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说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 立子立嫡 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 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 A作者认为宗法制度是西周一切典章制度的源泉 B作者有一种对西周制度的作用过于理想化的学术倾向 C作者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 D作者认为中国
2、早在西周就已经奠定了 “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格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国维认为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原则实行分封制;中国 “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格局开始于秦朝;从材料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制度创新是西周稳定的核心。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傅斯年在历史 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谈到: “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 ”据此,历史研究应该重视 A语言研究 B边缘学科 C社会应用 D扩充知识 答案: B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 “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 ”可知历史研究要重视边缘的学科。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的方向 边缘学科 下表反映了美国 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的生产情况,分析该表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成本 苹果 Apple(美) 设计 东芝 Toshiba(日) 闪存、触摸屏 $40 00 三星 Samsung(韩) 应用处理器 $14 46 英飞凌 Infineon(德) 相机组件、 GPS接收器 $11 80 富士康 Foxconn(中国台 组装 $6 50 湾) 跨国
4、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生产资本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跨国公司的追求方向 利润因技术层次的不同而存在明显落差 国际分工不平衡,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表格信息的获取能力,从表格中可知,一部手机分散到世界各地生产和组装,这可以分析的出生产资本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跨国公司的追求方向,国际分工不平衡,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品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因此 正确,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表现 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 瑟罗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
5、长李慎明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时说: “试想,(教皇)保罗二世今天宣布上帝不存在,明天的基督教世界将 是什么模样? ”他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宣告苏联解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信仰可以不同,但绝对不能怀疑 C必须坚持西方基督文明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D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才导致解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存在怀疑。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法国以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方式向现代民主社会转型,原因是多方面的,托克维尔认为, “巴黎从外部
6、取 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成为工厂和制造业城市, 这同样令人生畏。巴黎的特殊地位是 40年来在我们眼前不断更迭的所有政府跨台的重要原因, 旧君主制突然之间猛然崩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此 ”, “恰如人的脑袋过大,一旦中风,整个躯体便将瘫痪。 ”据材料法国大革命源于 A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长久积累的结果 B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C贵族的特权造成社会不平等 D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 “巴黎从外部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成为工厂和制造业城市 ”可知,材料认为法国大革命源于法国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欧
7、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作为现代宪法的基础的一些普遍原则,即那些为 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已在新英格兰的法律上得到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这些原则是:人民参与公务,自由投票决定赋税,为行政官员规定责 任,个人自由,陪审团参加审判。所有这些,都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 ”该材料反映 A权利法案确立了现代社会的自由原则 B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现代法治原则 C英国式的民主自由在空间上的延伸 D英国的宪政走在时代的前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解答本题
8、要注意时间是在 17世纪。新英格兰为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英国已获得自由与平等的原则即资产阶级革命已完成。 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 1718 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 “重商主义 ”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 “重农抑商 ”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 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比较能力。重商主义,产生于 16世纪中叶,盛行于 1718 世纪中
9、叶,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该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 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二者的内容可知,二者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西方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重农抑商 二者的相同点 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发行的 “觉悟票 ”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 B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 C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 D大跃进运动的产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的获取能力和解读能力。从 “觉悟票 ”中可以得到的信息: “人民公社 ”“1959
10、年 ”“考核劳动好坏 ”,这信息说明 “觉悟票 ”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 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 五四时期,东方杂志主编钱智修感慨道: “濂洛关闽,年湮代远,不可作矣。问有如黄顾颜王之艰苦卓绝、独创学风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江永、戴震之立书著说、发明绝学者乎?无有也。问有如俞樾、黄以周之久主书院、门弟子遍于东南者乎?无有也。问有如李善兰、华蘅芳之精研历算、译著传于天下者乎?亦无有也。有之,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 ”作者为何有此感慨? A反对传播西学的立
11、场 B批判五四运动将学术思想救国导向政治救国 C对国学衰落现状的无奈 D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 答案: D 试 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 “则载政客为巨魁之学会及元勋伟人之政书尺牍耳 ”可以得出钱智修批判当时学术政治化,倡导学术独立。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民国某年 12月 1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召开了清华教授会临时会议,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宣言中说: “夫统一之局,成之甚难,而毁之甚易,辛亥迄今二十余年,始有今日之局。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势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
12、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 昭著,凡我国人应共弃之。除电请国民政府迅予讨伐外,尚望全国人士一致主张,国家幸甚。 ”宣言中声讨的是 A西安事变 B伪满洲国的成立 C皖南事变 D福建事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 “辛亥迄今二十余年 ”“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美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 ”可以得出这次事件为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西安事变 以下为中国古代社会某时段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人口增长缓慢、土地种植面积缩小使农业
