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3660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山东省高二暑假作业 03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 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 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 ”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中的 “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

2、”是典型的直接民主和直接选举,这是因为实施了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样中国的基层也就出现了基层民主、直接民主和直接的选举。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 “考虑到 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 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 A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D标志着美苏 “冷战 ”正式开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

3、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 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该条约毫无疑问是指华沙条约,而华沙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4、欧共体总部、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会议,还有中国的强大,金砖四国,这之类的事例本身就是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 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

5、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 发现,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是不符合事实的,日本长期实行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随着美国改善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日本才谋求同中国关系正常化。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 2001年 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11年 4月 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6、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是外交活动,并且还是多个国家参加的外交活动,所以也就是多边外交活动,所以,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司马迁在史记 河渠书记载: “蜀守 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答案: B 试题分析: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蜀守是指秦国时期的蜀守,冰凿离碓是指李冰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所以,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B.都江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都江堰 史书中关于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D工艺粗糙,效率低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8、”足以说明分工极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细致的制作。所以,该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景德镇制瓷业 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牛耕在 当时得到了推广 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 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是在后来的唐朝时期。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9、土地制度 东汉牛耕画像石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中后期,新航路的开辟与当时中国有关的的是 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中国 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中后期,西方国家并不是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恰恰相反,反而是西方国家掠夺大量白银也有不少流向了中国,购买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所以,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0、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与当时中国的关系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 “反法西斯防卫墙 ”。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 “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柏林墙不是二战中修筑,也不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是

11、正确的,但是柏林墙被拆除并不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所以,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就是B 。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柏林墙 20世纪 50 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还有中国的强大,金砖四国,这之类的事例本身就是反映了两极

12、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2011年为不结盟运动兴起 50周年。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英国等国发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不结盟运动不是由英国等国发起,而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不结盟运动不是一个军事集团。不结盟运动的确是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

13、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阅读下 表,表中有关 “民告官 ”案件的数据反映的是 受理案件数 (件 ) 原告撤诉率 (%) 原告败诉率 (%) 被告败诉率 (%) 1992年 27125 37.84 35.93 21.98 2001年 100921 32.38 28.61 25.67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B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

14、难发现, “民告官 ”就是人民利用法律,用法律作为武器来告政府,这从侧面也就反映了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且,民告官的数量越来越多,更能说明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某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 “祖国统一 ”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四个板块,排列正确的是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 胡锦涛会见连战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

15、不难发现,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是在 20世纪 80年代,应该是最早的,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在 1997年,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是在 1999年,而 胡锦涛会见连战是最晚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祖国统一 ” 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 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上采用了汉、蒙、藏、维四种民族文字, 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开始采用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至今人民币的票面上依然是这五种文字。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民族平等原则 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民族区域自治

16、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 料不难发现,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是在1958年,而中国人民银行 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当然通过 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肯定不可以获取信息 ,所以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 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 “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 ”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 “它 ”是指 A中国人民政

17、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 ”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能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才有资格去确定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冯骥才在关于 “文革 ”博物馆中说: “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文中所说的 “教训 ”主要是 ( )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8、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 ”是指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惨痛教训,只有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才能从制度上避免文化大革命的再次发生,所以,文中所说的 “教训 ”主要是 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 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建设 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港澳问题的解决。 “一国两制 ”的核心

19、问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和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均不是 “一国两制 ”的核心问题。 “一国两制 ”的核心问题和前提条件当然只能是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如果给下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 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B

20、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 C冷战时期的德国 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指冷战时期的德国,在美苏冷战时期,苏联占领的德国部分摇身一变,变成了民主德国,而美国、法国、英国占领的德国部分变成了联邦德国。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时期的德国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 “法国万岁 !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 ”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

21、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 “法国万岁 !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 ”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只能是法国的复兴或者西欧国家的复兴,而法国的复兴或者西欧国家的复兴也就变相的说明两极格局的削弱,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A本身就是错误的。西欧国家的 衰落和题意是相反的。 1960年欧共体尚未形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西欧

22、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综合题 阅读下例材料: 材料一 周书曰: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古代掌管山泽的官)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请回答: ( 1)材料一表达了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 2)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 (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 ( 1)农工商并重,农工商

23、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重农抑商。影响: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社会经济发展日益迟滞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 1)材料中的 “农不出则乏其食 ”、 “商不出则三宝绝 ”、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足以说明材料一表达了的经济思想是:农工商并重,农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周书的记载,也就说明中国古代早期的经济思

24、想是农工商并重,但是随着中国的商鞅变法,随着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到来,才立即、迅速的的重农抑商。 ( 2)既然材料二是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当然是商鞅的重农抑商,随着中国的商鞅变法,随着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到来,才立即、迅速的的重农抑商。商鞅的重农抑商的影响只需回答积极的影响即可,也就是在战国时期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因为商鞅的重农抑商是顺应历史的潮流的。 ( 3)材料三是雍正皇帝的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的经济思想,其实也就是重农抑商经济思想。雍正皇帝的重农抑商的影响既要答好的影响也有答不好的影响。好的影响是指: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

25、促进作用,不好的影响则是指:但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社会经济发展日益 迟滞,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工商并重;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 请回答: (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说明英国政府鼓励海盗的抢劫行为。因为

26、 当时海外扩张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英国还没有能力与他们进行全面竞争,所以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这使英国被称为 “海盗国家 ”。 说明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争夺海外殖民霸权。因为 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结果: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到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通过设立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并且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影响: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27、一秘籍。 ( 1) “英国女王授于大海盗德雷克骑士称号 ”足以证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英国政府鼓励海盗的抢劫行为 ”。 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一定要从英国当时的国情、英国当时的实力来进行解答和思考问题,所以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就可以概括为:因为当时海外扩张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英国还没有能力与他们进行全面竞争,所以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英国当然也就会被称为 “海盗国家 ”。 ( 2) “英国舰队与荷兰舰队的海战 ”足以证明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不惜大打出手,对外争夺海外殖民霸权。正是因为 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所以才。不惜大打出手

28、,对外争夺海外殖民霸权。结果英国人的愿望得以实现,从被称为 “海盗国家 ”转变成了海上的霸主。其结果也就是 “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到 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 ( 3)图三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方式是 “设立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方式是 “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 进 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当然给英国的影响是: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说的就是罪恶的黑奴贸易。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争夺海外殖民霸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