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358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重要制度,荀子在荀子 儒教中说: “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的推行是要达到 “以藩屏周 ”的目的 B分封的同姓诸侯位居显略之地 C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D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周朝王室的子孙,如果不是不狂妄糊涂的,都能得到诸侯的位置,这说明同姓分封的比较多,是主体。故选 C。 A项说的是分封制的目的,材料并未体现; B项是说的分封的位置,材料也是没有交代; D项更是没有进行比较。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

2、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 “不要忘本 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 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 这点千万不可忘记。 ”这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 A团结联合的精神 B普遍的民主精神 C关注民生的精神 D甘为公仆的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3、“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强调的公仆的本色,始终把自己成为劳动者的一员。故选 D。 A项中的团结合作的问题、 BC 项的民主与民生的问题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最终失败。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也需要掌握。 马克思在 1871年 4月 17日致路 顾格曼的信中写道: “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

4、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这里的“新阶段 ”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 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巴黎公社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新阶段 ”和所学史实应该是指巴黎公社力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想,为世界争取民族民主运动的国家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A项是十月革命后,因此 A项错误; B项是在 19世纪 90年代; C项说法有一定的道路,但是不是最佳选项 . 考点:巴黎公社的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

5、级政权,通过了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利益的政策,人 民掌握了国家权力。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因此说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1年 5月,毛泽东的后人毛新宇将军到梁山时说,主席来梁山这件事,填补了他革命生涯的一段历史,延伸了伟人的革命足迹;是先到了梁山,才有了后来的斗争。 “梁山文化 ”对毛泽东以后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武装反抗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与梁山有关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是梁山农民起义。宋江等人以梁山为根据地进行斗争。毛泽东参观梁山后,后来发展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故

6、选 D。 A项错误,不是最佳选项; BC 项错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建立统一战线是反对外来侵略为目的的行为,和梁山无关。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著作了一系列的著作,如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 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与 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有关的图片,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A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建立的 B没有民主党

7、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 D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新中国的成立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民主党派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作用,但不是主要的作用。因此 A项错误; B项说法绝对化; 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前途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不会实行多党政治。 D项正确,图片显示的是各民主党派团结建国的特色。 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成立前后,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嗯哼无党派人士等,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

8、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这反映了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政权本色。后来发展成为我国的政协制度。 2012年,第十六届 “不结盟运动峰会 ”定于 2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成为会议焦点。 “不结盟运动 ”对国际关系格局最大的影响是 A鼓舞民族解放斗争 B推动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C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发起的运动,成员众多,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国际力量多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 C。 AB项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D项错误,中国回顾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由

9、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支持而不是以一个组织的名义进行的。 考点:不结盟运动 点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要掌握。 麦迪逊说 “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 ”现代中国通过下列哪些举措实现了 “民主政体 ”和 “共和政体 ”的结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国两制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

10、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项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项是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项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民主和共和的政体都是由宪法保障的。因此 正确,故选A。 项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因而不符合题意。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 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

11、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中共十八大期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强调 “相信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外交将为维护本国利益和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发挥更大作用。 ”这说明国家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 A国家性质 B国际形势 C国家制度 D国家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我国国家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的利益,想 D。 A项错误,国家性质各国不同,但是都是执行符合本国利益的外交政策; BD项都不是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的发展我国的外交事业,以尽可能的维护国家利益。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国家利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对我国的

12、国家外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交部发言人的强调正是现阶段我国外交的面临的新的形势,相信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观看下图一幅漫画,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是在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华沙条约的签订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 ”说的是冷战,冷战的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选 B。 A项是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C项是冷战的经济方面的措施; D项的签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考点:冷战 点评:冷战是美苏在战后因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进行的激烈的较量。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出台

13、了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组建了北约。苏联则成立了共情局、经互会和华约与之对抗。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对抗,宣传上也是对抗的重要阵地之一。 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 :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 “求同存异 ”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使会议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成功。故选 C。 A项是在中印和中缅总理会见时提出来的; B项是 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宗旨; D项是

14、迷惑项。 ABD项均不是这次会议的内容。 考点:亚非会议 点评: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破坏,周恩来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和 1961 年的不结盟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为中 ,考查

15、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文字信息中“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 ”“ 和平共处原则 ”可以确定答案:是不结盟运动。故选 B。 A项是全球性的政治组织; C项是经济组织; D项没有独立于美苏两国之外。 考点:不结盟运动 点评: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要掌握。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在两级格局结束后增加 B美国农牧业出现危机 C美国对世界的实际操控

16、能力减弱 D美国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看出,牛背上是世界地图,反映了这个世界已经不再被美国所操控。故选 C。 A项独立国家数量问题无法体现; B项是断章取义的理解; D项材料没有反应。 考点:当今国际局势 点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起世界的霸权,但是随着多极力量的出现,美国越来越难以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

