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691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 12月质检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 “天汉 ”,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始皇是 A 项反映的内容。君权神授是 B项反映的内容。依据材料中的 “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这一建筑风格象征权

2、力向中央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的表现 美国 1787年宪法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是美国 1787年宪法的影响,在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掌握着帝国的所有大权,权力是集中的。 B项是德国宪法体现出来的特点, C项是美国宪法的特点,德国的宪法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所以这三项都不是美德两国宪法的共同性。故选 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 1787

3、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统 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 ”这个 “政治奇迹 ”最有可能是( )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美国通过 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 C法国通过 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 D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幅员辽阔的土地 ”一判断不是英国,所以排除 A项。从材料中的 “建起了一座崭新的统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 ”,重点从首创上可排除法国,法国共和制确立于

4、 1875年,而美国的是在 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共和制。 AD两项中的英国与德国的政体都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工和制。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关于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发动 B都曾侵犯过我国环渤海地区 C都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D都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答案: C 试题分析:列强侵华经历了一个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分界线是 1895 年中日签定的马关条约,该条约中规定日本可在中国开设工厂,对华输出资本

5、。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只有开埠通商与协定关税的内容,并不涉及对华输出资本,所以 C项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 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开办工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6、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此事件发生于 1839年,也即是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始,也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的开始,在列强的经济侵略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开始变动,从思想也促使中国开始抛弃骄虚自大的陈腐观念而开始注目世界,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开办工厂开始于马关条约签定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虽然他们的行为极端幼稚可笑,愚昧堪怜,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 ” 文中 “他们 ”指的是( ) A湘军 B太平天国

7、C义和团 D淮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农民阶级革命斗争的掌握情况,干扰项为B项, AD两项为无关项。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主要矛盾不相同,太平天国运动时是阶级矛盾,义和团时民族矛盾,所以它符合材料中的 “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 ”。义和团运动带有盲目的排外性,所以又符合材料中的 “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 20余年( 1887-1920年),

8、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中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问题,难度不大。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应该是在 1860年,所以不符合莫里循在华的时间。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八国联军侵华是在 1900年,所以在这个范围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 1912年,符合题意要求,所以 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可以选。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1937年,不在这个范围内,

9、所以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不可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共和制的确立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 “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 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 题 ”。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金田起义只是革命的开始,并没有涉及到生产资料问题。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也不涉及到土地问题。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要在中国走资本主义的方案

10、,也同样不涉及到农民的土地问题。天朝田亩制度的实质是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 林旭在虎丘道上写道: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的突破关键在于材料中的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苏州 ”,实际上是提示了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时间,苏州被开为通

11、商口岸是在马关条约中,所以答案:应该是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 割占中国领土 清政府巨额赔款 开埠通商 划定使馆界 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与开埠通商的条款,所以排除包含 的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没有划定使馆界的内容,所以排除 的项。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没有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的内容,所以排除包含 的项。故选第 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

12、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011年海峡两岸共庆辛亥革命 100周年。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弘扬民主意识 B实现民族独立 C结束专制独裁 D确立民 主宪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问题。辛亥革命的政治纲领 旧三民主义中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并且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革命取得一定的成果后还企图博得帝国主义国家的同情与支持。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 B错误。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君主专制,但并未根除专制的经济基础 自然经济,所以在清王朝灭亡后旧军阀的统治也是专制独裁的,故 C项不正确。没有结束专制,也就是没有确立民主宪

13、政,所以 D项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1902年,北 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 “我家被八国联军洗劫过。 ”李辛说: “我参加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 “我见到过中华民国袁大总统。 ”赵洋说: “我曾在老佛爷 60大寿的庆典中表演过呢。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上述材料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问题,难度很小。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 1900年,所以符合 1902年这个时间。义和团运动发生在 1898年,所以也符合题意要求。慈禧生于 1835年,她 60岁生日应该是 1894

14、年,所以也符合题意要求。袁世 凯担任中华民国总统是在 1912年,不符合当时的现实,但符题意要求,故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相比,主要不同在于 ( )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获取在华特权 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背景的掌握情况。八国联军侵华是因为中国义和团的反抗斗争伤害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出兵的主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打开中国

15、市场是鸦片战争的目的,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早已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 “不曾有的姿态 ”主要指的是( )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 D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根本不同点。五四运动性质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中国的半殖

