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3717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2013年 11月 9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到菜市场买菜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欣赏中国好声音 观看十二届运动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 “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是政治现象,不符合题意; 是经济现象,不符合题意; 属于文化现象,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2013年 12月 7日至 8日,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举行。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

2、题为携手促进孔子学院事业发展共同谱写中外人文交流的新篇章的主旨演讲,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我们在文化 “走出去 ”过程中要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 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之处,消除文化差异 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 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中要求的是我们的文化 “走出去 ”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因此 符合题意; 消除文化差异

3、的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正是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2013年 12月 10日,首届南昌市 “中国汉字听写大赛 ”正式筹备开锣,冠军队伍将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第二届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吸引了大批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说明 A时尚文化的价值大于传统文化的价值 B大众传媒在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中起根本性作用 C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其物质载体的形式 D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说法错

4、误,对于时尚文化的价值与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能说哪个比哪个的价值更大;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 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 B说法错误; C说法明显错误;题中吸引了大批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是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 传统文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5、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作答本题时可以用排除法, 说法明显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符合题意;不同地区儒家文化有不同的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

6、源于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 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和题意无关,因此 排除; 说 法错误,不能说中华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优越;因此正确答案:为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自信。 右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 “独造 ”,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

7、 “单刀法 ”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艺术大师的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C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艺术历久弥新 D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答案: C 试题分析: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因此 A说法错误; B说法错误,应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培植着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记载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因此 D说法错误;题中的篆刻,体现了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艺术历久弥新,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

8、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下图中汉字的演变告诉我们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兼收并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而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 说法错误;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因此 不符合题意;汉字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同时也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符合题意;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内涵。 2013年 12月 9日,陕西省正式启动了 “黄

9、帝陵祭典 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对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正确的是 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 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说法错误,文化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是决定社会发展方向;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 说法错误;黄帝陵祭

10、祀的文化历史价值是有助于帮助我们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现实价值是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2013年 “两会 ”后,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厉行勤俭节约等 “八项规定 ”,全民发起了 “光盘行动 ”,以避免国人因好面子、穷摆阔而造成的浪费。材料给我们 的启示是 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或剔除 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要对传统文化发起 “移风易俗 ”的彻底革命 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好面子、穷摆阔而造成的食物浪费,属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是文化糟

11、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因此 符合题意;材料中属于落后文化,而不是腐朽文化,因此 不符合题意;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因此 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答 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 掌握知识让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使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这句话说明 A只要读书就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说法太绝对,排除;题中掌握知识能使

12、社会文明得以延续、道德规范得以遵循,体现了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答案: B正确;材料强调了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因此 C不符合题意;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不是谁决定谁的问题,因此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漫画寓意一致的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耳濡目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作答漫画题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内涵,漫画讽刺了人们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 “正常现象 ”,甚至垃圾桶的标志都变为了要把

13、垃圾放在垃圾桶之外。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因此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 体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不符合题意;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 “兼收并蓄、全盘继承 ”的守旧主义,也有 “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 ”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 性 B违背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出出新、革故鼎新,对于外来

14、文化我们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因此题中的共同错误在于违背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原则,答案: B正确;选项 ACD均 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中国父母事事为孩子操心,美国父母却鼓励孩子自立,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但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集中反映了 A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 B文化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C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不同文化必须和谐共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的说法错误;材料中强调了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对孩子培养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代表了父母

15、对孩子的爱,也就是体现了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答案: C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了文化的共性,而不是文化的多样性,因此 B不符合题意; D和题意无关。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以前古孝称 “父母在,不远游 ”,但现在为了求学,为了事业,许多年轻人都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去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孝,只要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父母就很满足。材料主要说明 A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B传统文化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彻底否定 C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传统文化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代 “父母在,不远

16、游 ”,现在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都是孝的表现,体现了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C符合题意。 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应彻底否定的说法错误; D应随着个人的需求相应变化的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新疆克拉玛依市精心打造的 “文化一条街 ”以巧妙的构思、完美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与西方园林的精致大气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推动了城市文化品牌的形成和整体品位的提升。这主要说明 优秀文化 塑造完美人格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相互交融 文化创新不能离开

17、传统文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因此 不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 说法错误;题中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与西方园林的精致大气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相互交融, 符合题意; “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园林艺术的和谐统一 ”,体现了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符合题意;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与一些国家所具有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完全不同,中国 “现代化 ”的进程没有侵略和掠夺他人,也没有扩张和占领,而是中华民族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现出自己的 “以德报怨 ”“和而

18、不同 ”“扶弱抑强 ”的情怀。这些其实都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贡献和珍重。这表明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中华文化对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贡献和珍重,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也是世界的,因此 符合题意;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 “现代化 ”的进程表现出自己的 “以德报怨 ”“和而不同 ”“扶弱抑强 ”的情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符合题意; 和题意无关;本题正确答案:为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

19、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点。 2013年全国音乐选秀节目陷入全面混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湖北卫视我 的中国星、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央视综合频道的梦想星搭档等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反映 “音乐选秀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与经济相互交融 与经济相互决定 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符合题意,应选; 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因此 不选; “音乐选秀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但不是主

20、要途径, 错误,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 ”、 “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 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 “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

21、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广告带给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故 D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错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但不是强制的。本题选 C项。本题是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不是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 “让设计成为最好的生意 ”既是国际设计界的名言也是座右铭。据报道,iPhone5首日预售就接到 200万台的订单,超过 iPhone4预售规模的两倍,这是对这一设计理念的最好诠释。材料告诉我们 A设计是文化,提升了商品的价值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

