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3963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南郴州市高三第二次质监文科综合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某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不变,该行业欲使价格上涨而进行限产。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作答时注意题中某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不变,该行业欲使价格上涨而进行限产,也就是供给减少,由此排除 AC选项, AC选项强调供给不变;题中强调该行业欲使价格上涨而进行限产,因此该行业的新期待值是供给减少,价格上涨,由此判断答案: D正确; B强调的是新期待值价格下降,数量增加,因此不符合

2、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下列与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学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 玉有美质,在于石间,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体现了量变 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通过改革解决问题,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 符合题意; 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不符合题意; 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符合题意;答案: D正确。 考点:本

3、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13年 9月 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革既不可能一 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表明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说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

4、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和题意无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因此 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易传主张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同时又反对“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要求人们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利用规律 要坚持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要具体分析事物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5、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题中易传主张 ,同时又反对 ,体现了要坚持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正确;要求人们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体现了要具体分析事物的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认识和改造利用规律, 和题意无关; 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联系具有条件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表达了春天的美好; “流水落花春

6、去也,天上人间。 ”则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意象 ”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说法错误,物质决定意识,艺术形象的创造离不开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的反映特性的说法错误, B排除;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而

7、意识则不能, C说法错误;答案: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2013年 7月,针对暑期档有 13档同步播出的歌唱选秀恶拼并缺乏原创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批评当前荧屏歌唱选秀节目存在总量偏多、形态雷同、铺张奢华、夸张做秀等问题,提出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跟 风模仿,要实施总量控制。人们称之为荧屏 “限歌令 ”。由于执行 “限歌令 ”, 2014年黄金档歌唱选秀节目全年将不超过四档。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传媒的商业性会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流行的经典文化 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要坚决抵制和取缔 A

8、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题中的 “限歌令 ”,就因为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符合题意;题中 “播出的歌唱选秀恶拼并缺乏原创现象 ”,体现了文化传媒的商业性会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题中荧屏歌唱选秀节目不属于腐朽文化, 不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传媒的商业性会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2013 年 3 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频频出访,积极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和发展关系,聚焦 经济发展,深化战略互信。这主要是因为 中国与世

9、界各国都存在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根本利益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都存在着共同的根本利益的说法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 说法错误;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体现了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体现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根本利益, 符合题意;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013年 9月 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

10、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 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这一事实表明 我国的司法机关共同行使了法律监督权 我国的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我国国家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防止权力的滥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履行国家审判职能,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因此 说法错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即政府,而材料强调的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因此 不符

11、合题意;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民主专政。 2月 25日,备受市民关注的长沙地铁票价定价的两套听证方案出炉。定价听证会将于 3月 14日召开, 25名听证会参加人和 5名旁听人员,将在听证 会当天对两套方案进行讨论。 25名听证会参加人中,消费者 10名是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随机选取的,经营者 1名,人大代表 2名,政协委员 2名,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代表 7名,相关领域专家代表 3名。公民参与听证 通过参与决策民主,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通过参与基层民主,实现了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通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保障了公民的民主监

12、督权利真正落实 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真正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法律地位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符合题意;发展基层民主主要指的是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因此 不符合题意;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监督,因此 不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序的政治参与。 2013年 8月,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推行,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仓储物流等企

13、业聚集,促 进产业升级。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既靠 “对外开放 ”,又靠 “对内放开 ”。正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一样,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将促进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市场经济大发展。这说明设立自贸试验区 能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开放 能使我国从贸易强国走向贸易大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有利于实现对外开放的深层次发展 能够进一步扩大贸易顺差有利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加工、制 造、贸易、仓储物流等企业聚集,体现了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市场准入有利于实现对

14、外开放的深层次发展,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应是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和扩大贸易顺差没有必然关系, 不符合题意;答案: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4年 2月 19日发改委披露, 2013年我国对反垄断案件实施经济制裁共31.25亿。其中,退给消费者 6.32亿,没收违法所得 9.07亿,罚款 15.8亿。三星、茅台、五粮液、美赞臣、多美滋等多家企业都因涉嫌垄断而领到罚单。发改委的上述做法 起因是 生产企业违背了市场竞争规则 表明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的弊端 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的表现 启示我们要切实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5、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的弊端是指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显然不符合题意, 排除; “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和题意无关, 排除;企业垄断违背了市场平等竞争的原则,发改委对其进行处罚,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规范市场秩序的表现,因此 符合题意;答案: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市场竞争规则,国家宏观调控。 某物流公司 2013年缴纳营业税。该公司 2013年度收支及纳税关系情况如下表: 营业收入 成本 营业税率 200万元 120万元 3% 假设 2014年元月开始该公司所在省实行税制改革,对该公司改征增值税,税 率为 3%,预计

