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3761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下学期 5月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北宋在保留了唐代以来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的官称的同时,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另派官员担任实际职务,称为 “差遣 ”。 “差遣 ”的实质是 ( ) A笼络民心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化皇权 D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北宋权职分离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但这并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应是从皇权巩固角度分析,故 C项正确; A 项从 “为了安抚后周留下的大批官员 ”,以及 “实质 ”之限定都可以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 B项排

2、除; D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不符合 “实质 ”之要求,因为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中央行政体制 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 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电脑 手机 B报纸 收音机 C热狗 麦当劳 D汽车 电影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与地理位 置,即创意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流行于二十世纪的美国。 A项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 B项时间上大致符合,但并不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C项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也大众化消费品,但并不是源于十九世纪

3、欧洲人的创意; D项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创意于自欧洲,于二十世纪美国流行的大众消费品。正确选项为 D项。 考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宣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峰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 ”这段话提到的学说与下列哪项的内容有关 ( ) A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维新人士的思想切入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知识点。关键信息: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宣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题干

4、观点核心是用进化论说明改革的必要性,由关键信息分析也可知,具有 优胜劣淘的思想,故 C项正确; ABD项是近现代欧洲物理学的成就,但与题干观点所涉及学说无关。 考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在选材上,强调全面、具体、深入地描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要进行日常生活的细波微澜的描绘,又要进行历史长卷式的宏观展示。在事件描述上,强调如实地展现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叙述描写要尽量达到酷似对象。 ”这些特点属于 (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对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不同的文学流派的特点的理解。题 干反映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

5、的现实的关注,从文学风格来看,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C项正确。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现实主义文学 “这一建议旨在将为法国、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这四个国家所分割的莱茵河流域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做到使战争像舒曼所说的那样 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材料说明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的直接目的是( ) A消除法德战争的物质基础 B促进欧洲国家的联合 C联合应对苏联的军事威胁 D改善法德两国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因素是法德矛盾,由题干可知,此时法德已和解,排除 D项,而由关键

6、信息分析要知, AB项相比较, A项为直接目的; C项 “苏联 ”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正确选项为 A。 考点: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欧共体的建立 西方史学家这样评价苏联的 “五年计划 ”: “这些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虽然与现在由计算机制定的计划相比非常原始,但也有三大卷,达 1600页之多,其中包括的表格和统计资料涉及重工业、轻工业、金融、合作社、农业、运输、通讯、劳力、工资、学校、文学 、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 ”这说明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经济计划制定详尽而具体 C国家统一调配人力和物力 D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 答案: A 试题分析:关键信

7、息: “五年计划 ”、达 1600页之多、涉及重工业、轻工业、金融、合作社、农业、运输、通讯、劳力、工资、学校、文学、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题干反映苏联五年计划涉及全国各个行业与层次,说明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A项正确; BCD项说法并不是错误的,但与题干“显著特点 ”要深圳市不符,因其都是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 考点: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2012年 7月 27日,伦敦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布拉纳朗诵了莎士比亚喜剧暴风雨台词: “上天赋予你一种坚忍,当我把热泪向大海挥洒,因心头的怨苦而呻吟的时候,你却向我微笑;为了这我才生出忍耐的力量,准备抵

8、御一切接踵而来的祸患。 ”这段话突出的核心思想是 ( ) A肯定人的思想和力量 B上帝是人力量的源泉 C人的生存须学会忍耐 D用理性正确对待人生 答案: A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莎士 比亚、坚忍、为了这我才生出忍耐的力量。题干表达了对人类克服困难的力量的肯定。莎士 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故A 项正确, BD 项排除; C 项是表面的理解,与题干问题的 “核心思想 ”是不符的。 考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 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

9、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罗马法影响 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公司切入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A项说法正确,但并不是题干所强调的; B项说法错误,罗马保护个人权利等,这是自由交易和市场的前提,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体现先进性,但古罗马并没有产生公司组织,而是在 “进一步解放之后 ”,说明罗马法又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C项是最全面、完整的理解;题干强调是 “前提 ”,故 D项中

10、的 “导致 ”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罗马法 罗马法的评价 美国的吉尔伯特 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叙述: “既然缺乏受过训练的老师,那就只好雇用不够资格但政治上的可靠的人予以替代了。高中毕业生被分配去教初中的现象并不罕见,特别是在农村。 ”这种现象出现在 ( ) A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B探索时期( 19561966 年) C “文革 ”时期( 19661976 年) D新时期( 1978 至今)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中国某个时期的教育落后的现象。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脉络与阶段特征。关键信息:政治上可靠的人。 ABCD四项中,文革时期因 “左 ”的错误国内

11、搞阶级斗争,教育发展受到挫折, C 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革 ”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 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这说明康有为 ( ) A成为了中国近代宗教改革的领袖 B使儒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C利用儒学思想宣传 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D用西方思想把孔教打造成新的思想体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康有为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时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然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却把孔子说成是一位改革的人物和原有

