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3900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质量抽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三国志记载:曹操的爷爷曹腾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 2013年 11月复旦大学进行的 DNA检测否定了这一说法,证实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而我国古代也有过继养子 “异姓不养 ”的风俗。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内外服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这个情况与家族内部和血缘有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

2、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这里的 “独特社会 ”的含义是 A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 B资本主义逐步兴起 C世界逐步连为一体 D代议制民主初步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典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独特社会 ”的含义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

3、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 ”马丁 路德这段话旨在 A否定行为的重要 B肯定信仰的权威 C抨击教皇和教会 D强调 “道 ”的重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可知,马丁 路德认为行为不重要,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因信称义。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 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 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 1500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 1500年前

4、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C 1500年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 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之前 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孤立存在的,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才变成一个整体 所以将 1500年作为分水岭。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 每个订约者的个

5、人。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自由平等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分权制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主旨即公意应该是公民们全体一致的决定。卢梭主张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来推翻他。故选 C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下列统计图是 1920 世纪英国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图,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城市化的进程 C机器的广泛使用 D行业利润的吸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中我们可以都得到的信息:一是 1851年和 190

6、1年都是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时间点;二是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到 1851年和 1901年两个时间中工业与服务业的人数不断增加,农业人口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业革命。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 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的恶化。 ”以下与这次会议有关的是 处于美苏两极格局 美国推行 “冷战 ”政策 第三世界兴起 世界大战正在酝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

7、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反映出的信息点:“1961年 ”、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 ”“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的恶化 ”可以判断出这次会议是 1961年 9月 1日, 25个不结盟国家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代国际形势是 欧洲联盟 不结盟运动 日本太阳神塔 A美国已经彻底衰落 B多极化趋势 C加入国际集团才能生存 D全球化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和所

8、学知识可知,欧盟、不结盟运动和日本等政治经济势力的发展,导致当今世界形势逐渐走向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下表是 20世纪 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增长率 -0 3 1 9 -2 5 3 6 6 8 3 4 2 8 3 4 4 6 3 0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经济处于 “滞胀 ”阶段 增长得益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增长得益于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 A B C D 答案:

9、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可以看出美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 20世纪 7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 “滞胀 ”阶段。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20世纪 80年世界经济 19291933 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亿美元,修建了 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英亩,1930年胡佛 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10、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命题者借助学者研究成果,呈现了不同于教材的内容:大危机中,美国总统胡佛并没有一味坚持 “自由放任 ”政策,而是进行了 “有限的干预 ”;其做法还为罗斯福新政 “提供了借鉴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 “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 国家战争 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

11、为战争 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可以看出,福利制度出现许多问题。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制度 某位同学撰写的论文中有 “新航路的开辟 ”、 “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改变 ”、 “国际分工的日趋成熟 ”、 “工业污染与生态危机加剧 ”等语句,以此推断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科技发展的多元化趋

12、势 D经济集团化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新航路的开辟 ”、“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改变 ”、 “国际分工的日趋成熟 ”、 “工业污染与生态危机加剧 ”等语句可以看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交通工具、通讯方式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带来了环境污染的加剧。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下面关于法国 1875年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联邦制 B由参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组织内阁 C参议院和众议院均由普选产生 D总统任期为 7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

13、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 1875年宪法没有涉及到法国是否确立联邦制的问题;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为 7年,内政部长由总统任命;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 1875年宪法 习近平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识和思考,要把 “老祖宗 ”的话说对,把 “新话 ”说好。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要照搬老祖宗 的话来治理国家 B对社会主义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和发展 C对待社会主义理论要分时段区别对待 D对社会主义理论无论新旧都要严格执行

14、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习近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马列主义,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发展和创新。所以答案:选 B。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思想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宋代 “无效率 ”的主要原因是 A藩镇割据出现 B科举制完善 C分割事权 D理学兴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思想就是采取分化事权的方式加强集权,这造成了机构臃肿庞

15、杂,效率很低,故选 C。 A项错误,重文轻武的策略会导致宋代军事力量的不足,但是与无效率无直接的关系; C项是思想方面, D项是选官制度,都与材料关系不大。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 至仁宗 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从材料可以得出 A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B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的趋势 C明朝内阁与汉唐宰相都有决策权 D中书省与内阁均影响皇权加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描述了明代内

