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3599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 “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实质上说明了( )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乐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说的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差异; C项礼乐制度材料未体现出来; D项说法错误,西周文化在后代王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 ACD三项均错。从材料 “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

2、封建子弟之制 ”可以看出,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是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政治表现。故选 B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常考的部分。宗法制的核心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等都需要掌握。 下列有关经济政策的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后的评述与该语句不相符的是( ) A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 ” 以农业为 “本业 ”,以商业为 “末业 ”,反对弃本求末 B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认为农业是天下最重

3、要的行业,应加以重视 C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不可偏颇 D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强调工商为末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重视农业,反对弃本求末; B项说的意思和A 项类似,也是正确的; C 项说的是农业和商业二者互相依赖,不能厚此薄彼,解释正确; D 项意思是当今人们太不明智,把工商作为末业,无知的加以抑制。主张工商皆本,解释错误。故选 D 考点:古代的经济思想 点评:古代基本上历朝统治者都是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初期保护了农业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

4、展。学生应该明白从两个方面分析。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足迹馆 ”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 ” B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 C “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 D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店铺林立,这在宋朝是完全可能出现的; C项正确,宋

5、朝出现了夜市; D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并且出现了草市。 B项体现的是雇佣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末出现 ,因此在宋代的作品中不可能体现。故选 B 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宋代在商业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城市经济功能大大的增强,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代以前的城市的发展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下表是 1913 1936年我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这组统计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 品种 1913年 1916年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1931年 1936年 原料 29 1 24 7 23

6、 9 31 3 35 4 37 7 35 8 半制成品 38 7 43 2 37 5 38 9 34 8 32 5 23 2 制成品 12 2 11 0 14 6 13 8 13 3 13 6 16 3 A.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当发达 B.民族工业力量依然比较弱小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出口商品中原材料的比重比较大,反映了民族工业力量依然弱小;在 1913年到 1920年间,出口数额较大,反映了一战期间发展的较快;从制成品上来看,发展速度有限,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缓慢。因此 BCD都是正确的。 A项错误,出口产品大都是初

7、级产品和原料为主,特别是制成品比重小,说明制造业不发达。故选 A 考点: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民族工业的产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和衰落萎缩时期等都是重点。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这表明汉朝时( ) A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政策的放松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汉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开始开放水陆交通,禁止开山

8、的禁令也放松了,因此产生了大商人周游天下,货物流通频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答案:为 C。 A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的原因; B项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情况材料未体现; D项农副产品成为主要商品材料也未体现。 考点:汉代经济的发展 点评:汉代由于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汉武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些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恩令等需要掌握。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 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 m)设为 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 n)设为 40,若价格

9、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 1000,那么,下列关于 m、 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 A m为 700, n为 300 B m为 500, n为 500 C m为 600, n为 400 D m为 800, n为 200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从亚非拉掠夺了巨额的贵金属,导致欧洲货币大量贬值,引起价格革命。在价格革命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传统的封建主阶层逐渐没落,阶级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分析,答案:为 B。 ACD三项看不出封建主阶层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壮大来。 考点:价格革命 点评: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两个大的革命,一个是商业革

10、命,传统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传统商业地位衰落,英国、法国的地位开始上升;另一个是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 “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 ”,此话的含义是( )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英国保留了封建因素,但是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价格比较低,为人民生产产品;法国是一个民主制的国家,但是产品却不丰富,价格高,只能满族贵族的需要。作者暗含了赞扬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

11、的巨大地发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故选 C。作者是讽刺的法国的生产力水平。所以ABD错误。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的时间和作者的主要意图。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英国所取得的成就也最大,英国人对此非常自豪。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主要成就、所带来的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新中国 建设道路,从 “一五 ”到 “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 19531957 ):工业增速,超额完成; “二五 ”( 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八五 ”( 19911995 ):; “十一五 ”( 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