17、,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梁漱溟支持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赞同学生表达爱国热情,但对于使用暴力破坏法治的做法表示反对。联系各选项, A项符合题意; 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C、 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在运动中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18、,但是并没有盲目的排外运动,因此与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相比,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人物由 “舞台 ”之争向 “剧本 ”之争转变,是近代中国由 “帝国 ”而 “民国 ”的关键环节。反映 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运动之剧本是 A资政新篇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是在 19世纪中期颁布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因此排除 A项;BC 项是 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签订的或者颁布的; D项正确, 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 考点:中共二大 点评:中共成立后,一大制定的纲领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为主要目标,显然并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国情,

19、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终于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在中国占据绝大多数,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问题,制定了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指出,反封建闹革命就是要反对四权(神权、政权、族权、夫权),下列哪一制度体现了明显的族权 A分 封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族权体现的是血缘关系,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等级制度,故选 C。 A项是政治隶属关系; B项是选官制度; D项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大宗,余子是小宗,大小宗的

20、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使 “文入学士集团 ”组成了统治集团形成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但又 “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科举制到明

21、朝时采用八股取士 “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故选 B。 A项是地方那个政治制度 ; C项是唐朝的中枢权力机构; D项是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后代沿用的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这种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八股文,严重的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有学者指出: “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 “国家政体

22、”指 A宗 法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信息 “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 )四人 ”分析,四人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分封制主要是秦朝以前,王位世袭制属于权力的继承,不是国家政体,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机构,ABD项均错误,四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应选 C项。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我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 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历朝加强

23、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 “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 ”, 可见其强调公民意识,故答案:选 B。 A项无法体现; B项强调的是公民的参与权,材料未体现; D项说的是法律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材

24、料未体现。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弊端。雅典民主制是公民阶层的民主,特别强调公民的管理国家的意识,在这种民主制下,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但是,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表现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 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主张重罪轻罚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包含证据、理性等自然法的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可枉屈一人 ”体现了罗马法中不得因

25、为怀疑惩罚罪犯,而是注重证据的自然法精神。故选 D。 A项材料并未体现; C项说法错误,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并非强调宽容,而是重视证据; B项说法错误,罪过应该与刑法对应。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罗马法的一些基本的精神如重视证据、陪审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保护人制度等到现在依然采用。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0年 4月 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 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 5月 6日举行大选,下列关于英国大选的说法正

26、确的是 A议会下院的解散是由英王决定的 B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 C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D布朗 受到议会反对只能解散议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错误,英王无实权,统而不治; B项错误,首相是多数党的首领,但是不是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国王; 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是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项错误,可以解散议会,也可以辞职。 考点: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责任制内阁这一概念的掌握,目的在于要求学生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特点,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18世纪,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选举中获胜的

27、政党上台组阁,党首自然成为首相 。首相由议会产生,就政府事务对议会集体负责。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进入完善状态。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 联合派 (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 ”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 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故选 A。

28、 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 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 B项也排除。 考点: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点评:法国走向共和曲折艰难。从 1789年大革命开始算起,到 1875年宪法的确立,法国政局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各种政体类型轮番在政治舞台上演,体现了法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实力的此消彼长。 洪秀全在起义初说: “天下多男子 ,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 ”这主要体现了太平天国 A神权迷信思想 B同甘共苦的精神 C平等思想 D亲族观念浓厚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平等意识。主张男女平等,没有等级观念。故选 C。 A 项主要说的是指导思想拜上帝教; B 项材料

29、未体现; D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来,洪秀全强调的是天下人,而不是一个家族。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初期的指导思想,明显可以看出有强烈的平等观念。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是旧时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并未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建国方案。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 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 “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

30、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 保留了君主政体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统治者实现统一的愿望强烈 宰相是对皇帝负责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项正确,德国当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项正确,材料中明确说明皇帝的支持非常重要; 错误,材料未体现; 项说法正确,德国的首相对皇帝负责,听命于皇帝而不是议会。 故选 B。 考点: 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

31、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义和团成员曾愤怒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 B有利于取得清政府的支持 C反映了义和团科学的斗争口号 D义和团运动盲目的排外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对于一些先进的近代的物质文明也是排斥的,反映了具有盲目排外的特点,故选 D。 A项材料也能体现,但是不是最佳选项; B项错误,扶清的口号有助于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但是这只是一种幻想,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 C项错误,义和团斗争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考点:义 和团运动 点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发动的救亡图存的运动,沉重的

