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3984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 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立子立嫡之制 ”可以看出是宗法制,它强调血缘姻亲关系; “封建子弟之制 ”是指分封制,这是利用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

2、相结合的特征;由 “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强化王权;所以选择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和分封制。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对外开放 B思想解放 C文明碰撞 D政府提倡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自同光以迄宣统 ”,即清朝末年,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政府,当时清政府不可能提倡妇女服饰的开放和变化的,它会固守满清妇女的传统服饰的,所以选项中只有 D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服饰变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 “两次大

3、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 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 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 ”“帝国权力的强化 ”指的是 A战胜国积极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殖民地 “委 任统治 ”形式 D法国在欧洲寻求安全保障 答案: C 试题分析:委任统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 这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殖民统治的一种新的形式。所以 C符合题意。 考点: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一战结束不久, “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

4、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资本家经营不善 C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封建势力的压迫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考查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极快,主要是因为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中国,一战结束后不久,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与材料所述相同,所以选择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 诺兰说: “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体,尤其是对中国这样的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

5、多问题的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 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 我一直深信中国在 (20世纪 )50年代早期以及 (20世纪 )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说的 “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指的是 A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说的 “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指的是 (20世纪 )50年代早期以及 (20世纪 )70年代后半期, 50年代早期中国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充分运用其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服务于经济恢复工作,成效显

6、著; 7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在实践中展开,是改革计划经济的弊端,所以两个时间都是在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故选择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合理调整工商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 “我们共产党员 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 我们又 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C表明赫鲁晓夫

7、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不能反映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改革;但是材料反映了 “没有土豆吃 “这一现实情况,这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关,也与农业集体化直接相关,揭示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为即将开始的改革提供支持,所以 ABC是正确的, D符合题意。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 “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

8、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可以看出原因是科举中止,这属于元朝政府的政策调整,所以选择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元曲。 梅光迪说: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 西洋货 ,不问其良否,即可 畅销 。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

9、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 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 ,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最时髦举动,为弋名邀利之捷径。 ”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惟欧西之马首是瞻 ”、 “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 ”可以知道作者在这里想强调当时存在的现象是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这正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特征,故选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在国民革命中, 唤醒中国 既是一个革命目标,又是一个革命策略。作为国民革命中政治活动 家和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10、 唤醒中国 要求政治运动的至上性和中心地位。 ”“唤醒中国 ”的具体使命是 A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军阀 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国 C抗击日本侵略,保家卫国 D广泛发动群众,武装割据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 “唤醒中国 既是一个革命目标,又是一个革命策略 ”可以知道这一题是在考查国民革命的革命目标,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不难看出,反帝反封建是革命的目标,具体表现为打倒列强除军阀,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 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 “维新派 ”,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

11、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立宪法,开国会 B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兴学校,废八股 D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一题是在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选项中的 B主要是在经济层面来说的,比较片面,所以排除; C主要是从教育层面来说的,也片面,所以排除; D项说法过于笼统,没法具体说明维新派的主张,所以也不对;只有 A说 到了维新派最主要的核心主张,即建立君主立宪制, D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和表现。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内容。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 “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 “错误 ”出现无关的是 A

12、法治原则 B集体决策 C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 答案: A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主要表现在集体决策、直接参政和轮番而治,所有公民都有参政的权利,这就导致了有些事情的决策不是所有公民都能在个人知识范围之内,而法治原则不是雅典民主的原则,故与题意相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

13、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可知 这里的 “君 ”指的是执政者,而不是世袭的君主,所以这个材料是主张废除君主制的,所以应该排除掉 AB; CD中的两个派别革命派比激进派要早,所以 C 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

14、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答案: A 试题分析:其实从题目中的讲述就可以看出 “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 ”所以麻的种植量会很大,而其种植量大大减少,肯定是不再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了,再结合明代人们的纺织原料增加了棉,而且是人们的主要衣料,所以选择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作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之一的李四光,下列内容可以作为他的介绍词的是 新中国成立之际排除干扰从日本秘密回国,支持新中国建设 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用科学事实推翻了外国人 “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 ”的 错误结论 运用其地质

15、力学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学生对基本事实的记忆能力。 错误,因为李四光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从英国秘密回国参加建设的; 错误,因为是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为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所以排除掉 ,选择 D。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杰出的科学家 李四光。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 “州 郡 县 ”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

16、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惑 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表格中的秦朝地方行政分为两级制到两汉时期的三级制,而隋朝又退回到两级制的时代,唐末则又由两级制变为三级制,这说明在地方行政制度到底是几级的决策中存在游移不定的现象,这恰恰说明其中充满矛盾和困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17、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中显示的是有些日本人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的认识,其中的文明之战、解放之战和救亡之战的解释全部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之上,把日本说成进步、正义和团结的一方,中国则是其反面,这就掩盖了战争的本质是侵略的事实,所以选择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年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