12、主题词应该是( )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解决温饱成效显著 C小平南巡改革深化 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91 年到 1995 年是改革开放深化的阶段。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故选 C。 A应该是 1978年; B应该是 1979年后,家庭联产承包制推行,解决了温饱问题; D项是迷惑项,无实际意义。 考点:邓小平南巡谈话;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点评: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这一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 “从 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 ”。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 “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 ”, “交换货物,扩大知识 ”,说明中国与世界联系密切,是世界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此, D项正确

14、。 A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在明清一直推行; B项明显错误; C项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 18世纪。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评:新航路开辟以后,对世界、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世界而言,世界开始由分散独立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但是对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却带来了巨大地灾难。学生应该会辩证的分析问题。 如图,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 C G,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 F B A E C B H D D H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看,图中 C和 G都是采用计划经济。

15、 1978年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从该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苏联引进市场经济是在新经济政策时,即 1921年到 1928年。故选 C。其他各项均错误。 考点:苏联和中国的经济政策 点评:为探索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苏俄相继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最终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中国建国后引进斯大林体制,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弊端也十分明显。 1978年逐渐进行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如图, 2012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发生了 9 0 级地震并引起了大海啸,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媒体称日本灾后重建 经费将高达 1800亿美元,日本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

16、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或组织提出申请(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为亚太经合组织,不向成员国贷款,只是论坛性经济组织; B为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短期贷款,以稳定成员国的收支平衡; C为 WTO,是国际贸易组织,不提供贷款。因此 ABC均错。 D为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发展经济。故选 D 考点:世界银行的宗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这几个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和它们的宗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也要明白:经济全球化和区域 集团化。中国加入的区域集团和全球化组织也需要了解。 如图,以下两个常见的图片反映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和信

17、息网络化 B经济区域化和信息网络化 C经济区域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D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个图片是亚太经合组织,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区域集团化趋势;第二个图片是 internet浏览器,反映的是信息化。故选 B。其他各项明显错误。 考点:区域集团化和信息网络化 点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加入的区域集团和全球化组织等知识点学生一定要明白,另外,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且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也需要了解。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 A邑志详陈

18、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B “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 C “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 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 D “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动的情况。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ACD三项反应的是自然经济的情况。 B项中的 “北洋场 ”指租界中的 “北市 ”。北市的

19、繁华已经超过了南市(城隍庙)。反映了上海开埠后的情况。故选 B。 考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点评:鸦片战争后,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在列强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民族工业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如果穿越时空,回到万隆会议期间,下列情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中国政府修改并完善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巴西代表支持中国的 “求同存异 ”方针 C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展 D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

20、一身份 和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错误,巴西是南美国家, 1955年万隆会议主要是亚非国家; C项错误,涉及到印度支那问题的重要会议是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D项也是说的日内瓦会议。因此 BCD均错。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政府修改并完善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并且推动会议做出了和平共处为核心的十项原则。 考点:亚非会议 点评: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和 1961 年的不结盟运动等也需要掌握。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中曾

21、引用谚语 “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这说明( ) A战国时期世袭制逐步被破坏 B “家国一体 ”的局面开始形成 C君臣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 D分封制下贵族政治关系稳固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主卖官爵 ”可以看出,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所代替。故选 A。 B项未体现出来; C项是对材料的字面理解; D项说法与材料相反,战国时期已经打破了贵族世袭制。 考点:战国时期世袭制的破坏 点评: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争霸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纷纷变法改革,改变了原来的分封制,打破血缘关系,开始依据才能做官,官僚政治逐渐建立。 隋唐君主为加强统治

22、,致力于削弱门阀势力,唐初曾将民间声望最高的崔氏降格为第三等姓氏,武则天提高进士科地位以打击擅长明经科的世族。到了晚唐时,唐文宗欲把公主下嫁给门阀世族时感慨: “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这反映出经过隋唐两百多年的发展( ) A宗法制仍然根深蒂固 B科举制对削弱门阀无能为力 C门阀势力被证明不可动摇 D社会结构的改变十分缓 慢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说法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权力世袭,但是隋唐实行科举制; BC 项说法错误,科举制的推行,门阀士族实力逐渐缩小。经过了唐代 200年的时间,门阀士族实力得到一定的削弱,反映了过程的艰难。故选 D 考点:科举制的影响 点评:科