16、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起初明太祖延续了元代政治设置了中书省后将其废除,A项说法错误,明成祖之后内阁正式形成且权力不断扩大,但内阁始终是皇权的侍从,秘书机构而无决策权,内阁的出现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C D两项说 法错误不符合内阁史实, B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内阁制度 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 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 “区田法 ”、 “穗选法 ”、 “浸种法 ”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优选种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我们可以

17、得到:汜胜之书中记载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科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有科学种田,在农业生产中讲究精耕细作, ABD三项不全面。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A汪重实验 B理论探究 C适可而止 D注重实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 ”可以看出中国

18、古代数学比较重应用问题的研究,对理论探究则是 “适可而止 ”。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 “现代的拂晓时辰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 B “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 C “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 ” D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是一个逆向思维的题目, A项是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出现的,

19、BCD都能体现这一观点,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经济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 A “理 ”是否万物的本原 B求 “理 ”的方式 C对待孔孟 儒学的态度 D “孝亲 ”的方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有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强调 “理 ”是万物的本原,都是孔孟儒学的新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程朱理学求理的方式是格物致

20、知,王阳明求理的方式是致良知。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间的区别 下图是发生在我国近代渤海湾地区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C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 D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获取能力。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山东和京津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军北伐没有到达过这个地区;八路军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并没有在京津地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所以

21、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 争 义和团运动 19世纪 60年代,王韬认为: “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 ”1883年,又说: “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 C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王韬前期属于洋务派,其主张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是后期侧重于制度学习,演变成了早期的维新派。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

22、想 早期维新思想 某县的文史资料有这样三条记录: 1940年 12月 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历一昼夜,斩获甚众,毙日大佐一名,我胡团长壮烈牺牲。 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二郎庙、封新庄、西山等日伪据点。 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 A共产党主要在敌后抗战 B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 C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三段材料可以看出:国民党军队在敌后战场上也多次发对对日作战,所以这些史料可以纠正国民

23、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的片面看法。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国民党的抗战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吾国今日既日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推翻满人政权,建 立汉人专制政权 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D主张反清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民族革命的原故 定要扑灭他的政

24、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可知,孙中山认为的民族革命就是推翻满洲人的政府,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带有一定排满的情绪。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当时的国际关系可知, 1980 年左右已经破裂的中苏关系还未得

25、到改善,而中美两国此时已经建交,虽然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美两国为了对付当时共同的敌人而走 到了一起,这说明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故此题应选 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 综合题 ( 11分)实现民主制度的创新是践行民主道路上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 “苏格拉底问题 ”背后的政治 材料二

26、 第二款: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 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时担任统帅。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第一修正案:保护公民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 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度。 第十五修正案:所有公民不得由于肤色、种族的区别或曾被强制劳役(即曾身为奴隶)而受到选举权的限制。(不包括性别)。 第十七修正案:代表各州的联邦参议员必须直接选举。 第二十二修正案: 总统最多连任一次。 第二十四修正案: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 美国宪

27、法修正案 材料三 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 “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 ”和 “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并因此构成了 “历史的终结 ”。 (美)弗朗西斯 福山历史的终结 ( 1)根据材料一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 5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实践的特色。( 3分) (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探索是对 “历史的终结 ”的否定。( 3分) 答案: ( 1)直接民主;增强国家认同感:( 2分)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3分) ( 2)联邦制、宪政主义、权力制约、政党政治、扩大选

28、举权等( 3 分,任 3 点) ( 3)建立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3分,答出 3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 “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 ”可以归纳出民主政治的优点:直接民主; 增强国家认同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1787年宪法和宪法修正案 “保

29、护公民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 ”“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民主实践的特色:联邦制、宪政主义、权力制约、政党政治、扩大选举权等。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题干可知,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了:建立和完 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0、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 12分)毛泽东曾说: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荣氏企业的百年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破土而出 1896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广生钱庄。 1902年,在无锡创建保兴面粉厂,开始转向实业。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 17亩地皮, 60匹马力引擎,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材料二 黄金时期 1915年,创办申新纺织厂。 1920年,筹建申新第三分厂,引进美国最新纺纱机 25万锭,马达每机一只,发电机 3200KW。 1924年,荣宗敬化妆成工人到日商丰田纱厂

