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3620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河南省卫辉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 A金文的起源可能和祖先崇拜有关 B刻铭于鼎可能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普遍形式 C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 D宗法制度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答案: A 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 展的缩影。 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 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答

2、案: A 1992年被人 们称为中国 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答案: C 2009年 11月 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 (见图 )指出: “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 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新的篇章 ”是指 A “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之间

3、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D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答案: B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答案: C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真正出现了职业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 Calling,含有 “召唤、神召 ”的意思。在英国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是被上帝所召唤和安排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则是每个教徒天赋的职责和义务。这种观点来自 A

4、Henry VIII B Martin Luther C John Calvin D Charles 答案: C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C 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 “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 ,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 私有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 A经济危机 B政局动荡 C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D 下图为康德拉

5、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 和周期 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 “英国世纪 ”和 “美国世纪 ”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A “世界工厂 ”、 “美元帝国 ”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 “冷战 ”开始 答案: A “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 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 ”为此,苏俄 (联 )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加速发展战略 D新经济体制 答案: B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 “世界已分为 极权政体 和 自由国家 两个敌对堡垒。 ”他把世界分成 “两个敌

6、对堡垒 ”的标准是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答案: D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 “wee kee wee kee”,原意是 “快点快点 ”。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 坎宁安于 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 “维客 ”、“维基 ”。这主要体现了 A知识经济时代的知本创意 B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C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工业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 答案: A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

7、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 ”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A中共 “七大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 “八大 ” D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答案: A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 诚非所宜。 ”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 “断发易

8、服 ”,采用汉人装束 答案: C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容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劳永逸地 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答案: D 恩格斯曾称古罗马法律是 “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部分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的这一评价主要是指古罗马法( ) A有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之称 B消灭了贵族特权,具有世界意义 C适用于含罗马在内的多个民族 D是世界各法律体系的共同渊源 答案: C 某场革命被认为是 “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 ”

9、。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A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 B是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 C是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 D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 答案: A 1919年 7月,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对日本驻英大使说: “多年来,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目标是取得对中国资源的控制权,使日本成为未来中国实际上的主人。这种最系统化和不知耻的方式、策略在中国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敌对情绪。 ”以下事 件均为日本侵华暴行,其中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逼迫中国签订 “二十一条 ” 强占中国山东 制造 “济南惨案 ”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A B C D 答案: A “朝奉 ”

10、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 “老板 ”,代之以 “朝奉 ”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 “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封建王朝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答案: A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 展 答案: B 2010年是农历的 “虎年 ”。图是 “虎年 ”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

11、正确的是 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体现了文人画的风格 A B C D 答案: B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是因为此 “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 “天朝上国 ”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答案: A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 “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 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 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

12、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 ”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答案: D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 A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 发的根源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C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 高迪说: “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

13、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 !”亨利 高迪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屠杀北京居民 答案: B 综合题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全国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帮,其中著名的有晋商、徽商、广东商帮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晋商的材料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 为 学而优则商 ,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

14、人群体。 ”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晋商一反朝廷 “贵农贱商 “的社会风气,树立 “以商致财、用财守本 ”的思想观念。晋商认为应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举善事,如晋商范永斗由于 “久 著信义而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皇商资格。 晋商对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非常重视,综合分析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和筹划对策。 “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 ”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开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到蒙俄做边贸。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广东商帮的一些材料: 广东商帮来源于 “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 ”, “外番

15、各国夷人载货而来广,各投各行交易。 ” 他们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市场设置批发商行经营业务,例如佛山原头街 “卖京土布匹 ”;汾流大街卖苏杭美物 、皮裘、颜料、马鞍、毡毯、各色洋布;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广东的货物贩运到外省或省内边远地区批发给当地中小商人。 广东商帮助海外商品在内地的流通,积累自己的财富之后将自己的生活形态放置于海外,并影响当地的商业形态,晋商与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一张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 “广东商帮 ”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请回答: ( 1)根据材

16、料一,归纳晋商的特点。 (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广东商帮的特点 。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J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史记 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 张謇认为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实业亦必有的, 何在 在棉铁, 而棉尤宜先。 ”“国人不知

17、进出口货价相抵, 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 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 自公元 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 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 或殖民地或领土 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 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 (1651年 10月 )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 “反谷物法同盟 ”,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 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 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

18、 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 2分) (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 原因。( 5分) (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分) 答案:( 1)经济思想: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工商皆本。 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

19、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分) ( 2)异: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 同:都主张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2分) ( 3)变化:由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为贸易自由主义政策。( 2分) 原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分享国家政权;工人群众的支持。( 3分) ( 4)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的 国情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 2分) ( 16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 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摘自齐世荣主编 15世纪以

20、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村料二 游行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 加拿大的轻骑兵 驻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 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 北婆罗洲割取敌人首级做战利品的迪雅克人 香港的中国警察 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摘自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三 挪罗齐在担任(印度)国大党主席时致辞说,从宪政改革走向代议制“这新的一课 ”, “我们是仅仅靠自由的英国文明之光在亚洲专制主义的黑暗中学到的 ”。 摘自马克 世界文明史 ( 1)阅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 “制度性创新 ”有关?( 2分)英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这些 “制度性创新 ”的?( 6分) ( 2)材料二反映

21、了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分) (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分) 答案:( 1)君主立宪制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大工厂制、灵活的经济制度;通过 “光荣革命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之后经过 1721年活尔波尔改革、 1832年议会制改革使代议制日趋成熟;通过工业革命建立大工厂制; 16世纪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建立东印度公司; 19世纪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国策 、对外推行“炮舰政策 ”等。( 8分) ( 2) “日不落帝国 ”阶段,决定性因素是工业革命。( 2分) ( 3)英国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22、殖民活动,将亚、非、拉美等许多地区纳入世界市场,使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世界格局为之改变;英国的崛起也把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与制度带向了世界。( 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 “生口 ”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 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 “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 ”,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

23、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 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 (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 2分)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4分) (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答案:( 1)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 2分)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 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 4分) ( 2)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等。北宋:保守势力强大,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等。(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