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5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A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哲学是 “科学之母 ”是 “科学之科学 ” C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D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文中从数学统治了哲学,到心理学统治了哲学,再到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反映出具体科学的发展进步对哲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
2、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C 与题意无关, B表述错误。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苏格拉底有个著名的三段式推理: “凡是人都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下列说法与此三段式推理所体现的哲理相近的有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数列 2 ( n1 )与 10的关系 单人不成阵,独木不成林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凡是人都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要求我们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 符合题意。 体现了唯物
3、辩证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舍去有 的选项。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根据统计预测, 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 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 “交通体制 ”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舍去有 的选项。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 “交通体制 ”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体
4、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和认识的来源。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条件性,系统优化方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汝南县金铺镇一位民间艺人成功把陶瓷与麦秆画这两种古老艺术,通过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研发出陶瓷麦秆画工艺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说明艺术创作可以 依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 摆脱现实的制约,生产出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形态 改变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实现主体的创作意图 充分运用客观条件,对客观对象进行创造性加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都否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民间艺人把陶瓷与麦秆画这两种古老艺术,通过现代
5、科技完美结合,研发出陶瓷麦秆画工艺瓶,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情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据 “巴纳姆效应 ”,人往往具有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星相学 ”正是钻了 “巴纳姆效应 ”的空子,让部分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 “平均描述 ”的陷阱。从哲学上看,这些中学生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B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6、相互转化 C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否认了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特殊本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表述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BC 与题意无 关。 “星相学 ”正是钻了 “巴纳姆效应 ”的空子,让部分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掉入 “平均描述 ”的陷阱,是这些中学生否认了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过去几年一系列的近距离飞越考察过程中,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确认在土卫二星球的南极地区存在巨大的水汽 “喷泉 ”,科学家发现其喷出的物质中除了水和有机物之外还有盐分,这可能暗示其地表下方存在一个巨大
7、的地下海洋。可见 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能力 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 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作出精确反映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表述错误,科学仪器是在人的操作下进行工作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符合题意,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从 “发展才是硬道理
8、”到 “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从 “国富 ”到“民富 ”的转变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B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条件性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与题意无关。 B表述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客观性。 C表述错误,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 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9、即真理只有一个。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 下表是 2008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情况,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的适时调整。 从哲学角度看,这些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实现最优目标 坚持全面观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成功实践要以科学规划为根本立足点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舍去有 的选项。 表述错误,成功实践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立足点。舍去有 的选项。我国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的适时调整体现了 ,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一切从
10、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美国苹果公司在上世纪 90年代曾陷入困境,濒临破产。之后通过创新,产品开发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注重微小细节,连续推出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奇迹般重新崛起。这告诉我们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 与规律 立足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前进性和曲折性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 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表述错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是量变和质变,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趋势。美国苹果公
11、司的起死回生,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的否 定观。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 ”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夸大了信念的作用,信念只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不是决定力量。 表述
12、错误,否认了发展的方向性,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才是发展。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质变包括发展和倒退。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体现了 ,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用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目前,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 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这表明 A超越现实的科学构想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符合客观规律的构想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C实践科学构想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D科学实验推动人类实践能力和认
13、识水平提高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表述错误,超越现实的科学构想源于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表述错误,夸大了意识(构想)的作用。 C表述错误,实践科学构想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体现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科 学实验。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 “实施海洋开发 ”战略,到党的十七大提出 “发展海洋产业 ”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 “建设海洋强国 ”战略,我们党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这一过程体现了 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14、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们党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认识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符合题意。 表述不科学,正确的理论才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理论是主观与客观相背离。 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途径不止实践。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否定,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
15、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 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研究中,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体现了做事情要善于抓住在重点, 符合题意。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体现 了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符合题意。 与题意无关。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主要矛盾
16、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下列观点在世界观上与此相一致的是 A “未有此气 已有此理 ”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 C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答案: A 试题分析: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显现,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A符合题意。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
17、主观精神。 BCD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 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人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 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 “发展的哲学 。这说明 A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答案: B 试题分析: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说明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8、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A表述错误,哲学为人们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具体科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C 表述错误,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表述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B符合题意。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是什么。 一位哲学家说, “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 要性。 ”这一观点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
19、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此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 ”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道德)第二性。 符合题意。 表述错误。 与题意无关。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形而上学
20、唯物主义的特点。 2013年 2月 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这一突如其来的 “天外来石 ”究竞是何方神圣,和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多次陨石事件一样,目前仍是个谜。这表明 宇宙的浩渺无际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它 主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天体坠落事件目前仍是个谜,说明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人类的认识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表述错误,舍去。答
21、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出一个 3D模型,然后轻轻按下 “打印 ”健,机器就会使用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粉末材料。 “打印 ”出设计好的产品,这就是 3D打印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 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 ,其理念起源于 19世纪末美国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在 20世纪 80年代数字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得以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 3D打印产业初步形成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 “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体现了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不断运动和变化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22、成功实践要以长远规划为根本前提 A B C D 【小题 2】目前 3D 打印机已被用于各个行业的样品制造,特别是在航天、医疗、建筑、运动、娱乐、汽车和个性化定制等行业,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制造业的历史。由此可见 A人们通过改变事物的形式创新事物发展规律 B科技能将幻想的东西直接转化为现实的东西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人的思维建立起来的 D科技创新与进步能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 【小题 3】 3D打印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 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成形,每一层都有厚度,这使得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上述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
