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书 艺文志序载: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 ”,可以判断出是春秋战国,诸侯混战时期; “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的繁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班固说的是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 ”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B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 常礼教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 ”的生活 ”、 “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儿 把它打个粉碎 ”,这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纲常礼教束缚的思想。故选 B。其他三项均
3、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福西亚人战败时选择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建立一座新城;体现了当时将人看作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肯定了人的价值;说明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在
4、辩诉篇中写道: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 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 ”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的思想,敢于表现个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 ”,这体现了苏格拉底崇尚人的理性和追求思想的自由。故选 D。其他三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考点:古希腊、罗马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的思想 但丁在神曲中强调人所
5、赋有的 “自由意志 ”是 “上帝最伟大的主张 ”,他被称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对其所处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与掌权 C资本主义兴起和初步发展 D思想启蒙的理性时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但丁是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的代表人物,排除 A。文艺复兴时期是资本主义兴起和初步发展的时期;故选 C。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其为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故排除 B、D两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贝尔尼尼( 15981680 ),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
6、修筑。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 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 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 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知,贝尔尼尼是 17世纪的意大利人,其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与米开朗琪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结合所学知识, 1417 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代表,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贝尔尼尼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选 B。
7、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1517年,传教士马丁 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教会权威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宗教改革后,教徒自读圣经,直接和上帝交谈,不要教会的中介;由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并不否认上帝,而是在信仰上帝中,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由和主体作用。故选 D;A项主张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B、 C两项说法与宗教改革内容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
8、改革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是艾萨克 牛顿爵士( 16421727 年)和约翰 洛克( 16321704 年)。 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 即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受着普遍规律的制约,这些规律能够像数学原则那样精确用公式加以阐明。 牛顿的哲学并没有排除上帝的意思,但是他的哲学使上帝失去了权利。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是启蒙运动的真正创始人 B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 C牛顿的哲学规律推动宗教改革 D牛顿不反对上帝的权威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牛顿的成就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C说法错误;依据材料中 “牛顿的光辉成就就是用精确的机械观点来解释整个自然界 ”、
9、 “牛顿的哲学并没 有排除上帝的意思,但是他的哲学使上帝失去了权利。 ”,由此可以看出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某著作写道: “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 代办权 ,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该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该著作倡导人民主权,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专制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运动中卢梭的观点,故选 A; B项是孟德斯鸠的著作,主要论述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C项是柏拉图的著作,主要论述了柏拉图的哲
10、学思想; D项是康德的著作。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 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有许多共同主张,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伏尔泰与卢梭的某些主张可以说是 “水火不容 ”、 “势不两立 ”。最主要表现在 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是否反对君主制 D是否反对私有财产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法国的代表人物;都代表了资产 阶级的利益,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迷信,故排除 A、 B;卢梭认识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但反对废除私有制,伏尔泰不反对财产上不平等,故排除 D;伏尔泰主张 “开明专制 ”
11、,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暴力革命,推翻封建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制。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伏尔泰、卢梭 一位法国书商的订书单: “这是我要订购的哲学书籍,列表如下:穿着睡衣的修女 被揭穿的基督教的书、东方专制制度起源的考察、自然之道 ” 这份订书单可能写于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8世纪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这些书籍的名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批判宗教神权、封建专制制度;倡导科学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的专制主义,基督教会的神权主义,主张科学,理性的运动是 17、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故选 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2、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 “ 人非工具 ” C文艺复兴 宗 教改革 启蒙运动 D资本主义萌芽 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要求,启蒙运动的旗帜是理性主义,倡导理性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其主张 “人非工具 ”,故选 B; A项文艺复兴的旗帜是人文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塔格拉的观点; C项的三项运动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D项资本主义萌芽下兴起的是文艺复兴。 考点:史
13、学理论和常识 史学方法 历史事件的层次与逻辑联系。 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 )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元曲内容可以看出,元曲的形式灵活,雅俗兼具;故选 A;依据所学知识, B项是诗经的表达特点; C项是唐诗的特点; D项是汉赋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诗经、汉赋、唐诗、元曲 陈 寅恪先生曾说过,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
14、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成就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农政全书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华夏文化 造及于赵宋之世 ”,可以看出本题考查宋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农政全书是明朝末期的徐光启著作的,故 A项不符材料观点。 B项是南宋朱熹的; C项是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 D项是北宋时期的。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宋代 宋代科技与文学艺术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 “为人处世不可 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15、 D法家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做到以静制动 ”,由此可以看出主张知足常乐,超越功利,追求精神的自由;认为事物有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依据所学知识,这是道家老子的思想。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 “无为而治 ”的治国方略,而 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 “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
