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3682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 9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 “全民归附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他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道、法、儒、墨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 法、墨、儒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 “归附自然的隐士 ”是指道家学派,因为道家主张隐居和亲近自然;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指法家学派,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国家; “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 ”指代表平民利益的墨家学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

2、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则是儒家学派,这一派主张积极入世和加强人的道德修养与教育。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 法、墨、儒各派的主张。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 “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 ”。该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统治者的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答案: A 试题分析: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故选 A; BCD均不是根本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

3、和书画的发展 风俗画。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代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 “天人感应 ”的学说。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 “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这就为君王行使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

4、,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因此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 近代史上,顽固派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说明此人表面推崇孔子,实质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把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

5、和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 和 90年代的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变革,分别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三次运动均倡导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本题应选 D项。前两场运动均由地主阶级发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外来侵略,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故 A项中 “反抗封建专制 ”、 B项

6、中 “全面引进西方文化 ”、 C项中 “发展资本主义 ”的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 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答案: D 试题分析: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即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此题考查的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7、知识: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促进国民思想解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应该是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 “民主 ”与 “科学 ”的主导地位 B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C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D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功绩要准确、全面的把握,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 “前期 ”二字。前期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批判了封建文化,传播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故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

8、文化运动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意思为反对像法国一样的暴力、流血革命。 A、 B与题意相反,材料未涉及民主共和内容,故 A、 B、 D均应排除。 C项的表述与题意一致。 考点:思想 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

9、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再论问题与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但比较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故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如果你是洋务派,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你将得出的结论是( ) A闭关自守 B完全西化 C中体西用 D推介中国文武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史上,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员看到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

10、远远落后于西方,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这些人被称为 “洋务派 ”。故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中体西用。 2009年是陈独秀先生诞辰 130周年,安庆市某中学为举办此次周年活动收集了下列一系列资料。其中能够入选的是( ) A实行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 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 C写出孔乙己等文章,揭露封建礼教 “吃人 ”的本质 D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D三项分别是蔡元培、鲁迅、李大钊的历史贡献。只有 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属于陈独秀的贡献,故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11、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儒家学说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C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工具 D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答案: A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探索救国道路的不同策略,都说明中国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故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与新文化运动对待 孔子的态度。 2010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

12、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艺术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 “一弹,一挥;一横,一竖;一画,一撇;一勾,一点 ”应该理解为是书法艺术,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书法艺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 “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为数学而数学 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

13、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和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 “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可看出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古代科技的特点。 有人认 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汉代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取得了正统的地位

14、,其天人感应学说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故选 D。荀子和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得出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意思是教学的内容是法律,有懂法律的人担任官吏,体现法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强调的是 “仁 ”“仁政 ”,这与材

15、料不符,故排除 A.道家思想强调的是 “道 ”“无为 ”,墨家强调的是 “兼爱 ”“非攻 ”,所以都与题干不符。选 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家。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 “仁爱 ”的思想 B墨家 “兼爱 ”的思想 C儒家 “礼治 ”的思想 D墨家 “非攻 ”的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象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象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要象对待自己一样。这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墨家 “兼爱 ”的思想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16、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 2010年春节期间上演了史诗大片孔子。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学习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当前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其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 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B以 “礼 ”治理国家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答案: D 试题分析:前两项体现在要求统治者的实行仁政, C项体现在教育方法, D项体现了对不同的人都要进行教育,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具有指导意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有教无类。 汉武帝时 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 ) A法

17、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儒生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并适应了时代需要 D继承了先秦的 “民本 ”和 “仁政 ”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的统一服务。董仲舒提出 “春秋大一统 ”“君权神授 ”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因此被汉武帝推崇,并逐步上升为封建统治思想。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董仲舒。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到西汉 “独尊儒术 ”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 答案:

18、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到西汉以来 “独尊儒术 ”的转变说明了思想专制统治的出现,当然这种思想控制的加强是建立在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基础之上的,所以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 说法错误, “独尊儒术 ”并不意味着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答案: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 “独尊儒术 ”。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王阳明 B孔子 C程颢 D朱熹 答案: A 试题分