16、民社会之中,所以他们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妥协性与投降性的特点,所以其革命纲领带有不彻底性。辛亥革命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前,所以不可能受到其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特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下面 是近代英德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皇帝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国家权力中心 皇帝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英国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所以 应该是国王。英国在责任内阁形成后,它的政府首脑是首相,所以 应该是首相。在德国君主立宪制其政府首脑是宰相,所以 填宰相

17、。英国的君主立宪与德不同,权利法案颁布后,确立了议会主权,所以 填议会。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大致形成于 18世纪 B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 C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德意志帝国议会实际上是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是 1721年上任的罗伯特 沃波尔,所以 A项正确。美国的联邦制原则体现了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宪法中列举出来的国家主权权力,其它未列举的权力

18、属于人民与各入州,所以 B项正确。法国 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所以 C项正确。在德国君主是专制的,名义上有宪法与议会,但这两者对皇权没有任何的约束力,所以 D项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中国古代具有监察官吏职权的是( ) 御史大夫 刺史 刑部尚书 知州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剌史设立于汉武帝时期是掌地方监察的,御史大夫是掌中央的监察,始设于秦始皇时期。刑部尚书是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不掌监察。知州是地方的行政官

19、吏,知州中国古代官名。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 “权知某军州事 ”,简称知州。 “权知 意为暂时主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 “中朝 ”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 “三公九卿 ”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汉武帝时期虽然设立了 “中朝 ”,但并没有废除 “三公九卿 ”制,只是用 “中朝 ”作为决策机构,而使 “三公 ”成为

20、了决策机构而已。唐朝时中书省起草诏令后,接下来要交给门下省审议,审议通过后才能交给尚书省执行,所以 B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的是朱元璋,但内阁是朱棣设立的,所以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 的变化 东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 ) 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但在东汉时期有所萌芽。西汉的中朝到东汉演变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不给武将权力的是赵匡胤。推行察举制的是汉武帝。完善中央监察制度的是应该是在明朝时期。 考点:古

21、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 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 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答案: D 试题分析:北宋赵匡胤是靠武力取得政权的,所以在取得政权后就大力的消除武将的权力以确保自己统治的安全。他用文官来挟制武将,这种做法却增加了官员的数量,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官员数量的增加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了人浮于事的现象。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22、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 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封建政权对地方的管理方式主要有实行各级地方管理机构、高度严密不断完善发展的地方监察制度等等。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完备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不是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军机处只是皇帝的 “传话筒 ”,没有任何的约束皇帝的权力,所以专制制度的顶峰在清朝的军机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 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 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

23、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秦始皇始创 “三公九卿 ”制,宰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代实行集体的宰相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明朝内阁被废除后朱棣设立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 没有约束力,所以中央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终结。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掌握宰相的行政权,不是财权,所以 C项符合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权与相权之争 某同

24、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从世袭到任命 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从分裂到统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是世卿世禄贵族政治,这些受分封者他们在地方是有独立的实权的,职位世袭,形成地方的割据势力。到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后,官吏的产生由世袭到由皇帝任命,地方上无独立实权,地方权力逐渐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事务 B都是中

25、央常设行政机构 C体现了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D参与机要政务但无决策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都不能领导六部,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没有约束力,清朝的军机处只是跪奏笔录,没有任何的权力。军机处的军机大臣都是兼职的,军机处并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自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后,再没有相权与君权之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中枢权力的比较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 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原则?( ) A人 民主权

26、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集中原则 D法治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制衡原则是法国孟德斯鸠的资产阶级分权制衡思想,不是雅典的,并且与材料内容也没相符合,所以排除 B项。材料叙述的内容是民主原则,并且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材料并不包含集中制原则,所以 C项错误。 D项为无关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人民主权原则 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是小国 寡民的产物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

27、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公元前 509年,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452-451年间,此时的罗马处于贵族共和国时期,最终古罗马的政制是帝制而非民主制,而公元前 509 年时的雅典是民主制。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制定的,虽然在客观上对平民有利,但却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所以主要不是维护平民的利益。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维护奴隶主根本利益的需要,满足扩张需要的应该是 “万民法 ”。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作用 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

28、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 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元首,不是法官。所以 A项错误。 B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来,并且材料主要论述的是罗马帝国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废除地方上的法规。 C项明显错误。材料叙述了罗马法对帝国稳定的作用,所以 D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

29、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罗马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与奴隶无关,奴隶不都是战俘,他们之中有很多是平民欠债后被迫成为奴隶的即是 “债务奴隶 ”,所以它的适用范围不是所有的罗马人。这部法律调节的是阶级矛盾,不是民族矛盾的,也不是调整罗马人与外邦人关系的,所以 BD两项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 “君主 ”是实,“立宪 ”是虚。下列引用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 “有创制法律之权 ” B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

