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3904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 3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诗经描述 “千耦其耘 ” B汉书 食货志记载 “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 “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农业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灌溉、施肥技术等)

2、,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A项 “千耦其耘 ”是指大规模的简单的劳动协作,不符合题意; B项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C项体现了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不符合题意; D项体现了租佃关系,也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 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 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 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 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3、主要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抗战期间,中美都是反法西同盟的重要成员,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和强大的盟国。所以答案:选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 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 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 “红色中国 ”,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 1949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9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了中美关系已经逐渐缓和,故 A项排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不符

4、合题意;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 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 “消极和平 ”和 “积极和平 ”,以下属于 “消极和平 ”的是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 C不结盟运动 D冷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所谓的 “消极和平 ”是指冷战下的相对和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5、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可以看出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故选 D。 A项不是材料中说的最主要的意义; BC 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 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时,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引起学生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

6、剪呀! ”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促成 “同学脑袋里的辫子 ”逐步被 “剪掉 ”的是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是指传统文化思想对人的束缚,结合史实可知近代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极大地解放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五四运动也解放路当时中国人的思想。 两项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答案:选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封建思想打击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

7、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 ”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分权制衡思想 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联邦制 责任内阁制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查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理解。延展性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侧重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属于美国首创的是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787 年宪法和联邦制; 内阁、分权制衡是英国首创;到今天为止,英国都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它是700年来习惯法的总和,所以权利法案不属于成文宪法。故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某同学学完欧洲某次

8、思想解放运动后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下联: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据所学知识判断,横批应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思想。根据对联中的 “理性 ”“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 ”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次运动应是启蒙运动。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 “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 ”的少数先觉之一。 “人格完全 ”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 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 答案: A 试

9、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黄宗羲是明清时期儒家学说进步思想家的代表之一,他对儒学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彻底否认和批判,而且,在儒家思想上他创新的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思想,这一思想与西方当时的代议制的要求、全球历史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说他 “人格完全 ”。 C项不对,是因为,黄宗羲不是近代的,属于中国古代,说法错误, BD明显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从材料可见当时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10、 “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 ”可知,高其倬请求废除闭关锁国政策。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清朝军机处。材料是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 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

11、人 ”,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一项措施是设立军机处,这里有出现,并且说这是清代特有的,寄信上谕是为了将皇帝的旨意完全执行,不许旁人议论,这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 B项正确;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渝发出了 ”,从文字上分析,应是数量较多,如果是为了保密,不会那么频繁的,故 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办事比前快了,故 C项 错误;也没有指出监察官员,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综合题 ( 10分)【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革命和立法是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 为了保障

12、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

13、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指出三部文献的进步意义。( 4分) ( 2)概述上述三段材料对权利问题的阐述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6分) 答案: ( 1)进步意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或殖民统治的重要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 4分) ( 2)深化发展:材料一肯定了人是生而平等的,规定了人民有权改变和废除损害人权的政府。材料二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人与公民的权利,肯定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三明确提出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对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独立宣言人权宣

14、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部文献的进步意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或殖民统治的重要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 ”、材料二 “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等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选考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0分)【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

15、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 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 ,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4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6分) 答案: ( 1

16、)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4分) ( 2)同:一定程度上都遭到顽固派反对,但都取得成效。( 2分) 异:最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废除,最终失败了。(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商鞅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是在他对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认识的基础上来采取措施的,要从商鞅重农抑商;王安石则从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方面考虑。 ( 2)解答此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从两次变法的结果来进行对比。两次变法相同点是一定程度

17、上都遭到顽固派反对,但都取得成效。异:最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废除,最终失败了。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 两次变法的对比 ( 20分)国运兴 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 “开第康庄之衢 ”,修起 “高门大屋 ”,授之 “上大夫 ”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 “数百千人 ”。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

18、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汉武帝时,董仲舒上 “天人三策 ”,提出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 135年)在长安建 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 同治元年( 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 、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同治皇帝曾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 “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 ”。由此确立了京师同文馆的合法地位。1901年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

19、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教育史 ( 1)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 8分) ( 2)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8分) ( 3)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4分) 答案: ( 1)变化: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影响: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 2分) 文化上: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4分) ( 2)办学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分) 原因:第二次鸦

20、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兴办新式教育。( 6分) ( 3)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传统和国家政策。( 4 分,答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变化。从材料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到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 135 年)在长安建立太学 ”可以概括出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对中国政治和文 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问题。根据材料 “不过借西法

21、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 ”可以分析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根据所学知识,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原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兴办新式教育。 (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一 “齐宣王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建立太学 ”,材料二“恭亲王奕 、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同治皇帝曾下旨 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 “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22、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洋务运动 京师同文馆 ( 26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消费社会是指 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与生产主导动力和目标的 社会发展阶段。 17 世纪末至 18世纪后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 17世纪末至 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二 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 “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

23、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 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 ” 材料三 苏州的吴余财老人用账本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大部分开销。下面是他家几次中秋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时 间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消费额(元) 2 98 3 60 3 07 35 22 230 90 968 95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6分) ( 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分) ( 3)据材料三,概括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

24、成的原因。( 8分) ( 4)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 4分) 答案: ( 1)原因:世界市场(扩大)逐渐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文主义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等。(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2)积极作用:利于促使美国经济复苏;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等。( 4分) ( 3)变化趋势: 1978年之前消费变化不大(答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皆可);1978之后消费迅速提高。( 4分) 原因: 1978年前: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

25、力水平低);优先发展重工业,限 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勤俭节约等。( 4分,两点即可) 1978年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等。( 4分,两点即可) ( 4)认识:消费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同时,就是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的财富,并为下岗者带来就业机会等。(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一可知“消费社会 ”的出现是英国生产力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产物 ,结合 17世纪末到 18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 况去分析其原因:世界市场(扩大)逐渐

26、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文主义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等。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 “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 ”“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 ”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 表格信息的准确获取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958年、 1968年、 1978年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变化不大,到了

27、 1988年、 1998年、2008年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迅速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1978年前: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勤俭节约等。1978年后: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等。 (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三段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消费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同时,就是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的财富,并为下岗者带来就业机会等。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8、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英国的崛起;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 ( 10分)【历史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 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 10分) 答案:赞同甲同学的观点。( 2分)理由:建立凡尔赛

29、 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4分)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签署非战公约,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4分) 赞同乙同学的观点。( 2分)理由:凡尔赛体系 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4分)一战后,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日益上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 4分)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题有所创新,且言之成理,教师可酌情赋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 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赞同甲同学的观点或者赞同乙同学的观点。然后根据观点组织答案:。 考点: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