31、参观。次年春,申新宣布废除封建工头制。 19311932 ,申新三厂着力试办 “劳工自治区 ”。 1932年,申新纺织系统共有 9个分厂,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棉纺织资 本集团。 材料三 萎缩重生 1938年,大部分毁于战火和掠夺,部分迁往后方发展。 1948年,陆续外迁海外发展,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19511955 年底,在荣毅仁主持下,荣家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1993年,上海棉纺 22厂(原申新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荣宗敬幼子荣鸿庆创办)合资,建成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荣鸿庆出任董事长。迄今为止,它是上海棉纺织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设

32、备与技术,产品95%外销。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勋荣氏兄弟等 ( 1)依据材料一、二 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荣氏企业成为 “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棉纺织资本集团 ”的有利条件。( 4分) (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萎缩与重生的因素。( 4分) ( 3)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荣氏企业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4分) 答案: ( 1)利用工业革命成果,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一战外国资本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政府发展经济的措施(清末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新政,民国时期发展经济的政策);借鉴外企经验,注重自身的改革。( 4分) ( 2)萎缩: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与外国资本的掠夺,

33、官僚资本的压迫 ; 重生: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4分) ( 3)投资实业,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积极响应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中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有积极作用。(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 “进美国最新纺纱机 25 万锭,马达每机一只,发电机 3200KW”、“荣宗敬化妆成工人到日商丰田纱厂参观。次年春,申新宣布废除封建工头制 ”可以得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注 重借鉴经验和自身改革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根据所学知识

34、可知,清末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新政,民国时期发展经济的政策,一战外国资本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的因素也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 “1938年,大部分毁于战火和掠夺,部分迁往后方发展 ”可以得出 1938年后荣氏家族的企业逐渐萎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国的侵略等是荣氏家族企业萎缩的原因。从材料 “19511955 年底,在荣毅仁主持下,荣家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1993年,上海棉纺 22厂 (原申新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荣宗敬幼子荣鸿庆创办)合资 ”可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荣氏家族的企业得到重生,根据所

35、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是荣氏企业得以重生的原因。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荣氏企业的百年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因此,此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投资实业,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积极响应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中建立现代股份制企 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有积极作用。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 ( 12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

36、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 韩非子 “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 道德经 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在甲午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

37、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 完论是老店,是冒牌一一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 1)概述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 3分) ( 2)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 “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的原因。( 5分) ( 3)依据材料三,比较康有为、胡适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据此谈谈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4分) 答案: ( 1)思想:为政以德;法治;无为而治。( 3分) ( 2)猛烈抨击专制制度;没有冲破君主专制政体,没有超

38、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 5分) ( 3)态度:康有为主张 “托古改制 ”,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胡适认为孔子是礼教法制的招牌,应该打倒。 看待: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应继承和发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言之有理即可)(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体现儒家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材料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 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 ”体现了法家的法治的思想;

39、材料 “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 ”可以看出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材料 “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 ”则可以看出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范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总结概括其原因。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 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 “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可以概括康有为对儒

40、学的态度;从材料 “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可以概括出胡适对儒学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应继承和发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的思想;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康有为的思想; 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胡适的思想 ( 15分)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 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 23岁

41、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 哈默。 1921年 10月 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1979年 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 80的美国老人带着 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 81岁老人就是哈默。 正道沧桑 社会主义 500年 材料二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 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 “利润 ”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

42、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 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 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 直到 1980年代初,几乎所 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 “背叛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 “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2007年美国学者库珀 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 “中国形象 ”界定为 “淡色

43、中国 ”。他解释说, “淡 ”可以把两种正好相反的东西结合成一种清晰的颜色。在汉语中, “淡 ”将 “水 ”与 “火 ”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立的东西 成为一种和谐。 俞可平雷默的 “淡色中国观 ” ( 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2分) (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 “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7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 “淡色 ”的认识。( 6分) 答案: ( 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 2分) ( 2)原

44、因:政府投资的国营企业;生产经营权独立自主;采用市场经济的原则。 调整:美国由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 ;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分) ( 3)美国的 “淡色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局部调整,不会导致变为社会主义; 中国的 “淡色 ”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手段等。(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1921年 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 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 哈默。 ”可以看出当时苏俄当时已经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

45、资本家投资设厂,这是在苏俄投资经营 的有利条件;从材料 “ 1979年 5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 80的美国老人带着 20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 ”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这是在中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 (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 “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 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 ”“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 ”可以看出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独特之处。从上一问答案:和材料 “1983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 如稻米和鱼类定价的省份 ”“自广州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 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 “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是指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局部调整,不会导致变为社会主义;中国的 “淡色 ”实质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手段等。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