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3621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 A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B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 C “使民重死而不远 徙 ” D “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 答案: D 表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可以从此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 1957 55l96 64653 9137 10618 16 55 16 42 1958 1960 65994 66207 12210 1373l l 8 50 20 74 19

2、78 1984 96259 103475 15230 19686 15 82 19 02 l985 2006 104532 129315 21054 42071 20 14 32 53 A 1950-1957年城市化率低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B 1958-1960年城市化提高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 C 1978-1984年城市化率降低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推 动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D 1985-2006年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成 答案: B 2011年 6月 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 “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

3、、密切协作, 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 “世代友好,永保和平 ”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该组织应是 答案: D 某同学在学习了罗马法以后,作了如下表述。你认为与书本观点相符的是 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 公民法由十二铜表法发展而来 侧重于国家事务的万民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自然法的形成是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A B C D 答案: D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共同的历史作用有 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4、发展 A B C D 答案: B “比较 ”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堪称是中国历史发展里程碑的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 “1787年宪法 ”有惊人的相似。这指的是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包含有实行总统制的内容 答案: B 马克思指出: “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 础。 ”为此拿破仑 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颁布民法典,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发动对外战争 ,防止王朝复辟

5、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改善与英国关系 A B C D 答案: A 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的工业能源是煤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石油作为新能源得到运用 A B C D 答案: C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有关材料中的 “他的经济改革 ”不正确的是

6、 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推行 “新经济体制 ”,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答案: D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 潘格斯图说: “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 ”。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答案: D 上个世纪 40年代一段时间里,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法国巴黎的 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

7、,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的复制品( 见图)。一位德军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毕加索所说的 “杰作 ”是指 A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B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法国城市巴黎郊区格尔尼卡的罪行 C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法国城市格尔尼 卡的罪行 D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德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答案: D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 “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传统制度 ”是指 A高考制度 B九

8、年义务教育制度 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D高校学士 硕士 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答案: A 该图是一张股票,这张股票的发行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答案: D 某篇文章写道: “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我们重新检视史实发现,如此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竟然只是两个男人(注:性格火爆的蒋介石与一向率性的张学良)情绪失控的产物,违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该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历 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B正确的,因为历史人物的社会历史作用最主要是取决于其

9、个性发展的程度 C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D错误的,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采信 答案: C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是说汉朝继承了秦 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汉朝对秦朝 “有所损益 ”的措施是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设立中朝 实行刺史制 实行皇帝制度 A B C D 答案: A 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 “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 “以小车推蒸饼卖之 ”;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 “会饮 ”的饮所。这种状况说明 商业活动空间有突破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 出现

10、沿街而市的现象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对中国古代丝织业分布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业中心仅局限于黄河流域 B唐宋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水平南北趋于平衡 C元明清时期中国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我国古代丝织业重心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答案: A 中国象棋棋子中的 “炮 ”,有时也写作 “石 ”字旁。 “火 ”字旁的 “炮 ”出现最早应在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明时期 D晚清时期 答案: B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说: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

11、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主张以相权来制约君权 B提出了新的近代社会方案 C提倡以学校议政来修补封建制度 D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答案: B 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 B “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重臣 ” C “军机大臣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D “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答案: C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 ”下列观点突破了张之洞主张的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 B “以中国 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强兵之

12、术 ” C “启民智、伸民权、设议院 ”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答案: C 近代女学报( 1903年 11月)有文章写到: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 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这一种文明的好看,真是如雪之洁,如水之清,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对文中所述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报纸的宣传 新式学堂的创办 西方思想的传播 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推动 A B C D 答案: B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 (辛亥 )革命后 10年,在 (20世纪 )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 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 的巨大进步

13、,更多地产生于“一战 ”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下列能准确解读该材料的是 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 “一战 ”是造成 “经济奇迹 ”出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正处于第一次发展高潮 北洋军阀政府压制实业发展 A B C D 答案: C 1936年 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 “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的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 ”毛泽东此文中所说的 “这个运动 ”是 A北伐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长征 D建立抗日根据地 答案: B

14、 综合题 答案:( 1)国家产生问题上:董主张君权神授;梁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在权力主体上:董主张主权在君;梁主张人民主权;在治国方式上:董主张德主刑辅(或德阳刑阴,德治为主、法治为辅);梁主张以法治国。( 6 分)( 2)观点:国家应该平等、和平相处;国家应该为人民谋幸福;( 2分)背景:帝国主义以爱国为号召,发动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北洋军阀政府反动卖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 4分)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

15、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 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 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 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 1 4,而在欧洲至少是 1 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材料二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 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

16、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 ,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 20世纪 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人权 主权 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 1)材料一中 “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 ”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5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17、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 5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 ?( 4分) 答案:( 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开始联成一体;( 2分)因素:新航路开辟,葡、西等殖民列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中国白银货币化使中国对白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银价较高;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3分,任答 3点即给 3分)( 2)直接原因:美 国为应对 19291933 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价收购白银。( 2 分)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禁止兑换黄金

18、,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等。( 3分)( 3)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分)理解: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使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股金份额多取得 了对世界银行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权。这就为美国形成和维护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 2分)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社会, 这个时期 有科学研究活动,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这些科学研究活动及其发现是 没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即专职的科学家)的情况下进行和取得的,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人是由当时的 “哲学家 ”和 “技术人员 ”(

19、包括医生)兼职的。例如,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古典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始人,但是他公开的的社会身份是哲学家,研究科学是兼职的。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二 牛顿确立的新规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顶点,而且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物理学范围。 王顺义西方科技十二讲 材料三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 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 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 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马克 世界文明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

20、要分析古希腊社会科学研究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确立的 “新规范 ”及其确立的标志,并简要分析新规范 “远远超出物理学范围的影响 ”。( 5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两次 “真正的科学革命 ”中第二次 “科学革命 ”的突出成就,并简要说明它与前一次科学革命成就之间的关系。( 4分) 答案:( 1)成果: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在生物学领域,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分)原因:古希腊工商业经济发展繁荣;民主政治的形成并且不断发展;智者运动的思想解放;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等( 3分, 任答三点即可) (

21、 2)新规范: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确立标志: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 2分)影响: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 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科学理论;给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3分,任 答三点即可) ( 3)第二次成就: 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 2分)关系:是继承与发展关系。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物理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2分)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的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

22、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是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 1870年到 1945年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在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的时候,法国政治家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 那就是组织一个煤钢联营的有限的联合来限制德国。 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 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 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 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 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 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 普罗迪

23、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 5月 1日) 材料三 欧洲联盟的成员国有太多的 “民族主义 ”,它们更多地着眼于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肯把欧洲的 “共同利益 ”放在 “民族利益 ”之上, 随着新世纪 的来临,西欧各民族之间在各方面的 “同一性 ”还会增多,这是合乎逻辑的。纯粹的理性逻辑完全有理由预告, “一体化 ”以及 “全球化 ”的理性发展终有一天使 “民族国家 ”的界限毫无意义。但是超越时空的逻辑取代不了现实的世界;今天看来,那仍不过是看不到边际的乌托邦。 20世纪的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 “ 法国和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具 体指哪三次战争?简述最后一次战争对

24、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5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 20世纪 6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 大事件。( 4分) (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欧洲的一体化和民族主义两者间的关系谈 谈你的认识。( 3分) 答案:( 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 3分)近代以来以欧洲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分)( 2)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 11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或 1991 年 ,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1999年欧元诞生 (或 2002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欧盟东扩。( 4分)( 3)一体化是欧洲发展的总趋势;欧洲一体化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欧洲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民族利益;民族主义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任答 3点即给 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