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3664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民法大全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人认为不亚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下列属于其影响的是( ) 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是近代西方司法原则的主要源头 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武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民法大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民法大全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武器,是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主要源头; 的说法是错误的,民法大全为西方法律体系奠定基础,而不是西方政治制度。所以答案:选 D

2、。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民法大全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 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由此可见当时( )。 A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D作者对辛亥革命支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从材料的描述中壳子,乡村知识分子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情况下,没有采用最新的公历,而沿用农历,仍使用清朝末帝宣统

3、的年号,并称辛亥革命为 “变乱 ”,都反映出作者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选择 A项。材料中无法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且对外国东西全然排斥,可排除 B、 D两项,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 ”,反映出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可排除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外来技术的传入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答案:

4、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时期,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明代手工业的发展 福州船政局是 1866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而设立的,由法国人日意格、德克卑主持建厂和造船,还雇佣几十名法国工匠。 1869年造成的第一艘轮船 “万年清 ”号下水。此材料表明 ( ) A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B船政局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初衷 C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D船政局创办以后完全被外国人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

5、的就是自强、求富,维护清政府统治。 ACD 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 在一场有关 “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 ”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结论 依据 A 到过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B 到过 1519 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C 没有到过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D 待考证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料的应用问题。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但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是

6、麦哲伦一定就到过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 行时途经印度也不能说明到过印度;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 前死于菲律宾也不能说明麦哲伦一定没有到过印度。所有的结论都要参考麦哲伦航行前的有关史料,多方面论证。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麦哲伦环球航行 有人曾评价说: “人们通常说中国 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于若干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 ”促使 “中国从此觉醒 ”的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根据所学知

7、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促使 “中国从此觉醒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曾有过海洋文明,但后来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 A古代中国缺少开拓意识 B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C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 D “重农抑商 ”观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A、 D两项表述明显错误, BC 相比,C 项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排斥海洋和商业文明,是这一现象的根源,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8、”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 “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 ”“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分别指 ( ) 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C精耕细作、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 “集体经济 ”、 “家庭经营 ”、 “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 ”即可判断本题主要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选择 B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经济组织 小农经济、集体经济

9、 据礼记 月令 载: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 ”礼记 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 “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规定无异会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B项说法无材料无关; C项说的似是而非,在规定 的程序上完成的产品产品质量会高,但是很难有新产品; D项说法是错误的。

10、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认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在经济方面形成完整的 “世界史 ”的标志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形成密切的交往,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世界市场,在经济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史 ”。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资本

11、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 ”这段话表明了 ( )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 与被监督的关系 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在多党合作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各党都有自己的组

12、织制度,排除含 的选项。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宪法最先是中共 中央起草,然后是北京 500多名高级干部讨论,全国 8000多人讨论,然后是三个月的全国人民讨论,最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00多人又讨论。这表明( ) A宪法由中国共产党制定 B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我国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D宪法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中宪法经过广泛的讨论可以体现出其民主性, D项正确;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A项不正确;宪法的性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 项不正确;我国实

13、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直接民主,C项不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宪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 “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 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8.9% 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 ”,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 “短缺经济 ”。这一时期指的是: (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材料 “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

14、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 “短缺经济 ”体现了当时中国经济刚刚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是一五计划时期,因为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1953年 6月 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 “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这表明新中国 ( )。 A放弃了 “一边

15、倒 ”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 “1953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 ”可知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两极对峙,中国奉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A、 C错误; D项材料没有体现; “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表明新中国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曲笔,是历史编纂术语,古时

16、指史官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据考证,古代官修正史中,曲笔现象十分普遍。曲笔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官僚政治的强大 B修史者的素质与道德参差不齐 C儒家文化的影响 D古代政权的专制和高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政治因素是曲笔产生的主要因素。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研究历史 研究历史的方法 曲笔 恩格斯说: “铁已在为人类服务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项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下列最能反映出铁的 “革命作用 ”的是 ( ) A促使了铁犁牛耕

17、技术的推广 B加速耕地的大规模开发 C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D促使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革命作用 ”是指铁器为农业生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铁器的出现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的前提条件,所以答案:选 D, A项说法正确但其不是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化的表现, BC 两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有人在编撰 “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与婚姻发展史 ”时,依次选取了: “五四 ”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1920 年的征婚广告 上海 “摩登女郎 ”的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

18、原因是 ( ) A女性思想的解 放 B社会政治运动的冲击 C商品经济和工业化的冲击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婚姻习俗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而 ABD包含在 C项之中。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 1930年 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 “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的号召。这属于 ( ) A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B脱离实际的盲目行动 C符合国

19、情的革命计划 D革命探索中的谨慎策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有效获取材料中的信息。从时间上看,当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敌人在城市里面的势力过于强大,农村的势力比较薄弱,是基本的革命实际;而材料中 “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的号召显然是无视这种实际的 “左 ”倾冒进行为。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时期 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办实业之工商 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 “创举 ”反映了 ( ) A清朝统治者重视洋务运动 B爵位制度特殊时期有所变动 C

20、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末随着近代企业创办,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改变。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清朝末年,注重发展实业。这说明了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其它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化 洋务运动 美国宪政历程载:美国自立宪以来,先后经历了南北战争、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水门事件等重大危机,但却没有因此出现独裁和专制暴政。据此分析,没有 “出现独裁和专制暴政 ”主要取决于( ) A两党轮番执政 B总统政治素质高 C全国人民的监督 D分权制衡的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美国 1787年宪法

