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3659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对比图一和图二,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 A生产模式的变化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图一石犁到图二的铁犁,说明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故本题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生产工具的改进。 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自然经济起解体作用的主要因素( ) A外国工业品的倾销 B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 C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

2、题干中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说明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从动力的角度思考的。故选择 C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小农经济解体。 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20万股的股票,

3、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说明以宋子文为首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压榨,故选择 C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抗战时期民族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说明当时社会上出现崇洋现象。故选择 C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社会习俗演变。 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 “改良主义的办法 ”实际上是(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1921 年开春,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 活跃商业、

5、小企业、资本主义,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说明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选择 D项。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新经济政策。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 “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 ”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 ) 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推 行 “物质利益原则 ”,调动生产积极性 C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答案: C 试题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 ”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注重经济价值规律运用,故选择C项。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29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 难于维持、工厂倒闭等。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还要难 B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有要 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 “炒股热 ” 答案: D 试

7、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19291933 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首先从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开始,股票暴跌,而不是暴涨,故 D项不符合当时实际,符合题意。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影响。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

8、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A错在资本家坚决反对的说 法; B不对,新政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不对,新政缓和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说明新政牺牲了资本家的部分利益,引起一些资本家的不满,故本题选择 C项。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影响。 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为此 “新政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生产 B

9、实行 “以工代赈 ”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信息说明罗斯福采取救济的措施,故 B项合题意。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 措施与特点。 20世纪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英国学者贝弗里奇认为: “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 ”这种思想属于( ) A重商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 D重农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

10、 “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 ”说明国家注重对经济的干预,属于凯恩斯经济理论。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 国家干预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 2 12 6 11 0 61 3 11 9 1960年 0 2 23 1 17 8 1 1 46 3 11 5 1969年 0 3 32 2 21 3 3 2 40 1 2 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11、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战后,日本受美国控制,为了发展经济采取国家示范,模范工厂带动私营企业的发展,不是自由放任政策,故 A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经济强大。 经历了 20世纪 70年代整整十年在 “滞胀 ”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 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 “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 ”。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 “向右转 ”是指( ) A减少国家对经济

12、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20世纪 70年代整整十年在 “滞胀 ”泥潭中的痛苦挣扎 ”说明实行的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 ”是指里根政府实行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措施。故 A项符合题意。 考点: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里根经济政策。 洋务运动被称之为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主要体现( )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提出 “自强 ”“求富 ”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

13、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指的是使用近代机器大生 产,故选择 A项。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洋务运动。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对 17世纪的英国的解说词中写道: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 “抢占了先机 ”和 “傲视全球 ”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4、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说明是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开始工业革命。故选择 C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 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的信息说明古代小农经济基本模式的写照,强调

15、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故选择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小农经济特点。 下列引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所有土地都归周王所有,故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古代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 A “公田 ”转化为私田 B土地兼并 C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 D政府的

16、 “均田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封建社会土地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兼并自耕农和农民的土地,故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发展 古代土地制度。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 ) A唐朝前期的长安城 B北宋开封城 C南宋临安城 D元朝泉州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的信息说明夜市和早

17、市的出现,市场打破时空界限,只有北宋时期才出现诗句中描述现象,故选择 B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发展 古代城市发展。 张某是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 ) A空暇之余,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做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曲辕犁是唐朝发明新式工具,故选择 B项; A棉布出现在南宋后期; C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 D彩瓷出现子啊明清时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手工业发展 纺织业、制瓷业。 明朝时

18、,杭州张翰的祖先 “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自是家业大饶 ”;另一碑刻资料记载: “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 据题干中 “购机一张,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 “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的信息说明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故选择

19、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手工业发展 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清朝后期,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 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的信息说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 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则说明是海禁政策,故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

20、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黄金的渴求 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D旧商路的阻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历史事件的根源一般从经济视角分析,新航路开辟与西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有很大关 系,故选择 A项。其他选项均不是根源。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 原因。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

21、电气时代 ”说明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从动力的角度思考的。故选择 C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 “北意大利金融 ”发展到 “荷兰金融 ”,最后到达 “英国金融 ”和 “美国金融 ”。其中,从 “荷兰金融 ”发展到 “英国金融 ”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荷兰金融 ”发展

