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365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高史选修三 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 “新政 ”;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据此回答。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 ( )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C 表述绝对化; B不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是在二战后; D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使得世界成为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

2、整体。 考点: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风险性。 1857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 A资本主义的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B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的时机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B与题干不符,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具有世界性没有解释清楚; D不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仍有存在的意义; C符合题意。 考点: 1857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风险性。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 19291933

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ACD是具体原因; B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一战后德国等国再度崛起,对 现有国际体系不满,为争夺霸权和殖民地,挑起二战。故选 B。 考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点评:造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都在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 A东方会议召开 B “九、一八事变 ” C “二二六 ”兵变 D广田宏毅组阁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3

4、6年 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广田组阁后不久,就恢复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为军部控制政权提供了合法手段。军部的权力急剧膨胀,可以操纵内阁。广田内阁对内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的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加紧扩军备战。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考点: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点评: 1936年 ,日本广田宏毅组阁 ,标志着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 .。日本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 政治危机 ,日本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好战势力迅速抬头,积极向外侵略扩张。 1933-1935年,德国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是 ( ) A侵占邻国领土 B公开

5、与日本结盟 C大力扩充军备 D疯狂屠杀犹太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侵占邻国领土始于 1938年吞并奥地利; B公开与日本结盟始于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D不是主要任务; C符合题意, 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开始建立。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考点:德国法西斯建立 点评: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纳粹党要先在国内确立自己的法西斯统治 。在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充军备。 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 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非军事区 1929-1933年的世

6、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 “新政 ”;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据此回答。 【小题 1】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 ( )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小题 2】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 法西斯势力猖獗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

7、AC 表述绝对化; B不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是在二战后; D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使得世界成为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整体。 考点: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经济危 机的传染性、风险性。 【小题 2】试题分析: 不断出现示威游行符合民主化的表现; 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法西斯通统治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加剧资本主义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加剧殖民地人民的苦难。 考点: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

8、嫁危机,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 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B机器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 C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D生产的社会化特征越来越突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 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点评:生产资料归社会

9、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 (社会化大生产 ), 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已存在 C资本主义已渐趋衰落 D各国在经济上开始互相联系 答案: B 答 案: 试题分析: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C 不对 ,资本主义仍然能够自我调节

10、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D.各国在经济上开始互相联系可追溯到新航路开辟 ;B符合题意。 考点: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风险性。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表明(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指日可待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阶级三大运动; B是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D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用排除法选 C. 考点: 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点评:资本主义世

11、界市场形成,使得世界成为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整体。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全面干预经济是新政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 C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D新政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日益高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答案: D 试题 分析:本题实际考察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一)进步性: 1、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12、因此 D表述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 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 不是 不正确 不包括 错误的 无关的 不属于 等提示语。 在 20世纪 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发生的事件主要有 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 德国赔款问题不了了之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是在 1931年; 德国赔款问题不了了之也是在经济危机后; 的标志是受日本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

13、 1936年); 不对,墨索里尼在 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考点: 20世纪 30年代大危机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 法西斯势力猖獗 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不

14、断出现示威游行符合民主化的表现; 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法西斯通统治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加剧资本主义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加剧殖民地人民的苦难。 考点: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 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1929 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

15、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回答下题。 【小题 1】与 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促使社会矛盾激化 B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 C蔓延资本主义世界 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小题 2】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 AC 是两者的相似性, B属于不同点, 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但不是主要特点;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

16、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改变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 考点: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来势猛 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大 持续时间长 影响深远,改变国际格局。 【小题 2】试题分析: A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与 事实不符; C是主要原因; D符合题意, 1929年 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标志经济危机爆发。 考点: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点评: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 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的矛盾,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

17、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 直接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 1929年 10月美国纽约股市暴跌。 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工业复兴 B规定工资标准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推行 “以工代赈 ”,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因此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以田纳西水利工程为例,分析 “以工代赈 ”的措施的作用。 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 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

18、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包括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大力发展国有化 C以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前提 D尽力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因此 D表述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

