故本题选 B 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

30、的。 C 项错误。A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的发展。 点评:本题是 一材多用型选择题。这种选择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说明评价同一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这种题型对知识综合性考查的要求很强,对考生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较高。解答这种题型要求对材料认真分析,找出材料所反映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领会其实质。认真分析备选项,然后对材料的信息加以对比,鉴别淘汰,选择题肢,找出正确选项。解答选择题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12年 4月 5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根据条例,学校和社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这表明(

31、 ) A认识对实践具 有决定作用 B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故AB 项错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题中根据条例,学校和社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表明了此点。本题选 C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指实践是唯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点评: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时,材料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一 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材料强调历史过程一般体现实践的历史性

32、,材料强调合作等一般体现实践的社会性。 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所以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故 B项错误。题中对植树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同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是科学植树的结果。而不科学的植

33、树会导致恶果。本题选 A项。 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点评:真理是具体的,是从动态上说的,任何真理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是有条件的强调的是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途径和范围。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 伴而行,并不断向前发展和逐步深化,真理具有相对性。 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 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

34、部的有序性 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注意审题是从辩证法角度看,而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物论角度。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观价值观角度。故本题选 B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系统优化法 点评:哲学题经常考查学生的审准设问的能力,从唯物论角度,辩证法角度、认识论角度、人生观价值观角度等,是我们作对题的关键。只要找准角度,排除不是这一角度的就比较容易选出答案:。 哲学的性质决

35、定了它必须做 “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 ”,也就是 “事后诸葛亮 ”;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 “高鸣报晓的雄鸡 ”,也就是 “事前诸葛亮 ”。哲学要成为 “事前和事后诸葛亮 ”需要:( ) 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哲学要成为 “事前和事后诸葛亮 ”也就是要成为真正的哲学,而要成为真正的哲学必须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时 代的脉搏。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任何哲学都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故 项错误。本题选 A项。 考

36、点:真正的哲学含义。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考生要准确的把握材料信息,就要准确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事前和事后诸葛亮 ”对其进行科学的转化是关键,本题又是四选三的题型,只要排除了一项,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 “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

37、古代的五行说。 “水是万物的始基 ”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都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故 ABC项错误。本题选 D项。 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点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最大的缺陷是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 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B

38、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体现科学的系统化方法。矛盾主次方面原理是评价认识事物,判断事物性质。题中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 创新。是解决问题是办事情,应是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体现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故本题选 A项。 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点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要搞清楚。一是:主次矛盾针对的是复杂事物存在诸多矛盾时,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次方面针对的是一个矛盾的双方或两个侧面有主有次。二是:使用的关键词不同,主次矛盾常用中心

39、、重点、关键、首要等。矛盾的主次方面常用主流、性质、主体等。三是:主次矛盾常用来解决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常用来分析 事物的性质、形势等。 综合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 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 形象工程 ;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道理的?( 12分)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

40、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体现在温总理的讲话中就是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符合国情的要求。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不搞 “形象工程 ”,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 4分) (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温总理要求各级政府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政府履行好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分) ( 3)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

41、来。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就要求政府必须要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 “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 就本题来讲需要辩证唯物论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我们首先整合辩证唯物论的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然后,我们再依据材料 ,选择回答角度。材料强调政府求真务实的哲学依据。所以解答此题应该立足客观实际与主观意识的关系来分析,所以我们不难断定知识指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考点:辩证唯

42、物论知识。 点评:运用唯物论分析材料,首先要清楚唯物论有哪些哲学原理,然后按照前后顺序一个一个在头脑里过一下,看材料适用其中的哪些原理。答题时不应急于下笔,想清楚我答题要用几个原理,形成几层意思,然后用序号区分开层次表述。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准确预报地震,防患于未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公元 132年,中国的张 衡发明了 “候风地动仪 ”,这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到现代,全球地震台网逐渐建立,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的监控台网,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原因是什么 (7分 ) (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

43、是什么 它具有什么特点 (3分 ) 答案: (1)上述材料说明:人类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反复的无限的。这是因为:第一,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 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第二,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主体的人类也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7分 ) (2)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实践。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客观物质性;二是主观能动性;三是社会历史性。

44、(3分 )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地震的认识,第 (1)问由材料中 “人类观测预报地震才有了重要进展。但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世界难题。 ”这一题眼可看出是认识具有反复无限性。然后依据课本知识回答认识具有反复无限性的原因即可。第 (2)问设问抓住 “根本因素 ”一词,由实践决定认识可知,根本因素是实践。回答实践的特点即可。 考点:认识具有反复无限性。实践的特点。 点评:本题是知识限定明确的主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准确提取基础知识;审设问明确问题指向和其他限定;解读材料信息将相关理论与材料信息对接确定恰当的理论依据;答案:组织要充分体现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 材料一: 2012年 2月 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新 “国标 ”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细微颗粒( PM2.5)和臭氧 8小时浓度限值检测标准,这也是公众对纳入国标呼声最高的两项指标。公众推动PM2.5进国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982年,我国首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并发布实施,之后先后经过了三次修订。在 96年版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中, PM10被列入控制标准,未将 PM2.5列入;2008年,环境保护部启动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第四次修订工作,但在2010年底首次征求意见后,只对 PM2.5设立了参考限值,未纳入强制性限值。但相关专家表

46、 示, “时机不成熟 ”是 PM2.5 未进国标的主要原因; 2011 年 10 月,持续的灰霾天气让 PM2.5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将 PM2.5纳入国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11年 11月 16日,新国标二次征求意见,首次提出将 PM2.5纳入国标,另外一项重要的指标 -臭氧 8小时浓度也同时被纳入。二次征求意见稿获得了公众 “普遍赞同 ”,并于 2011年 12月底在环保部常务会上获得通过。 材料二;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历时 4年,两次公开征求意见, PM2 5终于被写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有舆论评价说, “从 民众感知灰霾困扰,到微博呼吁推动,再到环境空气

47、质量标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PM2.5的快速升温到正式亮相,这是一次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 ”(注: PM2.5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 5微米的颗粒物)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 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 2012 年 GDP 预期增长目标定在 7.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 8%,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 好质量地发展。 ( 1)结合材料一 ,分析我国对 PM2.5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哲理?( 9分) ( 2)结合材料二 ,从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 9分) 答案:(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对 PM2.5认识的变化来自人们生活实践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