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3615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 10月阶段测试历史人教版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 20世纪 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 “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 “由理想到现实 ”特点的事实是 A共产党宣言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 C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 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 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A B C D 答案: C 英国维多

2、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是同时代的皇帝。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 “骑士皇帝 ”,议员都被讥笑为 “绵羊脑袋 ”,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 “统而不治 ” 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 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德国皇帝拥有实权,英王统而不治 D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 答案: C 某教科书以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为题,叙述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创新。在人类政治文明长河中,美国 1787年宪法的创新之处首推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 C

3、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 平衡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 “转折点 ”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力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 B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答案: C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

4、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答案: B 1787年宪法 “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 C 艾森豪威尔曾任命为人耿直的厄尔 瓦伦为大法官,后者的激进派判决(瓦伦判决了很多著名的种族歧视案件为不合宪法精神)经常让艾森豪威尔大为光火,他曾说自己总统任期内最大的失策就是任命瓦伦。艾森豪威尔 “大为光火 ”并认为 “失策 ”,这主要源

5、于 A自此美 国总统失去对大法官的任免权 B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且是终生职位 C大法官犯罪也要任职终身,总统很无奈 D大法官夺去了总统拥有的最高司法解释权 答案: B 比较英美两国政体,表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应是 项目 美国总统共和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英王 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举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A 总统 选举 任期制 首相 总统 B 总统 世袭 任期制 首相 总统 C 首相 世袭 任期制 首相 议会 D 总统 世袭 终身制 首相 议会 答案: B 英国首相布朗 2010年 5月 11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应英国女王伊丽莎

6、白二世的邀请组建新一届内阁,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远离政党纷争,只是国家名义的象征 B首相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并控制立法大权 C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答案: D 20 世纪初,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某外国公使说: “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台,老是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现任接手之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段谈话的背景最可能是 A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 B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 C 1895年,马关条约签

7、订后 D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 D 本题考查信息获取和知识再现能力。解题关键一是 “20世纪初 ”这一时间信息;二是 “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 ”。体现了 20世纪初中外 反动势力间的密切关系。这印证了 1901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A压制中国人民革命 B扩大各自的在华利益 C缓和一战前夕在远东地区的形势 D共同支配中国 答案: B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 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 ),台基厂街

8、改名为 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 ),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D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马克思主义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那么,促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根本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资本主

9、义弊端的日益暴露 C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研究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答案: A 2009 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出现了毛泽东与蒋介石在一起的画面,当时二人讨论的主要问题 A合作抗日 B军队国家化 C和平建国 D政治民主化 答案: C 1931年 9月 19日,北平部分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 “请息内争,共抗外敌 ”;同年 11月 4日。北平大学教授提出 “立泯系派之见,共赴国难 ”。这说明 A日本侵华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答案: A 1935 年

10、 2 月,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 忆秦娥。其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体现了他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词的重要背景是 A红军取得三次反 “围剿 ”胜利 B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C遵义会议召开,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答案: C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 B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11、“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组织革命武装,发动武装起义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 答案: D 有人认为: “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 ”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提出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口号 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 B C D 答案: A “武昌起义

12、以后,一个月之内, 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答案: C 张鹏在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 ” 下面依据这一观点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法国 B在法制化方面:颁布

13、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在工业化方面:倡导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在均富化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答案: C 2010年 5月 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 见女王,获得授权 党内竞选 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正式出任首相 A B C D 答案: A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于是,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请内阁复职。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此英国两党制形成,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B这种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对内阁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4、C它对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产生了重要影响 D它对内阁全体成员与政府事务集体负责起了重要影响 答案: A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 ”可知 B,C,D符合材料意思。英国的政党制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故 A答案:不正确。 左传: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答案: B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 ,却无相

15、权, ,既无相权, ,却有相实。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C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西汉设立中朝 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 B C D 答案: B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 B民主性 C家族性 D强制性 答案: A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 “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

16、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答案: D 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D 史书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答案: D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

17、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法令出一 ”, “别黑白而定一尊 ”。该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浓厚的部族色彩 C权力高度集中 D严格的等级制度 答案: C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 ”、 “郡县时代 ”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 “封建时代 ”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答案: A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显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 “分散性、松散性 ”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