13、税额徘徊 商品经济活跃 该时期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商业为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准确获取能力。从趋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工商业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这说明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快; 是错误的,在古代中国始终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不符合图表信息。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的状况 宋仁宗曾说: “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 。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 ”该言论反映出宋代 A君主专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强化 B君主专制在特
14、定历史背景下的削弱 C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D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信息是:凡是君主理智地处理国家事务,都需要臣僚的参与。尤其是重大事务的决策,皇帝与宰执近臣核心圈子里反复讨论,集体商议是经常的事。 ABD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的政治制度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
15、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 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 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 结束, 中国牌 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 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1)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冷战时期尼克松政府做出哪些具体政策调整。( 8分) (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中对中国
16、外交政策的观点。( 7分) 答案: ( 1)政策调整:越南战争越南化;中美关系改善;灵活态度谋求与苏联对话;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关系。( 8分) ( 2)中国在冷战中 的外交政策是 “随机应变 ”的,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恰恰体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 3分)冷战结束后,认为中国为了 “恢复它在 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世界和平。( 4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
17、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 “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 ”“中 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冷战时期尼克松政府做出的具体的调整政策。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冷战中的外交政策是 “随机应变 ”的,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政策,恰恰体现中国外交政策逐渐成熟。冷战结束后,认为中国为了 “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
18、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大国关 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世界和平。 考点: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二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 其他批评卢梭的人 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 个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约翰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
19、思想史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9分) (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为什么有人认为有 “两个卢梭 ”?并分析“邪门 ”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6分) 答案: ( 1)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 了基本蓝图。( 9分) ( 2)卢梭思想中既有理性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特点。指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 “双刃剑 ”的作用,丰富和发展
20、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 6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分析。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重点 理解 “邪门得多 ”的含义;梭思想中既有理性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特点。指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 “双刃剑 ”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 考点: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欧洲
21、的民主思想 卢梭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 1835年 7月 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建立有三个合适的人组成的 “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 ”。同时还规定,地方济贫管理机 构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 “巴士底狱 ”。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材料二 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
22、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 ,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资中筠谈罗斯福新政 “大国崛起解说词 ”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 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新济贫法如何认识。( 8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的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7分) 答案: ( 1)背景:政治上,英国确立
23、完善了资本主义政权,社会两大对立阶级产生;经济上,工业革命进行,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思想上:自由主义盛行,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 6分)认识:社会 济贫法极为苛刻的救济条件,让许多贫困者难以得到救助,社会贫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2分) ( 2)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直接救济;推行以工代赈。( 3分) 意义:政府担负起真正救助社会贫困人群的责任,保障了基本人权;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促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英国修
24、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 “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 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 ”。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来分析对新济贫法的认识。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的措施: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直接救济;推行以工代赈。这些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政府担负起真正救助社会贫困人群的责任,保障了基本人权;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促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 罗斯福新政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
25、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延顿认为:在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由于社会逐渐开放,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迁,社会动员扩大,人的自主意识觉醒,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随着改革的进行日愈膨胀,而国家制度和整合机制的变革却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人们被调动起来的欲望和诉求,因而民众中产生了一种相对挫折感,并引发弥散性的不满情绪,导致社会失序。对此,加强中央权威的力量也就成为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该观念成为新权威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释】新权威主义是指主张改革之初就遇到种种问题在旧体制向近(现)代商品经济秩序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强 有力的有近(现)代化导向的权威政治来协调整合社会秩序,并引导近(现)代化进程。作为学说,
26、新权威主义被用以描述或解释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国家的政治发展现象,而作为政治实践,新权威主义则是介于传统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体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 “新权威主义 ”的相关观念。 (要求:,对该观念赞成、反对或另有观念均可,要求观念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分三个等级:一等( 12-10分),二等( 9-5分),三等( 4-0分),满分 12分。 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解读准确。( 2分); 论证部分:要求材料表达全面,针对性强,史论结合,至少两例。( 8分) 归纳部分:要求总结提升,不能简单重复观点。( 2分) 观念一:( 1)判断:提炼观念,表明反对。 ( 2)论
