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3753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 ”这一评价表明 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 B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内除国贼 ”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 D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 ”说明有别于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 A不对;五四运动提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C不对;五四运动是民众自发的爱国运动, D不对,因此选 B.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

2、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对于希腊的古文化约定俗成地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下列的表述准确的是 A 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城邦政体确立时期 B 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成熟时期 C 雅典民主走向辉煌、希腊文明走向成熟 D 希腊文明辉煌时期、民主制度传播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希腊的古文化约定俗成地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 1000年到公元前 700年,这段时期希腊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明、这之前的历史大体上是以传说为主,还有就是之前说的大迁徙时代,与在两河流域的希伯来文明的联系等。这一段时期形成了两个最大的城邦,一个

3、是雅典,一个是斯巴达。第二时期是公元前 700年到公元前 400年,这段时期是希腊文明的辉煌时期,希腊文明走向成熟,政治家如伯里克利,哲学家如柏拉图。第三个时期从公元前 400年到公元纪元,也就是到罗马占领希腊,把希腊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因此选 C. 考点 :古希腊文明 点评:古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 “航海民族 ”之誉的特性以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独特的魅力,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到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 “黄金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臻于鼎盛。 从罗马十二铜表法可以看出 A罗马帝国时期卓越的法律建树 B公民在财产契约问题上的平等 C罗马法已发展到基本成熟阶段 D彻底剥夺了贵

4、族的司法解释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十二铜表法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 C不对,此后罗马法还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 D不对, “彻底 ”说法不当,因此选 B.。 考点:罗马法 点评: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其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体系逐渐完备。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 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 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 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 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向

5、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持续跨两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葡萄牙人绕过热带非洲海岸,驶入印度洋,抵达亚洲国家的航线。二是西班牙人越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和环绕全球的航行。三是英、法、荷、俄等国对北极地带、南太平洋、大洋洲及北美洲海岸的航行与探险。可以看出欧洲人开辟的航路,是人类崭新的贸易途径,但其意义又远远超出商品贸易活动的范围。它与传统的商路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贸易以大陆为主,新航路开辟后,海洋贸易及海洋地位在人类活动中日益重要起来,经济的发展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从陆地走向海洋的新时代。因此选 C。 考点: 新航路开辟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

6、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带动了物种的交流,传入中国、非洲等地的美洲独有物种中除甘薯、土豆、辣椒、花生等之外,还有 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橄榄 答案: B 试题分析:玉米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 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 (1499年 )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

7、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选 B.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推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的条件中不包括 A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 B航海技术的改进和知识的增长 C银行业、信贷业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出现 D政府的支持和军事技术的进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东西方传统的贸易商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属于推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之一而不属于条件,原因表示必要性,条件表示可能性,因此选 A。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 “背景 ”是指:事态发生、

8、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原因 ”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 “背景 ”、“原因 ”、 “条件 ”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 “背景 ”所包含的内容又比 “条件 ”和 “原因 ”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 “原因 ”和 “条件 ”只是 “背景 ”的组成部分。 “原因 ”和 “条件 ”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原因 ”偏重于 “为什么 ”,即必要性;“条件 ”则偏重于 “有什么 ”,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 但丁在神曲中强调人所赋有的 “自由意志 ”是 “上帝最伟大的主张 ”,他被称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

9、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对其所处时代的准确理解是 A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与掌权 C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思想启蒙的理性时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背景是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宗教神学的束缚, ABD三项都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出现,因此选 C . 考点:文艺复兴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

10、、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 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 B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 D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 ”说明牛顿并没有与宗教神学决裂,因此 D表述不准确,符合题意。 考点:牛顿 点评:有的干扰项在试题中只起陪衬作用,一看便能作出判断;有的干扰项与正确选项十分近似,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易使让人误入圈套,掉进 “陷阱 ”。迷惑性干扰项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正确选项近似,一

11、般都只含有部分符合题意要求的合理因素。因此,排除迷惑性干扰项,首先是一个认知水平问题。准确地排除迷惑性干扰项,需要一种很强的建立在阅读、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融概括、比较、分析和判断于一体的综合解题能力。 世界上第一个权力属于公民的民主制国家是 A希腊 B雅典 C荷兰 D英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 CD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建立民主制国家,但是早在古希腊时代,雅典就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因此选 B.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所创造出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法治、民主监督、

