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3958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三收心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张荫麟先生曾评论说 :“除形体外,甲骨文字与今字的差异有两点可注意:(一)带有图象性的字无论物体的写生或动作形态的喻示,每随意描写,但求肖似,没有定构。 例如龟字,或画正面,或画侧面,或画尾,或不画尾,或画两足,或画一足。 ( 二 )在意义的分别上,有好些地方比今字更为详细。例如驾驭之驭,或从马,或从象,因所驭不同而异字。 ” 这主要体现了张先生的 A史观 B史法 C史论 D史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甲

2、骨文字与今字的差异有两点可注意 ”是典型的历史知识,从事史学研究当然一定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否则无法进行深入的史学研究,所以,这主要体现了张先生的 “史识 ”,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史识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 ”文中 “其 说 ”是指 A牛顿运动三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

3、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 ”指的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所以,文中 “其说 ”是指达尔文的进化论,本题答案:就是 B。本题关键是要从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 ”的意思去着手做题即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适者生存 俄罗斯 2008年版历史教材中指出: “新经济政策不是被 取缔 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 压垮 了 ”。 “压垮 ”新经济政策的是 A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C苏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D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4、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随着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开展,新经济政策在粮食供应方面再也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所以,换个角度看 “新经济政策不是被 取缔 的,而是被苏联国家工业化这个沉重的任务 压垮 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苏联国家工业化压垮了新经济政策 16世纪,有威尼斯人说 “除了失去自由以外,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国所听到的最坏的消息。 ”“最坏的消息 ”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的开辟对意大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使意大利失去了商路和贸易中心,所以,新航路开辟是威尼斯共和国所听到的最坏的消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对意大利的危害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 “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 ,就要大发雷霆, 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

6、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 “敏感 ”、 只要有谁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 “大发雷霆 ”足以证明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的确使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缺乏一个很健康很健全的体制,柏拉图并不是因为恩师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而是因为雅典民主自身也存在着弊端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

7、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的体制性的危机 英国学者埃德温 J 丁格尔以亲身经历写下中国革命记一书,他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是: “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皇帝的逊位,而且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在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面前的毁灭。 ”他在此 A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实质认为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 C指出英国政治体制左右了中国革命进程 D用文明史观客观分析革命的结局和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守旧而虚假的“中国文明 ”在生机勃勃的 “西方文明 ”面前的 “毁灭 ”所反映的本质问

8、题是在英国学者埃德温 J 丁格尔看来辛亥革命的实质就是西方的文明战胜了中国的文明,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B。本题是换个角度,从文明 的角度来去看待辛亥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实质 下图根据 1895年英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编制。图片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甲午中日战争从根本上冲击了英国侵华利益 B英国对清朝经济贸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C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有所下降 D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经济侵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片的内容是1894-189

9、7年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所占的比率,不过这个比率总整体上来看是呈下降趋势的,那么,图片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有所下降,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英国在列强侵华格局中所处地位下降 甲午战后, 英国人赫德评论说: “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 我们必须要有第二只筷子 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 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作者想要说的是 A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10、B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C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 D日本的 “铁拳 ”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 “制服日本 ”的铁拳,这想法 “未免太天真了 ”足以证明作者想要说的当然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

11、分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中央集权的衰落 洋务派的形成 汉族官员权力的增长 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所以中央集权的衰落,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指的是洋务派的形成,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指的是汉族官员权力的增长,而 “ 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 ”在材料中毫无体现,所以,本题凡是含 均是错误的,本题答案:就是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

12、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引起的变化 晋书 王恂传记载: “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 )。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这主要表明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租 ”牛客户、亦以匈奴胡人为 “田客 ”所反映的都是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 “晋书 ”

13、 王恂传记载所反映的时间就是晋代,所以综合起来来看这主要表明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答案:就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租佃关系的发展 战国时期有学者主张通过对民众的教育和改造,就可以建立一个稳定繁荣的国家。与这一观点相悖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韩非子 C墨子 D庄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道家的庄子并没有主张通过对民众的教育和改造,就可以建立一个 稳定繁荣的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当然也就不主张后天的 “教育的 ”作用了,所以,本题答案:就

14、是 D。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这一观点相 “悖 ”或者相 “对 ”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庄子 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 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对这一传说的解读 ,最准确是 A夏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封制 B江苏安徽一带战国兼并战争很激烈 C古代的姓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传承 D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严重 答案: D 试

15、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春秋时 “徐国 ”败于楚国,国力渐衰,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 512年)终为吴国所 “吞并 ”足以证明春秋时期,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严重, “徐国 ”也并未 “幸免于难 ”,所以本题答案:就是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演变 简答题 ( 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末国歌歌词: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 ,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於斯万年 , 亚东大帝国 ! 四百兆民神明胄 , 地大物产博 . 扬我

16、黄龙帝国徽 , 唱我帝国歌 !( 1911年) 民初国歌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 ,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 民国荣光 , 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 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 1月) 转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释】 金瓯:指疆土完 固。 天帱( do):指其恩德。 民物:泛指人民、万物、凫( f)藻:指嬉乐的境界。 熙 ( ho):恰然自得。 五色旗: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横列组成,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两首歌词的意境,提取历史信息并说明。( 12分)要求:结合史实准确,对比角度合理,意境解释恰当。 答案:答案:

