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3700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广西省玉林市育才中学高二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88年 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下列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 A社会和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仁 ”。仁 “即 “仁者爱人 ”,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 “跪着造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他敢于挑

2、战传统思想 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有人评价康有为是 “跪着造反 ”,一方面形象的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 决裂。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 “器物 ”转向学习 “制度 ”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

3、舞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改革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 “器物 ”的思潮,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 “制度 ”制度变革的维新变法运动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但这两者背后的经济根源则是相同的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答案:选 B, A C两项只是其促进其转变的重要原因, D在五四运动的重要影响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 大的是 A日本的 “遣唐使 ”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

4、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差不多与伟大的中华文明并驾齐驱而名列世界文明的前茅。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非常发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伊斯兰世界处于欧亚非大陆的交接地带,她自然就成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中继站,且本身以其特有的合成文化给世界文明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就是在中世纪通过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 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 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5、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这首诗名为相隔一层纸,作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半农,发表于 1917年新青年 4卷 1号。这首诗反映出 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是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之一 早期白话诗在写作上讲求 “真率 ”与 “质朴 ” 揭示了贫富差距,阶级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不公平制度的抨击 “文学革命 ”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掌握,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从 “1917年 ”“新青年 ”这些字眼中可断定, 表述均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中国古代文

6、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日益出现平民化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适应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 B正确。 A不对,这是在近代中国; C不对,这到后来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不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词、曲、小说。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首先社会矛盾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

7、大众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 :此处的三民主义应为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把斗争矛头直指腐朽的清政府和封建专制制度,因此首先解决的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 ”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戒骄戒躁 答案: B 试题分析:邓小平认为,搞理论争论,就会贻

8、误时机,错过发展机遇。空洞的争论无济于事,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应该大胆地实践,大胆地试,先不要下结论,干了再说。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 “猫论 ”改变了过去凡事都要先以意识形态考量、凡事都要先从政治着眼、凡事都要先问问教条的思维习惯 ,反映的思想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其中论十大关系 A是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 B解决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C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方针 D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9、社会的转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实现国共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 提出 “新三民主义 ” 确定 “三大政策 ” 颁布临时约法 A B C D 答案:

10、 C 试题分析:注意把握时间: 1922 年。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 1922 年后的)努力是:孙中山于 1924年 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 “三大政策 ”,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颁布临时约法是在 1912年;北伐战争兴起于 1926年,而孙中山 1925年 3月 12日去世。因此 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说: “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 ”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

11、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 ”可见孙中山强调要效忠于国家,反对效忠于封建朝廷,实际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 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会议期间多次表明: “如果同志们要为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由此,你可以推断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

12、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归功他一个人,认为自己只是党的一分子,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革命斗争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联系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不断解放而逐渐丰富完善起来的。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开始冲破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在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D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

13、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92年 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方针。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在这次大会上跨越了最后一道藩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被正式确立。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此观点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变革

14、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答案: B 试题分析: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 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可知是强调四大发明在中国没有取得像西方那样的社会效应, AC 虽有道理,但与题干核心意思不符; D说法过于绝对化。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下列言论与 “中体西用 ”思想相符的是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15、。 ”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天不变,道亦不变。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中体西用 ”思想属于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也。 ”这一思想的作者是严复,主张维新变法,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 “天不变,道亦不变。 ” 出自汉代大儒董仲舒,因此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

16、想最不相符是( ) A张飞: “忠臣宁 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 B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C李恢(投降刘备时说): “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D孔明: “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答案: B 试题分析:儒学用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将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紧密结合起来。 A、 C、 D三项都反映了忠君思想,符合宋明儒家思想的观点。 B项与题意明显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 “其

17、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评论三: “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介绍西方国家历史地理情况,而资政新篇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天演论是介绍进化论,变法通议是梁启超宣扬变法的文章,而且海国图志更凸显题干中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 ”这一主旨,即 “师夷长技以制 夷 ”,答案:为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

18、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奠能行 ”说明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矛盾双方相生相克的辩证法思想,这符合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特征,所以答案:选 B, A C D三项思想内涵与材料上述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 “罪己诏 ”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 “天人感应 ”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 C “大一统 ”的主张 D “三纲五常 ”学说 答案: A

19、试题分析: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 “伤败 ”,因 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 “朱子高于孔子 ”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 ( )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使儒家

20、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这副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也恰恰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写照。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联的寓意还是比较明显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讲究衣 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

21、,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 儒,乙 墨,丙 法,丁 道 B甲 道,乙 儒,丙 墨,丁 法 C甲 儒,乙 法,丙 墨,丁 道 D甲 道,乙 墨,丙 法,丁 儒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对 “穿衣 ”的不同态度老考查诸子百家的观点和主张,有利于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甲的主张体现一种天道自然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乙的主张在强调一种等级秩序,属于儒家思想;丙的主张体 现出一种崇尚节俭的思想,属于墨家思想;丁是在强调统一,属于法家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

22、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总说 “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 ”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 ) A “存天理,灭人欲 ” B “知行合一 ” C “格物致知 ” D “致良知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从材料中 “天良 ”“良心 ”可知雍正帝用良知作为衡量臣下的重要标准。故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陆王心学。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