12、民主决策、多数人决策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英国上院 这个自由的庙宇、新基督教的堡垒 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 ”( 1750年)对这段话的解读准确的是 A “新基督教 ”信奉 “因行称义 ”的信条 B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重要构成 C “贸易保护 ”是克伦威尔经济政策核心 D英国上院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一直在挖空心思寻找办法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可怕的黑奴贸易 ” ,再结合时间 “1750年 ”, 考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

13、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新增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式选择题的特点正好与试题特点吻合,所以此类题型是考试的重点。此类题型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的历史背景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这场革命不是反对路易十六,而是反对令这个民族深恶痛绝的专制政府原则。 ”其意味着 A对暴君的仇恨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特征 B处死国王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 C推翻暴政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共同愿望 D消灭专制制度等级制度追求民主是革命的目标

14、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场革命不是反对路易十六,而是反对令这个民族深恶痛绝的专制政府原则。 ”重点强调是推翻法国的专制制度,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解答材料选择题,第一步是先看题干要求,第二步是理解分析备选项的材料,概括材料的要点或观点,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该材料反映出 分权原则 主权在民 代议制原则 君主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 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 ”出自法国 1791年宪法

15、,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体现了分权原则、主权在民、代议制原则,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代议制 点评:我们在复习中,对知识加以梳理的专题史、阶段史须加以重视。当然,解答好这类题目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以增强应试答题的准确率和加快解题速度。 德意志曾被称为巨型的怪物、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下列事件中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的有 拿破仑战争 普法战争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加尔文宗 教改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拿破仑战争客观上打击了德意志的封建秩序, 普法战争使得普鲁士完成德国统一, 马丁 路德在德意志的宗教改革推动了德国社会的进步, 加尔文宗教

16、改革是在瑞士,因此排除 ,答案:选 C. 考点:德意志的崛起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此类题型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可以是异同比较,这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推理等能力,特别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典型题例就是属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的重要会议 ”这一纵向小专题。解题的思路是将备选内容置于这一线索中观察,根据题目要求对这些会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 袁世凯的中华帝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A都是个人独裁专制 B都是资产阶级的军事专政 C都是复辟封建帝制 D都改变了原有社 会的性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

17、:法兰西第一帝国为拿破仑建立,虽然也是个人独裁专制,但是是资产阶级的军事专政,捍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不同于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复辟封建帝制,因此选 A。 考点:拿破仑 、袁世凯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16到 19世纪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于西欧国家而言是 传统的农耕经济走向最后辉煌 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形成 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 人类生存基础由农业向工业转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6到 19世纪的西欧国家,随着资本主

18、义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耕经济已经逐渐瓦解,因此 表述错误,排除后选 D。 考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组合式选择题每个选项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实际上是多选变成单选的一种构题方式,随着多项选择题被取消,组合式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国力民生、政局、近代化进程等诸多 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也引发中外条约体系的重大调整。自马关条约起,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等纷纷出台; 1943年中美、中英先后签订关于 “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 ”,其他在华享有特权

19、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签订了新约。阅读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7分) 经济上 政治上 第一次 战争 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民生凋敝;列强势力的深入与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甲午战败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国势艰危,中国社会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救亡斗争。 第二次 战争 答案:中国承受战争消耗和巨大财产损失;日本的经济掠夺,使民族经济发展艰难。( 2分) 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并收回台湾的主权 ,废除不平等条约 ,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抗战的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5分) 试题分析

20、:经济上结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灾难和破坏回答,政治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回答。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首先确定时间空间的限定,明确中心项,然后教材定位,最后要求考生就有关事件过程、人物活动等进行梳理概括、进行分层次叙述。要点明确叙述完整、表达正确即可。 对下侧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端 B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C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D与世界经济全方位接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不对,是在 1972年尼克松访华; C不对, 1978年开始提出对外开放而非进入新阶段; D不对,这应是指中国在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21、召开。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 点评: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经济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50年 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 、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 1954年 12月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出台,规定美国 “维持并

