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上海闸北区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代外国领事最早出现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时间当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中法战争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天朝的危机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下列文件,规定了联邦宪法和法律 为美国最高法律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1791年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
2、: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相互制衡的原则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考点: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联邦制度的确立 有学者说 “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该观点强调人权宣言 A克服了英国权利法案的局限性 B超越了美国独立宣言 C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 件 D极大地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
3、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具有历史性和世界性的意义。 考点: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某一时期, “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 诗人和思想家 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 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这一时期约指 A 19世纪中期的 30年 B 19世纪最后的 30年 C 20世纪最初的 30年 D 20世纪最后的 3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德国在某一时期 .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 诗人和思想家 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
4、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再结合所学,即可判断出是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工业社会的来临 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拓展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 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 ”为此, “我 ”能做的是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分给份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和工商业,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 考点
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农奴制 “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到一八九八 一九一四年间先在欧美然后在亚洲最终形成了。 ”在列宁所说的 “帝国主义 ”阶段,欧美国家在经济领域出现了 A垄断资本,巨型企业 B大财阀,小型企业 C大政府,小社会 D大帝国,大财阀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一八九八 一九一四年间 ”即可判断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孙中山在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中写道: “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 ”这里的俄国 “革命 ”指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
6、山大二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 ”,再结合所学,中国革命指的是应该是 “辛亥革命 ”加上 6年即可得出。 考点: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签署的诸多条约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 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协定 九国公约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巴黎和会上,中国要求归还在山东的权益 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
7、碍,使美国无需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就此终结。九国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的原则,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 系 二战后期一份国际文件中规定: “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 ”,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该文件是 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
8、开罗宣言 答案: D 试题分析:关于台湾回归问题,开罗宣言的其主要内容是:中、美、英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 “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 ”,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 “归还中国 ”。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开罗宣言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 “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反映了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法国
9、对马歇尔计划的抵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 .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 其施压 .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即可说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考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某总统发表对全国的电视讲话,宣布 “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的局势,我将停止作为总统的职务活动。 ”这次讲话的日期当是 A 1922年 12月 25日 B 1989年 12月 25日 C 1991年 12月 25日 D 2000年 12月 25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独立国家联
10、合体成立后 ”,再结合所学,即可判断 出是苏联解体。 考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冷战的结束 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结束 一战以来国际格局经历了三次演变。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格局 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多极化格局 C多极化格局、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D雅尔塔体系、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多极化格局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相关归纳,一战以来国际格局经历的三次演变的时序是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格局。 考点: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 变 冷战的结束 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结束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
11、国的出现,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这样的竹枝词流行起来。这主要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传统习俗 B新式交通工具导致出行拥挤 C新式交通工具已为大众认可 D新式交通工具仍然有待改进 答案: DA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最能说明新式交通工具仍然有待改进,其次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传统习俗同时渐渐为大众认可。但无法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导致出行拥挤。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社会习俗的变革 下方 17 18世纪和 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反映了 A中国社会对西方知识的需求增加 B西书翻译总量明显增加 C人文类西书对中国社会影响较
12、小 D科学类西书翻译数量的增长比人文类更快 答案: ABD 试题分析:根据 17 18世纪和 19世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中 “总量 ”“科学类 ”“人文类 ”趋于上升即可说明中国社会对西方知识的需求增加、西书翻译总量明显增加,但同时注意到表格的对比中,科学类西书翻译数量的增长比人文类更快。 考点: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社会习俗的变 革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这句话最能说明 A帝国的建立离不开煤铁资源 B工业化提供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答案: BAC 试题分