30、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D “皇帝是国家元首 ”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的内容。材料叙述的是君主权力与立法机构的关系的, ABC三项都体现了 “君主 ”是实, “立宪 ”是虚的这个关系,都体现了德国皇帝的专制性。但 D项只是表明皇帝是国家元首,但没有体现出这个君主的虚与实的问题,更没有说明君主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所以 D项符合题意要求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综合题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31、左传 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

32、封建 ”指的是什么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 2分) ( 2)材料二中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分 ) ( 3)依据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从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他为 “求其宁息 ”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3分) ( 4)材料三中的汉祖取 “周秦之制 ”指的是什么制度 ?此制度带来了什么问题?汉武帝 是如何解决的?( 3分) 答案: ( 1)西周;分封制( 2分) ( 2)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意思符合即可)( 2分) ( 3)李斯: “同姓子弟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郡县制( 3分) ( 4)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王国问题);

33、推恩令( 3分)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 “封建 ”这个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此题中的 “封建 ”西周的封邦建国,即是分封制度。解决此题需要看材料内容的出处及材料内容,注意材料中的 “以藩屏周 ”。 ( 2)此问考查学生对 古文的理解分析能力。王绾说: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六国刚刚统一,他要求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度,以镇守地方。李斯的意见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其意思说西周的分封制度最终导致了周的分裂,导致地方割据,

34、不主张实行分封制度,而主张实行郡县制度。 ( 3)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的地方制度就是郡县制度,所以秦始皇是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的。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是因为李斯分析对了分封制度的弊端即分封制度易导致分裂,导致国家政权崩溃。 “求其宁息 ”意指保证国家的统一与安定,郡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使 “其宁息 ”。 ( 4)汉初时,刘邦认为同姓则同德,所以他在地方上大封同姓王以巩固他的家天下,但同时他又看到了郡县制度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优越性,所以他在地方同时实行郡县制。所以材料中所说的 “周秦之制 ”为 “郡主国并行 ”制度。分封制度的弊端也很快的在西汉社会出现了,七国之乱是最大的

35、动荡。汉武帝最终用 “推恩令 ”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 政治制度 分封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的地方制度 ( 3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 ,我们可称秦汉为 “第一帝国 ”,隋唐宋为 “第二帝国 ”,明清则为 “第三帝国 ”。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 ,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 ,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 ,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 “外向 ”“

36、开放 ”,带 “竞争性 ”。与明清之 “内向 ”“保守 ”及 “非竞争性 ”迥然不同 第二帝国带扩张性 ,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 “第二帝国 ”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 “第一帝国 ”相比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8分 )结合有关史实 ,说明第三帝国的 “内向 ”“保守 ”及 “非竞争性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 材料二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 ,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 ,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 ,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37、识 ,指出 19世纪英、法、美、德的政体名称。 (8分 ) 材料三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 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 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 (英)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 4分)最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怎样的选择( 4分)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2分) 答案

38、: ( 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8分)主要表现:政治方面: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对外方面: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 4分) ( 2)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8分) ( 3)争执: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 4分)选择:三权分立(受限制的权力)、联邦制、总统制。( 4分)原则:制约与平衡。( 2分) 试题 分析:( 1)此题的突破点在于 “第二帝国 ”这个概念上。这个概念在材料中有明确的说明,即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是隋朝的首创,秦汉时期的中央政治机构

39、是三公九卿制度,所以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秦汉不同就很明显了。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度,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察举制,科举制度也是隋朝的首创,所以这是在选官制度上的不同。第三帝国指明清时期,所以其 “内向 ”性表现在对内的强化君主专制上。对外的 “非竞争 ”性,指闭关锁国与外国的积极扩张正好相对。 ( 2)此题可依据近代英、法、美、德的政体类型的史实来回答,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掌握情况。英国是在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则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于 1787年通过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法国也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经过了八十多年

40、的斗争才最终于 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度。德国是一个封建主义强,军国主义浓重的国家,所以它确立的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度。 ( 3)此题难度不大,在材料中有明显的体现,但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内容,然后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依据材料中的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 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 ”即是正确答案:。最后的选择可依据美国政体的特点这个史实来回答,即美国选择了 “受限制的权力 ”。这是依据制约与平衡原则而选择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中央政治机构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