23、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等也需要掌握。 亚里士多德曾说 :“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 ”这 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城邦人数不能太少,否则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但是也不要太多,多了管理困难。 A项说法显然偏差; C项说法明显不对,亚里士多德只是反对人数的太多和太少;

24、D项材料未体现。城邦政治实行的条件是小国寡民,大国和人数很少的地方都实行不了,故选 B 考点:城邦政治 点评:古希腊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实行城邦政治。城邦政治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内部实行集体参政,但是排除了同为公民的妇女参政权,奴隶、外邦人也没有民主权力。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

25、产阶级 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答案: C 试题分析:罗马法主要是民法,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其关于财产权、自由权等法律原则,为后世所借鉴,成为近代民法的思想渊源。近代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都借鉴了罗马法的成就。故选 C。其他各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准确。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一些原则到现在依然采用:如陪审制度、被保护人制度、审级制度、重视证据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也需要掌握。 梅光迪说: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

26、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 西洋货 ,不问其良否,即可 畅销 。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 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 ”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 ”可以看出,当时对欧洲文明盲目崇拜,全盘肯定。因此此运动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宣传西方的道德理念,文学形式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故选 B。 A项指导思想

27、是中体西用;戊戌变法保留了明显的传统文化;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治上排满革命。因此 ACD均错。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 1915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继续。 “径启者:兹附上广东银行大洋三百元支票一张,希如照收,即转湖南省党部毛泽东同志。此致中央执行委员会 汪精卫 ”。与这一文件相符合的史实是( ) A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B国民政府已经完成统一 C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D国共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 1924年至 192

28、7年间国共合作时期的时期。 A项说法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国共合作已经破裂,不可能汪精卫送银元; B项说法错误,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是在 1928年; D项是在 1937年 后,根据时间判断答案:为 C。 考点:国民大革命 点评: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实现,进行了大革命运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共三大的功绩、北伐战争等都需要了解。 历史性的转折: 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 “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 2月底 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

29、 电报革命 ,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 ”“电报革命 ”的出现集中说明( ) A工业 革命推动革命方式转变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社会主义理论在俄国被普遍接受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彼得格勒爆发二月革命后,其它城市没有发生革命运动,但是因为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其它地方纷纷响应,接受新政权。故选D。 A项说法明显错误; B项说法错误,革命的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项错误,四月提纲后,革命的方向才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二月革命 点评:二月革命是一次自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关的

30、知识点如四月提纲、十月革命等都需要掌握。 学者任东来指出: “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 ”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 1787年宪法( )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 ”可以看出,宪法制定的出发点是防止政府的权力过大,加强对政府的制约。因此宪法是为民众的利益着想的。故选 A。 B项未体现出各州的关系来; C项错误,美国 1787年宪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D项

31、错误, 1787年宪法的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 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不符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 B 项不符合秦朝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因为秦朝的

32、法律严苛,阶级矛盾激化; D项不符合秦朝唐朝,秦朝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科举制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梭伦改革按财产的多寡划分公民等级,打破了血缘关系;郡县制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都打破了世袭特权。故选 C 考点:梭伦改革和秦唐朝制度的比较 点评: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科举制选拔了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都需要掌握。 历史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 A英国 1689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 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

33、考查的是 1875年宪法的基本知识。 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有参众两院依据多数票选举产生,任期 7年,可连选连任。故选 B。 A项国王世袭; C项总统由选民产生; D项皇帝世袭。 考点:西方近代政体 点评:近代西方大都建立了代议制政体,但是具体形式不一样。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国王或皇帝世袭;美法确立了共和制,总统选举产生。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确立的背景和特征等需要掌握。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这些口号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进程。下列口号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的是 (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34、”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 “将革命进行到底 ”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ABCD四项只有 C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故选 C。 A是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来的革命纲领;B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的口号; D项是 1927年开始的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 考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点评:不同时期的口号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也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内容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这些口号的指导下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也需要掌握。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5、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周的制度)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材料三: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理或有同,势则相异。 昔人论封建以君主一姓为本位,吾人今日论分权以国家政治为本位。前者 君为主,后者民为主。 今人主张分权,则为制枭雄之摧倾共和。 李大钊省制与宪法( 1916年 11月 10日)