22、发展 ”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贯彻执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建国之初已经提出, 与题干时间不符, 1950年初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因此选 D。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 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

23、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1919 年毛泽东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 “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 忠告运动 ,实行 呼声革命 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 呼声 (和) 无血革命 ” 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A呼吁社会改革 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 C组建工人政党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 忠告运动 ,实行呼声革命 说明此时的毛泽东主张社会改革但希望用改良的方式,因此选 A,BCD都

24、没有体现。 考点:毛泽东思想 点评:分析评价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完全符合新课改下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课改区高考的重点题型。 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C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与事实不符,近代史上自然经济始终存在,其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BD无从体现;结合所学知识, 1918年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势力卷土重来,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点评:历史学科 “

25、图表型 ”选择题是以历史图片、图表等作为载体而命制的一种重要题型。是以历史图片、数据的形式来 “图说历史 ”的一种重要形式。该题型情景新、信息量大,可考查问题多、角度多,比纯文字表达更具有说服力,易把庞杂的内容化繁为简,更能够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同时,能深入考查同学们的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和创造性认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为纪念杨 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该碑总高 19 26米, 基座边长 12 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A是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B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D贯彻执

26、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答案: A 试题分析: ”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 ”可知是大革命失败后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B不对,此时中共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C不对,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七一五政变; D不对,八七会议召开于八一南昌起义后,因此选 A。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情境式选择题的主要特点在于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 下侧示意图表明 A日本控制并垄断占领区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C民营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空间遭到压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不

27、对, 1934 年抗日战争尚未全面爆发,长江领域还有成为日占区;B不对,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C不对,此时的轮船招商局属于国营企业,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点评: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 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

28、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 ,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 “自 1月 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 ”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大革命期间 C北伐战争结束后 D全面抗战爆发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 “民国十九年 ”, 1912年为

29、民国元年,因此类推,民国十九年为 1930年,五四运动是在 1919年,国民大革命是在 19241927 年,全面抗战爆发是在 1937年,因此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点评:民国纪年法转换公元纪年法的方法:民国纪年法年份 +1911=公元纪年法年份(例如:民国 100年换算公元纪年,就是 100+1911=2011,民国 100年就是公元 2011年。)公元纪年法转换民国纪年法的方法:公元纪年法年份 -1911=民国纪年法年份(例如:公元 2011年换算民国纪年,就是 2011-1911=100,公元 2011年就是民 国 100年。) 1940年 10月 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

30、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抗 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实行 “以战养战 ”的方针,企图变沦陷区经济为日本经济的附庸,因此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点评:, “以战养战 ”政策

31、是二战期间日本用以维系和扩大战争的基本政策之一。而驱使占领区的人民强制就劳和充分利用战争中获得的大量俘虏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就成了日本用以维系和扩大战争的必然途径之一。 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包括 和平民主建国 社会主义革命 改组国民政府 人民军队合法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此时中国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此 社会主义革命排除,答案:选 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前者以新中国成立

32、标志基本胜利,后者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 下图是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出现的一幅地图。其研究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观察图片,十八集团军即是指八路军, 1937年 8月 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 “国民革命第八路军 ”,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1937年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 “路军 ”改编为 “集团军 ”),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此后仍习惯称为 “八路军 ”。因

33、此选 C。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学习中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 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下列作品中,体现出毛泽东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是 A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联合政府 答案: A 试题分析: BCD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 A是在 1949年春,此时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即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作了重要准备,因此选 A. 考点:毛泽东思

34、想 点评:抗战胜利结束后,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前夕,毛泽东为全党提出了新的目标。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工作重心转移,强调 “两个务必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发展方向的表述,准确的是 A集体化、合作化、集约化 B公有化、社会化、现代化 C私有化、专业化、市场化 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集体化是指以前的人民公社体制,已经证实不合时宜, A排除;公有化是社会主义改造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 B排除;私有化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符, C排除,因此选 D。 考点:新中国改革开放 点评:

35、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 “内容是 ”“标志是 ”“性质是 ”“特点是 ”“准确的理解是 ”等。 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关于 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整顿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内容是 调整 改造 跃进 巩固 充实 提高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面对 1959年以来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

