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3687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4年 3月学校开学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政教处在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组织了宣誓活动 总务处集中为全校教职工购置新的课桌椅 校合唱团、舞蹈队进行了庆 “3.8妇女节 ”汇演 校工会举办了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演讲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 宣誓活动、 文艺汇演、 演讲会,这些都是与文化有关的活动,当选; 购买课桌椅属于经济活动,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A。

2、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现象。 提起节日,中国人想到的是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大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却是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这是因为 ( ) 不同的民族节日蕴涵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民族节日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民族节 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说法正确;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

3、族文化的韵味, “全部 ”说法错误。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中的文化集丛或文化元素从其发祥地扩散到不同地方而被模仿、采借和接受的社会现象和过程。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是 ( ) 丝绸贸易,出国留学 亲朋聚会,出国旅游 商贸活动,人口迁徙 经济交流,政治互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都正确。该题选 A。 考 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

4、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目前其在世界许多地区“生根发芽 ”,并有 “茁壮成长 ”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 ( ) 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孔子学院在世界许多地区创办,弘扬汉语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往辐射,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说法正确;我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违背了这一原则,说法错误。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文化交流

5、的意义。 图书漂流起源于 20世纪 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 香。图书漂流( ) A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C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图书漂流不属于大众传媒, AD与题意无关;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与图书漂流不符;图书漂流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 B说法正确。 考

6、点:本题考查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信 ”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 “五常 ”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 “诚信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较强的保守性 D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信 ”是儒家文化,在今天我们仍然倡导“诚信 ”就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说法正确; D与题意不符; AC 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 ”加以推广。这表明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文化

7、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排除;三字经英译本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广,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被翻译推广,说明传统文化可以通过现代手段加以传播。 说法正确。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的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A互联网 B人口迁徙 C商贸活动 D教育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需要

8、准确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A说法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 为庆祝第四个 “文化遗产日 ”,文化部在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属于 (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思想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项是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学生需要对每个表现准确理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属于传统文艺,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展演属于传统文艺的继承, C说法正确; AB

9、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通起来;毕 N 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这说明 ( )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汉字的传播技术得益于科技进步,这说明 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说法正确

10、; BC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 (书 )。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 )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 级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要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传统文化

11、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该题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 “2012中国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 ”于 6月 22日隆重开幕。端午节期间,通过形式上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嘉兴呈现给人们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精致香囊纳福避邪,大街小巷粽香四溢,巡游方队载歌载舞。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文( 10分) 答案: 正确的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

12、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 “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 除。( 4分)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分)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2分) 试题分析:端午节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是该题需要回答的原理。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等角度具体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微博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用户通过网络、短信或彩信,发布 140字以内的短消息,快捷、创新的沟通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 “生人明星 ”和 “网络草根 ”加

13、 入,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这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了优秀文化的发展 B现代传媒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C文化决定着人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 D旧的传媒方式正日渐被新的传媒方式 式所代替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 C“决定 ”说法错误;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 D说法错误;微博作为现代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加速了文化传播, B说法正确; A说法错误,微博传播的内容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文化的传播手段。 “入乡随俗 ”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答案: B 试题

14、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习俗,入乡随俗表明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说法正确; AC 与题意无关; D与题意不符,入乡随俗强调要尊重文化的个性。 考点:本题考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 ”的雕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 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

15、正确。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没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故 错误。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故 正确。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 错误。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 A社会科学知识 B自然科学知识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语言和文字水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

16、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C说法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文 化对人的影响。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 “父母在、不远游 ”。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 ) A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B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答案: B 试题分析: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与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这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是对

17、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 说法正确;CAD与题意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 ”,这句话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优秀文化可以推动政治进步 答案: D 试题分析: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文化, C本身说法错误,首先排除;题干论述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优秀文化能够推动政治进步, D说法正确;AB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说明 A文化离不开经济 B文化影响经济与经济相交融 C文化决定经济发展 D经济决定文化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说法正确; AD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与题意不符; C本身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D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待人的礼节也各不相同,这说明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

19、往方式, D说法正确; A强调的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 BC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 ”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人们接受文化 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流行的网络语言被广泛应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正确, 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选择的结果,不是消极被动

20、的, 错误;网络语言的应用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正确。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及表现。 “合作共赢 ”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 “贵和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 ”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些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说法正确, B与题意不符;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A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世界观, D说法错误

21、。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书籍 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回答题。 【小题 1】某校开展了以 “纪念新中国成立 60周年 ”为主题的读书话动。开展这项带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 B C D 【小题 2】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 “非典 ”、 “

22、5.12汶川特大地震 ”、 “藏独、疆独搞分裂 ”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说法错误;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夸大了科学文化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说法错误;开展这项活动,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实践人生追求, 说法正确

23、。该题选 D。 【小题 2】试题分析: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力就会发挥出来,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显出来, D说法正确; AB与题意不符; C说法错误,文化影响综合国力,但不是起决定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 影响、文化的社会作用、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从中领略到了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人生百味。这告诉我们 文化来源于人民的社会实践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纪

24、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说明文化源于人民的社会实践, 正确;中国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通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出来,说明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说法正确;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人生百味,说明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B。 考点:该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的作用。 面对美国 “薯片 (麦当劳 )”、 “芯片 (电脑 )”、 “大片 (电影 )”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 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 “失声 ”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 ) A把思想道德建设

25、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B坚持 “文化搭台 ”与 “经济唱戏 ”相结合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三片齐下 ”是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文化战略,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文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 “失声 ”状态,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C说法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简答题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

26、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文化作用的。( 10分) 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 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分)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分

27、) 试题分析:文化的作用体现在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材料内容需要准确、全面解读, “中国春节带来新的商机 ”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体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力。中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体现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生活。 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 “深

28、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 结合材料,运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知识,说明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 ”的意义。 (14分 )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有助于营造全社会节能环保、甘于奉献、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3分)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把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影响青少年交往。( 3分)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

29、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 动。( 3分)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及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进行分析,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根据不同原理内容对材料加以理解。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探究题 )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 1)这幅漫画反映了文

30、化生活的哪些观点?( 4分) ( 2)如何处理发展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12分) 答案: ( 1)漫画反映了文化具有多样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分) ( 2)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 分)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 化。( 4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还属于整个世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分) 试题分析:( 1)漫画意味着不同民族文化和而不同才能使民族文化之林繁荣茂盛,启示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2)发展民族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熟练掌握和准确理解,能够选取合适的原理加以阐释。对待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要坚持正确的态度,从二者各种的重要性、民族文化与世界文 化的关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等几个角度具体分析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