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3666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一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与材料中的前两者的现象不符合。 CD两项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史实不符合,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小农经济,不是纺织业也不是商品经济,所以排除 CD两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发展的特点 “

2、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 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 ) 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各种 “洋货 ”只有在鸦片战争后才会大量传入中国,因为此前中国的明清政府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仅在广州一口通商,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行的变化 下列言论中能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婚姻特点的是 ( ) A “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 ” B “我是指腹为婚的产儿 ” C “孩儿无知,

3、婚嫁大事全凭父母大人做主 ” D “无媒无凭,就想结婚,甭做梦 ”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我是指腹为婚的产儿 ”明显是旧式的婚姻方式,是不自由的,所以排除 B项。 C项内容反映的是婚姻由父母做主,也与新式婚姻的不符合,所以排除 C项。 D项反映的是婚姻依据媒妁之言,也是旧式的婚姻方式,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风俗的变化 婚俗的变化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 “匆匆匆 !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

4、船 答 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听 “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 ”表明火车的速度极快,经过的一切景物非常多,材料中的 “车轮 ”两个字可以排除 B项的飞机与 D项的轮船。公共汽车此时还没有,所以答案:选择 C项,并且公共汽车的速度也没材料中描述的那样快。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的进步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答案: A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状况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上有抗美援朝、外交上的倒向苏联等,所以 A项正确。 考点:中国近现代

5、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流行语的变化 下列影视作品,标志着我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 ( ) A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小城之春 答案: A 试题分析: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自己人拍摄的电影,所以它符合题干的要求,故答案:选择 A项。 B项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CD两项都在 A之后。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们娱乐方式的变化 电影事业的发展 当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通过互联网相互发送 Email ,这体现了互联网的 ( ) A政治功能 B信息传递功能 C经济功能 D娱乐功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明显错误,年轻人间的联系不可能体现政治

6、功能。 C项也是错误项,本材料并没有体现年轻人间的经济关系。 D项明显错误,材料中并有体现出相关的娱乐内容,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互联网的功能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 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 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内容与史实不符合,当时支持新航路开辟的是封建王权,并不是教皇。探险家的

7、主要目的是获得与东方新的贸易路线,以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与原料的需要,所以 C项错误。 D项明显错误,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 “商业革命 ”的表现是 ( )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是价格革命的体现,不是商业革命的体现。殖民者从美洲运回大量的金银等贵金融,造成金银的价格下跌,所以导致物价上涨,这样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故

8、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相关内容。由材料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相关的内容,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所以英女王有此言论。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英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 墨西哥总统费利佩 卡尔德龙在

9、纪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纪念日上发言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 ”能为该观点提供依据的有 ( ) 屠杀印第安人 发现新大陆 沟通欧美文明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交汇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内容一一对应备选项的内容分析得出答案:。今天是种族日对对应屠杀印第安人,美洲发现日对应发现新大陆,两个世界相遇日对应 B欧美文明,此时欧洲的工业文明尚未形成,所以第四不正确,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18世纪中后期,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革命在英国发生,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

10、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材料中所说的是这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革命指什么,由材料中的此革命发生在英国,然后再对比备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备选项中能体现出革命性质的事件只有 C项,它是生产力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特点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 “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段话最能表明 ( ) A电已

11、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剧变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D “电气时代 ”已经取代 “蒸汽时代 ” 答案: A 试题分析: “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中的新仆人表明电力发展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代替人们去做一些日常的事务,故答案:选择 A 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12、 ”,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评价的两个次工业革命的,故答案:选择 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为动力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为动力的。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 “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 ”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 A阐明了 20世纪 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

13、,不是单纯的政治上的外交关系问题,所以排除 A项。 B项是无关项,所以排除B项。 D项为无关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 “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1992 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 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论断深入人心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邓小平支巡谈话内容及其影响,第一中的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是在 1978年,所以排除第一项。其他三项都正确,故答案:选择 B项。

14、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 ( ) A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 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无关项,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只是特色理论中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 A项。 B项也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对外开放,而 B项内容主要反映的是对内改革。 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15、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土地兼并造成了富者有田无力耕,而有力气的农民却无田可耕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土地兼并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16、 ) A高炉炼铁 B淬火工艺 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D灌钢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近现近现的炼铁方法,所以排除 A项。淬火工艺至迟出现在春秋晚期,所以排除 B项。 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是在汉代,不是南北朝时期。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 冶铁业的发展 明万历年问 “瓷镇 (景德镇 )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 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表明流动人口众多。材料听 “瓷镇 (景德镇 )上佣工

17、 ”表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 两项正确。材料中制瓷作坊的雇佣工人众多,所以表明制瓷业发达,所以第 项正确,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 制瓷业的发展 “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 ”( 右图 )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路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历 766年 -779年,唐代宗李豫年号,所以 A项正确。唐代的制瓷业主要是白瓷,故 B项正确。 C项是唐代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纸

18、币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所以 D项与史实不符合,符合材料的要求,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 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明代警世通言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道,一商人在县城如厕时, “偶然官府在街上过 ”,吓得他 “心慌起身 ”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 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 “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材料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农本思想已经出现了动摇,但政府的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所以 A项错误。 B