19、析:心学把 “心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 “心 ”就是 “理 ”的主张;宣扬“心外无物 ”、 “心外无理 ”。 材料中慧能的观点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而是心动 ”和心学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故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王阳明。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天理,灭人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 ”的认识论,“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宋明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旨

20、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所以 C项比 A项更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理学的根本出发点。 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 ) 好看的毛纸张 一叠印刷精美的书籍 一幅名家的文人画 王羲之的兰亭序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改进于东汉,所以 符合史实;印刷术最早发明于隋唐时期,文人画是明清时期绘画的代表性史实王羲之是东晋的大书法家,所以 均因为在三国之后而排除,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明清时期出现了

21、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 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 “宇宙便是吾心 ” C “工商皆本 ”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可以依照题干背景性提示 “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A 项是战国时孟子的民本思想观点, B 项是北宋陆九渊的心学观点,C项是黄宗羲 “工商皆本 ”的观点,符合题意; D项是顾炎武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 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的思想。 “诗言志,歌咏言 ”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

2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是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川为之荡波。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 A项是诗经的作品, B项是汉赋, C项是唐诗, D项是宋词。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汉赋。 综合题 ( 28分)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

23、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 论语 为政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五: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 2分) (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董

24、仲舒的主张?其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分) ( 3)理学被称为 “新儒学 ”,据材料三说明 “新 ”在何处?( 2分) (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 济根源是什么?( 6分) ( 5)材料五中两个人物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4分) ( 6)今天,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儒家传统道德?( 2分) 答案: ( 1)主张: “德治 ”( 2分) ( 2)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10分)影响: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3)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 “天理 ”的高度。 ( 4)主张:批判

25、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 “工商皆本 ”。经济根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6分) ( 5)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陈独秀:对儒 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 4分) ( 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2分)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一中的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可以知道孔子主张为政以善,即为政以德,也就是主张德治。这是孔子在政治上的最主要主张,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统治者应该爱惜民众。 ( 2)主张:注意这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可

26、以推知其主张是 “大一统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结合所学知识应该要将所学的有关董仲舒的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的主张迁移过来。影响:需结合儒家思想的发展角度回答,这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熟练,不难得出答案:。 ( 3) “新 ”的含义:结合材料三中的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之类,无非这理 ”可知理学被称为 “新儒学 ”, “新 ”在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 ”的高度。 ( 4)观点:由材料四中的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和 “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黄宗羲还主张 “工商皆本 ”

27、。经济根源:注意限制性条件时 “经济 ”,所以需要结合明清之际的经济发展来回答。这些主张是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下出现的。 ( 5)这一题首先要判断图片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去回答其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一般的教材上都出现过这两个人物,根据我们的判断,第一幅图片是指康有为,第二幅则是陈独秀。然后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陈独秀则是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其不同就显而易见了。 ( 6)态度:这一题实际上是谈我们今天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难度不大,几乎所有考生都可以回答出来,一般性回答是 “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批判继承 ”。 考点

2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天理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 表人物,例如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和陈独秀。 材料二:万国公报,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

29、,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 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 1)材料一五位人物所代表派别的核心主张?据此可以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6分) ( 2)据材料二看,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分) ( 3)材料三中的 “两位先生 ”指的是什么?这两位先生的什么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 3分) 答案: ( 1)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或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

30、文化层次。( 16分) ( 2)以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统治。( 3分) (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 3分) 试题分析:( 1)核心主张:这一问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考生只要熟悉教材,记忆准确,就可以很顺利的写出来。历程: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上述几个代表人物的核心主张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只要理解其核心主 张,不难总结出其经历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即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 2)主要意图:由材料二中的 “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 ”和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可以看出其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以变法来挽救民族危亡,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统治。 ( 3) “两位先生 ”:由材料中的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可以得出是指民主和科学。历史事件:考生只要把第一问回答正确,这一问便水到渠成了,很自然的根据所学知识知道这一历史事件是指新文 化运动。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