32、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中国的野心,义和团运动常考的知识点就两个:一个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和充满着迷信色彩;另一个是对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口号的的理解,体现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和落后的盲目排外性。 一位外国观察家评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时说: “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低落的阶段,低落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的地步。 ”近代中国低落到此种 “地步 ”应该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 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的地步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中国完全进入半

33、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 D。A项是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BC 项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虽然失去了很多的权益,但是依然保有相当的主权。 考点:辛丑条约 点评: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祸诸臣;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 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

34、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 中国的君主专制: “中国政

35、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 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 请回答: ( 1)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4分) ( 2)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5分) 答案:( 1)明朝废除丞相,建立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 2分)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 2分) ( 2)同意( 1分)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表

36、明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的加强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 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说的是通过设立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使明清之际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 2)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原则是恐怖的,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明清之际的高压统治严重的束缚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的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点评:孟德斯鸠生活在中国同 时代的明清之际,明清之时君主专制空前的加强。因为明清之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隋唐时期沿袭下来的一整套的统治秩序已经不能有效地维护明清之际的统治需要了,因此明代废丞相、清代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急剧加强

37、,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提起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的感觉。 ” 黑格尔 材料二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 “蛹化 ”过程,地理环境总是一个文明得以生长的先决条件,特有的地理条件催生了古希腊 “特有的政治文明 ”,使古希腊在上古时期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 “亮丽的光彩 ”,进而撒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 古希腊社会契约文化探源 材料三 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美国

38、 1787年宪法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简要谈谈你对黑格尔这句话的理解( 2分) ( 2)材料二说明古希腊文明形成的什么重要因素?( 2分) “特有政治文明 ”指什么( 2分)材料二中 “亮丽的光彩 ”指什么?( 2分) ( 3)材料 三体现了哪一基本原则?( 2分)与材料三宪法确立的政体相比,雅典民主制有哪些局限性?( 2分) 答案:( 1)古希腊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 2分) ( 2)地理环境;( 2分)城邦制政体( 2分);民主制。( 2分) ( 3)三权分立原则;( 2分)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

39、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2分) 试题分析:( 1)提起希腊就会使欧洲人有着家园的感觉说明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2)古希腊形成古代时期的民主制度是和当地的 特殊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多山阻隔的希腊形成了独特的城邦文明,一些城邦建立了古代史上的民主制度。( 3)美国的宪法的这一条文体现的是分权制衡的原则。雅典的民主制的弊端主要是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范围上,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考点:古希腊文明和雅典民主制 点评: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特别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提供了一整套民主管理的新的方式,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的形势,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雅典民主制是少数人

40、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都没有民主权力。但是,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鼎盛时期,表现有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来,钓鱼岛撞船事件影响持续发酵,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 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 “尖阁 ”列岛 -钓鱼岛的历史。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 “无主地 ”,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材料二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

41、为三种: 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 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 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 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五 中、美、英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

42、止;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日本 “占据 ”的中国所有领土,包括在清朝时割让的台湾、澎湖,以及中国东北,归还于中华民国。 1943 年开罗宣言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关条约的有关内容及其影响。( 4分) ( 2)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 1931年至 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 5分) ( 3)依据材料 三、四,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分) ( 4)指出材料五的主要历史意义。( 2分) 答案:( 1)内容: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分)。 影响: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

43、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或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2分) ( 2)都有( 2分)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3分) ()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2分)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或者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2分) 意义:以国际法的形式明确承认中国对台湾等地的领土主权。(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主要说的是马关条约方面的有关领土问题的内容,割台湾、澎湖列岛等岛屿给日本。( 2)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可以知道,材料中列举的这些罪行日本都犯下了。学生可以南京大屠杀、发动侵

44、华战争和使用生物和化学武器等加以说明论证。(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结果,也得到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的支持。( 4)抗战胜利,我 们收回了宝岛台湾。 考点:近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台湾问题等。 点评:本题以中日关系为主题,考察了日本在近现代中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所犯下的罪行,面对历史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从而考察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理性思考,以史为鉴,解决当今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

45、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及史实说明 “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 ( 5分) ( 2)美国所

46、面临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 3)结合史实说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 “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的?( 5分) 答案:( 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与华约;西德与东德等(任意三点给 3分)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分) ( 2)力量: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分) (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持联合国工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47、等。( 5分)(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变化及推动因素,解读材料信息和明确战后欧洲、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兴起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结合冷战在欧洲的表现及在亚洲的热战主要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来归纳说明;第 (2)题考查多个力量中心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主要有欧共体、日本和中国等。第 (3)题分析中国崛起的因素,主要从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来归纳。 考点: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动 点评: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进行了激烈的较量,发展成了冷战。建立了两极格局。在 20世纪 60年代后,随着日本的崛起和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地发展,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20世纪 90年代后,多极化趋势加速。在处理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处理过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