16、该公司营业收入增加 10%,产品增值额 150万元。则该公司2014年缴纳的税收比 2013年 A多缴 1.5万元 B少缴 1.5万元 C少缴 6000元 D多缴 6000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某物流公司 2013年缴纳营业税为 200万元 *3%=6万元; 2014年元月开始该公司所在省实行税制改革,对该公司改征增值税,税率为 3%。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因此2014年缴纳的税收为 150万元 *3%=4.5万元,比 2013年少缴了 1.5万元,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增值税。 综合题 ( 26分)材料一 某县地处我国中部,是著名

17、的农业大县,农产品种类多但产值不高,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 2012年末仅为 30.9%(全国平均 52.6%);工业基础薄弱,资源短缺,主要能源依靠外地进购;在该县有限的工业经济中,虽然有可数几个工厂,但缺乏自己的品牌,一些关键技术也靠进口,为此利润的大部分都用来支付了专利。特别是 2010年,该市领导为振兴经济,决定发展第二产业。他们通过大举地方债务 ,增加公共投资修建道路,开发房地产,通过投资扩大规模,使经济总量一时有较大增长,经济增速加快。但由于经营粗放,投资对该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升,消费占 GDP的比重连续三年下降,分别为 64.76%, 54.13%, 44.27%,

18、特别是能源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重。 材料二 2012年 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八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 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该县新上任的县委领导班子为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谋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在全县集思广益,广泛开展问计于民活动。 ( 1)结合材料一该县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县应该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19、发展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发展?( 14分) ( 2)运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县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集思广益,确保发展的科学性和执政的民主性?( 12分) 答案:( 1) 该县首先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该县工 业基础薄弱,技术差,品牌缺泛,对此必须通过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发展进步。( 3分) 不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鉴于前任领导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失败教训,新任领导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更多地依靠消费、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等来驱动,把经济发展立足点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3 分)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该县是农业大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要坚持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4分)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县资源贫乏,能源压力大,环境污染大,因此必须着力推 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4分)(回答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统筹兼顾 ”等亦可适当给分。) ( 2) 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取座谈会形式、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无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等的建议和意见。( 3分)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来集思广益。( 3分) 通过网络、电话等新闻媒体,直接向全县群众问计,同时借鉴外县经验。( 3分) 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基础

21、上的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3分) 试题分析:( 1)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作答时的关键是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可以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材料即可。 ( 2)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民主政治制度,落脚点是该县县委,一定要注意 “县委 ”二字,即中国共产党通过哪些途径集思广益。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

22、 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题意,主要从我国的政党制度和人大制度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材料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符合大众普遍审美规律的创作手法,无论是摄影画面,还是讲述的故事,都是与人民大众相关的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更多的是对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这使得我们普通人通过故事得到了真正感动。该纪录片所探讨的并不只是 “吃 ”这么简单,而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人民的颂歌。 材料二 舌尖上的中国 能够迅速走红,也与当前社会普遍的食品安全现状有关。正如网友在微博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其实

23、有两个 “舌尖上的中国 ”一个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一个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添加剂、致癌物、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感悟到 “舌尖 ”的文化与乡愁之后,或许更应该想想,如何让日常生活中的那个“舌尖上的中国 ”,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好。 材料三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浓郁的人文关 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摄制组历时 13个月走遍中国,跨越国内自北向南的 60个地区。与 以往的国产纪录片制作的步骤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依据西方美食学的理论进行建构,小

24、中见大、见微知著的细节表达方式更贴近观众,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 (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要献给普通劳动人民。( 6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网友的观点。( 8分) (3)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怎 样实现文化创新的。( 12分) 答案:(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 分)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平民故事,颂扬了人民群众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创造过程中的巨大贡献。( 3分) ( 2) 矛盾具

25、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网友指出其实有两个 “舌尖上的中国 ”体现了这一观点。( 3分)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两个 “舌尖上的中国 ”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充满晦暗的认识,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3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两个“舌尖上的中国 ”的矛盾运动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好。( 2分) ( 3)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摄制组通过大量的走访拍摄创造了艺术精品。( 3分) 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该节目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全新的手法进行了诠释。( 3分)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该节目充分借鉴了西方的

26、美食学理论,获得了巨大成功。( 3分) 坚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克服了错误倾向。( 3分) 试题分析:( 1)以舌尖上的中国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历 史唯物主义,落脚点是为什么要献给普通劳动人民,答案:主要回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 2)解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矛盾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答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 3)本题的答题范围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范围较广,需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落脚点是文化创新的途径,答案:较为简单,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克服了错误倾向。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时历史的创造者,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