18、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日益衰微 答案: C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朝时期,山西洪洞县从人口大量迁徙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当代,我国北方居民仍然有拜祭洪洞县大槐树的习惯,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北方人口与山东洪洞县存在着血缘关系 B北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C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 D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活动范围 答案: C 秦汉时期,经常使用的礼仪是朝礼,朝礼又称朝仪,是臣子朝见君王的礼仪,用以 “明君臣之义 ”。朝礼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形成君臣等级 B确立皇权至上 C保证皇位世袭 D维

19、护君主专制 答案: D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速的法典。决定法典能否在全国颁布的审批权在于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A B C D 答案: A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 “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 ”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答案: C 从材料来看,在古罗马社会当中,法律普及较高;人们都按法律和规则进行生活,体现出法律至上的原则;虽然如此,也并不能反应人人精通法律和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任何法律都具有

20、阶级性,都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特权。 罗马实行一种 “保护人制度 ”,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 “保护人 ”实际 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 答案: C 周 (楠的异体字)先生是中国罗马法研究的先驱,享有 “罗马法活字典 ”之美誉。罗马法原论是他生平学术的结晶,也是目前国内最为权威的罗马法专著。在这部著作中,周先生有可能涉及的论点是 A十二铜表法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规定罗马人都是平等的 C罗马法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D罗马法始终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需要 答案: C 罗马法的形成体现了在法律执

21、行中按律量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十二铜表法是将风俗与习惯成文化,并非摒弃罗马的风俗与习惯;查士丁尼法典保护贵族利益,其内容不可能规定人人平等;罗马法的发展、完善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不可能始终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需要。 滥施刑罚,野蛮执法,是中国古代法制方面的一大弱点,而古代罗马的统治者在这方面似乎收敛的多,主要原因在于两者 A法律实施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C司法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D法律的适用 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东西方法制的差异。罗马法讲究证据,注重法律的程序性;古代中国属于 “人治 ”,执法过

22、程中以个人喜好和性情而定的情况较多。故 C 项正确。 从罗马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 习惯法 法 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 习惯 法 习惯法 C法 习惯 法律总结 习惯法 D习惯法 习惯总结 习惯 法 答案: A 十二铜表法规定: “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 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答案: B “民主政治是雅典灭亡的罪魁祸首 ”,持这种观点的最有

23、力证据应该是 A人民主权原则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 B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C公民大会上繁琐的辩论影响了行政效率 D极端的民主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 D 古代雅典为公民发放津贴与报酬最重要的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 B改善人民生活 C鼓励公民参政 D缩小贫富差距 答案: C 法国学者费奈隆( 16511715 )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 B C D 答案: B 一名希腊人对波斯

24、王说: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答案: D 黄宗羲说: “有明主无善治,自高皇帝 (明太祖 )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答案: C 综合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

25、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 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有司之官 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 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伟大的近代

26、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939)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6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 “其专在下 ”、 “其专在上 ”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8分) ( 3)材 料三中 “新的变化 ”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6分) 答案:(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 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

27、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分) ( 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2分)提出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的分权思想。( 2分)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 “民权 ”意识。( 4分) ( 3)鸦片战争 后,中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 6分)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 “光荣革命 ”(实际是一次政变 )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

28、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 ”的办法。 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 “没有历史的国家 ”。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 “光荣革命 ”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如何有效控制 “控制者 ”的?( 5分) ( 2)该 “最完美的政治设 计 ”是否适合 19世纪后期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4分) ( 3)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指什么?有人认为 “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下

29、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请运用史实加以批驳。( 4分) ( 4)英国式或者美国式的政治设计都是 “最完美的政治设计 ”吗?请举例说明。( 2分) 答案:( 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 如何控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法律至上、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变为虚君。( 5分) ( 2)不适合。理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软弱;中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 ,封建思想顽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不具备行这种设计的社会基础,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君主立宪的道路行不通。( 4分) ( 3)指没有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主共

30、和思想为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还念深入人心,这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 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由此可见,美国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 20世纪初的中国可谓意义重大。( 4分) ( 4)不是。如美国 1787年宪法没有 承认印地安人的公民权利,也没有给予妇女选举权等。( 2分)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

31、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 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 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 2分)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主题作丁怎样的努力 ( 8分)这一努力

32、呈现怎样的特点 ( 3分)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 2分) 答案: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2分) 努力: 19世纪中期,洪秀全领导的太 平天国革命运动;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 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8分) 特点: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各阶级各阶层结成统一战线;中外反动势力强大,革命呈现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 ( 3分) 启示:只有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实践证明,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确立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