16、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西汉建立初年,百废待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奉行 “无为而治 ”的治国方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政权的巩固。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及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这体现了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需要。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奶奶不断唠叨: “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 “奶奶 ”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 “天 ”的敬重, 这与中国古代那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
17、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可以看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汉代董仲舒提出了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的新儒学,故这与儒家学派有关,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 ”,由此
18、可以看出,佛教在当时比较兴盛,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依据所学知识,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兴盛,并持续到隋唐时期;到唐末宋初,儒学复兴,理学创立。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格物致知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程朱理学 D信仰得救;致良知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资产阶级主张,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自然的本性和欲望。古代中国程朱理学提出了 “存天理,灭人欲 ”的主
19、张,扼杀人性,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公元 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 “鹅湖之会 ”,也称 “千古一辩 ”。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 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 “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 “求同存异 ”的哲理。这里的 “同 ”是 A万物的本原 B探究天理的途径 C儒家的纲常伦纪 D发明本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依据所学知识
20、,二者都认同天理的存在,认同天理的实质是儒家的纲常伦纪。故选 C。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探究天理。陆王心学认为本心是万物的本原,主张通过加强内心的修养以体验天理。 考点:中国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 “威严庄重 ”,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汉的 “凝重 ”,六朝的 “清瘦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元的 “粗壮豪放 ”,明的 “敦厚繁丽 ”,清的 “纤巧 ”。这里周的 “秩序井然 ”、战国的 “清新 ”、唐的 “丰满华丽 ”、宋的 “理性美 ”折射出的
21、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 “百家争鸣 ”、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 “罢黜百家 ”、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 “经世致用 ”思想 D宗法制、 “百家争鸣 ”、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周的宗法制保证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了社会的 “井然有序 ”;郡县制是秦朝时期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百家争鸣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的繁荣局面;理学的兴起是宋朝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的表现; “经世致用 ”思想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出的。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
22、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 “律历、刑法、天文 都要理会 ”,由此可以看出这段话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以识得道理。故选 A。 B项是陆九渊的,认为万物起源与本心; C项是王阳明的,要致良知,知行合一; D项是明清进步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朴实的学风。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23、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 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 格物致知 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A程颢 B 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 格物致知 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从中可以得出该先贤主张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结合所学知识,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探究天理;陆王心学主张理就在自己的心中,只要加强自己的内心修养就可体验天理的存在,不必外寻。故选
24、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 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 “反动 ”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思想活跃局面,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故这里的 “反动 ”是指 C。 A项说法错误,明清时期,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 B项说法错误,
25、是批判的继承儒学; D项包含在 C项中。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顾炎武提出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自公卿大夫至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对上述材料评价正确的是 已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有违背历史潮流的一面 反对君主专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宗法立而刑清 ”,由此可以看出 顾炎武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26、主张以宗法制维护社会秩序,这体现了违背历史潮流的一面。 说法错误,故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综合题 ( 13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27、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分) (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 1分)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 “修改和润色 ”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4分) (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 2分)综合上 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哪些方面。( 4分) 答案: (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 分)。 ( 2)作者:董仲舒。( 1分) 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 2分
28、) 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 2分) ( 3)变化: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分) 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2分) 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君臣之间有等级、名分、秩序;依据材料二中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可以看出孟子主张君臣之间要相互尊重。 ( 2)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三的作者是董仲舒;根据材料三中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君为臣
29、纲。 ”,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依据材料四中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由此可以看出,朱熹认为三纲五常乃是天理,臣 子服从君主也是天理。 ( 3)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南宋以后,程朱理学被统治者确立为官方哲学,对维护此后六七百年的专制主义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其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儒学不断发展和创新,内容不断丰富,适应了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需要。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儒学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
30、影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宋明理学 儒学新发展 程朱理学、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 ” 苏格
31、拉底 材料三 “通才教 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 意大利 弗吉里奥( 13491420 ) 材料四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时期的教育状况?( 2分)这种教育的目
32、的是什么?( 1分) (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教育思想?( 1分)这种思想与材料一中反映的教育思想有何区别?( 2分) ( 3)材料三反映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当时什么主题思想?( 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教育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 3分) ( 4)根据材料四,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以及在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 2分) 答案: ( 1)设立太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分)目的:实现思想统一, 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 1分) ( 2)教育可以让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1分)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材料一的思想是
