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3994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重庆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提出: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对墨家思想的理解。 “天之意 ,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 ,大家之乱小家也。 ”实质上就是反对战争,即墨家的 “非攻 ”。故选 D。 A项主张无为; B项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 C项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变革政治,同时建立君主集权的国家。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思想。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

2、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 “转折点 ”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的 “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失败 ”“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 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ABC项不能体现出 “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的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下表反映了

3、 20世纪 20年代主要地区农会会员数量的变化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推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解答本题注意时间: 1926 1927年是北伐胜利进军,攻向长江流域,革命从南向北发展,再结合图表中农会会员数大幅增加的省份为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因此选 C项。 A、 B两项在时间上不符, D项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主要是在一大以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北伐战争。 恩格斯说: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一胜一败的结局

4、,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 ”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D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 答 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故选 C。 ABD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条件,但是都包含在 B内。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 “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 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

5、,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在 20世纪 30年代,这种 “悲痛的心情 ”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 “围剿 ”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该言论所针对的历史事件。从 “国家又濒于危亡 ”可知在北伐战争后不久,中国又面临新的危险从 “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 ”可判断出这种危险主要是来自于外部的侵略。故选 B。 A、 C、 D三项都属于国共两党的斗争,可直接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

6、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九一八事变。 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对该信解读准确的是 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林则徐了解英国的政情 答案: C 试题分析: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提到,英国人到中国要想长久贸易,应该遵守清朝的法律,请勿携带走私鸦片到中国,因此看见他对正当的中英贸易是支持的 。故选 C。清朝日趋衰落,长期闭关锁国, ABD 项明显不符合事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

7、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林则徐的对外贸易观点。 在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侧重点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侵略方式的侧重点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环境的状况 B中国政府的态度 C列强发展的水平 D国际格局的调整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列强发展水平。鸦片战争时期,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销售商品掠夺原料,这是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要求;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了侵略中国的主要手段,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要求,故选 C。根据以上分析,ABD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

8、反抗斗争 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变化。 在一堂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的共识,并 阐明了各自的依据,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具有革命性,但是与材料中要求的为近代化减少阻力的内容不符; B项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资政新篇并未实行,体现不出为近代化减少阻力的内容; D项

9、与中国的近代化无关; C项太平天国对于近代化的意义在于沉重打击了腐朽的封建清政府,从而为近代化扫清道路,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 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 发生转移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

10、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可以看出,这里描述的是抗日战争,共同构成的 “心理统一 ”和 “认同感 ”促使全民族抗战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选 C。 AB项与材料 “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无关; D项表述绝对化。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古代经济现象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 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11、:本题 项主要反映明代江南部分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开始采取牛耕技术。 项是陆游描述宋代草市已经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的诗句; 项唐代诗人陆龟蒙赞美青瓷的诗句。据此选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春秋时期的耕作方式;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的发展。 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说: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由

12、此判断,他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主要依据是 A能否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能否加强中央集权 C能否抵御外敌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叛乱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汉到宋反映了 中国古政治体制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因此 B项错误。 C项是从军事角度而言与材料不符。 D项从镇压地方而言三者没有本质差别。到宋时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分化事权,地方所有大权集中于中央,这样体制弊端致使出现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答案:为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汉书记载, “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下列对

13、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B周朝末年,维持数百年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 C秦朝统治者针对分封制弊端,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D为防止分封制的弊端,所有官员通过考试方式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正确,从材料 “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 ”可以看出秦朝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周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制; B项正确,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垄断分封的权力被打破; C项正确,从材料 “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 ”即可以看出来; D项错误,秦朝并非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创立。故选 D。 考点:古代中 国的政治

14、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综合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海上探索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依照 “薄来厚往 ”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利益单向输出 (明清时期)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海洋观的落后使中国对于海洋的认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近代海权的高度。高考资源网 摘编自刘小军关于中国当代海权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自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 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 84次,入侵舰艇 1860多艘,

15、入侵兵力 47万人。严酷的现实给大清国带来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同时还出现了林福祥的平海心筹、严如煜的洋防辑要、李光建的海防新编和桂文灿的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甚至一度建成一支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庞大舰队。 摘编自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 古代海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4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有识之士 “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 ”的具体表现。 (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

16、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中国海防的什么问题。( 2分)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 4分) 答案: ( 1)问题: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后期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海洋活动的正常发展;海洋观念落后,缺乏海权意识。( 6分) 原因: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保障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发展的需 要;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4分,任写两点得 4分,鼓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合理答案:) ( 2)表现: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出现一批讨论海权的著作;清政府加大海防建设( 4分,任写两点得 4分) 问题:半殖民地

17、半封建的中国,海权意识淡薄,有海无防。( 2分) ( 3)略( 4分,采用等级评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 ”可以看出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在于不是以经济 利益为主,而是以政治目的为基础的。从材料 “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 ”可以看出海禁政策影响了对外贸易。( 2)从材料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林福祥的平海心筹、严如煜的洋防辑要、李光建的海防新编和桂文灿的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 ”等信息进行概括。( 3)此题

18、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此类问题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得出自己的结论。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中国的海防观念的变化。 ( 32分)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 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

19、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 择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 6分)结

20、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根本目的。( 4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 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挑战。( 4分)结合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挑战的原因。( 8分) 根据材料三,归纳改变传统家庭生活模式的主要因素,(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家庭观念 在近代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4分) 综合上述材料,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分) 答案: ( 1)基本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 6分)主要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4分) ( 2)问题:传统家庭制度遭

21、到批判( 4分) 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对封建专制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动摇了传统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家庭观念;西方思想文明的影响( 8分) ( 3)因素:工作和家庭分离, 工厂的发展。( 4分) 社会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等等。( 4分) ( 4)关系: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中的第一问大家庭的特征从材料一中 “六世同居 ”、 “财产共有 ”、“不曾折箸争吵过 ”等信息可概括出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男耕女织,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第二问

22、统治者的目的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分析。( 2)从材料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 ”归纳传统家庭观念受到的批判。主要原因可以从辛亥革命 的相关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政治上,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思想上西方思想不断地传入,影响越来越大。( 3)从材料三可以分析的出,传统家庭模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 “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 ”,工厂制度的发展,工厂增多,影响了传统的家庭关系。家庭观念在近代发生的积极的变化可以结合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进行分析。(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结论,社会的进步是家庭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反过来,家庭的变革,也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 化 家庭观念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影响下家庭观念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