17、示例: 信息:清末歌词为没落的清王朝歌功颂德,祈祷其 “金瓯永保 ”。 说明:清王朝腐朽没落,又不甘退出历史舞台,但最终又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歌词颁行不久清王朝即宣 告灭亡,这首 “国歌 ”就成为一个旧王朝的挽歌。 信息:民初歌词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共和新国家的时代精神,以及为新生民国荣耀,为世界和平祝祷的情怀。 说明:中华民国应时而生,虽然缔造艰难,但蒸蒸日上。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取材非常新颖,信息量也非常大,但是一定要抓住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和蒸蒸日上的中华民国

18、两个不同的政权来理解清末歌词和民初歌词。例如,清王朝腐朽没落,当然不甘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清末歌词的主 题肯定就是祈祷其 “金瓯永保 ”。而蒸蒸日上的中华民国的歌词肯定会体现新国家的时代精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歌词体现的时代精神;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末歌词为没落的清王朝歌功颂德 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活动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开始用火的上古时期, 柴薪的燃烧、草地和森林火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人类真正认识大气污染是在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之后。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当时英国

19、工业发源地曼彻斯 特的污染状况,他指出: “从烟囱里喷出的浓烟,弥漫于城市上空,使大气混浊。 ”英国伦敦在 1873年、 1880年、 1892年、 1952年先后多次发生由于燃煤造成的烟雾中毒事件,造成了大量市民患病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美国洛杉矶的夏季,经常出现光化学烟雾。欧洲由于燃煤造成大气污染,使北欧许多国家降酸雨,多次引起国际争端。在 20世纪 6o年代后期,各国人民的反公害斗争此起彼伏,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环保主义者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环境污 染问题。到了 70 年代,人们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

20、的重要性外,还认识到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须的生态条件正在日趋恶化;人口增长过快、森林过度采伐、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不可更新的资源过度消耗,所有这些都向今天的社会和人类提出了挑战。 在此期间, 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着手治理环境污染。许多国家用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投资大幅度增加,相继制定了有关空气质量法、大气污染控制法,加强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基本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1、概括近代以来环境问题演变的特点。 (12 分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及启示。( 12分) 答案:( 1)特点: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发达国家问题更突出;类型多样化;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国际问 题。( 12 分) ( 2)原因: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提高;各国人民持续斗争的推动;政府越来越重视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国际合作的加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 科技水平进步。( 8分) 启示: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言之成理,其它表述也可得分,最高不超过 4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

22、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1)通过阅读材料中的 “人类真正认识大气污染是在 18 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之后 ”就可以发现近代以来环境问题演变的特点之一是 “环 境问题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 而工业化进程主要是在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材料一中的除了有大气污染,还有汽车尾气的排放、经常出现光化学烟雾则足以证明近代以来环境问题演变的特点还包括环境污染类型多样化,当然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 2)通过阅读材料中的 “在 20世纪 6o年代后期,各国人民的反公害斗争此起彼伏,环境保护运动兴起、 7

23、0 年代,人们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就不难发 现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各国人民持续斗争的推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提高等等原因、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原因。启示主要从既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那么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一定要加强国际合作来解答,也可以从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回答这个问题即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环境问题和工业化;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科技水平进步和 20世纪 60年代以来环境改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

24、、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 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 “贵族 +演化 ”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 “专制集权 +革命 ”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 “宪政民主 ”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 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 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

25、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 杰斐逊(美国) (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各自特点。( 3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 8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 5分) 答案:( 1)特点:英国重视自由胜于注重平等;法国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美国对平等和自由均等重视。( 3分) ( 2)相同点:认为君主进行渐进性变革是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方式;君主的渐进性变革以较小的破坏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反对人民以暴力革命方式进行社会革命。(任意两点即可, 4分) 不同点:托克维尔

26、认为人民革命不可能催生自由民族;杰斐逊认为革命是君主缺少进步的调节而导致的。( 4分) 原因: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主导的变革实现了英国社会的平稳过渡,并使其发展成为自由民族;而革命则使得专制像恶魔一样缠住法国,导致法国在近百年的专制与共和斗争的动荡后才建立起自由的民主共和国。( 5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不难发现。 ( 1)通过阅读材料就可以非常容易概括出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各自特点分别是英国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法国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美国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本题就是送分

27、的题目,材料中已经描述的非常清晰,只需照抄即可解决这一个问题。本题在材料题中属于非常简单的问题。 ( 2)对比材料二的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 ”和 “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 ”就不难发现,托克维尔和杰斐逊都认为主进行渐进性变革是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方式,所以也就都反对人民以暴力革命方式进行 社会革命。当然利用同样的办法也可以很容易概括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的不同点。至于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主要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了和平的过渡,而法国则是连年的革命,反而使法国在近百年的专制与共和斗争的动荡,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的角度来做出合理的解释即可。与第一问相比第二问的难度太大。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各自特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