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第 25次周考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甲、乙、丙为三种不同的商品。假定当甲商品的价格上升 l0%时,乙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 20单位;当丙商品的价格下降 10%时,乙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甲商品的价格上升 10%、丙商品的价格下降 10%同时出现时,那么,乙商品的需求减少 10单位。由此可以推断 ( ) 甲和乙是互补商品 甲和乙是互为替代品 丙和乙是互补商品 丙和乙是互为替代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题干说当甲商品的价格上升10%、丙商品的价格下降 10%同时出现时,那么,乙商
2、品的需求减少 10单位,则可以推断出假定当甲商品的价格上升 l0%时,乙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应该为增加 20单位,丙商品的价格下降 10%时,乙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减少 30单位,当甲商品的价格上升 l0%时,乙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应该为增加 20单位,因此可以推出甲乙互为替代品,商品的价格下降 10%时,乙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减少30 单位,则可以推出丙和乙是互为替代品,故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从农业免税到个税调整,从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基本保障制度的全民覆盖,从最低的工资标准的持续提升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等,收入分配改革已在路上。下列对材
3、料认识正确的是 ( )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是同步的 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凋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改革等知识点 , 观点错误,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不是同步的, 与题意不符,收入分配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不是上层建筑,故体现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改革 英国自然一气候变化杂志刊登报告说,中美研究人员对中国秦岭
4、地区气候前景的预测显示,气候变化将使当地不适宜竹子生长,进而威胁到那里大熊猫的生存,未来百年全球升温熊猫或灭绝,研究人员呼吁人们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尊重自在联系的客观性,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过去发生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题干说中美研究人员对中国秦岭地区气候前景的预测,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可以认识,故 观点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也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5、,根据研究人员的预测,人们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故 符合题 意, 观点错误,过去发生的事情,未来不一定会发生,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印刷术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停留在二维平面上,而 3D打印技术则使“立体印刷 ”成为可能。 2012年的最后一天,全国首家 3D打印照相体验馆落户西安高新区。 3D打印技术实现了 ( ) 对客观事物已认知规律的再创新 从自在到人为事物联系的再跨越 在已有事物联系基础上的再创造 对已知事物肯定基础上的再否定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以及辩证否定观, 观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
6、对规律再创新, 观点错误,都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并没有从自在到人为事物联系的再跨越, 3D打印技术是对过去印刷术的创新,也是辩证否定的过程,故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以及辩证否定观 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齐 鲁文化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 ( ) A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 C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
7、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题干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并加以发展,这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故 B 符合题意,ACD观点均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013年 3月 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指出,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分歧。只要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中美在亚太完全能够有更大作为,让太平洋成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这体现出 ( ) 中美双方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我国和
8、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题干说中美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只要本着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中美在亚太完全能够有更大作为,让太平洋成为真正的太平之洋、合作之洋,说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也体现了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故 符合题意, 观点正确但是没有体现,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 3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行
9、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依法执政要通过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体现出来 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知识点, 观点错误,依法治国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观点错误,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观 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3年 2月 26日,中海油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
10、司的交易。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 151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 ( ) 体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发挥外资推动发展作用 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的战略,题干说的是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没有体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故 与题意无关,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属于企业走出去,而不是利用外资,故排除 ,中海油进行海外并购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11、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故 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经济全球化、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的战略 2013年中央 l号文件指出,坚持依法自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城 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这将会 ( )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现代农业发展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城乡共同富裕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改变农村集体经济性质 发挥财政配置资源作用,推进城镇化建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
12、优化升级等知识点,题干说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这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有利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城乡共同富裕,故 均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集体经济性质没有变化, 与题意不符,题干说的市场在配置资源,不是财政的作用,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综合题 ( 26分)阅读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S 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
13、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 材料二 S省政府认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来判断。相比 “数量 ”的变化,城镇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 “质量 ”,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 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 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14、对解决 “三农 ”(即指 “农业 ”、 “农村 ”、 “农民 ”)问题的意义。( 14分) (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出谋划策。( 12分) 答案: ( 1) (14分 ) 有利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1分)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集中农村人口和转移就业,( 2 分)整合和节约土地 等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民的增收效益。( 2分)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1 分)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合理布局,( 2分)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分) 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5、 1分)推动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3分) ( 2)( 12分) 政府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让农民分享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 3分) 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协调好 城乡之间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3分) 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 3 分) 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这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等知识点,第
16、( 1)问:考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 “三农 ”问题的意义,考生可以从农民(扩大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的增收效益)、农村(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推动农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促进农业的发展)三个角度作答。第( 2)问:考查政治生活知识点,角度是政府,措施类试题,考生可以从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等方面作答。 考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 26分)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湘菜以辣菜著称,闽菜以海鲜
17、见长,且各菜系相互借鉴,如浙菜系善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 “南料北烹 ”成其一大特色。中国的素 食文化、茶文化和陶瓷餐具等,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而且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色、香、味、型外更讲究科学和营养,并产生了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如今吃文化已经超越了 “吃 ”本身,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收获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 800万吨,价值 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 “光盘 ”
18、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 参与其中。拒绝 “剩宴 ”提倡“光盘 ”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 8分) (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提出建议。( 6分) (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 “拒绝 剩宴 提倡 光盘 行动 ”的认识。( 12分) 答案: ( 1) (8分 ) 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使人心灵愉悦和丰盈,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分)提高人的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 饮食文化的传
19、承与发展、交流与融合,既有利于提高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2分)又有利于促进了世界饮食文化的繁荣。( 2分) ( 2)( 6分)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饮食文化。( 2分 ) 要批判继承传统饮食文化,既要 “取其精华 ”又要 “推陈出新 ”。( 2分) 要加强饮食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分)( 3)( 12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倡导 “光盘 ”行动是由我国现实国情决定的。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分)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 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要
20、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 3分)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拒绝 “剩宴 ”提倡 “光盘 ”的共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良好风气。( 3分)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3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等知识点,第( 1)问:考查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考生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 “收获的不 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 ”,即可以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丰富人的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21、(提高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世界饮食文化的繁荣)等角度作答。第( 2)问:考查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考生注意从传承和发展两个角度进行作答,传承主要是批判继承传统饮食文化,既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发展主要是强调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第( 3)问:考查的角度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点,考生关键是分析材料选择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作答, 主要涉及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等知识点,考生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考点:文化的作
22、用、文化交流的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12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 1)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5分) ( 2)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4分) ( 3)假如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 3分)
23、 答案: ( 1)( 5分)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通过遗址或 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注:考生赞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 2)( 4分)利与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每方案都既有利又有弊,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利与弊作为矛盾的双
24、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只有利大于弊的方 案才是合理的,不同的方案之间也存在利与弊的比较,我们在不同方案的选择中同样需要进行利弊矛盾分析,作出趋利弊害的正确选择( 3)( 3分)调查研究、查找和核实有关圆明园的原始资料,通过座谈会、互联网等渠道听取意见、征询建议,了解有关文化遗址保护的法律、法规,走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等。 (要求至少写出两项。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承、矛盾对立统一原理、主次方面原理等知识点,第( 1)问:考查的角度是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考生可以从塑造人(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 2)问:考查利与弊的辩证关系,考生主要是运用矛盾对立统一原理以及主次方面原理进行分析,既要看到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利与弊作为矛盾的双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只有利大于弊的方案才是合理的。第( 3)问:开放性试题,考生要遵循二条原则,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方案,都必须要立足实践、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还必须听取民意。 考 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承、矛盾对立统一原理、主次方面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