23、舒)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 ”(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战国到西汉武帝时期,到宋朝,再到明末清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要求;朱熹的“君臣关系 ”更是对社会中君臣父子等级秩序合理性的阐述,而黄宗羲 “君主为天下之大害 ”的言论则更进一步说明当时君主专制的强化程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4、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 “异端 ”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排除在明末清初有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但首先从量上来讲是极少的,这个时期主要还是以科学技术的传入为主,如利玛窦与徐启光合译的 “几何原理 ”,汤若望,南怀仁等翻译的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科学著作。其次我们要考察这种 “异端 ”思想的产生是否与西方思想的传入有关,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都是看到了明朝的腐败以及在与清廷激烈的民族矛盾对抗中才有感而发,因此排除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

25、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 “大一统 ”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提出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但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明清时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益封闭。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动摇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

26、)。 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 ( )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辩证评价宋明理学: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 考点:中国传统 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陆王心学。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 如果他

27、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主要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错误在于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小国家的原因,但文中并没有说是 “主要原因 ”;BD项错误在于,文中没有体现汉字的艺术性 ;从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分裂成像意大利 ” 可以得知,字母文字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统一的文字却可以对其起到促进作用。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

28、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 论语 为政中记载: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就是要归于正诚) !”这说明( )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 会教化作用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 统时代风貌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 ,论语认为诗经选取的标准是 “思无邪 ”,可见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A不对,诗经是春秋末年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B不对,它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D不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非大一统。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

29、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 下列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 隶书 小篆 楷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甲骨文: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又称为 “殷墟文字 ”、 “殷契 ”,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大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 “石鼓文 ”。3.小篆:也叫 “秦篆 ”。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 4.隶书:秦始皇在 “书同文 ”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

30、的,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5.楷书:宋宣和书谱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诞生于汉末,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成长壮大到隋、唐极盛,成为占据汉字主导地位且应用范围最广、使用历史最长的现代汉字书体。 6.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狂草出现于唐代。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 中国古代科学技 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1、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

32、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四大发明 古代科技的特点。 综合题 (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周润发主演的史诗电影孔子,投资 1、 5亿元,历时三年精心制作。 2010年 1月 22日孔子正式全球公映,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电影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激荡的乱世画卷和千古圣人孔子雄浑跌宕的传奇生涯,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惊天动地、大气磅礴的决战春秋图。 材料二 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33、 从 2004年底开始,我国 在海外设立汉语推广机构 “孔子学院 ”。 截至 2009年 12月,已在 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 282所孔子学院和 272个孔子课堂。 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材料四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五 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呼吁人们推

34、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 所学知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孔子开创的儒学为什么仍然受到中国以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关注?( 4分)孔子的哪些主要思想主张对现代社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分) (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2 分)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 2分)宋明时儒学又有了怎样的新发展?( 2分) ( 3)材料四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3 分) ( 4)阅读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4分) ( 5)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直存在不

35、同看法。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 2分) 答案: ( 1)原因: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分) ( 2)主张: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分)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分)发展到理学或心学。( 2分) ( 3)关键:薄敛节俭。( 1分)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分) ( 4)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利用孔子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中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以 “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封 建旧道德,动摇了儒家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分) ( 5)

36、批判、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2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在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 ”的沃土上萌生了儒家思想。春秋后期,孔子创立了以 “仁 ”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丰富发展儒家思想,使其成为蔚然大宗;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思想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神学化、正统化;宋 明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体现出了从客观唯心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儒学逐渐完善;明清之际,黄

37、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凸显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文明史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2)汉代董仲舒提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主张: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被汉武帝采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 3)注意关键信息 “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 可知

38、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薄敛节俭。这一时期儒学发展到程朱理学阶段,再次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4)注意关键信息以及所学知识, “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 教的罪恶,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 ” ,动摇了儒家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5)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倡导的 “三纲五常 ”的道德戒律束缚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促使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宣扬

39、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更应该抛弃。对这些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但是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道德意识、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义利观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立和 谐社会都不无裨益。因此要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总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0、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19 分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 2009 年的 60 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队伍中,出现了 “毛泽东思想万岁 ”标语方阵。 材料三 1984年国庆 35周年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长达十年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 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

41、国 5 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 界面前。游行队伍打出的 “小平,您好 ”的横幅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 1)材料一图片中孙中山所写的 “世界潮流 ”指的是什么 (2分 )三民主义在什么时候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2分 )新三民主义 “新 ”在哪里?( 2分 ) ( 2)阅读材料二回答,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 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分 )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析人们打出 “小平您好 ”横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 ( 4)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分别解决了哪两个重大问题? (4分 ) ( 5)综合上述材料,概

42、括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分 ) 答案: ( 1)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新在有了明确的反帝主张。 ( 2)形成标志: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影响: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 3)原因:主持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4)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 ( 5)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试题分析: ( 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辛亥革

43、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实现民主共和,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1924年 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2)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重大决策,转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 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提出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的革命思想和 “星星之

44、火,可以燎原 ”等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 3)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体表现是: 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4)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45、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个代表 ”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5)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适应了变化了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 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