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6)(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3823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6)(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6)(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6)(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6)(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6)(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届重庆市高三预测调研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 6)(带解析) 选择题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打击犯罪的效果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D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罗马法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目的是避免出现冤案、错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罗马法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法理精神。中国秦朝的法律没有这种法理精神,故两者最大差别在于立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正确答案:为 D。 AB项其实根据材料内容并不

2、能进行比较; C 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倾向于刑法,而罗马法则是以民法为主。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罗马法的比较 下边两个常见的图片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信息网络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D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两个图片反映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和网络浏览器,反映了区域集团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趋势。故选 B。 A项错误,全球化无法体现; C项错误,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趋势材料并未体现; D 项错误,知识经济材料也为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区域集团化;现代科学技术

3、 信息网络化 “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了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在这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 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吧! ”对丘吉尔这段演说的正确解读是 演说发表在慕尼黑会议召开之时 丘吉尔旨在反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对希特勒入侵苏联感到极为不安 倡导各国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侵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项明显错误,慕尼黑会议之时英国奉行的是绥靖政策,并未提到支持俄国革命的问题; 项错误,丘吉尔的言论并不是针对的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而是 20世纪 40年代德国对俄国的入侵,反法西斯势力受到重创的问题。从材料可以看出丘吉

4、尔对希特勒入侵苏联感到极为不安,倡导各国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侵略。因此 正确,故选 D。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后期的作品,书中写到: “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 我们织,我们织! ”该作品大致创作于 A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B 19世纪中期 C 19世纪末 D 18世纪中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D项错误,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德国并未进行工业革命; B项正确,19世纪中期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厂纷纷建立,工人受压迫深重,反映意识强烈。故选 B。 C项错误, 19世纪末期是

5、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人运动也转入了合法斗争的阶段。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西方的文学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迫使一切民族 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 一个世界。 ”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法国启蒙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一些落后的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化的实践,如中

6、国的维新变法运动,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等也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因此 符合题意。故选 C。启蒙运动不符合题意,因为在工业革命之前。 考点:工业革命 工业文明的影响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 “我 ”是哪国人?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英国首相和内阁在政治上是集体负责,在政治上共进退。故选 B。A 项错误,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的决策需要国会的制衡;

7、 C 项错误,法国总统政令需与内阁部长联名且对议会负责; D项错误,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无需和内阁商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的政体 盛世危言指出: “ 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 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 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 自有 (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 ” 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 A修筑铁路 B开通电话 C放映电影 D创办报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出生于在十九世纪中期根据题干中 “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 ”的描述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应选 D项。 A项修筑铁路和 B项电

8、话不满足 “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 之事 ”的描述; C项在二十世纪初期出现。 考点: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传媒的发展 张謇说: “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 ”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可以看出张骞认为中

9、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无相关法律的支撑。故选 A。 B项材料为体现; C项错误,官僚资本是在20世纪 30年代开始出现的; D项错误,材料主要分析的原因是制定法律的重要性,当时经济发展无法可依。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38 年,白崇禧问计周恩来,周说: “我准备命令新四军张云逸的第四支队,协同贵部李品仙、廖磊两集团军采取的联合行动,运动于辽阔的两淮流域,使津 浦线南段日军时刻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 ”据这一建议进行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 1938年时间和材料 “运动

10、于辽阔的两淮流域,使津浦线南段日军时刻受到威胁,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 ”可以看出这是台儿庄战役。故选 C。A项是在 1937年进行的战略会战; B项是 1937年在山西平型关取得的军事大捷; D项是在 1940年进行的对日军的主动性的战争。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知,缔造者们言行不一,理想中的平等与现实中的等级森严形成尖

11、锐对比,这使这些贫民极其失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袖特权思想严重,等级森严。故选 A。 B项并未建立一个政权; C项并未形成森严的等级制 度; D项与材料中的 “行为的凶暴 ”无关。 考点: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观察下图,下列诗句反映了图片所示古代制度的是 A “立嗣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 C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白了头 ” D “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 ”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科举考试的相关情况,与材料选项相关的是 C

12、项,通过科举考试笼络了大批的知识分子。故选 C。 A项是分封制下的世卿世禄制; B项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 D项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选官制度 荀子 礼论记载: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材料中荀子主要强调的是 A建立礼制的必要性 B人需要自我约束 C必须消灭人的欲望 D实行仁政的必要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可以看出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恶论,需要建立相应的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故选 A。 B项错误,因为人性本恶,因此无法进行自我规范; C项错误,材料

13、并未说明要消灭欲望; D项错误,仁政是对于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荀子的思想 综合题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由于当时欧洲和日本科学文化落后,欧洲人和日本人虽然见到了中国的火器,但却没有立即加以仿制和使用 16 世纪以来,欧洲人在火炮上取得的任何一点新的进步,就即被运用到舰船上 欧洲国家重金聘用铸炮师和技术精湛的制炮工匠,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把大批犹太工匠请到国内, 给予优惠待遇,令其铸炮。 1793年英使马嘎尔尼到北京谒见乾隆皇帝,在呈送的礼品单中包括 8门每分钟可发射 7颗炮弹的 铜质野战炮。事后清廷将之束之高阁,未加认真研究和仿造。 马克

14、 世界文明史下册 材料二 丁宝桢(洋务派)在办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期间 “未雇用一洋人 ”,他认为雇请 “洋匠 ”不但费用昂贵, “每名工值岁费二三千金 ”,更重要的是, “我方学彼之长,若再借彼人为工师,则西人之教法必将秘之而不能尽授 ”,凡 “一切受制于洋匠 ”,制造亦不能精良。 他在督川期间选拔和起用了曾昭吉、高启文等精通机器制造、勤奋钻研的技术人员。他还在四川省内挑选 “巧而朴者入局肄习 ”,为四川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2010 年 1月 22日中国 民族报 材料三 自明治元年至三十一年,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 1879 年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2% 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

