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3665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C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D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认识理解。依据所学可知,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度,选项中体现这一内容的是 B项。 A指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是指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下的政治关系;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

2、、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 下列对图 1、图 2、图 3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图 1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 2的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 3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经济结构变化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A错误,因工业革命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逐渐成为主导,传统的农业地位下降。 B正确,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业获得飞速发展,农业也得到改造,服务行业获得一定发展。 C正确, 20世纪 90年代,在

3、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在美国出现了 “新经济 ”,即知识经济。 D正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故应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经济 ”的出现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 中力量优先发展:(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更是落后。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连一个洋丁都不能制造。因此, 1953年,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第

4、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鞍钢等一批重工业建成投产。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故应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 ) A片面强调公有制 B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 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是一大二公,片面强调公有制。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超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分析选项, 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歌曲小燕子,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 “小燕子,告诉你 ,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可知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情况。一五计划,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符合题意,故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社会

6、主义建设的起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汽船船长 空姐 汽车售票员 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 汽船船长 火车司机 空姐 C汽船船长 火车司机 汽车售票员 空姐 D汽车售票员 空姐 汽船船长 火车司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成就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 1807年发明的,、火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 1814年发明的,都是第一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是德国人卡尔 本次 1885年制成的,飞机是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

7、的。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理解。题干材料中的 “象牙 ”代表的是经济现象, “圣经 ”代表的是文化现象。题干的意思是象牙的易手表明欧洲与非洲的经济冲

8、突依然存在,而基督教却逐渐被非洲人所接受。再分析选项, 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刘少奇在建国后的一次会议上说: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建国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与理解。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刘少

9、奇在报告中指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故应选 B。 A是 1945年召开的,应排除; C是 1978年召开的、 D是 1992年召开的,均不能,因刘少奇早在 1969年已逝世。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探索与失误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 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和

10、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烟台等 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张经济活动的权限。故应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亚当 斯密说: “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 “发现美洲 ”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掌握。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一块大陆,哥伦

11、布认为是印度。后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 维斯普奇证明实际上是一块 “新大陆 ”,后以其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州,即 “美洲 ”。所以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的开辟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16世纪欧洲的市民 ( ) 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高的利润 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火车、汽船是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题干要求的是

12、16世纪的情形。故含有 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其主要成就有 电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发展 电讯事业的广泛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主要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及新的通讯手段应用。故 均符合题意。故应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3、 1912年 4月, “泰坦尼克 ”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使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航线经过地中海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成就及航路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电灯、无线电报等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有可能出现在 “泰坦尼克 ”号上。电视是 20世纪 20年代中期出现的,故不合题意。 “泰坦尼克 ”号客轮是横渡大西洋大西洋到达美国的,故不会经过地中海。故应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工业革命结束了

14、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 “转变 ”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 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民族主义萌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表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 C项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B是新航路的开辟; D与题意不符。故应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引进来 ”战略引进的东西不包括:( ) A资金 B先进技术和设备 C先进的管理经验 D西方资本主

15、义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理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行改革,引进技术、设备、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故应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的改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大跃进 ”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16、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工农业“大跃进 ”的高潮,出现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的口号。故应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探索与失误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 诗中反映的上世纪( 20世纪) 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材料反映的是 “大跃进 ”时期的情况。依据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原因。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17、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 “大跃进 ”的高潮。故出现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 A 不是主要原因; B、 D 不合题意。故应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探索与失误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春秋战国时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那时候的农民,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

18、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贡赋。这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下,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故 符合题意, 表述错误, “全部 ”不符合实际。故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掌握。图中的农具是曲辕犁。依据所学可知,这种生产工具出现在唐朝时候的江东地区,便于水田的耕作。西汉的时候主要是耦犁、耧车;曹魏时候是翻车;南朝时候是耕耙技术。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19、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 产武器等军用品。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 )。 A官营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小企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状况。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三种形态:官营、民营与家庭手工业。其中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及政府部门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军用品由国家控制,在官营手工业中生产。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是自用品,很少在市场上流通。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在市场上流通。故应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古代中国经济

20、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 “机户 ”开设的机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能力。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 手工工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种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分析选项, D 项表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1、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加速 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小农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入侵而出现的。故含有 的选项均可排除,即排除 A、 B、 C三项。故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 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使

22、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拉大了与西方的 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更重要的是造成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所以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变封建制度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科技 D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更为严重的内忧

23、外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正如曾国藩所言 “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以维护统治。所以, A错误, B符合题意, C只是手段, D也是为了维护统治。故应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 A辅助军事工业 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时期民用企业的认识与理解。洋务派所创办的军用工业,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而遇到严重的资金问题,于是,为

24、解决这一问题,洋务派又以 “求富 ”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解决军用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问题。故应选 A。 B不是直接目的, C与 D只是客观上的目的。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 D洋务企业的诱导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注意此题是逆向选择题。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进程由于鸦片战争的进行而被打破。故 A错误,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故应选 A。

25、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由于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是,洋务派开办的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准备了人才,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刺激作用。故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预自强而不强 ”的结局,从根本上