13、析: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说明了工业发展和煤炭资源对德意志帝国的重要性,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有利于普鲁士获得更多的煤铁资源。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德意志的统一 恩格斯在论述克 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 “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这里的 “觉醒 ”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政府懦弱 答案: BAC 试题分析:结合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全面的角度即可分析出俄国当时政治制度腐朽,经济水平低下,军事力
14、量落后。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农奴制 某论文中心词主要有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 “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 ”和 “苏联解体 ”。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C世界经济多元化的趋势 D欧洲、日本的重新崛起 答案: ACD 试题分析:结合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和 “苏联解体 ”出现的时代背景,当时日本、欧洲、第三世界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其与经济全球化存在概念上的差异。 考点:战后科学技术革
15、命与经济全球化 战后国际格局与经济全球化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如果把 1688年前后的 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材料所述的 “革命性 ”主要表现为 A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B国王权力全部转移至议会 C从传统君主专制向近代民主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 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君权神授、君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英国的 “巴力门 ”(议会)、 “君民共治 ”(立宪君主制)就成
16、了鼓舞 他们进行斗争的现实源泉和效法的榜样。 考点: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斗争 确立)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其主要结果是 A封建等级制形成 B等级君主制形成 C君主专制形成 D民主制度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国家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统一性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两者的结合促成了君 主专制的形成。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进行
17、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 A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B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 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D工部局建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53年 9月 5日,周立春 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接连攻占宝山 南汇 川沙 青浦四县,成立小刀会政权。初用 “大明国 ”国号,旋即改称太平天国,由刘丽川上书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领导。英 美 法当局曾声称对局势保持 “中立 ”。但为维护在华 利益和威胁清政府, 1854年 4月,英美驻军袭击了上海城内的清军营盘。根据上述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天朝的危机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19世纪
18、80年代,上海诞生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空间上主要发布在东南沿海和内河流域,工业结构方面,主要是轻工业。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的发展特点 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 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二十八年海战史称: “7点 45分,彼我相距约 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 ”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说明了文献记录 A最接近历史真相 B不能揭示出真相 C能
19、还原历史真相 D会受立场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日本的济远航海日志的记载与二十八年海战史的不同,由于所处的认识立场,两者的认识存在着冲突。 考点: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的立场 “唤起 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甲午一役 ”直接唤起了国民,催生了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甲午战争之后,爆发了戊戌变法,即统称的维新变法。 考点: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意义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民族主义论说: “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
20、中国 A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B政权更替相当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答案 : C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二十世纪初 .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即可说明当时的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考点: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 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 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
21、述材料最宜作 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审判制度沿用前清 B政体变化不甚明显 C平等制度遭受玷污 D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 “1912年 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即可说明辛亥革命以后的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考点: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这幅对联述及的历史事件是 A公 车上书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19年
22、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 “和平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 1919年 5月 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 3000多名学生代表打出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收回山东权利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并且要 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根据上述史实,最符合题目的是 “五四运动 ”。 考点: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
23、的建立 五四运动 有学者认为,改订新约运动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些特权,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一部分法权、租界和租借地,签订了近代以来第一批相对平等的新约,是此前历次收回主权运动成绩最大的一次。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 A大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 D 试题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实行反对苏联 亲近 帝国主义的政策。 1927年底,蒋介石发表谈话,停止对苏贸易,驱逐苏联侨民,宣布与苏联断交。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 “自主 ”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
24、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 “改订新约运动 ”。 考点: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012年 7月 7日,成都人民公园 “川军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 ”前,幸存川军老兵及川军后人在纪念某事件 75周年,这一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皖 南事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 “2012年 7月 7日 .纪念某事件 75周年 ”即可判断出是 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 考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
