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甘肃肃南县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 “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说明当时 ( ) A明代棉纺织的发展 B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C南方农业生产比北方发达 D商人买贱卖贵的普遍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北方棉花种植普遍,南方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织布业比较发达,所以出现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大量运往南方销售,而南方的棉布则大量销往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故 B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 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C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A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俄国不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故 B项错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第一次在相对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 C项正确; D项是巴黎公社,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地位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 “
3、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 ”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 B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C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科举制产生于隋唐时期,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因此题干 “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 ”的史实错误;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的积极作用,而题干中的评价过于片面,因此题干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
4、度的演变 科举制 美国 1787年 宪法规定: “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 ) A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B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C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D限制总统行政权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法官任职终身,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司法独立,免受其他力量的干扰,从而更好的保障司法公正,故 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
5、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 “违制 ”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 ”的关键信息可知,违制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 ”,故 A项正确; B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制 不受限制的君主权力极大地损
6、害了商人阶级的利益,当新兴阶级凭借不断集中的财富对制度的影响力积累到相当程度时,亦即他们对专制君主的忍耐到达极限之日,英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地 “迈 ”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决定性的一步 ”是指 ( ) A开辟新航路 B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实现联合 C第一次进行工业革命 D 1688年的 “光荣革命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对专制君主的忍耐到达极限 ”,可知决定性的一步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结束了君主专制,故 D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底特律被福布
7、斯杂志评为 2012年美国最悲惨城市。曾经有 200万人口的底特律,现在只剩下 70万人口。你认为底特律的衰败对它所在的密歇根州在政治方面可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 ) A总统候选人的产生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的产生 D众议员席位分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参议员名额,不论大州还是小州,一律两名,而众议员名额则是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由于底特律人口的下降,导致密歇根州人口总数下降,则会影响密歇根州众议员席位分配,故 D项正确, ABC三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抗日战争 期
8、间,延安 “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 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美国对中共敌后抗战的重视,这是因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的主战场,故 D项正确; ABC 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
9、“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因此 项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故 D 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 是十月革命,发生在 1917 年,巴黎公社发生在 1871年,共产党宣言不可能记载,故 错误,排除。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罗马法专家巴里 尼古拉斯教授说:
10、“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 如果有关形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意愿方面的缺陷(如错误或者恶意),法律后果仍然产生。 ”这说明早期罗马法( ) A外在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贵族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D司法程序缺乏公正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能力,从题干中 “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 ”“使用指定的话语 ”的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注重形式,再从 “如果有关形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意愿方面的缺陷(如错误或者恶意),法律后果仍然产生 ”得信息可以看出早期罗马法外在形式重于实质内容 ,故 A项正确; BCD三项与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
11、,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是德意志帝国时期,指的是18701918 年间, 是美苏冷战造成了德国的分裂,时间是 19481989年间, 是二战结束时,美苏英法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是 1989年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因此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德国的分裂和统一 辛亥革命 10周年之际,梁
12、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的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具有强烈的反侵略意识,这属于民族主义的范畴;从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可以看出国民 的主人翁意识觉醒了,这属于民主主义的范畴,故 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
13、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慢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 ) 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直接管辖 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 ”的信息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密切,再结合题干 “边区 ”的信息,可知是抗战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故 C项正确; A项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紧张,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项不符合史实,
14、排除; D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与材料中 “边区 ”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次国共合作 1762年,约翰 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 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 这 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 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 “威尔克斯与自由 ”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威尔克斯与自由 ”呼唤民主与公平 A
15、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62年权利法案已经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下院不向国王负责,议员由选举产生,国王没有权力剥夺议员的资格,故 错误,排除;从材料中 “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 ”的信息可知 符合题意, “威尔克斯与自由 ”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反对国王对权利法案的践踏,对民主与公平的追求,故 项解读正确,故答案:为 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公元前 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 )
16、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 “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可知这一法令时推恩令,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推恩令 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古代雅 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罗马