22、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 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题中的设计理念属于文化范畴,提升了商品的价值,因此答案: 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因此 B 不符合题意; C明显不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亲,寒风冻人,请随手关门 !”这是某校一高二教室门上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 1】材料说明 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

23、久的 文化创新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A B C D 【小题 2】 “蚁族闹蜗居,神马架浮云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大众文化对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 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题中的小标语以及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体现了网络文

24、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 不符合题意;题中的小标语体现了一种文化创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因此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答案: A正确。 【小题 2】试题分析:材料中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体现了大众文化对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符合题意;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的使用,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因此 不符合题意; 和题意无关;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的影响,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体现雅致、表达礼仪、寄托情怀的茶道

25、是我国以 “品 ”为主的饮茶艺术的结晶,它形成于盛唐。茶文化发展至今,人们仍能在美的享受中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自我超越。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题中茶文化发展至今,我们对茶文化的体会,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因此 不符合题意; 和题意无关;因此答案: D正

26、确。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 “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尊 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 “七种颜色 ”、 “不同音符 ”与 “图画 ”、 “交响乐 ”的关系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符合题意;材料中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体现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符合题意;

27、材料没有他文化传播,因此 不符合题意; 和题意无关;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 近年来 故宫博物院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加速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借助音视频技术,采集古书画装裱技术的图像资料,完整地记录了工艺流程、操作手法及技术细节,为防止技术流失上了双保障。这说明 科技、教育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了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决定 ”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的作用,因此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借助音视频技术,体现了科技的进步 是推动文

28、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了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的作用。 当我们看到西式快餐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时候,西式快餐本身也在不断适应中国国情而发生变化,中华文化对西式快餐文化的接纳与快餐文化的 “中国化 ”其实是同步进行的。同时,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由此可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和谐相处中共同发展 要通过阻止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来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 文化交流

29、中应坚持以我为主,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内在发展能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重点强调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处,而不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因此选项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因此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说法错误; 正确;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福州三坊七巷传承了榕城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人杰地灵,她承载着地方历史人文的鲜活记忆。福州市举行多次关于 “文中、画中、歌中、影中 ”的三坊七巷活动,同时用文化优势带动经 济发

30、展,工艺品业、旅游业、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 B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通过举办三坊七巷活动,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答案: 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推动生产力的变革,只是强调了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 A不符合题意; B说法错误;当前,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依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因此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中国作协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贺词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

31、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中国作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评价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莫言的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因此 不符合题意; 和题意无关;莫言作品立足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文化

32、创新,体现了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相衣,于是人们用 “布衣 ”和 “白丁 ”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 “纨绔子弟 ”;“顶戴花翎 ”是官老爷的别称, “黄袍加身 ”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不同的服装穿着来体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

33、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因此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因此 不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和题意无关,因此 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 “实在 ”“实事求是 ”“大恩不言谢 ”“刀子嘴豆腐心 ”的价值观。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 “不批评、不抱怨 ”的价值观,所以对西方人的赞美之辞,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B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绝对不同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答案

34、: C 试题分析:题中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 “实在 ”,而在西方,即使是朋 友间也信奉 “不批评、不抱怨 ”的价值观,体现了人们交往方式的不同,这是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答案: 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因此 AD不符合题意; B说法明显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加拿大籍女作家艾丽斯 芒罗以其作品的独特魅力获得 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以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受到世界读者厚爱,享有世界级的名誉。艾丽斯 芒罗的作品能得到世界的认同说明 A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5、 C各国文化应加深理解,融为一体 D世界文化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 A不符合题意; C“融为一体 ”的说法错误;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体化文化格局,因此 D说法错误;材料中艾丽斯 芒罗的作品能得到世界的认同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此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综合题 “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 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9分) 答案:( 1)文化影响人的行为、交

36、往方式和思维方式。难忘的经历,刻骨铭心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交往和行为方式;( 3分) (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终生难忘、刻骨铭心,体现了这一点;( 3分) ( 3)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 3分) 试题分析: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为记忆知识点,作答 时注意结合材料即可,较为简单。文化对人的影响可以从三个角度回答,一是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二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

37、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三是文化塑造人生;分别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材料一 由浙江卫视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从荷兰引进电视节目制作版权,然后加以本土化改造,在细节处理上融入了浓厚的中国元素,促成了这个 “舶来品 ”在中国市场的华丽转身。该节目鼓励普通人追求音乐梦想,通过艰苦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 执着拼搏精神和用心歌唱的理念给更多人注入了 “正能量 ”。 材料二 中国好声音在经营模式上有很大突破,它通过合作经营,资源配置,协议分成甚至股份互持等方式极大地整合各种资源。伴随着该节目的成功,选手所唱曲目网络下载将延伸产业链,预计可催生 3.2亿元彩铃

38、市场,巡回演唱会的收入预计 1亿元。 (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辩证关系的?( 9分) ( 2)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9分) 答案:( 1)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中国好声音是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 。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而产生的体现了这一点。 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伴随着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而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就说明了这一点。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每点 3分,共 9分) ( 2) 人民群众是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产品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9、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各民 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文化学习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每点 3分,共 9分) 试题分析:( 1)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关键是结合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阐述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较为简单。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包括,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以一定的经济为基础;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分别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即可。 ( 2)作答本题的关

40、键是明确题中设问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即回答文化创新的途径,明确了这一问题,答案:就较为简单了。人民群 众是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的主体,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 材料 “中国梦 ”也是文化强国之梦。习近平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采,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不断增强

41、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 “文化中国梦 ”提出建议。( 13分) 答案: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因为这是实现 “文化中国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分) 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5分)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分) 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2分)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分)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范围较广,需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整合知识点的能力。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考点 :本题考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