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3777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从根本上受下列那一观念的影响 A重义轻利观念 B三纲五常观念 C宗法观念 D仁政观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材料 “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可以看出古代诉讼体现明显的尊卑与宗族(家族)观念,这与宗法制的基本特征一致,故选 C项。 A项错误,重利轻义的观念体现的是义利观念,并非只是涉及到案件的审判活动中; B项错误,三纲五常只是伦理道德,无法

2、体现血缘关系; D项强调的是执政理念。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孟德斯鸠说: “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 “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含义的史实是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在早期君主专制程度 “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的专制程度已十分严重,孟德斯鸠生活在 17-18世纪,所以他所说的 “今天 ”指中国的清代,清代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举措是设置军机

3、处。据此本题选 C 项。AB项明显排除; D项错误,清朝内阁并不参与军国大事,只是管理日常事务。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元朝 “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 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借鉴了历史上地方行政划界的划分方法 B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物质基础 C体现元朝统治者 “南向控制 ”的治国理念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

4、界原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材料信息中分析,元朝行省界限打破了地理标志范围,说明省界犬牙交错。材料中中书省是都城所在地,根据提干信息分析所占低于面积较为广阔,其余各省面积范围均没有超过的,体现了中书省的 地理位置重要, “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 ”体现了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故选 C.没有体现项。 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A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进行了很大的创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 阅读以下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 128人统计分类表,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5、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汉代察举制下,平民子弟、贫民子弟与官僚贵族子弟和富豪子弟均有机会得以跻身孝廉,参加到统治阶级中来,可见察举制度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A项正确;由该制度下官僚贵族子弟据了 69.6%,可知 B、 C两项错误;由富豪子弟占据 6%、平民子弟占据 15.7%和贫民子弟占据 8.7%,可知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演变趋势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三跪九叩、伏地跪拜 D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

6、、三跪九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变化趋势。古代中国君臣关系的变化趋势是君权逐渐加强,题干中选项反映了君臣地位的变化。 “坐而论道 ”说明君臣关系平等; “颔首直立 ”说明大臣站立,皇帝坐着; “伏地跪拜 ”说明大臣地位下降;“三跪九叩 ”体现了大臣成为皇帝的奴才。根据以上分析,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专制皇权的不断发展。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

7、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中唐太宗的话的意思是发挥宰相和诸位大臣的聪明才智,全盘考虑,以防止决策的失误。因此应选 A 项。 B 项限制相权的思想材料并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唐太宗并非主张中央权力下移以增强地方的权力; D项明显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 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 “春、夏、秋、冬 ”四字。 “春 ”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 ”字像草木繁茂之状; “秋 ”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 “冬 ”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B甲骨文以记载农

8、业为主要内容 C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殷墟是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判断 A项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排除 B项。 C项说法本身错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 D项理解有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原始农业的起源。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

9、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做法的影响,即秦王朝舍弃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功效泽被后世的事实。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故选 B。 A项与材料无关。 C项是材料的表层意思,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而材料没有表达这一层面的意思,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齐人 ”、 “鲁人 ”、 “楚人 ”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10、C郡 县制 D三省六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属于中等题。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了众多封国, “齐人 ”“鲁人 ”“楚人 ”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因此 A项错误;关键要理解 “以行政区划为籍贯 ”,是指秦朝实行的郡县制。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要抓住限定词 制度因素。故选 C。 B项是家族血缘关系; D项是中央官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 “三皇 ”、 “五帝 ”之名而称 “皇帝 ”,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

11、神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点是秦中央集权制度。解题关键是学生要对选项中 “托古改制 ”“中华传统 ” 、突出个人功业、 “君权神授 ”的准确含义理解清楚,同时熟悉“皇帝 ”名称的来源。皇帝取自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说,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工业,故选 C。 A项错误,历史上康有为曾经托古改制,维新变法,但是秦王嬴政的举措并非托古改制; B项明显错误,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D项错误,西汉时期提出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 汉书 地理志载: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对材料中的 “周制

12、”理解正确的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D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后来在秦朝改变成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分封制下社会秩序等级森严。故选 D。 A项强调的是家族血缘关系; B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并非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项错误,说法绝对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 “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 “封建 ”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A政权和

13、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故应选 A;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故可排除 B 项 ;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是第二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故 C 项不正

14、确;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综合题 15分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当德国于 1940年横扫低地国家和阿登高原时,是在 3034架飞机、 2580架坦克、 1万门大炮和 4000辆卡车的配合掩护下进行的。但在法国崩溃后短短几年内,美国却制造出 军用飞机 296429架 坦克 102351辆 大炮 372431门 卡车 2455964辆 军舰 87620艘 货船 5425艘 飞机炸弹 5822000吨 小武器弹药 44000000

15、000发 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元帅举杯祝酒时说: “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的生产,这场战争就会失败! ” 材料二 : 1946年 8月 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著名的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斯特朗又反问了毛泽东一句: “如果美国政府决定使用原子弹干涉呢 毛泽东回答 :原子弹也是纸老虎 ,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民 ,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评价?( 6分) (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综合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9分) 答案: ( 1)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实