18、“三次高潮 ”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 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所述三个事件的领导阶级并不一致,因为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解放战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 AD错误,排除; B项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也不一致,因为前两个事件的结果最终没有完全成功,所以与其指导思想就不一致了,所以排除 B;三个事件的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也一致,都是反帝反封建,所以 C符合题意。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 解放战争比较。 20世纪

19、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 “我们 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的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 ”材料不能表明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C蒋介石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 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 ”可以看出中国史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所以 A对;由 “全中国人民 ”可以看出蒋介石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C也对;因为蒋介石政府退出联合国的时候就是新中国政府恢复联合国的时候,所以 D正确; B项的说法最早应该在尼克松访华时作为标志

20、,所以 B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影响。 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它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它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它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D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罗马的文明就是指罗马人创制的罗马法。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 律规范与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尤其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大、更为直接,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源头,所以选择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影响。 1787年,华盛顿在给友人的

21、信中说: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体确立了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D两院制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是指北美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建立的邦联制下邦联政府的权力很小,以至于出现材料所述的骚乱、商业不景气和低迷消沉情绪,所以后来为了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而召开了制宪会议,通过制定 1787年宪法而确立了联邦制,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下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机械工作示意图。其中一个转轮的

22、左边装有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小轮,小轮的一边通过传送皮带和转轮相连,另一边通过顶部的曲柄和左边的杠杆相连,从而实现了转轮和皮囊之间的传动。这是 A东汉南阳太守杜诗的水排 B春秋战国时期冶炼生铁的淬火工具 C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 D唐朝的灌溉工具筒车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图片中的机械装置与题目中所给机械工作原理可以知道,该装置是利用水力来推动杠杆,然后通过传送装置将水的推动力转换成机械力,来推动皮囊,所以可以推断出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用来鼓风冶铁的,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水排。 宋代的婚俗中, “娶妻不顾门第,只求资财 ”的风气盛行,在通婚书上要写明男女家中

23、财产状况,嫁娶论财的表现十分明显。在迎亲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 “催婚 ”, 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 “铺房 ”。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A婚姻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儒家思想对婚姻的影响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娶妻不顾门第,只求资财 ”、 “写明男女家中财产状况 ”、 “嫁娶论财 ”等信息可以看出宋代的婚嫁过程中对财富的重视程度很高,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风气,就是对 财富的追求,而这种风气和观念一定取决于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的影响。 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

24、模式时说: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路径障碍,试错反弹 。 ”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 “路径障碍 ” 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 C走出 “路径障碍 ”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 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极 “左 ”思潮不是从新中国成立就有的,而是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才有的,故排除; B项中的 “预设蓝图 ”不符合题目中国的 “试错反弹 ”,所以排除; C走出路径障碍的

25、标志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以排除; “试错反弹 ”可以理解为允许犯错误,在错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 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有多种办法,可以留一条尾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可以说明上面的观点。 考点: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原因。 1938年,艾思奇在共产主义者与道德一文中说道: “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只是国际主义者,不能同时成为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不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这就

26、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 ”这话表明艾思奇强调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加强共产党员道德教育 C放弃国际社会援助 D忠实执行共产国际路线 答案: A 试题分 析: “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 ”说明艾思奇的观点是不能教条式的理解共产主义与共产主义者,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是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的,所以等于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而不是照搬照抄其理论,故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说: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这可以解释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

27、正确性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 “大跃进 ”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可以看出是在强调计划经济的弊端,所以这应该用来反证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事件最合适。题目中的 A实行于三大改造时期,但是还没有实行计划经济;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本身是不科学的,所以不符合史实;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是不用说明就存在的;所以排除 ABD人民公社化运动恰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弊端的表现之一,所以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人民公社化运动。 综合题 ( 26

28、分) “文明 ”一词,由来已久,经历几千年的变迁,才有今天的含义: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文中的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拉丁文( 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中国汉语中的 “文明 ”内涵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材料二:文明在欧洲最早具有 “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 ”的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材料三:中国古代长期以文明自居,而以其他没有中国 式行为和举止的国家和民族包括西方国家视为野蛮,称西方人为夷人、番、鬼。

29、20世纪起中国把西方的 “Modern”翻译成 “文明 ”, “文明 ”一词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如看 “文明戏 ”。 ( 1)材料一中,古希腊的 “文明 ”内涵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什么特点?指出中国汉语 “文明 ”的内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文明 ”的含义?( 2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 20世纪前后,中国对西方文明内涵的认识有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8分)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吸收了当 时世界上哪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什么贡献?( 8分) 答案:( 1)西方:城

30、邦政治( 2分),中国内涵:重行为举止,轻技术知识;原因:儒家思想重视道德,小农经济技术含量低。( 6分) ( 2)理性主义。( 2分) ( 3)变化:从鄙夷西方文明,到重视、接纳、学习西方文明。( 2分) 原因: 20 世纪西方文明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新式学堂、留学生群体的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任意 3点 6分) ( 4)中国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干预的经验;(任意 2点 4分) 中国贡献:和平共处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世界文明提供经验;加入世界贸易

