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带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34000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专训: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带解析) 选择题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D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召集议会 答案: B 在 15世纪,斯特拉斯堡 (今法国东北部城市 )的印刷出版物中 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 10%属于古典书籍。从 1500年至 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 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

2、降为总数的 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 )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答案: A 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答案: B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说: “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任何人的安全。 ”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

3、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霍布斯与卢梭主张的重点均是建立 “社会契约 ” B霍布斯与卢梭主张的重点均是保障 “人权 ” C霍布斯的观点强调必须保障 “契约 ”的绝对权威 D霍布斯与卢梭的 “契约 ”都是反专制的 答案: C “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 ”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 ) A法律至上 B以人为本 C人人平等 D “天赋人权 ” 答案: B 有学者认为: “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

4、”就欧洲历史而言,下列内容符合这一 “过渡性社会 ”特征的是( )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答案: B 西方的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思想。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以 “民主 ”和 “科学 ”的名义批判传统思想,动员、组织民众捍卫主权,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追求与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从根本上反映出 ( ) A文化背景的差异 B民族精神的差异 C时代背景的差异 D民主和科学发展程度的差异 答案: C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艰难复杂,就西方国家而言

5、,在工业革命前经历了长达数世纪的渐进演变过程,从这些过程中孕育出启动西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其中最主要的基本动力是 ( ) A科技创新 B制度变革 C “圈地运动 ” D殖民扩张 答案: D 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的序言中说, “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 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 ”。这表明作者( )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对美洲的殖民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 答案: B 斯塔夫

6、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500年至 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 ”在此,他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 答案: A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 1626年之后叫 “新阿姆斯特丹 ”(New Amsterdam); 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 (City of New York)。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 A “无敌舰队 ”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的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的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答案: B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7、英国国王在 (光荣 )革命前保证 “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 ”,而革命后保证 “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这主要表明 ( ) A崇尚法治是英国的传统 B革命前后英国民主制度无实质性变化 C革命后国王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君 D革命前后英王权力来源发生了重大改变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曰: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其意思是 “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 董仲舒曾告诉汉武帝: “天人相与 (相互感应和影响 )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

8、而伤败乃至。 ” 材料二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 (人为的 ),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 (自然的产物 )。 ” 安提丰 (古雅典演说家 ) 材料三 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 (法国明信片 ) 图片表明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罗 泰格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该图由莫尔塞于 1782年镌版。 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的。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四 “我们的政论家们不能从原则上区分主权,于是便从对象上区分主权。他们把主权分为强力与意志,

9、分为立法权与行政权,分为税收权、司法权与战争权,分为内政权与外交权。他们时而把这些部分混为一谈,时而又把它们拆开。他们把主权者弄成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怪物。这一错误是因为没有能形成主权权威的正确概念,因为把仅仅是主权权威所派生的东西误认为是主权权威的构成部分。 ”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国大革命所采纳的正是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信念,这使得孟德斯鸠的政制理论,除了以最刻板的权力分立形式外,无法被接受。 ” 摘编自 M.J.C.维尔宪政与分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古代中国对天人关系和古希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明信片的创作意图。 (3)根据

10、材料三、四,概括卢梭关于 “权力分立 ”的观点,并阐明你的看法及理由。 答案: (1)古代中国:个人修养和统治策略都要符合天道,体现了 “天人合一 ”的思想。古代希腊:法律是独 立于自然之外的人意志的产物,体现了以人为中心来处理社会关系的理念。 (2)创作意图:该明信片肯定卢梭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宣传卢梭的“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等启蒙思想;用明信片这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3)观点:人民主权不可分割,不能因为政治权力的分割与制衡而忽视了权力的来源 人民。 看法:卢梭的观点有道理。 理由:他强调了国家权力和人们主权的不可分割性,批判了从形式上建立权力分割机制的做法和忽视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意志的思想;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历程正是卢梭思想的具体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