12、的经书斥之为伪经,这鲜明体现了康有为的意图。儒学思想是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持,而康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阶级利益,并不是要维护儒学,而是利用儒学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C项正确; 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代, B项说法错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显然 D项说法错误。 考点: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全球通史评论说: “ 1712年,皇帝颁布了一条敕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 1729 年,又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了回国的具体日期,逾期未归的那些海外的中国人将不许回国。这同西方国家形成何等鲜明的而又惊人的对照;西方国家不久就积极开辟海外殖

13、民地,创立贸易公司,甚至随时准备着用武力保卫这些事业,反对任何威胁。 ”上述材料说明,中西方的主要不同是 ( ) A外交政策 B历史发展方向 C经济形态 D思想观念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 古代中国闭关锁国与西方对外扩张的对外政策的差异现象。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从文明的形态来角度分析。ABCD项都是中西方的差异,须注意问题中的 “主要不同 ”的限定。 18世纪的中国代表的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农业文明,而西方代表的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文明,故 B项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的方式 史

14、学家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 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导致中国文明 “统一和连续 ”的因素有 ( )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小农经济 儒家思想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文明的统一和连续的特点切入考查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 “统一 ”,采用排除法。分封制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不利于国家的大一统一,故 排除,正确选项为 C。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15、 综合题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材料一 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 1942年 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 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战争史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 “红色凡尔登 ”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 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 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16、,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和影响。( 8分) ( 2)在材料二中,英美报纸为何把斯大林格勒战役比成凡尔登战役?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 “有性质的不同 ”?( 7分) 答案:( 1)原因:英国请求中国出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保障中国与国际通道的畅通,从而有效保障国际社会对中国影响抗战的物质支援不中断 ,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 5分) 影响: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意图,弘扬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提高了

17、中国的国际地位。( 4分) ( 2)原因:两次战役都具有转折性意义。( 2分)不同: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役;( 2分)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役。( 2分) 试题分析:( 1)关键信息: “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 ”、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大大减轻了 美国的压力。原因从日军对缅作战的目的与影响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合作角度分析归纳;影响则应从对世界反法西战争的意义、对日军的打击和对中国的影响等角度归纳。 ( 2)关键信息:有性质的不同、 “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

1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原因应从两次战役的共性入手分析;两次战役的不同应主要从战争性质切入分析归纳。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5分) 材料一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 生 这一次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材料二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

19、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 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材料三(中国)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材料一中 “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20、”中 “新 ”的具体表现。( 6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造成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 期 ”的理由。结合三则材料回答,共和政体在中美两国不同的境遇说明了什么?( 9分) 答案:( 1) “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具体表现: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3分) ( 2)理由: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 6分)说明:从国情出发,不照搬别国政治体制。( 3分) 试题分析:( 1)解答本问关键是搞清楚国家与时间。由

21、 “美国 ”和 “革命 ”等信息判定时空信息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则知 “新 ”是指美国民主共和的特点。 ( 2)理由分析依据: “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 ”、 “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 ”、强调的是伦理原则、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材料三的关键信息:然而失败的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说明应从中美两国的国情来分析总结。 考点: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1787年宪法;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辛亥革命前后 反对专制的斗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一 今欲采西学,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选近

22、郡十五风以下颖悟文童,倍其廪饩住院肆业,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闻英华书院、墨海书院藏书甚多,又俄夷道光二十七年所进书千余种,存方略馆,宜发院择其有理者译之。 咸丰十一年( 1881年)冯桂芬采西学议 材料二 1905年 9月,清政府正式决定废除科举,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可以说其重要性超过了后来的辛亥革命。 12月 6日,领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新机构 学部 也正式成立了。学部在推行新式教育方面作出了许多工作。从那时起,中国有了第一批教育法规,新式教育在中国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那里起,中国有了第一册全国统一的教科书, 1907年春初

23、小国文教科书第一册诞生了;从那时起,中国教育便有了视导、考试制度,这是清末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那时起,中国便有了全国范围内的学务统计。 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18621912 年)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冯桂芬 “采西学 ”的特点。( 7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 “废除科举,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的依据。( 8分) 答案:( 1)特点:小范围试点实行;中西学并学;有选择地翻译外国书籍;聘请外国人教学。( 7分,答出其中 3点即得满分) ( 2)依据:废除科举后,领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新机构 学部成立;有了第一批教育法规,新式教育在中国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4、有了第一册全国统一的教科书;教育有了视导、考试制度;有了全国范围内的学务统计。( 8分。答出其中 4点即得满分) 试题分析:( 1)本问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归纳能力。关键信息: “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选近郡十五风以下颖悟文童 ”、 “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 文字 ”、 “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 ”、 “宜发院择其有理者译之 ”。 ( 2)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归纳即可。关键信息:领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新机构 学部也正式成立了、 “中国有了第一批教育法规,新式教育在中国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中国有了第一册全国统一的教科书、 “中国教育便有了视导、考试制度,这是清末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25、”、中国便有了全国范围内的学务统计。 考点:戊戌变法 维新思想;清末 “新政 ” 废除科举制的意义 ( 12分)材料 :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起始时间,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定中国现代史即 19191949 年的中国史。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划分历史时代的标准应是社会形态, “从鸦片战争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社会性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这 110年的历史应该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叫做中国近代史 ”。他们主张中国现代史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再次展开讨论。主要观点仍是上述两点:一是主张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