36、,即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 点评: “八字方针 ”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 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八字方针 ”的中心是调整。 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A 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 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 4536 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 39 9% C入社农户占总数的 91 9%

37、,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 87 8% D共有人民公社 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 90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是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作用; D是 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用; BC 与 19531956 年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农业改造是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因此选 C。 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 点评: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包括: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国共产党提出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的经济方针是在 A 1946 1949年

38、 B 1949 1953年 C 1956 1958年 D 1978 1982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条十分流行的口号,叫做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这一口号源于 1949年我党发布的五一口号,其中的第八条写道:“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 !”这一命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选 B. 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 点评:新中国初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对工商业采取合理调整的政策,允许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时期存在。 我国下列地区被外国殖民势力占据时间最长的是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东北 答案: C 试

39、题 分析: 16世纪时葡萄牙然就开始窃据澳门 ,到 1999年澳门回归时已经历时四百多年 ,因此选 C。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经过四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 2012年某纪念馆举办特展,展示了关于 “中国革命分 两步走 思想 ”的重要文件。该展览为 A中共 “二大 ” 九十周年纪念展 B八七会议 八十五周年纪念展 C遵义会议 七十七周年纪念展 D中共 “七大 ” 六十七周年纪念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22年中共 “二大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民主革

40、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思想,因此选 A. 考点:中共 “二大 ” 点评:中共 “二大 ”这次大会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党的 “二大 ”这样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 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它说明,只有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能

41、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综合题 1982年 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30年来, “八二宪法 ”成为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982年宪法规定 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恢复 1954年宪法规定设立的国家主席。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 取消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1)依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概括 1982 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以及成果。( 8 分) “八二年宪法 ”颁行 30年来, “修宪 ”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增加)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42、济的补充。 ” 1993年 将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 修改为: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 1999年 (修订)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4年 (修订)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增加)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 2)阅读上表,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为主题,选出 3个相关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在这

43、一主题下,再补充两个相关史实,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 8分) 要求:关键词选择准确;补充史实得当;阐释说明与主题相符;逻辑清晰。 答案:(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2分)成果: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和机构( 2分);加强基层政权和民主建设( 2分);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 2分) ( 2)关键词( 1分)史实( 4分)阐释( 3分) 试题分析: ( 1) 1982年宪法是在文革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的指导下制定的,为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 2)类似问题无具体的答案:,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

44、即可。 考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开放 点评: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审清题意,把握题目中时间概念涉及的 事件覆盖了哪些朝代,国家或地区。第二,弄清求答内容涉及的是背景、内容、影响,或者是政治、经济、民族、国防关系、思想科技文化等哪一方面或哪几个方面。第三,明确该题解题要求是属于比较、分析、论证、叙述等。第四,回归教材,纵向或横向的梳理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进行整理答案:。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这是源自希腊先哲对人生的体味。依据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孔子(公元前 551年 -公元前 479年)忧心于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45、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 的 “人 ”的危机。在 他去世 10年之后,苏格拉底诞生。 ( 1)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例,简述面对 “人 ”的危机,东西方两位哲人的主张中有哪些相似之处?( 3分)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 ,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 ,康德的 “自我立法作为自由 ”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 ,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 “公意 ”;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 。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 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 的过程。 摘引自张 盾 “道德政治 ”谱系

46、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 2)理解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其中涉及到卢梭对自由的论述的是 (写出序号,要求完整准确。 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 8分)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 ( 3)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 18 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 努力?( 8分) 答案:( 1)关注人的问题;重视道德修养;重视知识与教育。( 3分) ( 2

47、) ( 2分); 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2分);倡导理性、科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2分);继承和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更彻底更鲜明的政治色彩( 2分);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人类生活创造宝贵精神财富( 2分)。 ( 3)发表独立宣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制定 1787年宪法,依据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新型共和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公民若干自由权 。( 8分) 试题分析:( 1)注意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的主张,两人都关注人的问题;重视道德修养;重视知识与教育。 ( 2)注意分析材料, 涉及到康德而非卢梭对自由的论述,因此可以排除;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的意义。 ( 3)注意题干的时间和空间限定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