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3979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质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02(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匮乏 B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落后 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民营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 C项正确;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A项明显错误;从题干中“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2、”可知,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已经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明清手工业的发展 1943年 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 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 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B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中国取消了一些列强的在华

3、特权,国际地位有所提高,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项正确;抗战时期,中国仍处于双半社会,A 项理解错误; B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 “以税代利 ”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 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A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以税代利,是指国家向企业征收所得税后,剩余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由企业自负 盈亏,这表明企业的自主权有所扩大,故 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职能的变化,故 A项排除;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故 C项排除; 1983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故 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以税代利 下表是出席 1949年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 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

5、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图中可知参加政协会议的代表来自 “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特邀 ”各个层次,体现了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 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在图片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一杯苦酒 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 20世纪 30年代以来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

6、的地步 ”。材料全面揭示了 “斯大林模式 ” A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 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和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 ”的信息可知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 业,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 D项符合题意; A、 B、 C三项在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一位学者评论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

7、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选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存在对旧义化的传承与创新 B反对 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 ”“白话小说, 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民间文学选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的信息可知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对 旧义化的传承与创新,故 A项符合题意; B、 C、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

8、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窃惟通商以来 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 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C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D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 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的信息可知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意图是与列强争夺利权,故 C项符合题意; A、 B、 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

9、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 “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 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C确立其在东亚的领等地位 D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 “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的信息,结合时代背景,此 时西方列强与清王朝已经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已获得了一系列在华特权,故 B项符合题意;

10、 A、 C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D项表述明显错误,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马关条约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选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 蒸汽机 工业革命 B电磁感应理论 发电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C内燃轨 汽车、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D相对论 电子计算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科学革命推动了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又推动了产业革命,结合

11、所学知识可知,电磁感应理论,为新门子发明发电机奠定了基础,而发电机的出现,又推动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故 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 A项与题意不符, C项中的内燃机不属于科学革命,而属于技术革命,排除; D项中的相对论与电子计算机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近代西方代议制实行直接民主制 B美国总统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英强首相无权解散议会和重新选

12、举 D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代议制都是间接民主,故 A 项错误;根据 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与国会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故项错误;英国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议会和提前进行大选,故 C项错误;结合 1875年法国宪法,可知 D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宪法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进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 ”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C注重

13、规范公民的行为 D调节贵族与平民的经济纠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 “筑篱笆 ”“筑围墙 ”“挖沟 ”“掘进 ”等规定,可已看出罗马法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故 C 项正确; A、 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综合题 (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 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隋炀 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14、 樊树志国史概要 ( 1)概括材料一中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3分) 材料二 1901年后,清政府推行 “新政 ”,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 据统计,到 1901年全国兴办的各类学堂已有 42444所。全国学生人数 到辛亥革命前夕,增至 156万余人。 但新学堂讲授的科目主要是包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在内的 “西学 ”。 1900年全国留日学生不过百多人, l901年清政府令各省派游学后,留日学生激增, 到 1906 年前后,又增至 8000 余人。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视野开阔 ,不仅易于感受民族危机,产生强烈的救国责任感;而且易于感受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潮流,产生变革社会的自觉意

15、识。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 2)指出材料二中清政府推行的 “新政 ”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客观影响。( 9分) 材料三 根据 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 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 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 材料四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择优取士的崭新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因而也是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张沅长中国与英

16、国的文官改革 (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855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背景和原因。( 6分) (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4分) 答案: ( l)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创立;以才学为录取标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3分) ( 2)政策:废科举 、兴学堂、派遣留学生;( 3分) 客观影响:促进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 2分)而且还有助于西学新知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 2分)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2分) ( 3)背景:英国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分)英国率先完

17、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 2分)英国在 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需要完善。( 2分) ( 4)认识:科举制度在隋唐及两宋时期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在明清封建制度强化时期起到消极的影响,这反映出科举制度伴随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3分)但是, 科举制度的积极成分对近现代西方产生巨大影响。( 1分) 试题分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中 “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的信息可概括出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从 “代之以科举制 ”可概括出科举制创立,从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 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的信息可概括

18、出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以才学为录取标准。 ( 2)第一小问政策从材料二中 “清政府推行新政,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 ”可归纳出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二中 “但新学堂讲授的科目 主要是包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在内的西学 ”和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视野开阔,不仅易于感受民族危机,产生强烈的救国责任感;而且易于感受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潮流,产生变革社会的自觉意识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促进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而且还有助于西学新知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 3)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三中 “中国的

19、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 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 ”可归纳出英国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抓住题干中的时间 1855年,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思考,可归纳出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英国在 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需要完善。 ( 4)认识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从科举制在明清以前的积极作用、明清之后走向僵化以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等角度来分析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历史上重大改革 近代中国的改革 清末新政;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 ( 22分)资产阶级政

20、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方针,反映出不同时 期经济发展的需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在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时,各国有不同的侧重点。西班牙和葡萄牙最重视控制金银的贸易。英国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 1)指出材料一中重商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国家在 1517 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实行重商主义的具体 措施。( 6分) 材料二 亚当 斯密基于自由放

21、任的原则认为在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和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贸易同样重要。 英国是 19世纪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第一, 19世纪 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 第四,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在欧洲与东方的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当 斯密提出的经济原则和政策;并说明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6分) 材抖三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

22、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 300年 ( 3)指出材料三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4分) 材料四 但是 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 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

23、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钒恩斯主义一筹莫展。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 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 “病症 ”的表现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 6分) 答案: ( 1)内涵: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2分) 措施:殖民掠夺、商业贸易 、贩卖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4分) ( 2)原则和政策: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答出两点即可, 2分) 影响: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英国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2分)另一方面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东方国家或多或少被剥夺了本国的关税自主权,西方国家将自由贸易原

24、则强加给对方,又由于有最惠国条款的存在,东方国家的大门向所有西方国家敞开),体现了对相对落后国家的不公平。( 2 分) ( 3)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实践:二战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分) ( 4) “病症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或 “滞涨 ”)( 2分) 解决办法: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 2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混合经济 ”。( 2分)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内涵从材料一中 “都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多

25、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可概括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中 “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殖民掠夺、商业贸易、贩卖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 ( 2)第一小问原则从材料二中 “亚当 斯密基于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在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和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贸易同样重要 ”可概括出自由 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中 “19世纪 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 ”“对殖民地的自由贸

26、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 ”和 “在欧洲与东方的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 ”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英国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另一方面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体现了对相对落后国家的不公平。 (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 “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 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 ”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凯恩斯主义的特点,可归纳出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

27、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涨,凯恩斯主义失灵;第二小问解决办法,联系所学知识,从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的特点入手,可归纳出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 “混合经济 ”。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思想;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凯恩斯主义、

28、滞涨、撒切尔主义 ( 12 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 从 1939年下半年,共 产党人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自己关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其中主要有 1940年 2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

29、性质的国营经济 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纲领是: 即以共产主义思想 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时代背景和目的。( 6分) ( 2)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本题摘抄原文不得分)( 4分) (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

30、创新精神 ( 2分) 答案: ( 1)时代背景 :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3分) 目的: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寇,实现民族独立;为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 3分) (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3分)(以上各点摘抄原文不得分)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分) (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 2 分) 试题分析:( 1

31、)第一小问背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 1940年,联系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归纳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第二小问目的可以从材料一中“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 ”的信息,结合抗战的时代背景,可概括出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寇,实现民族独立,为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 (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中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可概括出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

32、的联合专政;从 “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可概括出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从 “文化纲领是: 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可概括出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第二小问实践,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可归纳出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3)从材料一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的背景和目的,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可归纳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材料二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可归纳出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