26、说是因为:( ) 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 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由于地主阶级顽固派的阻挠、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及经营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没用对封建制度进行根本的变革, “布新而不除旧 ”,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故应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洋务运动 “一战 ”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A面粉业与榨油业 B烟草业也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 D纺织业与面粉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27、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掌握。 “一战 ”期间,由于国内外的有利因素,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1912年 -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 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 1.3亿元。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故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的春天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 ) A买办资本 B日本资本 C民 族资本 D官僚资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

28、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乘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恶性膨胀。相反,民族企业却日益萎缩。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曲折的发展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 孟子 滕文公上 材料二 “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 史记 商鞅列传 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此其分事也 ”。 墨子 材料四 春耕夏耘 ,秋获冬藏 ,伐薪樵 ,治

29、官府 ,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 , 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赋 ,赋敛不时 , 朝令而暮改。 西汉 晃错论贵粟疏 (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1分)材料二反 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 2)材料三反映了古代社会什么样的经济生产方式?( 1分)依据材料四,概括古代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不得照抄材料原句)( 4分) ( 3)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 “重农 ”政策,根本目的何在?( 2分)封建统治者亦会针对土

30、地兼并问题采取一些抑制措施,请举一例说明。( 2分) 答案: ( 1)土地制度:井田制( 1分)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 1分) 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或答:生产力的提高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1分) ( 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 1分) 生活状况: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答到 2点即可得 4分 ) ( 3)确保赋役的征派,维护封建统治;( 2分)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回答时,一方面要紧扣材料,另一方面

31、要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材料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表明这一土地制度是指井田制。材料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此其分事也 ”则反映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分析原因要结合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解答。 ( 2)本题也是考查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题主要考查经济方面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革。结合材料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 ,多治麻丝葛绪捆布 ,此其分事也 ”可知生产方式的变革

32、。结合所学回答状况。 ( 3)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及其作用,回答时要结合我国封建 经济的特点。重农政策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保证国家有充足的兵源、足够的劳役、徭役的征发,同时又稳定的赋税来源。从巩固统治。第二小问结合封建土地制度的弊端,联系历代的经济措施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制度 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制度 “重农抑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 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投资及拥有纱锭情况简表 企业类型 1913年开工纱锭数 1913年织布机数 1914年厂平均拥有纱锭数 外 商 338, 9

33、00锭 1, 986台 51, 664锭 华 商 484, 192锭 2, 016台 23, 686锭 材料二 1911年至 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 72家,平均每年设厂 24家, 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 183家,平均每年近 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 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 21家,产纱锭 503104枚,到 1922年纱厂增加到 65家,当年共产纱锭 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 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 1912年的 180万吨,仅增加到 1919年的 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

34、表(单位:家) 省 区 直隶(含京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陕西 其他 各省 工厂数 455 155 42 33 31 20 19 19 3 5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区兴起?( 3分) ( 2)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棉纺织业状况如何?( 2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4分) 答案: ( 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1分)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2分) ( 2)状况:华商投资增加,总规模超过外商,棉纺织业发展情况较好。(

35、 2 分) 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前后,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侵略等。( 4分) ( 3)规模小;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大多分布在沿海、沿长江地区。(答到 2点即可得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分布特点。回答本题主要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世纪60、 70年代,由于沿海地区受侵略较早,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等原因,民族资本首先产生于这一地区,如,上海、广东等。 ( 2)本题主要考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及其原因。分析状况

36、要结合材料,如材料所体现的企业主体、企业规模数量以及部门等方面回答。分析原因要结合所学,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归纳总结。外部要注意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特点,内部要注意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变革。 (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回答时一方面要结合材料,另一方面要结合所学。从材料所提供的数 据、区域、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等方面归纳总结。如材料 “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 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 21家,产纱锭 503104枚,到 1922年纱厂增加到 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 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 180万吨,仅增加到 1

37、919年的 330万吨。 ”就体现了规模、行业等特点。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的春 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 (以下简称企业 )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 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营单位。企业的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权。 第七条 企业买行厂长 (经理 )负责制。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五条 各企业有权自行选择供货单位,购进生产需要的物资。 中华人民

38、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988年 ) 材料二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 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三 如果说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 “人治 ”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则要求经济管理由过去比较注重政策优惠和 “个人魅力 ”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总之,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 (美)尼古

39、拉斯 R 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是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决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意义?( 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创和深化阶段,政府与市场发挥的作用的变化。( 6 答案: ( 1)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8分) ( 2)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 1分) ( 3)变化: 初创阶段,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较

40、大;深化阶段,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同时继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主要围绕所有制形式、企业的经营管理、分配方式等方面展开。解答时注意联系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 (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依然坚持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 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1992年,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

41、场经济体制,这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材料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 ”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特点。结合题目的要求 “初创 ”和 “深化 ”阶段,联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如 “在初创的市场经济阶段,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者的 人治 起了相当大作用的话 ”、 “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 ”、 “以 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作为改革的战略取向,中国经济体制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有生命力,才有可能成为当代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体制之一 ”归纳总结。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