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3797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省泰州二中高三期初暑期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十二铜表法规定: “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公元前 5世纪,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它规定:限制贵族高利贷剥削,对于债务有一定的法定宽限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A、 B、 C选项均与题文中的规定不符,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

2、 点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1939年 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 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23%的人 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的社会救济职能,

3、 “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 “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说明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不同阶层存在争议。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的打击,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但新政并没有消除经济危机的的根源,所以 “ 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错误,排除带 的选项,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点评: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列宁

4、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 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 “改良主义的办法 ”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 3月,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 ”即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

5、品交换,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经营企业。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 和布尔什维克党 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 占优势的俄国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中新网 2009年 1月 30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指出,中美对抗的结果,只会是两者皆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29日也强调,

6、要让美国经济走出危机, “不能没有中国等依赖出口、现金充裕但也受到伤害的国家支持 ”。这表明了 A经济危机加强了中美两国的依赖性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合作加强 C中美两国的合作程度决定危机造成的灾难程度 D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美国经济的复苏 答案: B 试题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中美两国只有加强经济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调动、运用

7、知识的能力。 点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利剑。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 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 WTO 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 WTO 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 WTO 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 WTO 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国加入 WT

8、O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但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使国内的企业和产品面临更强的竞争。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加入 WTO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堪称为我国的第二次 “改革开放 ”。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 “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 荀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起源时期,题干中 “明礼仪以

9、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的意思是: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与荀子要求统治者施政用 “仁义 ”和 “王道 ”的主张相符合。 A项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 B项韩非子主张 “依法治国 ”; C项墨子的思想是 “兼爱、非攻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 的形成和发展。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主张以德治

10、民;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 ”,提出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 ”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 路德 D伏尔泰 答案: D 试题分析: 这是恩格斯对启蒙思想家的评价: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 ”即提倡 “理性 ”,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说明这些思想家批判教会和封建专

11、制制度。据此可以判断 “他们 ”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人文主义是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思潮。古希腊先哲重视研究人和人类社会 ,他们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 ,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制度,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成熟,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

12、受 答案: D 试题分析:毕加索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之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 “自我感受 ”和 “自我表现 ”。 梅石溪凫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属于山水文人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 “得意忘形 ”,通过梅花、野鸭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喜爱。两幅画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故选 D。 考点:本题通过对比中西方美术领域的成就,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点评: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成就可以用下表概括: 流派 特 点 代表画家和作品 新古典 主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大卫(法)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13、安格尔义 谨与和谐。 泉。 浪漫主义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奔放的手法,强调画面的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德拉克罗瓦(法)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 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米勒(法)拾穗者播种者,列宾(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画派 捕捉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 ”;后期抒发个性,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 莫奈(法)日出 印象,凡高向日葵,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 ”。 现代主义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内心的 “自我感受 ”“自我表现 ”;善于表现复杂的心理特征。 毕加索格尔尼卡 “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毛泽东所采取的 非正统做法 ,使

14、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 ”下列属于毛泽东直接论证其 “非正统做法 ”合理性的论著是 A庶民的胜利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遵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但敌我力量悬殊,接连受挫。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井冈山斗争期间,毛泽东写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

15、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两大创新理论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新民主 主义论。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 202节规定: “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 (d) 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 (e)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 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 ” 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B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 C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 D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 :

16、为了缓和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立即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 ”指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容纳庞大的失业队伍,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点评:关于罗斯福新政,还可以考查新政的实质和作用: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担负起保障经济发展的责任。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图是 1926年 10月 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

17、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物质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的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上海三兴烟草公司生产 “孙文牌香烟 ”,广告上印有 “恭祝国庆 ”字样和孙中山先生的头像,说明三兴烟草公司是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提倡国货 ”、 “挽回利权 ”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烟草流行反映了近代以来物质生活的变迁;在报纸上宣传产品,说明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工具已经为民众所接受。 项均正确,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然后再依此顺藤摸瓜,最终选出

18、正确选项。该题需要将选项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一一对应,防止漏选。 英国曼彻斯特在 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 1万。从 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 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 50个; 1790年人口发展到 5万,到 1801年猛增至 9.5万,到 1841年又增至 35万。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曼彻斯特是英国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 18世纪后半期,曼彻斯特的纺纱厂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说明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量的农村 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

19、壮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 关于工业革命,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题考查了一道类似的题目: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 18世纪 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 52家, 1809年 64家, 1830年 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蒸汽机发明以后,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 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故正确答案:为 B。 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是

20、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答案: D 试题分析: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美国的联邦政府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组成,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制度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故选 D。 考点:本题把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

21、立制度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点评:关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 三权分立制度的比较,还可以考查两种制度下国家元首的产生办法和职能有何不同:唐朝的皇帝由世袭产生,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 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

22、析:从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 ”,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那么 “在此以后 ”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 点评: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签订的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

23、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 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 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列出的四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包括:抗日战争、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香港回归。 A 项与后两幅图片不符, C 项与前两幅图片不符,均可排除。四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成功收回了香港主权。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作用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故