26、;二是主张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此外,还有人提出了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现代史应从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或从 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评论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史起始时间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12分 )观点一:中国现代史从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或从 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理由: 1912年资产阶级建立起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帝制,开始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民主政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的划时代的事件之一;从中国现代化自身发展的过程看, 1912年前一年发生的也起了

27、承上启下的作用。 观点二:中国现代史从 1919年开始。理由: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控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伟大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的准备 ,标志着国家发展的新方向。 观点三:中国现代史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妈得了新民主

28、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任选一观点,按照题目要求论述,言之有理即可。关键信息:一是主张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二是主张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此外,还有人提出了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现代史应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或从 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选择第一个观点 应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归纳;选择第二个观点则应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析归纳;选择第三个观点则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

29、成立的历史意义分析归纳。 考点: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5分 )材料一 1947年,丘吉尔问道: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那些标题为 “欧洲的末日审判 ”“欧洲的政治崩溃 ”和 “欧洲时代的消失 ”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1951年 2004 年) 年份 具体内容 1951 法、德等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 法、德等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

30、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 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 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 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 奥地处、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材料三 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

31、的深化 不但有统一货币,而且有统一或近乎统一的财政,类似于国联邦和各州的财政关系。此前,欧盟和欧元区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并不完善,未来是否可以引入退出或除名机制, 以免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未来,还应进一步打破各种要素流动的障碍,如劳动力的流动,以推动劳动生产率的趋同。 2012 年 2月 24日百度百科名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西欧所面临的状况以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11分) (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6分) ( 3)请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走向,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1)( 11分)状况:

32、二战给欧洲造成巨大破坏,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 灵创伤。( 6分)努力: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展科技以及美国的帮助,使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加强合作,先后建立了欧共体,后改名为欧盟;实施 “福利国家 ”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5分) ( 2)( 6分)特点: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领域不断扩大,水平也不断提高;由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范围不断扩大,由西欧扩张到东欧。( 6分) ( 3)( 8分)看法一:欧盟与欧元区继续存在并得到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一体化,欧盟顺应了这一世界潮流;欧盟是一

33、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国际组织,应该能够通 过团结、协调找到积极的应对措施,共同克服债务危机;欧盟会吸取历史教训,合作共赢,分裂俱伤;欧洲经济水平比较高,应该有实力克服危机。( 8分) 看法二:欧盟与欧元区解体。欧盟和欧元区涉及的国家多且之前扩张速度太快,很多体制机制不完善;这次危机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欧洲产生着重大影响和制约;欧盟成立的初衷是技术性的,当时期望提高二战后欧洲国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合作水平,其最根本的问题是缺少一个作为整体的联盟。( 8分) (说明:此题为开放性问题,持任一看法都行。对各种看法,言之有理均可) 试 题分析:( 1)关键信息:那些标题为 “欧洲

34、的末日审判 ”“欧洲的政治崩溃 ”和“欧洲时代的消失 ”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状况从二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和两极格局的影响来分析归纳;努力即是欧洲应对现状的措施,应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归纳。 ( 2)本问考查欧共体到欧盟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应从一体化的程度、成员国的范围来分析归纳。 ( 3)本问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关键信息:危机可以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和欧元的消失,但危机也可能导致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材料三中的观点任选择一个,论点与论据要统一,史论相合。如果选择前者,则应从 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归纳;如果选择后者观点,则应从经济危机的冲击和欧洲联盟自身的弊端来分析归纳。 考点:两极格局的瓦

35、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欧共体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加入 经济全球化;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一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饭革命的道路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 “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在什么 “先哲 ”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义 “本本 ”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 “本本 ”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36、。我们需要 “本本 ”,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整。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1930年 5月) 材料二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 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

37、泽东论十大关系 ( 1)材料一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个时期他是如何把这一主张付诸实践的?( 8分) ( 2)材料二中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和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7分) 答案:( 1)主张从实际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本本主义)。( 3分) 实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 5 分) ( 2)区别:毛泽东主张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关系;斯大林模式则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4分)说明毛泽东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3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从材料的出处的标题和内容来看,其核心观点是主张反对本本主义,即要从实际出发;实践则是列举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把马列主 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事例。 ( 2)本问考查毛泽东经济思想与斯大林的差异。关键信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说明则应从两者的思想差异切入分析归纳,体现了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考点: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邓小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