19、项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符合。 C项是无关项,所以 排除C项。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发展 商业发展受到政府政策的压制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明代苏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唐代关中地区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表格的数据反映自耕农与地方的比重不如佃农与工场主的比重大,这说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与手工业发展繁荣,所以排除 AD两项。 C项宋代的经济发展符合土地兼并的现象,但不符合工场手工业发展的现象。故答案: B项。 考点:古 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

20、度、商业发展、手工业发展 明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 “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 20世纪初有人指出 “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女布 (指土布 )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 l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 “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表现应该是耕织分离,所以答案:应该选取这个方面

21、内容的选项。 A项表明的用洋布少,用土布的多,不能表明耕织分离。选项 B中的现象表明的是妇女放弃家庭手工业而进入工场进行工作,所以也没有体现材料的现象。 C项反映的是在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古代手工业破产,所以符合题干要求。 D项反映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货在中国打不开市场的现象,所以排除 D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答案: B

22、试题分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所以它最早应该出现在沿海的开放的城市,香港在西方入侵后成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所以排除 A 项。 CD两项不具备民族经济最早产生的客观条件,所以答案:选择 B 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 “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 ”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的出现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 “实业救国 ”思潮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为了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倡导抵制外货,爱用

23、国货的现象。 AB两项出现的时间与材料内容要求的时间不符合,所以排除这两项。 C项是无关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下列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 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业救国 ”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起伏不定,在夹缝中生存。实业救国道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受压制而最

24、终走向失败,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 “三大改造 ”和 “一五 ”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 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只是反映了材料中的三大改造的内容,没有反映 “一五 ”计划中的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所以排除 B项。 C项为三大改造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C项。 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只涉及到经济建设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建设与统一

25、问题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 ”计划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 )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提出 “多快好省地 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共八大召开于 1956年,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提出是在家年,所以第二项错误。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是的年大跃进总路线的内容,所以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

26、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世纪 5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改革到了一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中心环节,所以排除 A项。 B项是改革后期的具体改革措施,所以排除 B项。 C项是改革的原则,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 综合题 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分 )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

27、得雇佣佣工李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 250文。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 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887年 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 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 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 4分 ) (2)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 (2分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 瑞蚨

28、祥创办的原因有哪些 (6分 ) (3) 根据青岛瑞蚨祥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说说 1912年至 1925年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分),扼要指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 答案:( 1)资本主义萌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分) ( 2)民办(商办)、官办企业。( 2分) 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受通商口岸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6分,答出 3点即可) ( 3)变化趋势:短暂的繁荣(或短暂的春天 ,或出现了兴办实业的高潮)( 2分) 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

29、。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欧洲列强忙于 “一战 ”,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 6分,答出 3点即可)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有关于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的问题,解决本题首先需要依据材料中的时间来分析,然后再结合材料中的 “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孔入煤场工作 ”等相关内容分析。材料的时间是清朝,所以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现象应该是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的微 弱,不足分解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所以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 ( 2)第二问,有关于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

30、业的问题,可以依据这些人的阶级属性分析出来,尤其是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所以他的企业性质有两类,一类是洋务的军工企业,一类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由材料中的 “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 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可知这类企业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材料中的 “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 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 ”表明瑞蚨祥是民办的民用企业。依据材料中瑞蚨祥兴办的时间可以归纳出它兴办的原因。 ( 3)第三问,有关于根据青岛瑞蚨祥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说说 1912年至1925年呈现出怎样

31、的变化趋势的问题,需要正确的把握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特征。 1912年至 1919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间,而 1919年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势力卷土重来,使中国的民族经济又萎缩下去,所以答案:可以据此归纳。有关其变化的原因,可以依据时间来分析。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作用 从生活中寻找 “历史 ”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下列材料中,感受 “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 材料一 材料二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图 1、图 2中所反映的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32、产生了哪些后果 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 (8分 )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 “工业文明 ” (2)图 3、图 4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 这一时期新兴产业有哪些 (6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 3)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6分 ) 答案:( 1) “蒸汽时代 ”( 2分) 1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大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各国逐渐朝工业化方向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社会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纷纷确立。 3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

33、市场初步形成( 6分) ( 2)第二次工业革命( 2分)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力工业(答出 3个即可 4分) ( 3)对科技认识 、对创新认识、对教育认识等(其他角度只要与工业革命有关的都正确。可适当给分)( 6分) 参考: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教育;注意保护环境;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注意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等。 试题分析:( 1)第一问,有关于图 1、图 2中所反映的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问题,可依据材料中前两幅来分析,第一幅图是瓦特与万能蒸汽机,图二是火车机车,所以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动力是蒸汽动力。有关于产生了哪些后果的问

34、题,即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的问题,需要从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回答。 ( 2)第二问,有关于图 3、图 4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的问题,需要依据材料中的后两幅图片的内容分析,第三幅图片是电灯,第四幅图是汽车,这两者都是第二工业革命的产物。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新兴的部门都是重工业企业。 ( 3)第三问,解决此问题,首先要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认识,要正确的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然后从评价中得出启示。这个启示应该是两个方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的主要体现在第一工业革命对人类环境的破坏。积极的启示主要从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世界整体联系增强的影响 等方面分析。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