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3969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今境内之民皆曰: 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 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 ”材料反映什么经济思想 A工商并举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的大意为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根本却是农耕和作战。现在民众用来求取官职和爵位的方法都不是农耕和作战,而是靠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

2、,这就让民众学习奸诈巧舌,不但不能兴国,反而误导了民众。误导了民众,这个国家就一定会没有实力;国家没有实力,这个国家的力量就会被削弱,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国家的兴旺需要重视商业的发展,体现了重农抑商,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 2013年 8月 1日,俄罗斯批准 斯诺登(美国中情局人员,揭露美国监控别的国家的行为)在俄临时避难一年,美国对此 “极度失望 ”,并宣布取消 9月初奥巴马和普京的会晤。这一现象说明 A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发出挑战 B美俄两极争锋的国际格局再度形成 C “一超多强 ”的局面被打破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3、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俄罗斯为美国中情局人员斯诺登提供避难,美国从而取消原本的奥巴马与普京的会晤,体现了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权利的挑战,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而 B、 C、 D的表述均与材料无关,故选 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国际关系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危机中的帝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

4、业革命影响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由 “泰晤士河 ”“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 ”等信息可判断出讲座的主题关于英国,回顾已学 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蒸汽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成为 “变革世界的引擎 ”;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使英国环境受到破坏,“哭泣的泰晤士河 ”即是证明;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凭借船坚炮利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即 “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 ”,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影响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 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

5、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 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D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英国不在进行黑人奴隶贸易,而把他们看成是 “生产原料 ”“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等信息,由此可以得出非洲成了西方国家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而 A不符合核心观点, C、 D不合材料主旨,故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

6、扩张 黑奴贸易 历史上,德国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有人认为俾斯麦为此应承担责任,因为他为统一的德国设计的是 “半专制主义 ”的君主立宪制。这种观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德国 A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 B容克资产阶级把持着政府权力 C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D德意志帝国宪法存在制度缺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抓住 “直接原因 ”,材料中主要阐述了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应该由俾斯麦承担责任,因为他设计的君主立宪制存在缺陷,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宪法存在制度缺陷,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 B不是直接原因, C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方式,故选

7、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康德认为: “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 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 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 ”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启蒙运动 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

8、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 ”“启蒙了的人们 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 ”反映了启蒙思想与 政治变革的关系,即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符合题意,而 A不能全面概括材料, B、 D与题意不合,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影响 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的一条航路的示意图,对这一航路表述正确的 A该航路证明了 “地圆说 ”的正确性 B葡萄牙殖民活动据点延伸至非洲 C英国凭借此航路成为日不落帝国 D哥伦布首开此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路线的准确认识,分析题干图片中的航

9、线是从欧洲到达美洲,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到达美洲,开辟了前往美洲的新航路,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指的是麦哲伦及其船队的航线, B不合图片所示, C与题意无关,故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到达美洲 2013年 7月 20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复电习近平表示: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 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共识。本党自五年前在台湾重返执政伊始,相关部门立即在此项 九二共识 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中断近十年的和解与合作 希望贵我两党在 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

10、流合作 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 ”马英九的电文表明 A两党都坚持 “一个中国 ”的原则 B “九二共识 ”前两岸已实现 “三通 ” C两岸都赞成 “一国两制 ”的共识 D两岸的合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马英九提出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党需要 “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 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 ”,表明了两党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A符合题意,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两岸实现 “三 通 ”是在 2008年, B指的表述不合史实, C、 D的表述均不合材料主旨,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

11、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九二共识 ” 2013年 6月 20日, “神舟十号 ”航天员王亚平在 “天宫一号 ”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是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认识太空、征服太空,探寻宇宙的奥秘。能证明中国载人航天有 “能力 ”的最早时间是 A 1964年 B 1970年 C 2003年 D 2013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题干中 “神舟十号 ”“征服太空 ”和 “载人航天 ”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 2003年 10月 15日,“神舟 5号 ”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经过 21小时的飞行,成