16、力跃居世界首位;现代战争的胜负极大的依赖于参战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美国在二战中生产出大量战争物资,极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实力(任意三点 6分) ( 2)交战双方的工业水平、综合国力;先进的武器装备;人心的向背(或人民的支持);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指挥;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军队的管理水平(任意三点 9分) 试题分析:( 1)二战中美国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美国的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也为斯大林所赞扬。( 2)现代战争虽然强大 的军事实力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更重要的还有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相背、正确的战略战术、军队的管理水平等都会对战争造成影

17、响。 考点: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冲突,及与之相应的思想观念。他对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和平、讲中庸、尚仁义、重民本及均贫富等思想是很推崇的,这也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的因素。当然,他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 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 “确信 ”,但又不能“自封自囿 ”,而要 “以彼之长,补我之短 ”。同年 7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明确表示 “所谓新者

18、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两者根本相违,绝无折中之余地 ”。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等鬼话来捣乱 ”。 杜亚泉与陈独秀大论争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共和立宪制度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这与纲常阶级制绝不相容,二者 “存其一必废其一 ”。 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西方各国推倒了君主与贵族专制, “建立了民主的社会 ”, 强调人类的平等、博爱与自由,因此它是真正区别于古代的 “近世文明 ”;而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则仍旧停滞于宗法专制的封建社会阶段,其文明未脱古代文明之窠臼。 陈独秀之思想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19、杜亚泉和陈独秀关于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主要观点。( 7分) (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导致杜亚泉和陈独秀观点不同的原因。( 8分) 答案: ( 1)杜:吸取西洋文明,但反对一切照搬、全盘否定本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东西方文化应该取长补短 ,融合调和。( 4分) 陈:彻底铲除我国传统文化而以西方文化取代。( 3分) ( 2)杜:认为西方文明的缺陷导致世界大战,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崇拜西洋;重新审视中国固有文化,觉得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足以弥补西方文化之不足者。 陈:封建伦理道德违反自由平等的原则,与民主共和不相容;中国文化在时代性上要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化,无法融合。( 8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他

20、也很明白,不学习西方,不足以救中国的贫弱,所以他一再强调对本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有 “确信 ”,但又不能 “自封自囿 ”,而要 “以彼之长,补我之短 ”、 “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可以分析的出二者的观点;( 2)杜亚泉主要是已经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局限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是毕竟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先进,需要学习,陈独秀则是从封建伦理道德对社会进步的桎梏等角度分析了中国文明的局限性,跟不上时代潮流,应该废除。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 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21、15分 )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 婚登记,这使得父 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 1)

22、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 6分) (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9分) 答案: ( 1)依法登记;家长同意;婚礼公开;要有证婚人。( 6分,三点即可) ( 2)变化:以教会为主导转变为以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长)为主导。( 3分) 影响:冲击了传统婚姻;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 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言之有理,三点即可)(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一 “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 ”可知,结婚需要登记。从材料二 “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 ”可知需家

23、长同意。 “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可知婚礼公开、需证婚人。 (2)分析材料一和二可知,原来只要 “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就构成正式婚姻 ”,即教会主导。改革后,需家长同意和政府登记,即世俗力量主导。题目第二小问要求回答其积极影响,可从消弱教会势力等方面作答。 考点:西方人 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 12分)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享年 秦 前 211年 前 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15年 西汉 前 206年 公元 8年 由王莽禅代 215年 新莽 9年 23 年 亡于

24、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 15年 东汉 25年 220 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196年 三国 220年 280 年 蜀亡于魏 (263年 ) 魏由西晋禅代 (265) 吴亡于西晋 (280) 61年 西晋 265年 316 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52年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317年 589 年 北周禅代于隋 (581),陈亡于隋 273年 隋 589年 618 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30年 唐 618年 907 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代取代 290年 五代 907年 960 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54年 北宋 960年 1127 年 亡于女真

25、族所建的金 168年 南宋 1127年 1279 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153年 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请结合唐宋有关史实评价)。( 12 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参考答案:一:我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家、佛教、道教思想流行。 参考答案:二:我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从而

26、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的出现等;思想上,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学 理学。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 (观点类 )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进行总体的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 史学常识 王朝更替。 (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

27、国时期,按 “官有能而禄有功 ”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 “名 ”,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 “唯才是举 ”,功、能者优先,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 “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 ”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 “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 去之 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28、”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 “四善 ”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 “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 “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 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 ”“善 ”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 且设立学 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

29、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 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905年)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 “德 ”、“才 ”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

30、5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 “德 ”、 “才 ”的新认识。( 10 分) 答案: (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 “唯才是举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 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 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7分) (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31、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10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才选拔。本题要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线索,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选官制度变化的过程、原因及其对清末教育的借鉴,考察学生 的归纳概括比较能力。第( 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如 “官有能而禄有功 ”、 “个人品行 ”、 “唯才是举 ”、 “品德与任职态度 ”等角度概括,注意全面性。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 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概括。 考

32、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选官制度。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 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

33、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6 分) 答案: ( 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 “三纲五常 ”。(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 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陈寿是西晋时期的历史学家,是以曹操作为正统的,因此对曹操持尊重赞扬的态度;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以三纲五常作为道德准则,自然对曹操的窃国的行为予以贬斥。( 2)从材料可以看出,郭沫若从当时的环境和客观的条件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的角度出发,对曹操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是一种辩证的比较的方法。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