31、组织和地区合作组织,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杂交水稻和航空航天技术世界领先。(史论结合,答任意 2点 4分,每个要点没有评述扣 1分) 试题分析:( 1)特点:由材料中的 “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 ”可以看出其特点是古代希腊城邦中的公民政治或者叫城邦政治。中国的内涵:由材料中的 “对行为和举止的要求更高,对知识与技术次之 ”得出答案:即可 。原因:从上一题的内涵可以知道注重行为举止,结合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经济状况回答即可。 (2)由材料二中的 “进入人类开化状态的程度 的含义,以区别于野蛮落后状态,是出现在 18世纪中后期的法国 ”可以知道这其中的文明是指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32、结合启蒙运动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可以知道,这里强调的文明是指理性主义,它是指人们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理智分析、解释和解决问题。 ( 3)变化: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回答,所以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其变化是由鄙视西方人 “称西方人为夷人、番、鬼 ”到尊重和学习西方 “翻译成 文明 , 文明 一词 被指为西方传来的文化,非常盛行 ”。原因:应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来回答即可。 ( 4)这一题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两个问题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吸收:题目要求是从 “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 ”两个角度回答,所以需要从科技与经济、制度发展两个角度,结合当时世界上

33、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去回答。贡献:需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自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积极参与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所做出的的贡献来回答,还要就相关史 实指出其贡献是什么,有简单的评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雅典政治制度 公民政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古代中国的经济 古代农业 小农经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初

34、步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 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外交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农业和航天科技成就。 ( 24分)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曾说 “谁占有了黄金,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 哥伦布在其 “航海日记 ”中表示, “臣向二位陛

35、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 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 ”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 ” 1933年东方杂志第 30卷第 1号封面以 “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 ”为题,开辟 “新年的梦想 ”专栏,刊出 142人的 244个 “梦想 ”, 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 78人,南京 17人,北平 12人,杭州 8人,广州 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 2人,徐州、西安 南洋、日本各 1人,未详 5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 39人,大学教授 38人、记者 12人、教育家 9人,艺术家3人,学生 3人、律师 1人,官吏 1 2人,职员 4人、实业家 3人,银行家

36、 2人,读者自 发来稿 13人,未详 3人。就梦想统计看, “社会主义大同世界 ”梦, “现代化国家 ”梦名列前茅,小部分是恶梦。 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材料三: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 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18751914 )等 近现代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情况表(部分) 时期 演变 1870 1914年 19世纪下半叶,古典金本位时期,国际贸易和投资以英镑为中心, 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 1945年 1914年, “一战 ”

37、爆发,各国终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 1973年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汇率制度。 据国际货币体系百年变迁 ( 1)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的梦想,这一梦想推动他开创了什么伟大事业?( 4分) 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中国人的时代梦想的背景。( 10分) (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 “欧洲世纪论 ”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10分) 答案:( 1)梦想:寻找黄金;( 1分)传播基督教(或开辟殖民地)。( 1分) 事业: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分) ( 2)原因:被调查人的地域分布、职业

38、分类有一定的代表性;( 1分)调查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 1分) 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中国贫穷,人们渴望国家富强;西方工业文明在中国广泛传播,但中国人学习欧美国家,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屡屡受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同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巨大;中共领导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国民政府统 治前期经济的发展;(每点 2 分,共 8分,任答四点即可) ( 3) 19世纪世界经济确实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但是, 20世纪以后,欧洲中心的地位逐渐衰落, 20世纪不再是 “欧洲世纪 ”。( 2分) 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

39、;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导地位。(每点 2分,共 4分,任答两点即可) 20 世纪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进一步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 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美国成为世界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的中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每点 2分,共 4分,任答 2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梦想:这一题要求结合材料一回答,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 “谁占有了黄金,也就取得了把灵魂

40、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可以推断出哥伦布的梦想就是寻找并获得黄金。伟大事业:结合材料所提 “航海日记 ”和 “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 ”、 “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 ”可知其事业是开拓殖民地或者是传播天主教。 ( 2)原因:应该从材料所给出的统计结果来分析,统计结果分了两部分,即一部分是地域分布和职业分类的统计,另一部分是关于梦想内容的统计,这些反映出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性。背景:应该结合 20世纪 30年代这个时间及所学相关知识来分析,从国内(国内现状、人们的诉求、国共两党的政治倾向及实际行动等)和国际 (当时资本主义面临世界性

41、经济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等 )来分析。 ( 3)材料给出了关于 “欧洲世纪论 ”的两个时间,一个是 19世纪,一个是 20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所给的国际货币体 系演变的表格,可以比较容易的推断出 19世纪确实是欧洲的世纪,而 20世纪却不再是欧洲世纪了。阐述理由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给出的角度(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组织论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结果;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

42、曲折发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的发展;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危机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的积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多极化;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