24、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点评:此类选择题属于分析理解型。在题干中列出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备选项是依据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解答此类选择题时关键要搞清楚结论和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辩析,同时用 “史论结 合 ”的方法进行判断。 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 月 10 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 “想家 ”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 ”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25、海峡两岸业已达成 “一个中国 ”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79年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真正停火,此后,两岸关系不断缓和。1987年, “一国两制 ”构想还没有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故 A可以排除。“一个中国 ”的共识在 1992年达成,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可以排除 C。港澳回归在 20世纪 90年代后期,也不符合时间要求,可以排除 D。题干中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的做法,旨在推动台湾当局放开到大陆探亲的限制。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 “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当前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

26、密切,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47年 6月 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星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马歇尔发表该演说的真实意图是 A帮助世界恢复经济 B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 C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D扶植西欧国家,拉拢东欧国家,遏制共产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47年 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对欧洲经济的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二战中西欧遭到战

27、争的严重破坏,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困难,政局不稳。为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美国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并拉拢东欧国家,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点评: “冷战 ”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 ” 手段、方式,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战 ” 实质是对抗。 以下关于 “市 ”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 A “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C “千竹夜市喧 ”; “蛮声喧夜市 ”。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 约十余里。

28、”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北宋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A项对市有严格的限制,是在宋代之前,与时间不符;项江淮地区草市(即城郊和乡村的集市)普遍和项夜市出现都与图片的场景不一致。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市的变迁。 点评:宋朝之前,县治以上的城市,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与居民区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这种对市严格的空间、时间的限制,到北宋时被打破。 明清时期, “苏 (州 )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

29、,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 技艺 )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记载:苏州城的华素 缎生产分为京苏两大帮派, (技艺 )均系世代相传,说明绸缎行业出现了行会组织,行会制定行规,以限制竞争,确保各自的技术秘密不外泄。、项都与材料的表述无关,故选。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还可以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农

30、业经济密不可分。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 ”英国 “抢占了先机 ”和 “傲视全球 ”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在 17世纪抢占了先机,新航路开辟是在 16世纪前后,工业革命是 18世纪后期开始的, A项和 D项都可以排

31、除。 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现代文明 ”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 “下两个世纪 ”指 18、 19世纪,英国首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堪称 “傲视全球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英国的崛起。 点评:高考都很重视对 “大国崛起 ”问题的考查。 2006年,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综 合题 ( 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

32、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 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 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

33、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7分)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

34、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分) 答案:(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2分)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5分) (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 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分) (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3分) 试题分析: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 1)据材料一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地方

35、向中央举荐人才为官。科举制的进步性在于 “能破朋党之私 ”、 “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即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通过考试选拔,能有效地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扩大官吏的来源。 ( 2)科举制 “集 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 ”,考试内容是文学和儒家的伦理纲常,在思想方面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政治方面,科举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世家大族集权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说明科举制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3)本题属于开放型的问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

36、度。 点评: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而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和同一时期中央集权 的发展以及君主专制的演进结合起来考查。 ( 14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

37、者皆居民上 为天下计,则 (郡县制 )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 王夫之读通鉴论 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 1、 2、 3分别在 1858年 4月、 1860年 12月、 1900年 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 Punch。 材料四 (一 )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 二 )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 三 )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 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

38、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 “一边倒 ”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4分) (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4分) ( 3)有评论认为辛 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

39、 4分) (4)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2分) 答案: (1) 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危害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分)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分) (2) 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1分)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 落。( 2分)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分) (3) 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革命不彻底,表现出妥协性。( 2分)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

40、政治上不成熟。( 2分) (4)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2分) (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今驱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41、夫工 (手工业 )固圣王之所欲来 (想要的 ),商 (商业 )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指流通 ),盖 (工商 )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白居易的诗中所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5分) (2) 材料二、材料三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摘抄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回答 )( 4分) (3) 你怎样评价上述两种看法?( 2分) 答案: (1) 时间:春秋时期。模式:小农经济 (或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生产和家庭手工业生产相结合 (或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

42、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 5分) (2) 材料二认为,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理由: “今 驱民而归之农。 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或答: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材料三认为工商皆为本。理由是认为 “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 4分) (3) 评价:农业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重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视商业为农业的对立面而导致的抑商,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工商皆本的思想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反映的是

43、自然经济。出现于春秋战 国时期。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 2)材料二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 以农业为本,以商业为末,重农抑商。材料三 “夫工 (手工业 )固圣王之所欲来 (想要的 ),商 (商业 )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 ),盖 (工商 )皆本也。 ”认为工商皆本。 ( 3)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全面地评价。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 点评:关于 ( 11分)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观察下列四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世纪 20 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现象 图 1 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图 2 美国

44、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图 3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图 4 今日商品任挑选 请回答: (1) 从图 1到图 2的转变,反映当时美国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什么对策?其实质是什么?( 4分) (2) 图 3、图 4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3分) 答案: (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分)对策:美国政府实行了新政。实质:国家政权对经济

45、的干预。( 2分) (2)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2分) (3) 经验或教训: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要根据国情而采用。( 3分) 试题分析:( 1)由图 1“美国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 ”到图 2“美国人被迫廉价出售私人汽车 ”的变化,是由于 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为对付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实行了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2)图 3“过去购

46、物要凭票抢购 ”说明过去物资短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图 4“今日商品任挑选 ”,商品丰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 3)考查了史学的镜鉴、明理、治世功能,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不能脱离材料。 考点:本题考查 20世纪的现代化模式。 点评: 20世纪时,现代化出现了多种模式。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 11分)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 18世纪

47、,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 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 “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 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 “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