15、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籍专家人数 十分注意将引进的西方技术加以 “日本化 ”。 马克 世界文明史下册 ( 1)唐宋时期,中国已开始使用哪些火药武器?( 2分)根据材料一归纳 16世纪以来英国火炮技术领先中国的原因。( 6分) (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丁宝桢的人才政策及其理由,( 6分)并分析丁宝桢在洋务运动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2分) ( 3)根据 材料三,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特点,( 4 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日本 “求知识于世界 ”的影响。( 2分) (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好人才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分) 答案:( 1)火药武器

16、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2分) 原因:武装舰船进行对外扩张的需要;国家重视,重金聘用技术人才和工匠;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6分,如果回答 “不断实践和改进 ”等也可酌情给分) ( 2)人才政策:不雇请外国技术工人,大力选拔和培养本国的技术人才。( 2分) 理由:雇请 “洋匠 ”费用高;洋匠挟技居奇,不尽力传授其技术。( 4分) 贡献: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2分) ( 3)特点:政府不惜重金聘用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外籍专家,主要用于培养日本人才;对引进的西方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实现本土化。( 4分) 影响:引进外籍专家是日本学习西方、引进先进技术的重

17、要途径,有利于日本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开化;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持,加快了日本工业化进程。( 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 4)认识:如答 “国家制定良好 的人才政策,尊重和保护各种人才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人尽其才 ”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唐宋时期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从材料 “16世纪以来,欧洲人在火炮上取得的任何一点新的进步,就即被运用到舰船上 欧洲国家重金聘用铸炮师和技术精湛的制炮工匠,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把大批犹太工匠请到国内, 给予优惠待遇,令其铸炮 ”可以分析英国火

18、器领先中国的原因。( 2)从材料 “未雇用一洋人 ”,他认为雇请 “洋匠 ”不但费用昂贵 ”可以看出沈葆桢主板洋务运动时期不雇佣洋人, 原因是费用高,此外更深层的考虑是反对 “一切受制于洋匠 ”,注意培养人才。( 3)从材料 “自明治元年至三十一年,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 1879 年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 2% 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 ”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人才政策。( 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没有固定的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科技;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 28分)民生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原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

19、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这些过剩人口 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因此,江南地区的人民为了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一方面不断围垦湖田,另一方面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这种棉布生产相对独立的行业,因为需要较大的生产规模,而吸引了大量的雇佣人员 种桑养蚕产丝是江南农民的另一主要副业,于是 “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 ”。盛泽就是因丝织业而繁盛壮大的巨镇,到康熙中期发展到 “居民万有余家 ”。 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820 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 表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20、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材料三 1937年 7月 22日,通过班克里德 琼斯农场租佃法,并据此成立了农田保障局,农田保障局的任务是帮助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资助小农保存其土地,或撤出瘠地,并帮助农业季节工 它还帮助农民清除债务。 1938 年,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小麦等五种主要作物的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

21、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面临哪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化解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6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百余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哪些变化趋势?(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产生的原因。( 4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整顿农业的特点和直接目的。( 6分) ( 4)民生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涵义是在一定社会阶段人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结合上述材料,简述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 6分) 答案:( 1)问题:人多地少,民众生计严峻。( 2分) 影响:不断围垦湖田,造成对生态的严重破坏;( 2分)从

22、事副业生产,促使棉纺织业和丝织业等手工业的发展迅速;导致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催生了一批城镇的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4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 ( 2)趋势:外迁谋生的人不断增多;迁居地域由他乡农村转向城市、国外;谋生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 商业。( 4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或答 “由迁居他乡种地到城镇、国外从事工商业活动 ” 。) 原因:传统农业手工业的衰落;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乡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国门洞开,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国内战争和政局的动荡、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导致大量乡民出国谋生。( 4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 ( 3)特点:通过国家

23、立法和设立机构来加强国家对农业的干预。( 2分) 目的:保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防止农民破产;( 2分)定额生产,防止农产品过剩。( 2分) ( 4)此题采取分层评价的办法,按照以下三个递进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写答案:与材 料反映的信息、与民生问题没有任何关联,得 0 分; 第二层次:提出了 1 3 个符合题意的恰当途径或措施,如回答 “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 “对外扩大交流 ”、 “国家制定政策 ”等,但没有对每项措施进行说明,给 1 3分; 第三层次:对三则材料进行了提炼,提出了 3个符合题意的恰当措施,并且进行了较好分析、说明的,如回答 “转变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扩

24、大就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出路 ”; “对外扩大交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将丰富民众生活,改善民生 ”、 “政府出台良好政策进行帮扶和引导,利于 社会和谐稳定 ”等,给 4 6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这些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 ”可以看出江南地区人口增长很快,带来了人口压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 “一方面不断围垦湖田,另一方面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出路 ”。这造成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个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2)从表格可以分析得出,这百余年间,民众外出谋生的增多,外出地

25、区主要是越来越倾向于海外,且从事的行业多样化。其原因可从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思想的解放和对外联系的增 强等角度进行分析( 3)罗斯福新政期间对农业的干预主要是以立法的方式进行的。直接目的可以从材料 “帮助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资助小农保存其土地,或撤出瘠地,并帮助农业季节工 它还帮助农民清除债务 ”进行分析。( 4)此题是以小论文的方式进行的考查。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 (观点类 )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 新政;古代中国的经济 明清时期的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