12、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据此分析可知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载人航天技术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 五年计划 ( 1953 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 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 8 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 3 8和18 7。 ”这表明 A经济增长方式变革 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国家优先发展工业 D工农比例脱离国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中“1953 1957年 ”是解题的关键,联系

13、其时间段的相关史实及 “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 3 8和 18 7。 ”可看出当时重视工业的发展,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工业,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符合题意, ABD的表述均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五计划 古希腊学者安提丰曾说过,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这段话表明安提丰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 C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D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答案

14、: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准确解读,由材料中 “在各方面都是平等 ”“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可 以得出人的地位是一样的,人类的平等关系,据此分析可知安提丰在材料中的所述表明了其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安提丰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及提取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结合题干中 “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 ”“强化重农抑商 ”“华彩华丽 ”“书写用品的改进 ”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发生在汉朝,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政治上在地方推行郡国并

15、行制,经济上汉武帝时期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科学文化方面出现汉赋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在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 “蔡侯纸 ”,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综合题 ( 25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 材料二 那时( 1894年),中国遭受

16、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 “蚕食鲸吞 ”“瓜分豆剖 ”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 “振兴中华 ”,重建辉煌 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 的主人,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 “公仆 ” 创造出一种 “各种制度上所未有 ”“学说上也不多见 ”的 “破天荒的政体 ”,成为世界上的 “头等民主大共和国 ” 孙中山期望,既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 “善果 ”,又要避免其 “弊端 ”和 “恶果 ”,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 “安乐园 ”。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

17、三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 !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 !他们的革命精 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 !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及一切革命先驱们的伟大抱负。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1年 10月 9日)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 “中国梦 ”的内容。并结

18、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 “中国梦 ”产生的原因。( 6分) ( 2)根据材料二 ,概括孙中山当时的 “救国梦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的 “救国梦 ”。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时期 “中国梦 ”产生的原因。 ( 11分) ( 3)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史实论证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这一论断。( 8分) 答案: ( 1)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 2分) 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任答 2点得 4分) ( 2)孙中山的 “

19、救国梦 ”:振兴中华;民主 共和;民生均富。( 3分) 评价:孙中山的 “救国梦 ”集中体现在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中,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也反映了广大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望,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是爱国的、进步的;但其 “救国梦 ”仍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无法实现的。( 4分) 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任答 2点得 4分)。 ( 3)抗战胜利前: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保障;在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根据地以 “三三制 ”为原

20、则建立民主政权,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l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任答 2点得 4分)抗战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签署 “双十协定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反映了全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愿望;进行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任答 2点得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礼记 礼运 大同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描述了

21、孔子的理想世界,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第二小问需要学生结合秦汉时期时代背景分析归纳即可。 第( 2)问,以孙中山的 “救国梦 ”为切入点,实际考查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它的评价。本题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学生较为熟悉,而且材料简单易懂,总体来说难度较小。 “救国梦 ”的内容要求学生以概括材料为主,可以从民族 、民权、民生三个角度归纳,如振兴中华;民主共和;民生均富,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既要看到起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作用,还要看到起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其第( 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及应用的能力,材料中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

22、民主 ”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问可以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路去思考中共在民族、民主、民生方面,在抗日胜利前后所做的各种努力。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三民主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 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争论:张素民等人认为 “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 “受节制的资本主义 ”。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 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

23、呢 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受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 受节制的资本主义 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唐庆增等人认为 “我国今日 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迭其目的也。 获得为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 (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竞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曰,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 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

24、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 摘编自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 式,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和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二年七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论证你所认同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模式,结合时代背景和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理由充分。) 答案:参考答案:一: ( 1)认同采用(实行)统制经济(或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计划经济)。( 2分)(如只答 “赞同张素民的发展模式或材料一中的第一种模式 ”,不给分) ( 2)时代背景: l929 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 任经济遭

