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33854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汕头四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 “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克敌者 ”依据功劳的大小被授以官职和土地,可判断自夏、商、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已遭到破坏。故选 A。 B项是在秦朝统一全国后普遍实行的; C项是在明清之际开始出现的经济思想; D项错误,与材料信息明显相反。 考

2、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 A中苏关系破裂 B美国敌视中国 C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 D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据漫画中信息:号召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人民打到美国和苏联。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因此 A项能够看得出来;美国敌视中国,中国也把美国作为了敌人,因此 B项能够看得出来; C项也能够看得出来,左倾错误色彩浓重,说明是文革时期。 D项是在 1992年成为了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因此 D项不能根据图片看出。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

3、原则 60年代外交的特点。 1947年 12月 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说: “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 将决定着他们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威胁感到畏惧。 ”杜鲁门所说的 “决议 ” 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 B马歇尔计划 C联合国宪章 D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 “欧洲人民 ”, “是否必须生活在贫困之中 ” 揭示了马歇尔计划的相关内容及其实质目的。故选 B。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于 1949年,联合国宪章签署于 1945年,杜鲁门主义提出于 1947年 3月。因此 ACD项均不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4、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 1949年、 1972年和 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 1953年,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D项与 1949年建交高峰时期的史实不符。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排除 ABD项。建国以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了中国的外交环境的改变,形成了数次的建交高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

5、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0年代的外交关系 中国的外交方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 案的标语口号有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B “争取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C “坚持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的方针 ” D “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1954年, 1956年党提出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的方针,同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因此排除 BC; A明显错误 ,此时是要向社会主义方向过渡,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召

6、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1954年宪法。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 1927 1935年处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时间 1921年到 1935年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中共成立之后的 15年,中共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 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成熟的标志。故选 B。 A项错误,五四时期是 1919年开始的; C项国共对峙走向抗

7、战是1927年啊到 1937年的时间; D项星星之火,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时。因此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 “19世纪 70年代的新欧洲 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 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地位。解答本题关键抓题干的两个关键词 “19世纪 70年代的新欧洲 ”“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阶级斗

8、争进入新阶段。故选择 D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能满足题干的两个要素,可排除。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影响。 1876 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 “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 ”“上海兴 ”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联系南京条约的内容,在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自此之后上海发展速度加快。故此题应选 A项。 BCD项都与材料上海和香港

9、的发展情况关系不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 有学者研究表明。 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A责任制内阁确立 B宪章运动展开 C 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政治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实际反映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无权状态,议会被贵族把持。1832年改革扩大选举范围,减少了衰败区的议员名额,有利于工商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故选 C。 A项错误,与材料资产阶级和贵族势力之间的争端无关; B项是

10、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运动; D项是 19世纪出现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下列口号与革命运动对应不正确的是 A 1688年的光荣革命: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B 1776年的美国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C 1789年法国大革命:民主、共和、人权 D 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二者能够形成对应关系,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由国王主权转移到议会主权; B项能够形成对应关系,独立后建立了邦联制;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为基础,打出 “自由、平等、博爱 ”的口号,共和并未表

11、露出来,后来吉伦特派上台掌权后才结束君主制,建立共和制。故选 C。 D项中二者能够形成对应关系。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 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 根本目的是 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 B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C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 D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题时注意题中的关键词 “根本目的 ”。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是为了保障雅典民主政

12、治的推行。故选 C。 A、 B、 D三项都是雅典民主政治推行的结果或影响。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三省六部制度 C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 D科举选官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说了两部分的内容,皇位是世袭的,但是官僚机构的成员并不世袭。这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故选 A。 B项是隋唐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 C项是地方行政体制, D项是选官制度, BCD项都未涉及到皇位世袭的问题,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13、特点。 综合题 ( 26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 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 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

14、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 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 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 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4分)。 (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 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2分) (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4分

15、)。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4分)。 (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4分) 答案: (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 4分,希腊与罗马各 2分,每个角度只要写出一点即给 2分,如果列举具体史实,给 1分,如写希腊的民主具体内容。) 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美国: 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 协。( 4分,英国与美国各 2分,其他答案:

16、,言之成理,符合史实,同等给分) ( 2)法德和解( 2分)。欧洲走和联合( 2分)。冲击了两极格局( 2分)。 ( 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 4分,写出两点给 4分) 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 4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写出两点给 4分) 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4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 4)妥协是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段:妥

17、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事务中妥协也是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进行制度创新。( 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试题分析:( 1)首先明确材料一中伊壁鸠鲁主张用妥协的法式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明确含义的基础上找出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发展中的具体妥协事例即可;近代以来英国的 “光荣革命 ”堪称妥协斗争的典范,美国在制定 1787 年宪法中也大量体现着妥协精神。( 2)材料二内容描述的是法德和解现象,它是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前提,欧洲的联合对两极格局构成严峻挑战,也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量。( 3)材料三的观点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缺乏妥协精神,总是采用一方完全消

18、灭另一方的方式解决问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事例,持赞成和反对的意见 均可。如果赞同,可以列举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如果不赞同,可以列举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4)从中西政治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对比得出有关妥协的重要启示:妥协是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段:妥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事务中妥协也是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进行制度创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十二铜表 法;欧美代议制的

19、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 26分)制度建设既要借鉴,也要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 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 并跨州连邑 ,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 “有土之爵 ”,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 “自置吏 ”,二是“得赋敛 ”。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 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 “矫秦县之失策 ”的措施及具体内容,(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 致的后果。( 2分)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 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

20、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 代理 ”的 “间接民主 ”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 从而保证 “有限政府 ”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 “共和 ”与 “民主 ”的趋同 -美国革命时期对 “共和政体 ”的重新界定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 “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的表现 (6分 ),并

21、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2分)。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 佩弗远东 ( 3) 1911 年在中国建立的 “仿制品 ”指什么 (2 分 )?对于 “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你是怎么理解的 (4分 )? 材料四 社会主义国家实 行 “一党制或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 ”等等,“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 ” -摘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6册,第 143 (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借鉴苏联的基础上有

22、何创新( 2分)?有何意义( 2分)? ( 5)结合上述的制度借鉴和创新,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 1)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 4分)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2分 (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 建 “分权制衡 ”机制。( 6分) 意义:联邦共和政体的创立,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分) ( 3)仿制品:辛亥革命,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 (中华民国的建立 )。 (2 分 )理解: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而中国辛亥革命成果落到北洋军阀手中,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断。

23、 (2分 )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中国人需要进行民主思想的启蒙和近代文化的洗礼。 (2分 ) ( 4)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分)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 新局面。( 2分) ( 5)启示:制度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 2分)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 “汉高祖 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 ,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

24、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 “自置吏、得赋敛 ”,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分析 材料中 “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 代理 ”的 “间接民主 ”机构表述以及美国政体的特点可以得出,美国共和政体吸收的传统是指代议制传统。( 3)依据相关史实回答。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仿照美国体制的三权分立的体制,美国的这种体制并非体制本身有缺陷,而是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长期的专制主义传统和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思想,缺乏启蒙教育,这一切使得近代西方政体在中国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 4)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5)从中国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可以看出来,制度建设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政治体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