25、这里的第一个 “权威 ”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 路德 D贵族 答案: B 试题分析:宗教改革其要求破除的是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减少思想、政治和经济上的束缚,本质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资产 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考点: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原是一个法文词语,意为 “再生 ”。从其历史内涵看,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获得了再生的是 A西欧文学艺术 B资产阶级人文主义 C古希腊 -罗马文明 D中世纪基督教文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 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
26、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即文艺复兴。 考点: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 “历史是什么? ”古往今来,人们做了各种思考,梁启超的回答最可能是 A口耳相传的传说 B经过调查与研究的纪事 C全体国民的故事 D国民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梁启超是维新思想的主要倡导者,毫无顾忌地痛斥封建史学为 “帝王将相 家谱 ”、 “墓志铭 ”、 “蜡人院 ”、 “相斫书 ”等,它对于扫除对封建史学的迷信、解放思想是有功劳的。主张 “历史的进化论 ”、国民是历史的主人。认为历史的发展受不受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支配
27、, 。 考点:中华民族的觉醒与 抗争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意义 某校研究小组制作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网页时,设计了 “开放格局的形成 ”、 “一国两制的成就 ”、 “经济改革的硕果 ”等并列的栏目,请你帮助再续一个同层次的栏目,最合适的标题是 A重返联合国的风雨 B思想解放的历程 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答案: B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的 “开放格局的形成 ”、 “一国两制的成就 ”、“经济改革的硕果 ”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的成就,根据全面的要求需要 “思想文化 ”方面的栏目。 考点: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的社
28、会转型 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 32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是 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深圳速度 ”,是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与题意符合。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开拓 改革开放 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设立 20世纪 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立正式外关关系
29、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53年 12月 31日,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1954年 4月 29日,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写入了这些原则。根据所学, 均是在 20世纪 70年代。 考点:中国走向世界 初登国际舞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 这一曾广泛流行的顺口溜反映的生产情景出现于 A土地改革之前 B土地改革时期 C人民公社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民公社制度的特点是一大(
30、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实际上一平(平均主义)二调(无偿调拨)。其成立初期,生产资料实行过单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分配上实行过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并取消了自留地,压缩了社员家庭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材料信息最符合。 考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面红旗 ” 综合题 “海外发现 ” 直到 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 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 因此,旧的庆祝欧洲 “海外发现 ”
31、的描述,受到一些以土著美洲人或非洲裔美洲人观点探讨欧洲扩张经历的历史学家的广泛挑战。 (美)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问: ( 1) 1500年前后大西洋之世界地位的变化与哪一系列重大史实直接相关?( 3分) ( 2)请列举 3项史实,替代材料中省略的内容。( 3分) ( 3)根据材料最末一句所述 “观点 ”,对 “发现新大陆 ”将如何评价?( 2分) ( 4)请列举评价 “发现新大陆 ”的两对(组)视角。( 4分) 答案: ( 1)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或新航路开辟、 “地理大发现 ”);( 2分)随后西欧各国殖民者纷至沓来。( 1分) ( 2)西欧殖民者来到美洲
32、开展殖民掠夺(或写 掠夺黄金等贵金属),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1分)美洲土著被掠 夺、遭杀戮;( 1分)非洲土著被掳略贩卖到美洲为奴。( 1分) ( 3)开启了非洲、美洲可怕的灾难史。(大意相似即可, 2分) ( 4)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视角,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视角,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影响的视角,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视角, 区域历史与全球历史的视角,等等(任写 2对言之成理即可得 4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题目的时间线索,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回答即可。 ( 2)根据全文的逻辑,前面主要说明了殖民掠夺的积极意义,后面的 “灾难 ”即其消极影响。 ( 3)根据材料最末一句 “但对其他地方的
33、人则意味着灾难 ”所述 “观点 ”即可知道,对“发现新大陆 ”的评价。 ( 4)结合所学,评价 “发现新大陆 ”的视角可以从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视角, 区域历史与全球历史的视角等角度认识。 考点: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新陈代谢 40年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物,在民族战争失败后提出 “ ”的命题。在这个命题里,反抗西方的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以其所包含的时代内容而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方向。 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社会的艰难变革。 40年代、 60年代、 90年代因之前后相接,成 为新陈代谢的三个历史环节。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
34、的新陈代谢 ( 1)请为文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1分) ( 2)你认为 “近代中国的历史方向 ”是什么?( 2分) ( 3)为什么说 40年代、 60年代、 90年代 “成为新陈代谢的三个历史环节 ”? 请以史实说明。( 6分) ( 4)经过半个世纪的新陈代谢, 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与 19世纪 40年代相比有哪些不同?( 5分) 答案: ( 1)师夷长技以制夷( 1分) ( 2)反抗西方的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从中世纪向现代(或近代)社会的艰难变革(或转型)( 2分)(或者 半殖民地半 封建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等,也可得分) ( 3) 19世纪 40年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败于
35、英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魏源等先进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 2分) 60年代,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主张 “中体西用 ”,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分) 90年代,甲午战败后,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宣传进化论,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2分) ( 4)政治: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或盲目自大)到学习西方社会政治制度。( 1分)经济:从自然经济遭到冲击(或农业经济)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工业经济)初步发展。( 1分) 思想:从夷夏观念(或中体西用)(或家国观念)到进化论、三民主义(或人权思想)的传播。( 1分) 文化:从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到西书的