23、辩证统一的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的 D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 : 表述错误,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表述错误,成功实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3D打印, “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答案:选 A。 【小题 2】试题分析 : A表述错误,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表述错误,科技能将幻想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但不是直接转化的,是
24、间接转化的。 C表述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而不是思维的产物。 3D打印机在很多行业运用,说明科技创新与进步能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答案:选 D。 【小题 3】试题分析 : 3D 打印技术,一方面对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这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楚主流和支流,即坚持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观点。 ABC 与题意无关。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 前进性和曲折性,实践的特点,创新的社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一棵紫露草在一个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里被密封了 40年之后,依然长势茂盛。对于这一神奇现象,园
25、艺专家指出,尽管与外界新鲜空气和水分隔绝,但密封的瓶子创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叶子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条件,并且给植物根部提供养分。从中可以看出 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植物与阳光、空气、水分等的联系 构成其变化和发展 系统内部诸要素基于其固有联系按一定方向发生作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只有人才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舍去有 的选项。 表述错误,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联系的环节,是
26、发展的环节,不是孤立的,舍去有 的选项。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观。 老子基于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天道观,提出均贫富的思想,并对当时社会 “损不足奉有余 ”的 “人之道 ”予以谴责。他告诫统治者 “物或损之而益 ”,若效法天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反而有益于统治地位的巩固。上述观点 否认 “人之道 ”与 “天之道 ”的斗争性,倡导 “人之道 ”效法 “天之道 ” 承认 “人之道 ”与 “天之道 ”的同一性,希望统治者遵行天道来治理国家 提出 “物或损之而益 ”,这一思想,承认 “损 ”与 “益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反对统治者 “损不足奉有余 ”,是尊
27、重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体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老子观点: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体现的是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来的。 与题意无关。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 “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这一过程体现了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
28、断积累的过程 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 “扬弃 ”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表述错误,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或波浪式的前进的过程,舍去有 的选项。 表述不妥,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舍去有 的选项。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2012年 3月 14日,十一届 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首次把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总则,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这一调整蕴涵的哲理是 社会意
29、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把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与题意无关。 的表述不科学,事物的发展要通过质变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质变才是发展,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识的过程。 综合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 “中央一号文件
30、”在承继以往 “三农 ”政策的基础上,把科技定位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上要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技推广能力,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结合材料,说明 “中央一号文件 ”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 答案: 运用了联系的思维方法,把握了科技与农业发展 等的关系,系统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方面。( 3分) 运用了发展的思维方法,着眼于长远发展,
31、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3分) 运用了矛盾的思维方法,将科技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同时统筹安排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分) 运用了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在承继以往 “三农 ”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农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提出新的举措安排。( 3分) 试题分析: “中央一号文件 ”把握了科技与农业发展等的关系,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体现了联 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 ” 着眼于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32、题; “中央一号文件 ” 把科技定位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统筹安排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13年 “中央一号文件 ”在承继以往 “三农 ”政策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农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体现了辩证否定观。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概念、发展的普遍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辩证否定观。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 3月 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 7 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近十年来首次低于 8%。从“保 8”到提出 “7 5,小小一个数字的变动,蕴含了众多
33、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欧债危机依然没有根本化解,我们国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审慎确定的一个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社会均衡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我国政府主动调低经济增速的依据。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主动调低经济增速,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分) 意
34、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依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审慎确定合理的增长目标,表明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3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主动调低经济增速,更加注重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2分) 国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时调整经济增长目标以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 2分) 试题分析:我国政府基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主动调低经济增速,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我国政府依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审慎确定合理的增长目标,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主动调低
35、经济增速,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 促进事物发展;国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时调整经济增长目标,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 “先发展,后污染 ”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
36、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 “城市病 ”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 “理想国 ”。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 “城市病 ”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和发展真理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 市发展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
37、只能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要善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3 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 2 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类关于城市建设的真理性认识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 分) 试题分析:明确知识范围,找到与知识点相对应的材料即可。人们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获得每一文明发展阶段的城市发展理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 求和发展真理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城市发展理念经过了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科学完善的过程,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8、。人类关于城市建设的真理性认识要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探索获得,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 “全面深化改革 ”元年 2014 年经济工作定下了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 2014 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 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 2
39、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 GDP 背后的民生。 根据材料,运用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的知识,分析坚持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答案: “稳中求进 ”蕴含了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2 分) “改革创新 ”蕴含了发展具有普遍性,( 2 分)唯物辩证 法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2 分,答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同等给分) 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与 GDP 增长的关系,防止片面强调GDP 增加;( 2分)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或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40、抓住机遇保持 GDP 合理增长;( 2分)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2分) 试题分析:要注意本题有两个问。第一个问要明确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所包括的知识, “稳中求进 ”蕴含了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道理; “改革创新 ”蕴含了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 “稳中求 进,改革创新 ” 蕴含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第二问属于措施类题目,要求运用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要求我们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推进经济结
41、构调整。 考点:本题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 Y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城镇化呈现出加速推进态势,但城镇建设管 理的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3年, Y市市委全会强调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一要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着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二要突出节约集约,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质量和效益;三要突出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
42、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四要突出城乡统筹,更加注重 “四化 ”同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 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五要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推进城镇化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答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该市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该市新型城镇发展的体现。( 3 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该市城镇化管理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前景是好的。( 3 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
43、的必然结果。该市在新型城镇化中着力优化城镇布局,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四化 ”同步,良性互动。 ( 3 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要求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该市城镇化建设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 3 分) 试题分析:明确发展观的内容,找到与知识点相对的材料即可答题。该市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该市城镇化管理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前景是好的,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该市在新型城镇化中着力优化城镇布局,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四化 ”同步,良性互动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该市城镇化建设 突出改革创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体现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