22、到 “英国金融 ”主要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选择 D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某学者认为, 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 “胜出 ”的关键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中国不重视 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 “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

23、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 ”说明工业革命使西欧超过其他地区。故选择 A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综合题 ( 20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 “商人贸于四方 ”;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 花卉,被誉为 “花乡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中国古代商业史 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

24、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客居。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 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 商贾史 材料三 上海在鸦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 1843 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 材料四 民国初年工业分布状况统计图 (单位:千元)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

25、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3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 “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 ”因素有哪些?( 4分)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6分) ( 3)结合材 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年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繁盛商埠的原因 .( 3分) ( 4)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分) (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 2分) 答案:( 1)特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国内市场扩大,产品种类多;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南地区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等。 (3分 ) ( 2)因素:

26、商人把积累的财富和资本用来买田置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受儒家重义轻利思想影响,商人热衷科举入仕,影响商业的发展。( 4分) 原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占居主导地位;明清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政策;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等。( 6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得 6分) ( 3)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最早被辟为通商口岸,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和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兴办;上海交通发达等。( 3分) ( 4)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分) ( 5)根源: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2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字史料

27、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中从材料一中 “明清时 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 “商人贸于四方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等信息不难归纳出答案:。第( 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材料二中 “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等信息来概括影响商业发展因素;第二小问依据时代背景从经济以及封建社会经济政策的角度归结答案:。第( 3)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1843 年被辟为通商口岸 ”以及 “上海介四通

28、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 ”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交通等方面来归纳答案:。第( 4)问属于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对应材料四中图片,从图片中不难概括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现象,结合所学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回答即可。第( 5)题结合材料四图表分析造成工业比例失调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制于国内外多种势力的压迫。究其主要的原因应该从社会性质角度思考作答,即半半社会形态使然。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商业发展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晚清中国经济变 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小农经济解体;晚清中国经济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9、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特点。 ( 19分)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第一次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9世纪 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

30、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18世纪 60年代至 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 “康乾盛世 ”的余晖现状时,欧洲经过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 材料四 19世纪 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 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3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分 )对我们有何启示

31、?( 2分) ( 3)材料三中的 “历史性的变革 ”是指什么?( 2分)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 4)材料四中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 “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 ”这个 “统一体 ”是什么? (2分 )它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3分) 答案:( 1)变化:范围不断扩大。( 1分)发展趋势:摆脱相对独立,联系不断加强。( 1分) ( 2)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或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分)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2分) ( 3)变革指第一次工业革命( 2分) 影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逐步沦

32、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逐渐解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或洋务企业,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6分) ( 4) “统一体 ”是指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2分) 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等。(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图片以及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图片从西方人眼中世界范围不断扩大来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联系加强的角度思考作答。第( 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

33、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并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科技角度思考作 答;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联系所学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等角度思考作答。第( 3)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欧洲经过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 ”从工业革命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从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角度思考作答。第( 4)问对应材料四信息,第一小问从材料中 “19世纪 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 ”从世界市场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方式结合所学

34、从国际贸易以及殖民扩张的角度思考作答。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1分)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 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 GDP 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 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 GDP 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4分 )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 (3分 )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

35、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分 ) 答案: (1)1938 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1分)原因: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关,而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1分) 1973 1999年略有下降。( 1分)原因: 1973年经济危机以后,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 “滞胀 ”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 1分) (2)政府补贴。( 1 分)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 分) (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分)影响: 经过调整和改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

36、 “黄金时期 ”,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 到 20世纪 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 “滞胀 ”现象(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从材料一中图表中柱状图信息来分阶段回答, 1938 1973年的趋势明显上升,原因从战后英国对经济干预的角度思考作答; 1973 1999有一点下降趋势,原因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 “滞涨 ”角度思考作答。第( 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 *饼状图回 答,饼状图中不难看出政府补贴占据较大部分比例,由此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福利制度是国民经济再分配的是就爱哦去分析性质。第( 3)问属于典型简答题,回答该问题要结合所学,第一小问从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视角分析;第二小问影响可以结合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来思考作答。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滞涨;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福利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