25、遇重挫。 美国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或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 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 “一五计划 ”,国力大增。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体尚弱,但发展较快)。(任意答出其中 3点即可得 6分) ( 3)理由: 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 本国私人资本力量薄弱。 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或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任意答出其中 2点即可得 4分) 参考答案:二: ( 1)认同采用(实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 2分)(如只答

26、“赞同唐庆增的发展模式或材料一中的第二种模式 ”,不给分) ( 2)时代背景: l929 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遭遇重挫。 美国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或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 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 “一五计划 ”,国力大增。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体尚弱,但发展较快)。 (任意答出其中 3点即可得 6分) ( 3)理由: “获得 ”(或追求利 益)是人类的本性。 人民获利多,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或实行统制经济会削弱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中国市场广阔可以避免生产过剩的弊端。(任意答出其中

27、 2点即可得 4分) 参考答案:三: ( 1)认同将统制经济(或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相结合。( 2分) ( 2)时代背景和理由:结合参考答案:一、二的时代背景和理由。( 10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史论结合及分析评论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解答本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本题可以分 析以实行计划经济的模式或者采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等观点分析归纳,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以结合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的高度集中经济体制以及中国在 30年代面临的民族危机等分析归纳,

28、最后结合背景分析自己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罗斯福新政 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经济模式的特点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 ”,将力役改为代役的银差 赋与役合一。 材料二 17世纪初,杭州府钱塘县赋税 51900 5丁; l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 6894664丁。 材料三 “工匠佣力自给,以无田而免差;富商大贾操赀无算,亦以无田而免差 ”,“视田如陷阱,是以

29、富者缩资以趋末 ”。 明穆宗实录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两则材料中 “丁 ”的含义。( 6分) ( 2)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措施带来的影响。( 9分) 答案: ( 1)材料一中的 “丁 ”指成年男子; 材料二中的 “丁 ”指赋税单位。( 6分) ( 2)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3分)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分)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有利于削弱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任意答出其中 1点得 2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一二,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 ”即汇聚一个州县的赋税,丈量土地,计算

30、人丁徭役, “丁 ”为成年男子,而 “赋税 51900 5丁 ”中的 “丁 ”是赋税单位。 第( 2)问,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三中引文大意为:工匠佣力之类的手工业者,可以赚钱自给;大商人手中的钱财无数。但是他们都因为没有田地,而可以免除 “差 ”。人们都将田地看做陷阱,这样一来,有钱的人就 “缩资以趋未 ”,即把钱留起来,不买田地,而去做生意,据此分析可知既可以抑制土地兼并,还可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减轻人民的负担,削弱人身依附关系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张居正改革 一条鞭法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

31、2年 6月,英国第一次议 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将一部分 “衰败选区 ”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1867年 7月 15 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 “衰败选区 ”的议会席位,将其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 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 l个议席,伦敦增加 4个议席,另有 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 l个议席。 1884年,自由党为了在农村争夺选票,缓和农村居民要求政治权利的斗争,进行了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颁布了 “人民代表法 ”。该法案规定除地主及租地人外, 农村中年缴房租 l0 英镑以上者均

32、有选举权。 摘编自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 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 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 1971年)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三次议会改革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并综合分析三次改革的积极影响。

33、( 8分) (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对此,你有何认识 ( 7分) 答案: ( 1)共同根源: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积极影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了优势;使更多公民取得选举权,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6分) ( 2)变化: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 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3分) 认识: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美国的选举制度日趋完善;民主权利的完善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等。 (任意答出其中 2点得 4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

34、生阅读史料,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便可以得出三次议会改革的共同点是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获取更多的政治权益;第二小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改革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工业资产经济力量壮大,使公民获取更多的选举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 “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 ”“不得因性别 ”“不得因为年龄 ”等信息可知变化为: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第二小问需要结合前问的相关变化归纳,如民主权利的进步与完善,选举制度的完善。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英美民主制的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