36、(引者注:材料三中 “统一 ”,作者是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中央集权。 “联邦 ”,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地方分权。) 材料四: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五十多年来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因此,中美推迟乃至消除长期战略冲突的产生,将极大地有助于中日关系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双边关系改善和破解美日战略联盟,是一体两面;只要两个过程均运作得法,届时可能会产生相互效应,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邱震海 国际先驱导报( 2005) ( 1)扼要解释材料一中 “封建 ”的含义( 1分)。结合秦朝郡县制的相关史实,论证柳宗元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的观点( 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夫之对郡

37、县制的认识。( 6分) (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所说 “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 ”这一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 6分) ( 4)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二战后中、美、日的外交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证。( 7分) 答案:( 1)分土建邦(封邦建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改变了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局面(改变了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的局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分) ( 2)王夫之认为郡县制沿用两千年是势之所趋;对天子来说,实行郡县制不利,王朝统治时间短;对天下(百姓)来说,郡县制比分封制的危害小。

38、( 6分) ( 3)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或中华民国建立),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或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或人民认识到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地国家的主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袁世 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公开复辟帝制;新式学堂和留学风气的盛行,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6分,答 3点即得满分) ( 4)观点:中日关系几乎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或中美关系极大地影响中日关系)( 2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相互影响。( 1分) 史实: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

39、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政策;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4分) 试题分析:( 1):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的 “其 ”联系材料应该是指 “郡县制 ”,可见题目要求用郡县制的相关 史实证明 “公 ”的进步,那么作为政治制度的 “私 ”应该是指权力范围局限在宗族范围内的贵族了。所以回答郡县制的特点和影响即可。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内容。( 2) 解答此题可以材料从 “势之所趋 ”“非天子之利 ”“害不如封建 ”等关键词来分析。从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来看,郡县制对天子不利,以至于王朝不长久,但是对天

40、下来说,比分封制好些。( 3)抓住有效时间信息 “1916”,回顾辛亥革命到 1916与 “统一、联邦之辩 ”相关的史实回答时代背景。( 4)从材料不难 看出此人的观点:中日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附属品。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考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政治体制 点评:中国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以后大都实行郡县制。分封制弊端在于地方权力太大,郡县制在于中央过于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性。近代则是中央集权和联邦制的争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70年代后,中美关系成了双方间重要的关系,中美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日关系的走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41、。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 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 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一一亚当 斯密国富论 ( 1776年)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美国在 20世纪 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

42、此, 看得见的手 和 看不见的手 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 (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 “中国经济 停滞于静止状态 ”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 5分) (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 6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4分)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 8分) ( 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43、3分) 答案: (1)同意 (1分 ):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 ;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 ,落后于世界 。 (5分 ) 或不同意 (1分 ):重农政策促进农耕经济持续发展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5分 ) (2)荷兰 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 (2分 ) 英国 推行自由贸易 ,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2分 ) 美国 推行新政 ,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2分 ) 共同特征 :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 (2分 ) 共同作用 :建立起世界霸权 ,促进了人类文明演进 (2分 ) (3)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 :国企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股份制

44、公司的出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每点 2分 ,只要答出其中 4点就给 8分 ) (4)启示 :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 ;完善经济体制的创新 ;创新和调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3分 ) 试题分析:( 1)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以,主要是要言之有据。例如,回答同意可答: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 ;闭关阻碍了中外交流 ,落后于世界 。(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在于准确的分析材料,进行归纳:荷兰商业立国,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率先在荷兰出现;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 ,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他们共同的

45、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作答: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 :国企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股份制公司的出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可根据自己的认识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古今中外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点评:中国古代历朝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后期,却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在近代,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的创新,为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进行改革,取得了巨大地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