27、证:推进近(现)代化过程必须实行民主手段。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后来又通过议会改革等,逐渐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君主立宪政体; 18世纪后期,刚刚独立的美国,外有威胁,内部松散,人民生活状况没有改变,各地反抗不断,美国召开制宪 会议,通过 1788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联邦制政体;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奇缺,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人民政府依靠人民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政权巩固。( 3)归纳:社会混乱就是过去的专制反动造成,只有依靠民主才能调动和
28、满足人民要求,最终必须实现全面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 观念二:( 1)判断:提炼观念,表明赞成。 ( 2)论证:近(现)代化特殊时期可以以特殊强有力手段推进达到社会近(现)代化效果。法国大革命第二阶段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外有反法同盟干涉,内有封建反革命叛乱,物价飞涨, 人民困苦,要战胜内外反革命势力,保卫革命成果,雅各宾派上台后用真正革命的手段摧毁过时的封建制度,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封建束缚,建立特殊统治,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但是危机结束后应该迅速回到正常的民主轨道。 1929年 1933 年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低迷、局势动荡,人民渴望摆脱困苦,罗斯福总统在人民的支持和国会的授权下采取强有力手段
29、实行新政,经济复苏,失业减少,人民收入增加,避免了法西斯势力抬头,维护了民主制度;二战后东亚各国摆脱殖民统治,百废待兴,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东亚地区采取威权政治,促使本国(地区 )经济飞速发展。( 3)归纳:威权主义可以推进现代化,但只是走向民主政治的一种手段,最终必须实现政治民主化和全面现代化。 (其他言之有理的观念、史实例证可以酌情给分,贵在独立思辨。) 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作者的观点,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解读准确。论证部分:要求材料表达全面
30、,针对性强,史论结合,至少两例。归纳部分:要求总结提升,不能简单重复观点。 考点:历史素养 研究历史的 方法 史论结合 (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欧洲列强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由于德国人直到 1871年国家统一之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所以,他们特别积极,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 “显要的地位 ”。但是,德国人发现,他们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的阻挡;他们痛骂英国人是 “
31、占着毛坑不拉屎的 ”的自私鬼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材料二 1912年冬,哈尼斯曾坦率地告诉德国驻伦敦大使李奇诺斯基:英国必须竭力维持大陆两个集团的均势,决不能听任法国被搞垮;因此这种爆发时,英国一定会站在法俄一边。威廉二世也是心里有数的,他曾说: “当斯拉夫族和日耳曼族进行最后斗争时,盎格鲁一萨克森人将站在斯拉夫人和高卢人一边。 ” 赵辉杰略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系的演变 材料三 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不过是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围绕是欧美人还是亚洲自己人对亚洲管理权的争夺,币中 国人却阻止了日本人的 “大东亚新秩序 ”计划。 ( 1)根据材料一、
32、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前英德两国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怎样认识。( 13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材料三的观念。( 12分) 答案: ( 1)表现: 殖民地之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的德国感到自己殖民地面积很少,而经济实力衰弱的英国殖民地面积却最大; 商品市场之争。英国的工业生产垄断地位丧失,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下降,德国的轻重工业产品却在世界范围畅销。 欧洲霸权、世界霸权之争。 18世纪以来的作为欧洲霸主、世界霸主 的英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地位出现动摇。从 90年代起,德国突破大陆政策更多地着眼争夺世界霸权。 海上霸权之争。德国从 19世纪 80
33、年代开始加紧扩充海军,海军力量很快增长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至少三点,每点分析到位 3分,共 9分) 认识: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实力对比。英德矛盾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对外侵略扩展的牺牲他国利益、危及世界和平的冲突,对于双方都是非正义的。(从根源和定性认识,各 2 分,共 4分,) ( 2)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2 分)亚洲战争同属整个第二次 世界大战组成部分,性质一样,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20世纪 3040 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法西斯战争侵略和殖民统治,牺牲亚洲他国主权利益、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破坏地区乃
34、至世界的和平的非正义行为,正是中国等亚洲人民包括英美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才打败法西斯日本,维护亚洲和平。日本法西斯的历史罪行只能反省而不能抹杀,这种用地区、人种、文明的冲突论来否定混淆淡化二战的性质,是对二战后和平的挑衅和对人类正义的亵渎,(从日本行为的非正义性来分析亚洲战争、中日冲突的实质,10分) 试 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 “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经济上的竞争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标对准了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这样一些小国的富裕的殖民地,并坚决认为德国还必须拥有 “显要的地位 ”“英国必须竭力维持大陆两个集团
35、的均势,决不能听任法国被搞垮 ”可以得出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英德竞争的认识: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实力对比。英德矛盾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对外侵略扩展的牺牲他国利益、危及世界和平的冲突, 对于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观点是:作者认为二战是亚洲管理权的斗争问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亚洲战争同属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组成部分,性质一样,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20世纪3040 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法西斯战争侵略和殖民统治,牺牲亚洲他国主权利益、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破坏地
36、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的非正义行为,正是中国等亚洲人民包括英美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才打败法西斯日本,维护亚洲和平。日本法西斯的历史罪行只能反省而不能抹杀, 这种用地区、人种、文明的冲突论来否定混淆淡化二战的性质,是对二战后和平的挑衅和对人类正义的亵渎。 考点:殖民扩张 殖民战争 二战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还提出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康熙十七年( 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 “博学鸿儒科 ”,以延揽人才。叶方蔼(顺治十六年探花,时任掌院
37、学士和礼部侍郎)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暇当时在北京任 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暇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 “待诏金马 ”,无异于 “断送老头皮也 ”。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 “以礼敦请 ”,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 呢! 摘编
38、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 8分) (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分析评价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 7分) 答案: ( 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评;到不仕清廷;再到托病力辞,派子替之;最后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 8分) ( 2)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逐渐认可。( 4分,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他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但只是限制而不废除君主制的思想主张并不矛盾。( 3分,意思接近即可) 试题分析:( 1)本题主
39、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 ”“黄宗羲的弟子陈锡暇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 ”“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 ”可以得出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 ( 2)本题 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分析评价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逐渐认可。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他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但只是限制而不废除君主制的思想主张并不矛盾。 考点: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康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