21、。根据 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有效地防止了权力的集中,从而使美国没有“出现独裁和专制暴政 ”。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的原则 1961年 3月,中央正式向全国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第 40 条规定: “要保障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包括房屋、家具、衣被、自行车、缝纫机等,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 ”此项规定 ( )。 A有助于克服平均主义 B承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C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D扭转了农村工作中的 “左 ”倾错误 答案: A 试题分析: C选项明显错

22、误; B选项中生产资料私有,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存在,而中国 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允许生产资料私有; D选项中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身就犯了左的错误,所以为人民公社化运动颁布的法定当然纠正不了左的错误; A选项是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平均生产资料,主要是劳动力,而如果连个人生活资料都平均的话,那就成了绝对的平均主义。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 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 2月或 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 人即为

23、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 10年(或 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 10天内离开城邦。材料说明古代雅典 ( )。 A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B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公正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材料 “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 10 天内离开城邦 ”体现了陶片放逐法的弊端和不完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陶片放逐法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

24、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欧共体、日本和不结盟运动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C 项图片无法体现; B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十月革命的亲历者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 “愿望 ”应该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获得 “面包 ”与 “和平 ” D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25、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解。由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得知是获得 “面包 ”与 “和平 ”。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 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说: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 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包括 (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 D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社会变化因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从中国内部找原因,故应

26、排除外部因素的 D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 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的影响 综合题 ( 22分)农村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这类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乡村集市的涵义,成为州县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

27、为乡村的一部分,而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宋神宗熙宁年间,全国各地乡村都编排保甲,按时教阅,而对 “诸城外草市及镇市 ”虽也编排保甲,但不把它们 “附入乡村都保 ”,亦不按时教阅,而是与城市坊郭户一样,受厢的管辖,而在没有厢制的州县,则直接受县的管辖,同乡村完且脱节。 农业科技史话(上)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草市发展的表现。( 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分) 材料二:从 19世纪下半叶,到 20世纪中叶,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等沿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特别是内地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总之,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缓慢。 ( 2)结合所学知识分

28、析 19世纪下半叶到 20世纪中叶,我国内地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简述 城市化发展缓慢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 8分) 材料三 1949 2013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答案:( 1)表现:一部分发展为居民点,形成新的城镇;一部分发展为新的商业区,成为州县城市的一部分,政府按城市模式进行管理( 4分) 影响:突破了 “市 ”在空间的限制,方便了交易,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城市规模扩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4分) ( 2)内地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军阀割据或战争; 自然经济解体缓慢

29、,工业化程度很低。(每点 2分,共 4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对民主革命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整体慢,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每点 2分,共 4分) (3)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每点 2分,共 6分,其中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材料 “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到宋代

30、,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对于这类草市,宋政府并不把它作为乡村的一部分,而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 ”可以得出宋朝草市发展的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草市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内地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军阀割据或战争;自然经济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等。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回答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 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 ( 3)本题主要考察对图标信息的获取能

31、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标可以看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间点 1949新中国建立以来。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发展状况;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到 20世纪中国社会 19世纪下半叶到 20世纪中 国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 ( 13分) 2014年是中法建交 50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

32、 “中法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戴高乐着力调整法国对外政策。他说: “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乎整个中国都集合在中国政府之下,它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法国)必须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 ”1963年 10月,戴高乐授 权前总理富尔携带他的亲笔信到中国,代表他同中国商谈两国关系。在双方就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达成默契的前提下,同意法国提出中法先建交而后法国同台湾断交的方案。 1964年 1月 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说: “这是基于事实和理智的影响日益加强,相

33、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迟早会仿效法国。 ” 摘编自张宏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 (4分 )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建交产生的历史意义。 (6分 )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一次聚会上 他引用了唐代诗人(实际上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的一首诗,可谓时下中法关系的一个隐喻: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中法关系:一山放过一山拦 (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并加以说明( 3分) 答案:( 1)背景: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4分) 意义:是法国摆脱美国控

34、制,发展独立外交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局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6分) ( 2)材料二认为中法关系不会一帆风顺的。(言之成理即可。建议从两国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国家利益等方面考虑)(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乎整个中国都集合在中国政府之下,它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法国)必须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 ”“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中可总结出答案:;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出中法建交产生的历史意义。 (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探讨问题。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这样的

35、评述题目,首先要从 材料中找出中法关系不会一帆风顺的;其次要主要从两国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国家利益等方面考虑,来分析中法关系不会一帆风顺的因素。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法关系的发展 ( 15分) “中国梦 ”,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 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 1)结合你的理解,简 述 1937年 1月 “红星照耀西方 ”的原因。( 2分) 材料二

36、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的梦想 (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能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 4分)。 材料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37、 1979年 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l987年,中共 “十三大 ”确立了 “温饱 (到 1990年 ) 小康 (到 2000年 ) 基本现代化 (到 2050年 )”的三步走战略。 何爱国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 “小康战略 ”提出的时代背景( 6分)。 ( 4)对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认识, 观 点一是 “中国不可能复兴,因为它存在太多的麻烦问题。 ”观点二是 “中华民族必然会崛起和复兴,这是历史的必然。 ”依据这两种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分) 答案:( 1)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初步

38、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分)。 ( 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 (民族认同感 );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每点 2分,共 4分,答对两点即可) (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 拨乱反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6分) ( 4)尽管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会遇到太多麻烦,但是我们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必然能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分,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材料中的

39、关键时间 1937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6年 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1936年底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这些都使中共的国际地位提高。 (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 “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 ”“国 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 ”“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 ”中可以说明抗日战争能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的原因。 (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 ”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 ( 4)本题考查学生辨别基本观点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某些观点并作出科学的评价。首先要明确观点:要认识到存在复杂的问题,但坚信历史潮流的不可逆转;然 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你自己的观点就可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抗日战争 抗战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