17、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人的法律,与雅典无关,故 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民主制,它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故 正确,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 错误,符合题干要求;罗马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故 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因此 符合题意,答案:为 C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直接民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 秦统一
18、后 , “废封建,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AB项表述错误;周代制度并没有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 明清,这一行为实际上是皇权至高无上的一种表现,故 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19、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诗经 大雅上说: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这段诗歌主要说明了 ( ) A分封的依据 B分封对象的主体 C分封的目的 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大宗 ”和 “宗子 ”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这段诗歌主要说明周代通过宗法分封制对国家来进行管 理,故 D项正确;分封的依据是血缘的亲疏,分封的主体是同姓贵族,分封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0、 宗法制、分封制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 “复用西洋历法 ”,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积极主动地接受西方文化 B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 “辩论 ”和 “验证 ”的信息可以看出,康熙皇帝比较谨慎,再从 “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的信息可以看出康熙接受了西洋历法,故 C项正确; 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康熙帝 孙中山在评价 “科举制 ”时说: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 )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的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科举制虽有弊端,但还是培养了大量人才,故 B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19世纪 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
22、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 “秘密 ”不被发掘出来,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商品输出的要求 B垄断贸易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主题干时间 “19世纪 30年代 ”,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 场,因此题干中的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商品输出的要求,故 A项正确; BCD三项是 19世纪晚期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
23、,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商品输出) 历史的发展似乎故意和这位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开创者 俾斯麦,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在很多问题上与俾斯麦分歧严重。 1890年, 75岁的俾斯麦被迫辞职。这说明了( ) A依据 1871年德意志宪法德皇有权罢免宰相 B未经联邦议会通过,威廉二世辞退俾斯麦的做法 有违宪法 C依据 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俾斯麦任期已满 D共和派势力削弱,君主派占上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当德国皇帝与宰相发生分歧
24、时,其结局是宰相的被迫辞职,这说明帝国皇帝的权威高于宰相,结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项正确; BC 两项与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内容不符,排除;德国不是共和制,而是君主立宪制, 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 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 )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
25、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可以看出伯利克里强调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体现了公民意识,故 B 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公民意识 一篇发表于 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 ) A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革 D金融资本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
26、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文章的五个部分 “纯封建制渐归消灭 ”“地权集中、农民离散 ”“劳力锐减、熟荒骤增 ”“高利贷制变本加厉 ”“农产商品化的加速 ”都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故项正确; A D三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国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公元 67 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 “成熟 ”和 “重大发展 ”分别指的是 ( )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卿世 禄制被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
27、被彻底废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元 67 世纪,民法大全颁布,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同时期的中国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故 A项正确;中国的世卿世禄制并没有废除,故 B项错误;罗马成文法的颁布,始于公元前 5世纪的十二铜表法,故 CD两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民法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 2月或 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
28、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 10年(或 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 10天内离开城邦。材料说明古代雅典 ( ) A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B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体现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和直接民主制,它容易造成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再结合材料中 “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 10天内离开城邦 ”的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故 A项正确; 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B项错误; 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
29、政治的弊端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权威 B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 责 C 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 D 19世纪晚期的德国议会对政府限制作用有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项符合史实,排除;根据美国 1787年宪法,总统与国会是一中相互制约的关系,总统不向国会负责,故 B 项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干要求,故 B项正确;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议员选举产生,总统向议会负责,故项符合史实,排除; 19世纪
30、晚期德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议会对政府限制作用有限,故项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法美德代议制的特点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1875年宪法、 1871年宪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下列事件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 北约组织成立 欧共体成立 杜鲁门主义实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北约组织成立成立于 1949年,欧共体成立于 1967年, 1947年杜鲁门主义实施,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故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
31、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的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北约、杜鲁门主义 1880年 7月法国政府规定: “凡 1880年 7月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项与题干中 “被赦免者有君主派人士 ”的信息不符,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
32、息,故 A项错误; B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无法体现,故 B项错误; 1880年的法国已经确立了共和制,这种大赦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能缓和社会矛盾,进而来巩固共和制,故 C 项正确; 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巩固 从 1872年到 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 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答
