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中国的丞相制度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好的政治制度,在于它本身有自我改变、调节能力,能
2、自发的适应现实环境,它自我发展、完善的机制应该是它本身的一部分。据此本题中各项都能反映这一特点,本题选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议会权力的确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 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宋庆龄说: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她话中的 “国际局势 ”和 “内部条件 ”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
3、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国民党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则是无产阶级政党,两个代表阶级利益不同甚至对立的政党能够实现合作 “内部条件 ”是指当时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党都把反帝反封建作为其革命目标,孙中山接受共产党的帮助; “国际局势 ”是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成立,推动两党第一次合作,因此应选择 B项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 “总运动 ”。这场 “总运动 ”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历史形成整体认识的能力。戊戌变法主张在确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实行民主共和制;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三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追求民主政治的过程。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从 “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中华 民国成立 ; 近代中国反
5、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风 .雷 。 美国学者斯科特 七登在控制国家 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 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国的政治发展 并没有摒充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联邦政府与国会之间是相互制约关系,故 B、 C不正确;美国颁布宪法
6、建立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英国颁布法律是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故 D不正确。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议会权力的确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宪法的颁布。 1960年 1月 28日,中缅 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 “一边倒 ”的
7、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强调中缅两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且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此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如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原则; 1955 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去同存异 ”方针;选项 A、 B、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 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 “世界
8、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 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 “一超多强 ”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说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 A项只讲到政治一个方面,不全面; B项理解有误; C项说法夸大,而且材料也无从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因此选 D。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
9、势 世纪之交的 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信息,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
10、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因此选 C。材料不能明确体现 A、 B、 D三项。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 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 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 陷入政党争斗局面 ”是因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 ”方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基本制度。关键信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没有陷入政党斗争局面。根据三大政治制度的涵义等分析, B项符合题意, A、 C两项是三大基本制度之一,但不符合题意; D项是新时期的治国方针,也不符合题意。 考点: 现代 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有人形容 40年前( 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 “跨洋握手 ”、 “冰释雪融 ”,下列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参加日内瓦会议 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2、参加万隆会议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跨洋握手 ”、 “冰释雪融 ”分别反映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重大外交活动。这些活动代表了新中国 20世纪 70年代外交的特点。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在 1954年。 参加万隆会议是在 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 保罗 约翰逊在现代:从 1919到 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 )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 80 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 “求变之风 ”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13、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这场 “求变之风 ”发生时间在 80年代,其结果是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资本主义民主)所以可以断定这场 “求变之风 ”就是 20世纪 80年代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剧变,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故选 A项。这场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 B项;早在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时社会主义阵营就开始瓦解故排除 C 项; D 项与材料不吻合故排除。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纪之交的世界
14、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 2001年,美 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A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 “超级大国 ” B美国仍在坚持 “门户开放 ”政策 C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D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 “超级大国 ”,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 A 是说明这些事件的背景;B不对, “门户开放 ”政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美国的侵华政策,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华的联盟; C与全球化不符;只有
15、D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和平与动荡并存。 二战后至 20世纪 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 “区域格局 ”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加强 B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C “冷战 ”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 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 答案: C 试题分析:二战之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使得欧洲出现于分裂:东欧主要为社会主义国家,西欧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 A不对,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应该有利于欧洲各国的联系加强; B没有涉及主要原因; D也与题干不符。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
16、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冷战 ”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从清初的 “剃发令 ”到太平天国时的 “蓄发令 ”,再到辛亥之后的 “剪辫易服 ”,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在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 政治统治 反清斗争 西学东渐 民族政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国人发型变化的因素需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属政治因素, 属思想文化因素;清初的 “剃发令 ”体现了清朝的民族政策 。故 均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
17、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 ”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 “流动的中书省 ”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说明 A正确,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明人不能彻底涤荡 ”说明 C正确,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 ”说明 D正确,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不正确, “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
18、度 ”说明行省制度是为巩固蒙古政权统治而设,并没有说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 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 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云贵地区 西藏地区 岭南地区 东北地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地方代行政区划归中央管理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 所学史实 归属中央管理是在秦朝;元朝时在西藏设宣政院,西藏归中央管辖;唐朝时在东北设渤海将军府,东北归中央管辖。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
19、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 “有罪 ”或 “无罪 ”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法庭的职权、 “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 ”等信息可以看出, 正确;由 “未经正式答辩 ”便直接 判明 “有罪 ”或 “无罪 ”,说明其随意性和主观性, 正确;从材料信息
20、的描述看,被告在上演哭戏、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直接判决, 的说法太绝对,排除,故本题选 D 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 某国议员威廉 格拉斯顿说道: “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 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 ”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 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 “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
21、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 ”可知是指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776年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 “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 的报告,与 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 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 ”由此亚当 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答案: D