33、为统治者服务。( 2分) ( 3)人文主义( 1分)。中世纪教育为基督教会所控制,教育处于宗教神学的桎梏之下,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思想束缚;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影响;( 3分) ( 4)宗旨:坚持国民民主精神教育。( 1分) 进步性:教育内容抛弃了封建伦理纲常(或儒家经书);教学内容全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 1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 “臣愿陛下兴 太学,置明师, ”,可知汉代设立太学,结合所学关于太学的相关知识,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依据材料中 “则英俊宜可得矣 ”、 “故师
34、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并结合所学知识,设立太学的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 ( 2)依据材料中 “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让人认识自己的美德。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教育的目的进行分析,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服务于社会;材料一的教育思想是为维护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而服务。 ( 3)依据材料中 “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出处 “意大利 弗吉里奥( 134
35、91420 ) ”,可以看出当时处于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背景回答问题,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思想束缚;中世纪教育为基督教会所控制,教育处于宗教神学的桎梏之下;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影响。 ( 4)依据材料中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 ”,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是坚持国民民主精神教育;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 “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 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 ”、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 、 “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 ”,由此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内容 上抛弃旧有的封建伦理纲
36、常、儒家经书,教学内容全面,注重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太学设立(课标外);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背景;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关于移风易俗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 (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 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 30余年(公元前 466年 公元前 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
37、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 H G 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 文艺复兴 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 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 A M 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
38、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 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在 “精神 ”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原因。( 3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 “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的是指什么?( 1分)你如何看待文艺复兴时的 “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 4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思想主张方面有何相同点?( 1分)如何理解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
39、思想与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 4分) 答案: ( 1)成因: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完善;人文主义的推动;统治者的政策;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3分,任答三项即可) ( 2)借古代文 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看待:反对教会的禁欲和来世学说,追求自由幸福和现世享受,提倡个性的解放,使人从教会的精神禁锢中解放出来。但过分推崇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的私欲膨胀,社会混乱。( 5分) ( 3)相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 1分) 理解: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
40、统治和教会思想的束缚,描绘 “理性王国的蓝图,实质上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提供思想武器。( 4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 “因为 30余年(公元前 466年 公元前 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 ”、 “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由此可以总结出古希腊时期 “精神 ”繁荣的原因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结合所学智者运动的相关知识,还有人文主义者的推动。 (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 “文艺复兴 虽
41、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 及所学知识可知,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表达资产阶级自己的主张。第二小问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评价。首先要一分为二;一方面,倡导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使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过分宣扬个人主义、世俗主义,导致个人的私欲膨胀,社会混乱。 (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清进步思想家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
42、权、限制君权 、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 ”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由此可以总结出中国的明清进步思想家只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仍是封建思想的范畴;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专制主义,描绘了未来 “理性王国 ”的蓝图,为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时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智者运动的兴起;西方人 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背景;启蒙运动
43、 启蒙运动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明清批判思潮 ( 12分) 1718 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黄宗羲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他说: “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 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 “现代 ”不侔( 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 “现代 ”事物为绝对尺度。
44、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 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 ” 材料三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
45、答: ( 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哪些又体现了 “新见 ”。( 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 2分) (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多方面概括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至少三点)( 6分) ( 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 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2分) 答案: ( 1)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以民为本(民主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1分) “新见 ”: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 1分) ( 2)思想内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幸福。( 2分) (
46、3)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3分) 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都弘扬了人文主义;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3分,任 意三点) ( 4)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2分)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中 “黄宗羲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47、,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从而限制君权 ”,总结出黄宗羲 “不脱离儒家思想理路 ”,即对儒家思想的继承表现在: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本思想;政治体制实行君主制;其 “新见 ”,即 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表现在: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法治。 ( 2)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及材料中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 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由此可以概括出其中心思想是:肯定人的中心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追求现实的自由和幸福。 (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 “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