36、大量翻译出版和近代报刊业的繁荣。( 1分) 社会生活:从尊卑有别到人格平等;从落后到进步;从单一到丰富等。(任写一种即得 1分) 试题分析: ( 1)结合鸦片战争后,根据林则徐的思想主张回答即可。 ( 2)结合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人的探索史的发展趋势即可判断出 “近代中国的历史方向 ”。 ( 3)结合中国 20世纪 40年代、 60年代、 90年代对中国近代化有积极影响的重大 史实,然后简述其积极意义即可。 ( 4)根据所学,应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说明 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与 19世纪 40年代的不同。考点:天朝的危机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37、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意义 抗战宣传画 请问: ( 1)你从该宣传画中读出哪些历史信息?依据分别是什么?( 8分) ( 2)如要核实你对该画认识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法?(至少写出 4个,共 4分) 答案: ( 1)(历史信息)宣传画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八一三事变;宣传画作者 、发布者,以及国民政府的态度都是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3分 )(依据)宣传画中的文字,如 “八一三 ”, “全民抗战 ”, “唤起民众 ”、 “组织民众 ”、 “训练民众 ”。 画中紧握步枪高高举起健壮有力的手, (手臂下 )队伍中飘扬着的青天白日旗。 (5分 ) ( 2)查找档案资料;走访或查阅
38、当事人(包括宣传画作者)的回忆录;考察抗战博物馆、展览馆;查考史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等;比对同时期相关的宣传报道。(任写 4条即可,每条 1分) 试题分析: ( 1)可以从漫画的标题、注解、内容等角度分别说明从该宣传画中读出的历史信息,或者从漫画的主题出 发,概括其信息。 ( 2)考查了史料的获取和处理。一般可以从查找档案资料、走访或查阅当事人(包括宣传画作者)的回忆录、考察抗战博物馆、查考史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等方法核实对该画认识的准确性。 考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史学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与革命 材料一 在 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
39、乏,不能直接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直到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不管怎样,早在 19世纪末期,科学的方法 尤其是 观察和实验 已被付诸实践(都不是成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些进步并非皆归功于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在 18世纪和 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学成才者。许多事例说明, “实验方法 ”一词太正式和确定、不能准确描绘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 “反复试验法 ”也许更恰当。 R 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到 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40、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 19世纪最后 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 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盘都被抛弃了。经验主义在许多工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有些工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 1870年以后,我们可清楚地看到 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科学发展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F 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 1)材料一与材料二试图阐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分) ( 2)结合材料,运用所
41、学,请简 述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9分) 答案: ( 1)科学理论、科学技术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3分) (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技术改进和发明主要来自实践工人和工程师。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科学不够发达,科学知识运用于工业的条件还不成熟,科学研究的影响很不显蓍。( 3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过去依靠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工业技术改造和革命的方式已不适用。由于实验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对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3分)科学的新发现应用于工业生产,促使生产手段的革命性进步。所有的工业部门几乎都受到新的科学技术发 展的影响,特别是电力的运用、无线电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3分) 试
42、题分析: ( 1)根据材料 “在 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用于工业过程。事实上,直到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 .1870年到 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 .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即可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试图阐述的主要问题。( 2)简述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首先应该明确材料 分别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说明,所以回答该问题是也应该分别说明科技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考点: 工业社会的来临 英国工业革命
43、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美国的独特性 材料一 随着南方原有的上流社会的彻底毁灭,形形色色的北方人开始涌入战败地区。有的去代表联邦政府,有的去参与地方政治,有的去挣钱,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出于民主和人道动机,去教导那些穷困的、曾经是奴隶的人们读写的基础知识或基本的谋生技艺。黑人在南方参加选举,在立法机关当代表,有 的还担任公职。这个时期被称为 “重建时期 ”。 (美)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在被称为 “罗斯福革命 ”的时期,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的作用(这是早先历届政府没有做到的),而把奉行不干涉主义的政府改变
44、成为社会服务的或福利的政府。 (美)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美国的边界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无形边疆的扩展。对于美国这种有形与无形的扩展,历史学家常常会追问:美国的 “边疆 ”到底在哪里 ? 材料四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曾对美国民众说 “美国并不比希腊、英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更为独一无二 ”,又说 “你展示爱国主义的方式是如何对待你的美国同胞 ”。 (美)迪内希 德 索萨奥巴马的秘密:反殖民主义者 ( 1)材料一所述国家为什么需要重建? “重建时期 ”开始于哪一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现象?(
45、4分) ( 2)请概述美国 “重建 ”后在全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扩展无形边疆的基本史实。( 6分) ( 3)请利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奥巴马观点的认识。( 15分) 答案: ( 1)美国发生内战,国家经济、政治 、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1分) 19世纪 60年代(中期)。( 1分) 黑人学习读写,学习基本的谋生技艺;黑人在南方参加选举,在立法机关当代表,有的还担任公职。 (写出其中 2项即可, 2分) ( 2) 19世纪末期,美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向世界其它国家与地区输出商品与资本,参与对世界的瓜分。 参与一战;一战后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作为华盛顿国际会议的东道主促成五国海军协定
46、、九国公约等的签订。 加入二战;战争末期开始筹划战后国际秩序,战后主导建立雅尔塔体系,并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发起冷战;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精神、政治理念、先进科技与生活方式通过电影等文艺作品、新闻报导,以及科技及其产品的输出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更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基本史实写清 4项,即可得 4分,文字通顺 2分) ( 3)认识 /观点( 0-4分)(如:这两句话反映了作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并不赞同美国具有独特性;他更关心国内事务,着力于解决美国民众所关心的为问题,而不是在海外事务、全球政治格局中充当 “老大 ”,也不乐意美国势力在全球扩张。当然,奥巴马为什么会这么说,还要看他说这话的背景。 我认为美国是(或 不是)一 个独一无二的国家。 美国历史上林肯政府、罗斯福政府都在如何对待美国同胞的问题上作了爱国主义的行为示范。) 认识的史实性依据(本题所供材料与所学相关史实)( 0-8分) 文字组织( 0-3分) 试题分析: ( 1)根据材料一 “ 随着南方原有的上流社会的彻底毁灭,形形色色的北方人开始涌入战败地区。有的去代表联邦政府,有的去参与地方政治,有的去挣钱,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