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 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 ”说明亚当 斯密认为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是阻碍中国财富进一步增加的根源问题,所以 D项表述符合题意,A 项说法错误与题中亚当 斯密赞美农耕经济相反, B C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 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 以夷制夷,倒是想 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 以华制华 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 “以华制华 ”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23、B太平天国 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给予列强沉重打击,使八国联军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 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采取 “以华制华 ”策略,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 “与诸国仇敌 ”的组织,违者处死。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也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题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24、侵华 义和团运动。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 ”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题干 “北极下来的新潮 ”“ 由近东卷到远东 ”说明发源的国家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地区,处于近东, “民国七年 ”是指 1918年,而五四运动爆发是在 1919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是在 1921年,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在 1936年, ACD时间都不符,由此判断应与1917
25、年俄国十月革命有关,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因此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约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 “弱国无外交 ”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上述不平等条约都是在列强对华侵略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得中
26、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沉沦, ABD都是共同点, C不是共同点,如天津条约辛丑条约并没有涉及割地的要求,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 “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美国 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
27、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贵族对习惯法的随意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答案:选 A, B 调整的是罗马帝国时期包括外邦人在内的自由民之间的关系; C D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非调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十二铜表法。 美国麦迪逊曾说: “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 ”下列说法符合 他的主张的是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
28、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答案: D 试题分析:麦迪逊是美国第四任总统,宪法之父,对美国的民主政体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材料 “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 ”“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 ”体现的是他对美国民主广泛性和有效性有机结合的论述。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宪法的颁布。 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 “鞭子 ”与 “动弹 ”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学为体,西学
29、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答案: C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等人 “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人开展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ABD都对应正确。 C对应错误,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是指辛亥革 命后或民国初年,陈独秀等人开展新文化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 。 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
30、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共产主义被欧洲公认为一种势力的历史依据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所展现出的伟大力量,故选A。 B项中 “已成为 ”表述错误;由 1848年可知 D项的表述错误,巴黎公社发生在 1871年;材料论述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 D 项不符,故排除。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综合题 ( 18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1、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 “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 ”, “全国革命的时机 ,现已成熟 ”。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 “激进主义思潮 ”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 “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
32、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 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 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三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 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故辛亥之役,吾人虽
33、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 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 1924年北上宣言 (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7分) ( 2)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 ?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5分) (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 6分) 答案: (1)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 (1分)功绩:结束了
34、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1分) (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 .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 4分) 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 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 3分) 注意:全方位占有和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 (1分) ( 3)变化: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帝国主义为 “友邦 ”,对其抱有幻想;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 “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
35、,以与国民革命为敌 ”,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因素: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受挫的教训;目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得到中共和苏联的帮助;自身不懈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 试题分析: ( 1) “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说明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 )。 “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说明功绩: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2)注意比较两
36、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第二段材料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 ” 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进而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具有不平衡性等。最后升华到史学研 究的角度,要全面分析各种史料,务求客观、全面的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 ( 3)据材料三结合孙中山对列强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因素。19212年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认为 “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而 1924年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认为 ”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 ”“ “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
37、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辛亥革命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的 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实践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图一、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 图二、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
38、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分) ( 2)材料二中图一形成的原因有那些?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 8分) (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 3分) ( 4)结合 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 “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 ”的原因有哪些?( 4分) 答案: ( 1)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39、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 ( 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抗衡美苏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法德和解是关键;马歇尔计划的客观作用。 特点:逐渐走向联合;逐渐由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联合。 ( 3)苏联解体。总体趋势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4)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 试题分析: ( 1) “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是指欧洲冷战,亚洲热战。结合所学知识,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建立、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亚洲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 2)图一,说明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发展
40、,分析原因: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战后欧洲衰落,抗衡美苏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法德和解是关键;马歇尔计划的客观作用。图二:欧洲联盟,反映欧洲在二战后不仅走向联合,而且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从经济联合走向经济政治联合。 ( 3)从材料中的 “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 ”可判断出冷战结束的标志, “大国关系在 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 说明当今国际形势总体趋势走向缓和,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二反映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根据所学知识,
41、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材料三反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两极世界的形成 美苏 “冷战 ” 、 “冷战 ”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和平与动荡并存、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15分)【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 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
42、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 “与欧美同俗 ”,又说: “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 服饰变迁一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 ”虽然失败了,但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 1)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6分) (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分) 答案: ( 1)( 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 ( 2)现代化史观。触动传统
43、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 的起点。 试题分析: ( 1)从材料一中的 “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 ”可归纳康有为的主张;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 ” “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分析目的。 ( 2)由材料二的 “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 ”可知其史观(视角);第二问要突出其历史地位及后续影响,即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