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3862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晋江市子江中学高三综测 04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书载: “景帝中五年 (公元前 1 45年 )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 ”这次改革( ) A废除了分封制度 B削弱了封国势力 C体现了儒学独尊 D改行三省六部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 “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 ”主要反映了汉代诸侯王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汉景帝时诸侯王失去对其封国的统治权,失去了管理的任免权,行政机构的规模也大幅度缩小,这些改革措施削弱了封国的势力,

2、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2013年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世贸组织首个全球贸易协定,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世贸组织总干 事说, “世贸组织历史上首次迎来真正成果。 ”这个 “真正成果 ”指的是( ) A根除了国家间贸易纷争 B保证了世界粮食的安全 C缩小了南北间发展差距 D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13年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达成世贸组织首个全球贸易协定 ,首次迎来真正成果,这个真正成果是指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材料中指出,

3、内容涵盖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的权利,这就说明材料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因为是签订的是首个全球贸易协定,所以表现为全球贸易自由化,而 A选项中根除,这个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B选项则过于狭窄,限于世界粮食安全, C指出缩小南北间发展差距,这个在材料中也未体现出来,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贸易自由化 冷战既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 B雅尔塔体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C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 D马歇尔计划 “铁幕 ”演说欧盟与经互会 答案:

4、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冷战政策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越南战 争属于热战,故 BC项排除;欧盟是冷战格局解体后出现的,故 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下表为小明整理的 “政治文明成就表 ”,其中 、 应分别填入( ) 主题: 1 雅典公民大会 2 美国制宪会议 3 法国国民议会 4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5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解答本题

5、可以采用排除法,由于图表中 “公民大会 ”“制宪会议 ”“国民议会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等都属于立法机构,可以直接排除 ACD,据此也可以得出第 处应该是英国议会,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议会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 “偷渡外逃 ”难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 “先行一步 ”。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 “先行一步 ”的政策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实 行市场经济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78年提出的 “先行

6、一步 ”的政策是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设立经济特区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一边倒 ”外交方针的制定 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C 尼克松总统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论推断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一边倒 “即倒向社会主

7、义一边,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相违背, A不合史实;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B不合史实;尼克松访华是 1972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 1971年, C不合史实,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成为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关键组织,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政策 1937 年一 1945 年,中国兴起了 “抗战漫画 ”运动,漫画家们创作了大量作品。下图漫画体现了作者( ) A呼吁和平解决七七事变 B主张放弃对日妥协立场 C认为抗战前途渺茫 D倡导国共合作抗日 答案: B 试题分析:

8、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反对对日妥协,要求积极抗战。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10年,对 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 15,广州更高达 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 “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 15 ”“广州更高达 36 ”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贷款利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这就制约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9、所以答案:选 D。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 制约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对时事进行论说。下列陆续在报上发表的评论是针对( ) 序号 题 目 所刊载的期数 1 论非皇上复政则国乱不能平定 第 49期 2 论义民与乱民之异 第 52期 3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第 57期 4 排外平议 第 68期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 “1898 年 ”,以及表格中的 “义民与乱民 ”“中国民气之可用 ”“排外平议 ”

10、等信息可得出梁启超所评论的对象是义和团运动,而 AD在时间上不合题意, C与题意无关,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嘉庆五年 (公元 1800年 )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 “违者重处不赦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军机泄露 B维护君主权威 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军机处的作用。根据材料 “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 “违者重处不赦 ”可以看出这一规定作用就是为了加强君主权威。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11、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 (前期 )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 “商业革命 ”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BD都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 C项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商业的发展 阅读下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时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A从汉代到唐

12、朝疆域不断扩大 B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阅读表格,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唐朝时南方治水活动逐渐增加,说明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也可以看出水利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命脉; A项无法从表格得出信息。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古代治水 综合题 ( 36 分)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深化认识自身 同时又拓展认识世界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 在我看来,最美好的

13、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 法 蒙田 (15331592) :论经验 (1)据材料一 ,概括蒙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简述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 ) 材料二 如下图甲和图乙 (2)据材料二,指出 l6 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 (陆地 )范围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认知的变化给欧洲思想领域带来的影响。 (8分 ) 材料三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 “胶合 ”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美 菲利普 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

14、:世界:一部历史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 的 “自然法则 ”指什么 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8分 ) 材料四 八十年来,中国人从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开始,进而 “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近代西欧和中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何异同 (10分 ) 答案: )观点:肯定生命价值;热爱世俗生活。( 2分) 背景:基督教会及其神学的统治;西欧资本主义的兴 起;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

15、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8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2)变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进一步了解非洲全貌(及亚洲东南部岛屿)。( 2分) 影响:冲击了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和世界的热忱;促进人文精神发展。( 6分) (3)自然法则: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 2分) 意义: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分)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4分,任答两点即可) (4)同: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贯穿着新旧之争。( 4分,任答两点即可) 异:西欧

16、是自发的主动探索过程(内生型),近代中国是在外来压力下被动走向世界的过程(外源型);近代中国认识世界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背景下,与救亡图存相伴随;中西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是以人文思想、自然科学发展来推动政治变革,中国近代探索经历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西方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更重视理论总结,中国侧重于实用性。( 6分,任答 3点即可,其它回答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 的是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从材料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 ”“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 ”可以概括出蒙田的基本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田的基本观点形成的背景。 (

17、 2)本题主要主要考察的是对图片信息有效获取能力。根据两幅地图对比可知,l6 世纪前后欧洲人对世界 (陆地 )范围的认知发生的变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进一步了解非洲全貌(及亚洲东南部岛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冲击了西欧中世纪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激发人们探索科学和世界的热忱;促进人文精神发展。 (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再 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 “自然法则 ”指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

18、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西欧和中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相同:对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同时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贯穿着新旧之争。不同点:西欧是自发的主动探索过程(内生型),近代中国是在外来压力下被动走向世界的过程(外 源型);近代中国认识世界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背景下,与救亡图存相伴随;中西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是以人文思想、自然科学发展来推动政治变革,中国近代探索经历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演变;西方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更重视理论总结,中国侧重于实用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的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殖

19、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 ( 16分)历史 请考生在 A、 B、 C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 吴起变法(前 386年前 381年) 商鞅变法 关系 蔡泽日: “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 (纵 ),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 史

20、记 范睢蔡泽列传 B C 材料二 蔡泽日: “今商君、吴起、大夫种 (越国大臣 )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 ” 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 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 C处。 (8分 )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 ) 答案:( 1) 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

21、士(重农抑商)。( 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 2分) (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 4分) 看法:( 4分。本小问采用分层次评分;答案:符合题意皆可得分;仅答同意或不同意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也酌情扣分) 答案:示例: 层次一( 3分): 同意。( 1分)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 2分) 不同意。( 1分)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仅仅看改革者个人的命 运。( 2分) 层次二( 4分):不完全同意。( 1分)(理由可综合第一层次中两种答案:,酌情给分,但总分不

22、得超过 4分)如: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 3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 B项就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 C中两者之间的比较。 (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材 料 “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 ”可以得出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第二小问是个开放性的题目,本小问采用分层次评分;答案:符合题意皆可得分;仅答同意或不同意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也酌情扣分。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