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广东省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三上学期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中 中,能够反映这种 “丰产不丰收 ”经济现象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 ”可知需求量没有过大变化,变化的使供给量,因此平移的应该是供给曲线,而非需求曲线,故排除选项题肢 ;同时由于是供给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应该是向右平移,题肢 符合题意。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供求关系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知识。 漫画等车蕴含的哲理是: A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B矛盾时
2、时皆有事事可见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漫画中的 “我足足等了一小时,车子却在我走开的一分钟开过去了 ”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漫画的寓意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故答案:选 C; A没有涉及形而上的观点;漫画体现不了矛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排除 BD;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坐电梯或是爬楼梯、开 车或是走路,在追求 “低碳 ”生活方式者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践行 “低碳 ”生活方式。这表明: 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难以统一 不同的生活态度
3、决定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在追求 “低碳 ”生活方式者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践行 “低碳 ”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知道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故题肢 正确,排除题肢 ;题肢 错误,因为生活态度会影响人们的生态价值观;题肢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
4、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 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反映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指导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支配;题肢 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故题肢 符合题意。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哲学社会变革的先导的知识。 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用 15
5、分钟的故事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项 A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是文化创新的体现,这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选项B 符合题意;题肢 C说法错误,夸大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选项 D说法错误,因为新星传媒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没有关系;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文化创新的作用的知识。 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 如 “l
6、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 贡献了 5%至 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从中我们感受到 中式英语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经济决定政治,中式英语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能够超过其他来源,这源于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不会 “逐步趋同 ”;同时汉语能够影响到英语,因此我们应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题肢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故排除题肢 ;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经济决定文
7、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知识。 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 “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 ”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 “婴儿车指标。 ”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这需要: 政府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 坚持依法执政的治国方略 政协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公民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 ”可知,需要政府积极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故题肢 符合题意,同 时也需要公民遵守相关的规则,因此题肢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和文化职
8、能,故排除题肢 ;题肢 错误,因为依法治国是治国的方略。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政府的职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的知识。 2013年 10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东南亚,积极推进中国同东盟国家以及东盟国家内部的互联互通建设,聚焦经济发展,深化战略互信。这主要是因为: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正是因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共同利益,李克强总理才提出提出积极推进中国同东盟国家深化战略互信,故题肢 正确;此主张和建议符合时代潮
9、流,也能够体现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故题肢 正确;题肢 错误,因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题肢 错误,因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本次改革既做了 “加法 ”,比如整合加强了海洋、能等部门的职能,同时也做了 “减法 ”, “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比如撤消了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等。这些改革措施: A关键是裁减政府机关,提升政府形象 B是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内在要求 C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 D核
10、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一届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措施,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故选项 D符合题意,并排除选项 A;选项 B错误,因为不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选项 C错误,因为改革并没有减少市场监管的职能。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转变政府职能的知识。 近期 “企业社会责任 ”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有人认为 “责任之于企业可能是一种付出,但可能更是一种收获 ”。这一观点看到了 “责任 ”能使企业: 注重环境保护,增强企业的公信力 提高社会生产率,扩大市场占有率 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职 工积极性 扩大用工规
11、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责任之于企业可能是一种付出,但可能更是一种收获 ”的观点看到了责任能使企业注重环境保护,增强企业的公信力,故题肢 正确;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使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职工积极性,故题肢 正确;题肢 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故排除;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知识。 “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力促发展模式转型 ”。有媒体和学者将李克强采取的这套动作称之为 “李克强经济学 ”。下列措施符合 “李克强经济学 ”的是: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微观干预 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
12、整国内利益分配,依靠利益杠杆引导资配置 强化投资型政府角色,刺激经济增长 调整当前的分税制度,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财权,加强监督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微观干预是简政放权 的体现,故题肢 正确;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整国内利益分配,依靠利益杠杆引导资配置属于调结构的体现,故题肢 正确;题肢 不符合克强经济学,与之相矛盾,故排除;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知识。 2013年 4月,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指出,全国社保基金来源于国有股减持(减持是出售国有股所得资金上缴社保基金)和转持收入有 2100多亿元。
13、按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 20%可以直接投资央企和国有控股的金融企业; 10%可投资股权投资基金,这些基金一部分又投资成长型国有控制企业。这些措施的影响有: 减少国有经济的经营资本,对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影响 社保分享国企改革成果,为社会保障建设夯实资金基础 实现国有经济经营领域的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布局 提升重点国企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社保分享国企改革成果,为社会保障建设夯实资金基础是材料中措施的影响,故题肢 正确;材料没有设局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问题,故排除 ;此举有利
14、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故题肢 正确。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国有经济的知识。 综合题 ( 28 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制度建设上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 “营改增 ”税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1 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 ”期间 “十五 ”期间 “十一五 ”期间 GDP增长率( %) 8.3 9.5 11.2 税收增长率( %) 16.3 19.5 21.8 税收弹性系数 1.37 2.24 1.95 注 :税收弹性系数 =税收增长率 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 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 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表 2 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15、 20世纪 80年代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0.21-0.27 0.412 0.485 0.481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 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2012年 11月 “十八大 ”提出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 ”,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人认为,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离不开政府 “放水养鱼 ”,切实实施减税政策,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为经济的增长释放能量。 (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6分) ( 2)结合材料一、二,运
16、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合理建议。( 12分) (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原因。( 10分) 答案: (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也高速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税收弹性系数大,纳税人整体税负重。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逐渐拉大,近年来有所降低,但收入差距仍然过大。 (6分 ) ( 2)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 4分) 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实施减税政策,提高
17、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分) 缩小居 民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 4分)(从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可酌情给 2-3分) ( 3)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 4分) 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是政府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的要求,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分) 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18、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决定的。( 2分) 试题分析: (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步骤。首先要读表头,明确主旨;具体到本题,我们可以知道表 1反映的是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表 2 反映的是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其次读内容,把握具体情况,读图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具体到本题就是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税收收入也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逐渐拉大;横向的差距是近年来有所降低,但收入差距仍然过大、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最后注 ,作出适当的补充,根据本题小注可以明确的是税收弹性系数大,纳税人整体税负重。 ( 2)本题的设问指向是为实现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合
19、理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时,可以结合教材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进行分析。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途径;其次可以从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再次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扩 大中等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 3)本题要求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原因。考生围绕主体,首先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的角度分析说
20、明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其次可以从政府的性质、职能、原则的角度分析说明实现 “收入倍增计划 ”是政府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的要求,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最后,我们还可以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 家性质决定的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和执政方式的知识;政府的性质、职能、工作原则的知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性质的知识。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
21、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 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 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关系着改革的成败。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改革的必然性。( 12分) ( 2)结合材料二,运刚文化生活中 “文化创
22、新 ”的知识,说说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12分) 答案: (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推进改革。 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要求我们树立改革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也可答: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创造
23、者,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进改革,是当前的党和国家最大价值选择。(每点 4分,答对其中 3点给满分) ( 2) 立足社会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4分)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注入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征。( 4分)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放眼全球,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借鉴他人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4分) 试题分析: (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 “历史唯
24、物 主义 ”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改革的必然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我们结合材料可以首先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进行说明,改革是由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其次我们可以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改革对社会的意义;再次我们可以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的角度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按规律办事的要求;最后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进行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之上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 2)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知识的限定是 “文化创新 ”的知识,其次本题
25、的设问指向是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这一题考生解答时,一定要联想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进行充分说明。首先提高创新能力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立足社会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其次考生从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说明提高创新能力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同时,要注入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再次考生可以从要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的角度说明提高创新能力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放眼全球,坚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吸收、借鉴他人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最后我们可以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