33、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0世纪初,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已经沦为了洋人的朝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意识到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清政府,才出现了题干中的这种现象,故 B项正确; A项与题干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辛丑条约 综合题 ( 10分)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 “改制 ”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 “新 ”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新 ”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 了四次
34、币制改革。公元 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 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 10年,推行总名为 “宝货 ”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 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 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 ”与重五铢的 “货泉 ”。 “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 ”。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4分) ( 2)根
3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8分) 答案: (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 “新 ”朝形象,巩固政权。 (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试题分析:( 1)目的结合材料中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的信息可以归纳出缓解社会危机;再结合“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的信息,结合改革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其目的,可归纳出树立 “新 ”朝形象,巩固政权。 ( 2)原因依据材料来归纳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 4个要点,划分材
36、料层次,逐层归纳,注意前后联系,可归纳出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中国的改革 王莽币制改革(课标外)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哈尔滨第六中学的前身是从德女子中学。 1924 年,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朱雅志、付润成等人募集经费,准备振兴国民教育。他们找到了哈尔滨东 省特别区的市政管理局,局长马忠骏非常支持这一 “爱国举动 ”,他的夫人刘秀颖女士思想前卫,希望妇女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对兴办女子学校满腔热情,积极奔走。闻听要筹建 “女中 ”,时任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朱庆澜大力协助,他对
37、担任哈尔滨自治临时委员会的委员长傅润成讲:要办成一所有影响的学校。为建女生学校,朱雅志等人设立了董事会,傅润成任董事长,刘秀颖是董事会的校董。当时人们习惯把从德女子中学称为 “女中 ”。 女中创立于 1924年 9月,校址在道里西十三道街路北,中央大街与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 )的中间(在现道里区哈尔滨铁路五中处) ,是一所初级中学。女中初创时学生达到 40余人。学生年龄从十岁至十五六岁不等,按年龄分作 3个班级。 女中当时的课程设置有国文、美术、英语、体育、公民教育、商科。校歌是 “从德兮,松江滨,广厦宏开,气象新,学子莘莘,先生谆谆。莫道女儿身,亦是国家民,养成了勤朴敏捷高尚德,方为一个完全
38、人。 ”女中初创时的校训是 “诚敬勤朴整洁贞顺 ”。当时女学生在校生变数非常大,不少学生不到毕业就中途退学,多是回家结婚而终止了学业。 女中毕业的学生多从事教师工作,这一时期培养出了日后有 “30年代文学洛神 ”之美誉的萧红。还有女中的 “五虎将 ” 上世纪 30年代的最红体育明星,她们是孙桂云、刘静贞、吴梅仙、萧淑苓、王渊 依据材料并结合 20世纪初 20 世纪 20年代历史,就从德女子中学的办学宗旨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要求观点明确,符合材料提供的信息( 3分);论证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史实( 6分,政治、文化各 3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分。 试题分析:
39、本题属于观点评论型开放性设问,没有唯一标准答案:,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首先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改观点必须紧扣从德女子中学的办学宗旨;其次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 20世纪初 20世纪 20年代历史来分析,注意联系这一阶段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新文化运动等,来说明这一宗旨即可,注意论证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实,进行多角度说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年民
40、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春天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不同阶级为民族独立 与国家富强走过不同的道路。 材料一:某学者撰文说: “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 (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孙中山曾经被称为 “疯子 ”,后来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这种现象 这次转型的结果是怎样的? (6分 ) 材料二:我们当时对于创造革命根据地与进行长期游击战争的思想与认识十分微弱, 而南下向广东进发。 ,因而
41、南昌起义的部 队大部分遭受损失,仅留了一部分力量与毛主席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在井冈山会师,才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贺龙回忆 “八一 ”南昌起义 (2)材料二中毛泽东在湘赣山区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该道路的最终实施情况如何? (6分 ) 答案: (1)孙中山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这在两千多年封建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必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2分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谁要是再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必将遭到国人的唾骂。 (2分 )失败,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分 ) ( 2)井
42、冈山根据地。 (2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 (2分 )中国共产党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分 )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从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统治和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这一角度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来分析,可归纳出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谁要是再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必将遭到国人的唾骂;第三小问从辛亥革命的结 局来分析,可归纳出这一转型以失败告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2)第一小问直接结合教材知识可归纳出井冈山根据地;第
43、二小问联系中国的革命道路,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可归纳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第三小问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思考,可归纳出中国共产党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 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
44、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 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 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 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 “本业 ”者 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 “末业 ”者 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 材料四 :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 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
45、面的问题?( 4分) ( 2)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 4分) ( 3)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 4分) 答案: ( 1)问题:等级制度的划分;官吏的任免 ;对工商业的态度;限制贵族的权利等。(任答 2点给 4分) ( 2)特征:梭伦:中庸和不偏不倚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分)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 2分) ( 3)影响: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2分)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分) 试题分析:( 1)相同点对比材料一二进行归纳即可,从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
46、级 ”“设立 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归纳出等级制度的划分;从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 ”“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 以随时任免调职 ”归纳出官吏的任免;从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 鼓励橄榄油出口 ”“凡从事 “本业 ”者 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 “末业 ”者 入官府为奴 ”归纳出对工商业的态度。 ( 2)梭伦改革的特点从材料三中 “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 ”的信息概括出中庸和不偏不倚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变法的特点从材料四中 “诚信 ”“商君能令政必行 ”的信息可归纳出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 ( 3)直接联系教材知识来作答即可,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有利 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世界的改革 梭伦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代中国的改革 商鞅变法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 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