19、不是 不正确 不包括 错误的 无关的 不属于 等提示语。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A民族复仇情绪的增长 B受 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C法西斯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D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 AC 只符合德国; B不符合意大利,意大利在 20年代就建立法西斯统治; D符合共同原因。 考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有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比较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此类题在题

20、干中一般都有 “相同点 ”“不同点 ”“共同 ”“相似 ”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 “最大的不同点 ”“最根本的不同 ”“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等。 纳粹党在德国得以上台执政是通过 A用武力夺取政权 B骗取选票,获得议会多数席位 C国家元首授权 D胁迫当局解散其他政党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符合史实; B是纳粹党在德国得以上台执政的经过; D是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后的做法; 1933年,德国总统授权希特勒组阁,纳粹党在德国得以上台执政,最终是通过国家元首的授权而上台执政的。 考点: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点评:纳粹党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性宣传,获得人民、军队

21、、资产阶级的广泛支持。 1932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专政建立。 1929年和 197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主要的不同影响是 A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D激化了社会矛盾 答案: B 答案: 试题分析: ACD是两者的相似性,为摆脱 1929年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改变了一战后的国际格局,而 197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没有造成这种后果。 考点: 1929年和 197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涉及到都是两个或

22、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0世纪 30年代,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美国则实施罗斯福新政。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原因: 历史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这成为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的基础。而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体,使它具有民主传统。 国际原因: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因此德国存在复仇情绪,日本急于打破这种遏制。而美国是这一体系中的受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秩序。 直接原因: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

23、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在大战后由于其经济实力雄厚,可通过国家于预经济的方法来缓和危机。 个人原因: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罗斯福,代表法西斯纳粹势力的希特勒在决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2)影响: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罗斯福新政保留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注意从历史因素、现实因素、个人因素、国际因素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如历史原因:德 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三权分立的资

24、产阶级政体,使它具有民主传统。国际原因: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因此德国存在复仇情绪,日本急于打破这种遏制。而美国是这一体系中的受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秩序。直接原因: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而美国在大战后由于其经济实力雄厚,可通过国家于预经济的方法来缓和危机。 个人原因: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罗斯福,代表法西斯纳粹势力的希特勒在决策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第二小问从对本国的角度和 对世界的角度分别展开阐述,如德日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美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考点: 1929 1933年经济大危机 点评: 1929 1933年经济大

25、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简答题 下表是 1929 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试问:美国和德国为什么在这次危机中受破坏程度最严重?为摆脱危机,这两国在措施上有何差异,分析这差种异的原因?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最严重的原因:这次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且是在信贷、工业、农业等各个部门同时发生;德国一战后的经济,主要靠

26、美国的贷款扶持得到恢复和发展,对美国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且战后巨额赔款及殖民地的丧失,使得它的经济十分脆弱。 摆脱危机的差异及原因:美国通过 “新政 ”,即国家干预经济来摆脱危机;而德国则是通过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扩张摆脱危 机。其原因是:经济因素: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有条件用国家干预经济摆脱危机;德国由于是战败国,经济主要靠英美的扶持发展起来,基础薄弱,难以承受危机的打击,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摆脱危机。传统因素:美国是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健全的法制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有效地防止了独裁专制的出现;德国则是通过王

27、朝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的传统。历史因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一次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给德 国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为法西斯上台创造了条件;美国则是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尽力维持这一 “和平 ”的世界秩序。 个人因素:罗斯福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维护者;希特勒则是一个战争狂人,法西斯头子。 影响:美国 “新政 ”的实施使得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并挑起了二战,给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28、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从战后德美两国的经济联系角 度回答原因;第二小问注意两国应对危机的道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第三小问注意从历史因素、现实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多角度分析;第四小问从对本国的角度和对世界的角度分别展开阐述。 考点: 1929 1933年经济大危机 点评:在平时复习中应注意和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大大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并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知识整合系统化的过程,就是历史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史论结合 的分析方法,亦使学生归纳、比较、概括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这些对于解答高考问答题都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